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均经保守治疗后胃排空功能恢复,正常进食,痊愈出院。治疗时间7~38 d,平均20.86 d。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发病因素较多,应及时分析并正确诊断,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68,自引:2,他引:66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3-1998年我科256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共发生FDGE12例,发生率为4.7%(12/256),均发生于术后3-12天。于1周内治愈1例(8.3%),2周内治愈8例(66.7%),3周内治愈11例(91.7%);所有患者于32天之内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 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FDGE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及与机械性梗阻相鉴别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理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为提高PGS患者的治疗效果积累护理经验。方法对22例PGS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12例在术后3周内胃动力逐渐恢复,6例患者在术后4周内胃动力恢复,4例在术后2个月内胃动力恢复,均痊愈出院,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采用合理的保守治疗及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显著改善PG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以下简称FDGE)的病因及诊疗。方法 对1998~2003年27例FDGE进行病因分析和诊疗观察。结果 FDGE是由综合性因素所致,非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案。结论 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胃肠减压、加强营养、适当应用胃肠道动力药物等,均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化道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温生理盐水洗胃。给予促胃动力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期间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对16例PG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和综合护理后,8例在术后第3周胃动力逐渐恢复,5例在术后第4周胃动力恢复,3例在术后第6周恢复胃动力,均痊愈出院。结论完善的非手术治疗方案及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恢复PGS患者的胃肠功能,不需要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01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残胃胃瘫综合征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于术后10~48d(平均25.3d)通过保守治疗恢复胃动力,其中2周内恢复1例,3周内2例,4周内3例,4周者2例,无再次手术者,6月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在术前流出道梗阻、胃肠毕Ⅱ式吻合的病人中发病率较高,患者经过6周的非手术治疗后,多数可以缓解恢复,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流出道梗阻和胃肠吻合方式是术后PGS的高危因素。胃镜、X线口服造影对PGS的诊断有价值。经非手术治疗,术后PGS在术后6周内一般可以恢复。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在术前流出道梗阻、胃肠毕Ⅱ式吻合的病人中发病率较高,患者经过6周的非手术治疗后,多数可以缓解恢复,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胃大部切除术围术期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濮阳市中医院接受胃大部切除术的39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干预并积极完善各项准备,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疼痛及管道护理等优质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9例患者术后出现3例(7.69%)并发症,均给予对症处理痊愈。住院时间8~15 d,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发放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反馈表,结果显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100.00%。结论根据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围术期精心实施规范、合理且适应个体需求的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手术顺利完成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围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对38例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病情观察、管道护理、饮食指导、术后并发症预防等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3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破裂1例,残胃排空延迟症1例,倾倒综合征2例,均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痊愈。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26.06±8.60)h。术后住院时间(6.12±1.06)d。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首虹  罗力  刘光华 《腹部外科》2001,14(3):180-181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84年 7月~ 2 0 0 0年 9月施行的 5 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 ,发生的 8例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功能性排空障碍均发生在术后 4~ 8d。 6例行保守治疗治愈出院 ,时间 10~ 18d。 2例行 2次手术 ,术中除吻合口水肿外无其它异常发现 ,经 1个月左右的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 ,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及与机械性梗阻鉴别的重要方法 ,非手术治疗可痊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非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ing,FDGE)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年间收治的28例腹部非胃手术后FDG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FDGE发生于腹部非胃手术后4~16 d。均表现为上腹饱胀伴呕吐,检查胃振水音明显,鼻胃管引流出胃液1 000~2 500mL/d。经胃镜诊断21例(75.0%),上消化道造影诊断7例(25.0%)。 100%经非手术治疗痊愈,且均于术后6~38(平均7.6 )d恢复胃动力。结论:腹部非胃手术后FDGE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胃镜检查既可明确诊断,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可治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上消化道重建的策略。方法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31例,其中结肠代食管重建消化道16例,空肠代食管8例,残胃代食管7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25.8%),治疗后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45.2%和32.3%。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发食管癌患者可通过手术根治,结肠、空肠或残胃均可用于消化道重建,掌握不同术式特点及适应证,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围术期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3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疼痛、胃肠减压、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等系统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例,未发生腹腔感染、十二指肠残端瘘、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11.05±2.67)d,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系统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以残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亦称为胃瘫。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行胃大部切除术256例,其中12例发生FDGE,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手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emptying,FDGE)又称胃瘫、残胃排空障碍、残胃无力等,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胃排空延迟,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我院2008年1月—2010年7月诊治FDGE患者1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6例急性胰腺炎并发十指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病人施行胃空肠吻合加迷走神经干切断术,无手术并发症,1例施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行胃空肠吻合术,因同时伴有胆总管下段坏死,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及胆汁瘘,经非手术治疗痊愈,2例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要提高对急性胰腺炎并发十二指肠梗阻的认识。及时诊断,如需手术治疗,以行迷走神经干切断加胃空肠吻合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年1月~2004年11月收治的14例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均经非手术治疗10~41天后恢复胃动力而痊愈,尤一例再手术。结论注意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围手术期的处理、术式的选择,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应坚持非手术治疗,多数患者3~5周内恢复。  相似文献   

18.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0,自引:2,他引:228  
目的 为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病因,寻找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以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15例,对其发生率,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除糖尿病外,术前流出道梗阻、胃肠比Ⅱ式吻合病人的发病率较高。胃镜、X线检查,核素标记胃排空测定对胃瘫诊断有价值。经非手术治疗,在术后6周内一般都能恢复。结论 胃镜检查时对残胃适度刺激对胃瘫治疗有价值,应用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9.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80,自引:2,他引:78  
目的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病因、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和疗效。方法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501例,术后出现PGS2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和诱发因素。结果术前流出道梗阻和胃肠吻合方式是术后PGS的高危因素。胃镜、X线口服造影和核素标记胃排空测定对PGS的诊断有价值。经非手术治疗,术后PGS在术后6周内一般可以恢复。红霉素对PGS的疗效有明确的个体差异。结论胃镜检查时对残胃予以适度刺激有助于PGS的治疗,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0.
胆囊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 (PGS)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5~2 0 0 1年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 16例的诊治经验。结果 全组病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与术中改行全身麻醉致胃内吸入空气及氧气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病人精神状况有关。无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