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导管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陈自力  王良馥 《江西医药》2010,45(12):1192-1193
目的 经导管栓塞髂内动脉治疗严重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8我月院收治的18例严重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单侧髂内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经导管用明胶海绵栓塞的资料.结果 18例出血停止,休克症状改善,血压回升,无1例死亡.结论 髂内动脉栓塞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一个合理、有效、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急诊骨盆骨折所致盆腔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0例骨盆骨折合并盆腔大出血患者,经抗休克、止血等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在外伤后2-5h行急诊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用明胶海绵颗粒或细条、不锈钢圈栓塞髂内动脉或出血动脉分支.结果 除1例在造影过程中死亡而未行栓塞外,其余9例均在1h内完成栓塞治疗,成功率90.0%(9/10),栓塞后活动性出血停止,失血性休克得到纠正,有效率达100%(9/9),其中8例经康复治疗后出院,1例因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合并颅脑损伤而死亡.未出现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是急诊治疗骨盆骨折所致盆腔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津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188-190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行剖宫产术后发生大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7月~2010年3月行剖宫产术后发生子宫大出血的24例患者,经产科常规方法不能有效控制子宫出血,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栓塞子宫动脉止血.结果 22例患者经超选择性插管栓塞子宫动脉后均能有效止血,同时保留了子宫及生理功能,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2例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栓塞后3h内再次发生大出血,1例经再次超选择血管内栓塞后成功止血,1例直接切除子宫.结论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术是治疗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其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止血迅速可靠的特点,能够在挽救产妇生命的同时保留子宫及其生理生育功能,其安全性和疗效均较高,若血管内介入术后不能有效止血,可再次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或者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颗粒和明胶海绵条经导管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疗效。方法:8例骨盆骨折伴大出血患者,选择腹股沟区无血肿侧或血肿相对轻侧穿刺股动脉,将导管选择性地插入髂内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超选择进入出血动脉分支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止血,然后在髂内动脉较大分支或主干注入明胶海绵条进行栓塞。对于骨盆双侧或中心部骨折者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结果:8例患者造影见对比剂外溢,呈斑片状或条状染色。栓塞后患侧髂总或髂内动脉造影复查.对比剂外溢现象消失。患者血压均于术后2小时内逐步平稳回升,24小时内恢复至正常水平。未出现栓塞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同时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明胶海绵条经导管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措施简捷、微创、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性大出血介入动脉栓塞治疗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选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169例行介入动脉栓塞治疗,并对抢救配合和介入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子宫出血症状明显制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动脉栓塞术配合影像技术可以准确定位出血位置并进行止血,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可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大出血急诊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DSA监视下以Seldinger技术先行猪尾巴导管腹主动脉照影,明确双侧子宫动脉出血后行选择性插管,经导管于双侧子宫动脉内注入MTX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 19例大出血患者全部栓塞成功,随访3~6个月无再次大出血.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子宫大出血成功率高,损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治疗开放性骨盆骨折大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开放性骨盆骨折大出血伤员行血管影像介入疗法的可行性。方法 对5例开放性骨盆骨折施行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辅以盆腔内纱布填塞的综合止血措施。结果 除1例死于并发症外,4例经此治疗后循环状态明显改善。结论 针对开放性骨盆骨折伤员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施行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能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诊应用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方法.方法 59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接诊时均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23例由急诊科直接送导管室、14例外科手术后血压未上升或不稳定、22例保守治疗2.0~16小时血压不稳定或持续下降而行急诊动脉栓塞术,选择性或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或分支栓塞.栓塞剂取明胶海绵.结果 59例栓塞全部成功,立刻止血,血压上升或稳定.结论 急诊应用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急救止血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护理。方法对1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用明胶海绵行骼内动脉或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结果15例患者中11例于栓塞后即刻止血,3例出血明显减少,对症治疗1周内出血逐渐停止,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臂部疼痛,经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结论产后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有效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急诊介入行明胶海绵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大出血的疗效。方法31例外伤性大出血均采用急诊动脉造影明确出血血管,其中3例肝脏损伤,肝左动脉损伤1例,肝右动脉损伤伴假性动脉瘤形成2例 13例肾脏挫裂伤,左肾挫裂伤6例,右肾挫裂伤7例,造影示:肾动脉前支出血4例,后支出血3例,前后支均有出血2例,肾段动脉出血2例 15例骨盆骨折,9例一侧髂内动脉损伤,6例双侧髂内动脉损伤,3例假性动脉瘤形成,10例分支动脉干中断,8例臀上动脉呈抱球状 出血动脉有:阴部内动脉、闭孔动脉、臀上动脉,2支以上分支动脉出血4例。全部选择或超选择插管用明胶海绵颗粒及海绵条行栓塞治疗。结果明胶海绵颗粒及海绵条栓塞治疗后即时止血效果100%,均无再出血,全部患者6h内血压回升至正常。13例肾脏损伤患者,栓塞术后1-3d血尿消失,1个月后复查IVU或CT增强显示所有患侧肾脏仍有部分功能。26例不同程度出现栓塞后综合症,经对症处理后消退,无严重并发症 所有患者1个月后复查肝肾功能正常。结论急诊介入行明胶海绵动脉栓塞是治疗外伤性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Traumatic cardiac tamponade must be treated by pericardial drainage as soon as possible. We recently encountered a rare case of traumatic cardiac tamponade in which the pericardial fluid disappeared spontaneously immediately before the planned drainage. This case i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patient was a 22-year-old male who was transported to our hospital after he sustained injuries in a traffic accident.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to have a facial bone fracture, bilateral lung contusions, myocardial contusion (suspected), injury to the spinal cord at the L3-L4 level, injury to the left kidney and pelvic fracture. After TAE was performed to deal with the bleeding from the injured pelvis, the patient was immediately hospitalized. About 6 hours after the injury, pericardial fluid accumulation began to be noted, and about 18 hours after the injury, the patient went into shock, responding poorly to fluid resuscitation and treatment with pressor agents. At this time, a diagnosis of cardiac tamponade was made and emergency operation was arranged for. However, just before this could be executed, th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showed a sharp rise, accompanied by disappearance of the pericardial fluid. He continued to show steady improvement and could eventually be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相似文献   

12.
