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电动牙刷刷牙冲洗法用于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俐  陈玲  匡飘飘 《护理学杂志》2011,26(10):75-76
目的探讨应用小儿电动牙刷刷牙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60例经口气管插管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电动牙刷刷洗及负压吸引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棉球行口腔护理。结果观察组牙菌斑、口腔异味、口腔残留物发生率及口腔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口腔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电动牙刷刷牙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棉球擦洗法。  相似文献   

2.
口腔冲洗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口腔冲洗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了解其对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将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8例患者按入住ICU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口腔冲洗器对患者进行口腔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异味评分、咽拭子阳性率和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应用口腔冲洗器进行口腔护理,能较好地控制口腔异味的形成,降低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是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安全、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口腔冲洗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了解其对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8例患者按入住ICU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口腔冲洗器对患者进行口腔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口腔异味评分、咽拭子阳性率和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应用口腔冲洗器进行口腔护理,能较好地控制口腔异味的形成,降低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是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安全、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负压吸引式牙刷口腔护理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使用负压吸引式牙刷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评价后,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包括4 50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使用负压吸引式牙刷进行口腔护理,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口腔内污物残留和口腔异味(均P0.01)。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负压吸引式牙刷行口腔护理,可提高口腔护理效果,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流程,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NICU 9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建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流程并用于患者口腔护理中。结果观察组口腔护理实施第3、5天Beck口腔轻度受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口腔护理效果第1、3、5天显著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流程的建立能指引护理人员规范操作,从而提高口腔护理质量,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论五味消毒饮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用五味消毒饮、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冲洗和擦洗。结果口腔护理10 d后,两组患者口腔异味积分、细菌培养阳性率、口腔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菌斑显示剂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口腔护理,操作前后常规评估/评价口腔;干预组将菌斑显示剂用于口腔护理,即操作前根据菌斑显示剂显示菌斑数量及部位指导口腔护理操作,操作后再次使用菌斑显示剂显示菌斑数量。第4天评价口臭发生率、口腔卫生状况达标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口臭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口腔卫生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菌斑显示剂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能改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卫生状况,提高口腔护理质量,并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流程的制定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向与我院护理部有合作往来的85所医院的ICU护理管理者或护士发送电子邮件,收集科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操作流程,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从口腔护理的准备工作、操作目的、护理前评估、口腔护理方法及溶液共5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58所回应的医院中有27所医院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流程或规范,来信回复中有14所医院(51.9%)采用冲洗加(棉球或纱布)擦洗法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11所医院(40.7%)采用棉球擦洗法,2所医院(7.4%)采用冲洗法。结论不同医院科室的口腔护理操作方法、溶液、工具等的使用各不相同。应加快建立全国统一规范化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评估工具,促进该类患者口腔护理的循证实践,提高我国危重患者的口腔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净界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9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擦洗+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最后用新净界进行口腔喷涂.观察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度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口腔清洁度明显改善(P<0.05),口腔溃疡、霉菌感染率、牙菌斑及VAP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在进行口腔护理后应用新净界进行喷涂能改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并能有效的降低口腔溃疡、霉菌感染、牙菌斑及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不同口腔护理频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玲  裴军  赵慧 《护理学杂志》2008,23(22):49-50
目的 探讨不同口腔护理频次对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47例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患者按入住ICU先后顺序分成四组.每日分别进行1次、2次、3次、4次口腔护理,观察口腔清洁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不同口腔护理频次口腔清洁、口腔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霉菌感染、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2次/d以上口腔护理可以增加口腔清洁度,减少口臭、口腔溃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