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学院不同医学专业大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精神病态度调查问卷》对某医学院700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不同专业大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 (1)精神卫生、临床、医学检验、公共卫生和口腔5个医学专业的大学生《精神病态度调查问卷》总分比较,在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总分(F=8.784,P0.01)、精神病患者的暴力和攻击行为(F=6.768,P0.01)、精神病的治疗希望(F=2.784,P0.05)、患者的社会价值(F=4.147,P0.01)、回避精神病患者的问题(F=2.624,P0.05)和对精神病患者的限制(F=8.582,P0.01)等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在精神病的病因(F=0.368,P0.05)、对精神病患者的包容程度(F=2.265,P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精神卫生专业低年级和高年级大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精神病态度调查问卷》的总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74.68±5.46 vs.76.42±5.58,t=5.264,P0.01)。结论 (1)医学院不同医学专业大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差异巨大。精神卫生专业、临床专业、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相对积极和包容。(2)精神卫生专业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无显著差异。(3)来自农村的医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更积极和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应用CBL、PBL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校2015级预防医学专业(一)班、(二)班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一)班作为对照组(n=58名),(二)班作为观察组(n=62名),前者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后者应用CBL、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CBL、PBL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价值。结果观察组学生平均考试成绩(87.52±3.58)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方面自我学习效果评价肯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于预防医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方面效果显著,教学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负性心理暗示对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影响,为高等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甘肃省3所高校整群抽取的3 000名一年级、二年级及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因子得分情况在一年级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医学专业学生"躯体化症状"(t=2.38)、"焦虑"(t=3.92)、和"精神病性"(t=4.11)的得分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二年级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医学专业学生"躯体化症状"(t=5.12)、"人际关系敏感"(t=2.97)和"焦虑"(t=2.54)的得分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实习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非医学专业学生"躯体化症状"(t=-3.94)、"抑郁"(t=-3.29)及"精神病性"(t=-2.88)的得分均高于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负性心理暗示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在医学生与非医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建议高等学校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或消除消极情绪带来的负性心理暗示对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部位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对患者小同认知领域的影响. 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患者120例,按磁共振成像部位分为皮质下组、半卵圆中心组、脑室旁组及混合组,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物体记忆测验(FOM)、快速词汇测验(RVR)、积木测试(BD)、数字广度测试(DS)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价认知功能. 结果 皮质下组的语言表达评分(0.36±0.49)分低于对照组(1.00±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混合组RVR评分(27.00±9.22)分、与侧脑室旁组RVR评分(32.30±7.7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与其他组(皮质下、半卵圆中心、对照组)(38.21±11.93)分、(35.94±9.53)分、(37.00±3.1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62,P=0.013);混合组BD评分(21.20±9.21)分,与半卵圆中心组BD评分(25.63±12.1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而与其他组(皮质下、侧脑室旁、对照组)(37.14±10.43)分、(36.80±14.27)分、(40.30±6.2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95,P=0.000);混合组的即刻语言记忆、计算力、短程记忆、视空间与执行评分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30、0.01 6、0.000).各组间定向力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OCA中P=0.256、MMSE中P=0.325). 结论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部位不同,对不同认知领域的影响不同.侧脑室旁病变对记忆力的影响、皮质下病变对语言的影响、半卵圆中心病变对图像识别与构成的影响较为明显;混合组病变受累较广泛,可造成广泛的认知功能障碍.MOCA量表有助于发现早期认知障碍的存在,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学生人际信任及相关因素,为提高医学生人际信任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医科大学不同专业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手机版人际信任量表(ITS)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简化版)在课间进行调查,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问卷即刻填写,完成后现场提交;共收回完整问卷569份,有效率100%。