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制定的早期分级系统化预防护理预防脑卒中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9月收治于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部内科系统的180例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早期分级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脑卒中病人DVT发生率、DVT预防措施落实率、护理满意度和对DVT相关知识掌握度。结果:观察组病人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预防措施落实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对DVT相关知识掌握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制订的护理干预方案能降低脑卒中病人DVT发生率,提高DVT预防措施落实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和病人对DVT相关知识掌握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量表的分级护理干预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基于Caprini量表进行风险评估,并依据风险水平进行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Caprini量表风险评分结果、下肢DVT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1 d的Caprini量表风险评分均高于术前1 d(P0.01),研究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基于Caprini模型的风险评估及分级护理措施,能降低DVT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干预组采用常规治疗并行早期护理干预(包括识别高危患者、消除应激因素、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等);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病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开展预警性干预对防范神经外科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6月于本院诊治的神经外科急重症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诊治的神经外科急重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运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进行预警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1,2个月时VTE发生率、VTE相关症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2个月时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VTE相关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预警性干预可有效预防VTE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在妇科围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1日~12月31日6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将2020年1月1日~3月31日收治的6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VTE预防措施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轻妇科围术期患者下肢肿胀情况,提高患者VTE预防措施知晓率,降低VTE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12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本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内容进行护理,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抢救时间、相关抢救费用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出院时对两组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并计算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费用明显降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对照组应激性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对照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分别为17.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孙宝莲 《妇幼护理》2023,3(3):717-719
目的 评估 Caprini 量表指导下的分级护理在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我院 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3 月 收治的 82 名骨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1 例。对照组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予以 Caprini 量表指 导下的分级护理。比较两组的 Caprini 风险评分、疼痛评分、DVT 与肺部栓塞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 Caprini 风 险评分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 DVT 与肺部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15%) 高于对照组(80.49%)(P<0.05)。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运用 Caprini 量表指导下的分级护理,能够减少 DVT 发生,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的护理。比较2组患者患肢疼痛、肿胀程度、DVT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未发生DVT,对照组出现3例肌间静脉血栓。2组术后的疼痛、肿胀程度在组间、时间和交互效应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运用Caprini量表进行风险评估,并依据风险程度合理实施护理,可有效降低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16例,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分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可显著降低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留置胃管护理干预对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入院后即留置胃管,监测胃液pH值、胃液隐血试验、及早行鼻饲流质、有胃潴留者行胃肠减压。对照组入院后24 h常规留置胃管。结果:实验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留置胃管,并对其给予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地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并发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症状的急性颅脑损伤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9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颅脑损伤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对比两组对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在颅脑损伤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溃疡性出血症状消失时间、颅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 05);在颅脑损伤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 05);溃疡性出血症状消失时间、颅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并发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症状的急性颅脑损伤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分组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随机将其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NIHSS评分的分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干预前高(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高(P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基于NIHSS评分的分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存质量,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及实施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方法:将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胃肠内营养组(EN)和胃肠外营养组(PN),观察和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肠外组应激性溃疡、高血糖、腹泻、腹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肠内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支持及有效的护理,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损伤前进餐与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影响,以便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及早进行护理干预.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损伤前进餐与空腹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为损伤前空腹,观察组30例为损伤前进餐,两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测两组患者的胃液隐血试验、胃液pH值和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胃液隐血试验、胃液pH值和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损伤前进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更易并发应激性溃疡.  相似文献   

17.
陆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82-4182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护理。方法对18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高危患者识别、预防性护理、出血后综合护理。结果本组182例,经早期采取护理干预,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33例,发生率18.6%,取得较满意效果。结论通过早期干预和处理,可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护理模式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64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按照不同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风险评估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风险评估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及下肢肤色发绀发生率,干预前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风险评估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及下肢肤色发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风险评估组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峰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风险评估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prini风险评估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重症脑卒中,可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肤色发绀、下肢肿胀发生率,改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增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应激性溃疡是由严重应激因素引起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包括糜烂、溃疡、出血等,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91%,出血发生率为40%~80%,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者病死率则高达50%~60%。因此,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步骤。本院于2007年8月~2009年7月对收治的5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法即奥美拉唑静脉注射+早期采用持续均匀鼻饲能全力,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指引下的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7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指引下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56%(1/39),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指引下的早期护理干预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可降低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