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经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升患者的ADL评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olume viscosity screening test,V-VST)结合间歇性管饲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功能恢复率、吞咽功能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CS评分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V-VST结合间歇性管饲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对脑血栓患者开展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自2017年2—12月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其神经缺损程度和住院期间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缩短其整体预后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5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度、规范用药、合理功能训练、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习惯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NIESS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遵医行为,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能够发挥积极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统计2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低于对照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58.33%,观察组为81.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Z=2.112,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出生的早产儿88例,根据出生时间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发展性照顾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体质量增长到正常水平时间、住院时间、胎便排尽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神经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神经行为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神经行为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对照组住院期间并发证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早产儿进行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提高早产儿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同时观察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00%(7/100)明显低于对照组23.00%(23/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9.00%(99/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00%(81/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分娩孕妇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APACHE Ⅱ评分变化、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护理第3、5、7天时,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8.89%、2.2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15.56%(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明显降低APACHE Ⅱ评分,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康复管理措施对冠心病PCI术治疗患者的预后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PCI术治疗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管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及SF-36生活质量变化,同时比较患者护理理后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心内病房治疗时间、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心内病房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分别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PCI术治疗的患者给予康复管理措施干预,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室(ICU)谵妄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汕头市中心医院确诊治疗的ICU谵妄患者6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强护理干预,应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估患者生理健康水平,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病情况、ICU住院时间和住院前、出院后生理健康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75%、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ICU住院时间、出院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对ICU谵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ICU住院时间,有利于提高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三踝骨折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及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三踝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期间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VAS、AD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三踝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得到更快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脑血栓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96例脑血栓患者,一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另外一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焦虑症状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便于缓解不良情绪,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躯体疾病合并老年性痴呆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配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躯体疾病合并老年性痴呆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老年性痴呆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及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ADL与社会功能缺陷SDSS)评分。结果: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DL、SDS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且护理组护理后的ADL、SD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躯体疾病合并老年性痴呆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配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提高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化优质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及诺丁汉健康问卷得分情况,统计2组住院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干预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丁汉健康问卷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2±1.3)天,抢救成功率为95.0%(38/40);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7±2.0)天,抢救成功率为50.0%(20/40)。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行溶栓治疗者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肺孤立性小结节胸腔镜手术术前定位中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数、住院时间、免疫指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4.44%,对照组为2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免疫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明显降低胸腔镜手术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的肺小结节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82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评定MOCA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及ADL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提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对阑尾炎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阑尾炎术后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至出院。观察两组术后住院情况、并发症情况及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可有效促进阑尾炎术后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中医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参考。方法将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自理能力(ADL)、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AD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绪,降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