结果某医科大学学生人际信任得分52~110分,其中人际信任总分(77.37±7.925)分、特殊信任(28.05±6.244)分、普通信任(49.32±6.542)分;大学生特殊信任存在明显性别差异(t=-0.346,P0.05),表现为男生(27.92±6.849分)低于女生(28.11±5.932)分;不同年级(t=-0.551)、民族(t=-1.084)、户籍类型(t=0.354)、是否独生子女(t=-0.581)、父(t=-1.036)母(t=-0.011)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t=2.324)间大学生人际信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对人际信任得分有影响。结论对于不同性别和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可采用个性化关怀的方法,以提高他们的人际信任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新疆14个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食品和饮用水检测专业人员电离辐射(放射)基础知识和放射性检测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2021年对新疆168名相关专业人员开展6个方面30项内容的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知识得分。结果 食品和饮用水检测专业人员放射基础知识和放射性检测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2.4%和22.9%,放射基础知识得分随年龄增长总体无明显上升(F=2.531,P>0.05),中级职称人均得分最低为55分;放射性检测知识得分,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12,P<0.05),南疆专业人员得分高于北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26,P<0.05)。参加核和辐射应急培训(培训者33分、未培训者21分)和饮用水放射性检测培训(培训者40分、未培训者22分)均能提高专业人员的放射性检测知识得分。获得放射基础知识的途径以讲座或培训为主、占被调查者的58.9%,希望获得的放射知识包括放射防护方法、基础知识、职业人群相关知识、放射来源及公众接受放射限值和评价5类。结论 新疆从事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检测专业人员放射知识知晓率不高,且存在区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对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内蒙古赤峰市某城市社区绝对空巢老人186例,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评估绝对空巢老人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对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过程。结果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得分为(145.53±86.59)分,高于中国常模,自我效能得分为(24.64±1.02)分,处于中等水平,应对方式得分为(29.40±0.67)分,以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为主;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显著F自我效能=18.56,P0.01;F应对方式=36.25,P0.01);经简单效应分析,不同自我效能条件下,应对方式不同,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得分差异显著(P0.01);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下,自我效能水平不同,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得分呈现显著差异(P0.01)。结论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应以两者间交互关系为护理干预依据,进而有效改善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足(DF)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患者纳入研究,收治时间2018年11月—2020年1月。按照患者护理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n=45)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血糖、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分别为(6.41±1.36)mmol/L、(10.47±2.05)mmol/L、(6.57±0.6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5、2.181、7.527,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病足护理、遵医用药、血糖监测、健康生活方式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上述评分分别为(12.47±0.95)分、(9.11±0.86)分、(12.65±1.24)分、(24.10±1.0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87、5.834、7.545、14.48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为(31.24±2.68)分,对照组为(25.47±6.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4,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极大提升DF患者的居家护理效果,使血糖控制、足部护理效果得到保障,有益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国医学生对老年人及老年医学的态度以及老年医学教育对其影响。方法对4所医科大学正在学习诊断学的医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对北京协和医学院选修老年医学课程的非老年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进行课前和课后调查。通过电子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信息、与老年人接触经验、对老年人态度以及从事老年医学的意愿,并通过40学时的老年医学课程比较课程前后医学生对老年人态度以及老年医学执业意愿的变化。结果共有648名医学生完成了横断面调查,在对老年人的同情方面得分最高(3.54±0.54)分,而对老年患者的医疗服务得分最低(3.36±0.78)分,仅2.2%(14/648)的学生对从事老年医学非常感兴趣。对42名研究生的干预结果显示,医学生对老年患者态度的老年医学态度量表修改版(r-GAS)平均分在课程前后分别为(3.80±0.43)分和(3.92±0.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8,P=0.038);课程结束后,7名(16.7%、7/42)医学生对从事老年医学非常感兴趣,较课程前2名(4.8%、2/42)有明显变化(χ2=8.211,P=0.025)。结论我国医学生对老年医学执业兴趣严重缺乏,但老年医学教育能提升医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及从事老年医学的执业意愿;在人口快速老龄化的今天,迫切需要加强老年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宣传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以临海市高、中、低档娱乐场所中的女性性工作者为调查对象,应用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量表评估调查对象的自我效能,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对女性性工作者发放调查问卷483份,收回有效问卷418份。