巩文怡  唐鸣 《中国医药》2014,(4):532-534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方式对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血中炎性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400例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帕瑞昔布+曲马多镇痛组(P+T组)、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组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观察3组患者术后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测定3组麻醉前、切皮后5 min、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24 ~ 48 h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IL-10比值.结果 3组术后24~48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L-6/IL-10比值在麻醉前、切皮后5 min、手术结束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 PCEA组IL-6/IL-10为(4.1±3.0),P+T组为(7.8±4.5),PCIA组为(10.9±8.6),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帕瑞昔布+曲马多镇痛、PCEA、PCIA 3种镇痛方式中,PCEA对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炎性因子平衡的影响最小,最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其次为帕瑞昔布+曲马多镇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外科2009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32例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的救治结果与2004年6月~2009年5月间收治的60例该类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探讨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方法。结果在急诊综合救治模式下,32例患者中24例在入院后1 h内纠正休克,7例在入院后6 h内纠正休克,1例死亡。与过去5年间该类患者的数据比较,救治成功率高。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病房、急诊手术、急诊重症监护室的综合救治模式能快速纠正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休克状态,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鹏 《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80-181
目的讨论急诊救治对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7例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积极输液输血,在休克得到控制后采用Seldinger的改良技术,进行DSA造影,用明胶海绵进行动脉栓塞,栓塞后进行骨盆外固定、肢体外固定。结果 2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死亡,占11.8%;7例经紧急救治后好转,占41.2%;8例经紧急救治后,发现局部皮肤、肌肉感染或坏死,其中2例盆腔脏器发生严重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延期好转,占47.1%,总成功率为88.2%。结论发生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后,进行紧急救治,输液输血,固定止血,对提高骨盆骨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是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预防子宫全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一种物理方法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将60例子宫全切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下肢肌肉电热脉冲按摩仪治疗。治疗组:从麻醉后开始整个手术中给予下肢腓肠肌电热脉冲按摩。两组分别于术前,麻醉后,填肠后,术毕,术后24h,术后6d均取血监测凝血机制,血流变及做静脉阻抗容积波形图测定,结果:治疗组除凝血酶原时间术毕较对照组延长外,其余凝血参数无明显差异,血流变各参数值治疗组术毕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麻醉后,手术中对双下肢腓肠肌电热按摩能有效地降低血黏度,加快血液流速,减少静脉血瘀滞,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阻断术控制腹盆腔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患者术中应用棉纱带暂时阻断腹主动脉控制出血.结果 54例患者术中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观察未发现因血管阻断而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论 暂时性腹主动脉阻断术是迅速控制腹盆腔大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贾志刚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27-2229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固定开书型骨盆骨折不同方向固定疗效。方法: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不同的外固定方向固定骨盆骨折,进行临床比较,探索其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6~14月随访,骨折均愈合,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方向与骨盆入口平面平行时固定疗效好。结论:与骨盆入口平面平行时外固定支架固定开书型骨盆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地震致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汶川地震致骨盆骨折救治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28例地震致骨盆骨折患者应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救治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所有患者一期行抗休克治疗及骨盆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二期进入ICU复苏治疗,经ICU复苏后,如骨折不稳定再三期进行骨盆的确定性骨折固定手术及合并伤确定性手术。结果经过损伤控制的分期处理,本组28例患者全部存活,经3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骨折固定好,疗效满意。结论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应用于骨盆骨折救治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王晓妮  柳玉林  吴银生 《中国医药》2014,9(11):1673-1675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支架术在预防和治疗电烧伤腋动脉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1例上肢电击伤患者,通过行锁骨下动脉造影,显示出血部位或者截肢部位以上的血管,根据管径,选择合适的球囊扩张支架,进行预防和治疗腋动脉出血,观察其对手术安全性、手术时间、出血量的影响.结果 11例患者中,应用球囊扩张支架术治疗腋动脉出血的患者5例,预防腋动脉出血的患者6例,其中1例患者因电击伤非常严重死亡,1例患者术后1月因血管结扎段破裂,再次应用球囊扩张支架术治疗腋动脉出血,其余患者均治愈.平均手术时间(2.0±0.5)h,平均出血量(300±100) ml.结论 球囊扩张支架术在电烧伤腋动脉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中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