418名调查对象的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84.83±10.89)分,其中高、中、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得分分别为(85.00±9.61)分、(82.47±10.54)分和(92.49±12.40)分,不同档次娱乐场所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722,P0.01),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的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得分要高于高档场所(P0.05)和中档场所(P0.05)的女性性工作者。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场所档次、艾滋病知识得分和同伴教育是影响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的因素。结论不同档次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的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呈现不同的特点,应通过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该人群的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抗病毒治疗(ART)知识知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HIV/AIDS病人的管理和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数据来自2013年首都护理学研究专项课题"HIV/AIDS病人参与的‘关爱-支持’管理模式探讨",调查内容为HIV/AIDS病人的人口学信息以及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统计分析采用F检验,对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HIV/AIDS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知识的平均得分为(13.5±1.33)分,最高得分为16分。对抗病毒药认识得分较高,为(3.96±0.41)分,正确用药认识较为薄弱为(2.06±0.62)分。不同发病情况(F=20.21,P=0.00)、医疗保障形式(F=14.16,P=0.00)、婚姻状态(F=6.40,P=0.00)、感染时间(F=3.78,P=0.00)、服药时间(F=2.28,P=0.02)以及确诊地点(F=29.33,P=0.00),对于抗病毒治疗知识知晓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全和完善对于HIV/AIDS病人防治组织,提供更全面、体系的抗病毒治疗知识,增大宣传力度,能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抗病毒治疗(ART)知识知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HIV/AIDS病人的管理和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数据来自2013年首都护理学研究专项课题"HIV/AIDS病人参与的‘关爱-支持’管理模式探讨",调查内容为HIV/AIDS病人的人口学信息以及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统计分析采用F检验,对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HIV/AIDS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知识的平均得分为(13.5±1.33)分,最高得分为16分。对抗病毒药认识得分较高,为(3.96±0.41)分,正确用药认识较为薄弱为(2.06±0.62)分。不同发病情况(F=20.21,P=0.00)、医疗保障形式(F=14.16,P=0.00)、婚姻状态(F=6.40,P=0.00)、感染时间(F=3.78,P=0.00)、服药时间(F=2.28,P=0.02)以及确诊地点(F=29.33,P=0.00),对于抗病毒治疗知识知晓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全和完善对于HIV/AIDS病人防治组织,提供更全面、体系的抗病毒治疗知识,增大宣传力度,能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自护理论对切口愈合以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自护理论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子宫肌瘤并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影响(6.32±1.71)分、社会关系(15.21±3.26)分、心理/精神(27.51±2.12)分、生理功能(28.01±1.33)分、总分(74.45±6.32)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影响(5.16±0.50)分、社会关系(9.40±4.07)分、心理/精神(15.39±3.45)分、生理功能(25.32±0.89)分、总分(56.36±5.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4、7.878、21.164、11.886、15.137,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88.58±6.22)分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79.71±5.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0,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5.15±0.32)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7.58±1.03)mmol/L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6.58±0.50)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8.41±0.9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33、4.16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25)。结论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自护理论护理干预,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甘肃省靖远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4所小学的466名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结果恐怖(t=0.506)和精神病性症状(t=1.090)的得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留守儿童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t=3.352)和恐怖(t=1.993)两因子的得分留守男生高于留守女生(均P0.05);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的敌对(F=1.702)、抑郁(F=1.961)、人际关系敏感(F=1.734)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F=4.695)及其他因子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留守时间的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敏感(F=0.524)、偏执(F=1.868)和精神病性症状(F=1.541)3个因子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分(F=3.648)及与其他因子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留守对儿童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应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并开展心理健康铺导。  相似文献   

15.
《内科》2021,(5)
目的了解广西预防医学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广西某医学院校预防医学在校本科生545名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量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CTDI-CV)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预防医学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总得分的中位数为219(P_(25)=199,P_(75)=238)分,总得分210~280分的学生共有347名,占63.67%,总得分210分的学生共有198名,占36.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总得分≥210分的学生与总得分210分的学生的生源地、父母受教育年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源地和父母受教育年限是影响预防医学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独立因素。结论广西某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容乐观,生源地和父母受教育年限是影响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独立因素,深化教学改革有望全面提高广西公共卫生人才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苗族村寨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2011年7月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3个苗族村寨对192名60岁及以上留守老年人进行面访问卷调查,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的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等4维度测量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为(67.32±1.46)分,社会功能为(72.59±1.98)分,精神健康为(69.88±1.48)分,情感职能为(66.15±3.32)分,活力为(60.68±1.47)分。不同年龄(t=-2.393,P=0.018)、年人均收入(F=2.757,P=0.029)、经济来源(F=5.073,P=0.007)、行走困难(t=2.145,P=0.037)、视力障碍(t=2.067,P=0.040)、2 w患病(t=8.891,P=0.000)、患慢性病(t=7.827,P=0.000)、健康体检(t=-2.977,P=0.003)的心理健康总分差异显著。结论苗族村寨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对老化知识的掌握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湖北科技学院本科护理专业在校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老化知识测量问卷(FAQ)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58份。护生平均FAQ得分3~19[平均(11.13±2.89)]分,及格33人,及格率为12.8%。其中不同年级、生源地、参加老年志愿活动情况的护生在FAQ的得分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科护生老化知识了解总体不足;年级、家庭居住地、是否参加过老年志愿活动可影响护生的老化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尿病预防相关知识的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中国公众糖尿病防治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农村老年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为(2.5±4.9)分,糖尿病相关观点得分(0.7±1.6)分,典型症状得分(0.7±1.3)分,并发症得分(0.3±1.1)分,高危人群得分(0.3±1.1)分,预防措施得分(0.5±1.3)分。不同年龄(F=4.42,P=0.01)、文化程度(t=-2.34,P=0.02)、婚姻状况(t=1.99,P=0.04)、高血糖史(F=7.29,P=0.00)、糖尿病家族史(t=9.04,P=0.00)的人群糖尿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t=0.53,P=0.53)和糖尿病症状情况(t=0.09,P=0.93)的人群糖尿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老年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尿病预防相关知识严重不足,年龄、文化程度、高血糖史是其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云南省农村地区居民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4-6月,对云南省选取的6个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点15岁以上的9305名常住人口进行肺结核知识知晓率调查,其中男4613名(49.6%),女4692名(50.4%).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和5条肺结核核心信息构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5条肺结核核心信息得分进行分析;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肺结核史、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肺结核核心信息得分进行单因素分析;以肺结核核心信息得分作为因变量,性别、年龄、民族、肺结核史、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变量筛选采用逐步法,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云南省农村地区肺结核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43.5%(20 217/46 525),男、女性的肺结核核心信息平均得分分别为(4.686±3.387)分和(4.010±3.4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67,P<0.05).15~岁组、25~岁组、35~岁组、45~岁组、55~岁组、65~岁组的肺结核核心信息平均得分分别为(5.421±3.246)分、(5.106±3.270)分、(4.737±3.399)分、(4.038±3.353)分、(3.962±3.350)分和(2.666±3.234)分,6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625,P<0.05).汉族、壮族、彝族、其他民族的肺结核核心信息平均得分分别为(4.254±3.407)分、(4.102±3.277)分、(5.324±3.639)分和(3.897±3.086)分,4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518,P<0.05).有肺结核史、无肺结核史、不知道的肺结核核心信息平均得分分别为(5.952±3.124)分、(4.420±3.420)分和(2.053±2.648)分,3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111,P<0.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组、2000元~组、3000元~组的肺结核核心信息平均得分分别为(3.011±2.959)分、(3.944±3.125)分和(5.905±3.475)分,3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3.70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肺结核核心信息得分的因素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龄、性别、有肺结核史、汉族(t值分别为39.003、-28.161、-9.588、9.381、4.361,P值均<0.05).结论 云南省农村地区肺结核核心信息知晓率较低,肺结核核心信息得分的影响因素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性别、年龄、肺结核史、汉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老年患者行三位一体延续性护理对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的改善效果。方法于2018年6月—2020年5月,将该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三位一体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血糖指标、营养状况指标、睡眠状况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40.74±4.93)分、SDS评分(42.16±5.0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7、4.745,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感评分(27.16±3.07)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86.07±7.1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1、3.978,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5.45±1.03) mmol/L、餐后2 h血糖(8.56±1.27) 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3、5.603,P0.05),观察组的白蛋白(40.95±2.74)g/L、前白蛋白(203.42±21.57) m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1、4.683,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入睡潜伏期(42.63±8.75)min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5,P0.05),观察组的实际睡眠时长(7.38±1.10) h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6,P0.05),观察组的PSQI评分(10.41±1.98)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4,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等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4.05±6.59)分、(84.39±6.28)分、(82.47±6.12)分、(83.62±6.0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5、4.056、3.810、4.528,P0.05)。结论三位一体延续性护理用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血糖控制效果,降低营养不良风险,使其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