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P)主要的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及青壮年,其临床主要的病理改变为间质性炎。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MPP占小儿肺部疾病的30%左右,且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者威胁患儿的生命。国内外研究中均显示呼吸道MP感染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2,3],混合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其他非典型病原体,早期诊断及早治疗能够促进本病的治愈。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严重程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相关性及机体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MPP患儿88例,其中重度MPP组21例,轻度MPP组67例,选取同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比较3组血清25-(OH)D及T细胞亚群水平,分析血清25-(OH)D及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重度MPP组血清25-(OH)D水平、CD3+T细胞、CD4+T细胞[(18.88±2.64)ng/ml、(57.25±4.76)%、(27.04±3.30)%]比轻度 MPP 组[(26.92±3.19)ng/ml、(65.73±3.74)%、(36.22±3.02)%]、对照组低[(29.71±3.53)ng/ml、(66.88±3.69)%、(37.40±2.94)%];CD8+T 细胞[(22.40±2.37)%]比轻度 MPP 组[(24.90±2.49)%]、对照组[(25.89±3.06)%]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25-(OH)D与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904、0.873、0.591、0.501)。结论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儿童MPP的严重程度,MPP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失调,MPP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小儿氟乙酰胺中毒的抢救治疗经验。[方法]分析52例小儿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资料及抢救措施。[结果]本组氟乙酰胺中毒临床表现较重,抢救及时,治疗得当,96.2%的患儿康复。[结论]对氟乙酰胺中毒应及时使用特效解毒剂并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严重威胁其健康,且近年来感染呈逐渐增高趋势[1]。免疫调节异常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激素对小儿轻、中度支原体肺炎(MPP)在分子水平方面的作用机制,为小儿轻、中度MPP的激素使用方案提供实验室证据,初步形成小儿轻、中度MPP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对50例小儿轻、中度MPP患儿血清IFN-γ、IL-4、IL-17、IL-21和TGF-β在激素治疗前后进行动态检测,并与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17、IL-21水平在激素治疗后降低;患儿血清中TGF-β水平在激素治疗后升高。结论激素既可抑制TH1、TH2、TH17、TfH细胞活化,抑制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17、IL-21的产生;同时也促进Treg细胞的增殖,导致TGF-β分泌增加,从而抑制支原体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激素+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轻、中度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单用阿奇霉素,且能有效地阻断向中、重度支原体肺炎转化的通路。  相似文献   

6.
陈建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396-2397
[目的]比较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缺点。[方法]总结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分析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手术方式与腹腔镜的治疗特点。[结果]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前诊断明确,36例行传统术式,44例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术式切口和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无需缝线,术后无瘢痕。[结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难治性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enumonia, MPP)的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MPP患儿193例,进行统一的治疗干预后,统计分析难治性MPP感染特点。根据病情进展将患儿分为难治性组和非难治性组,对2组患儿的基础资料、临床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难治性小儿MP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93例MPP患儿中有78例难治性MPP,占比为40.41%。难治性MPP患儿以咳嗽、发热、肺部湿啰音、胸片检查小斑点状模糊影为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CRP、CK-MB水平显著升高。经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儿在年龄、流行病接触史、侵入性操作、发病季节、抗生素应用情况、合并感染、凝血状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龄、有流行病接触史、侵入性操作、秋冬季节发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合并感染、凝血状态异常是难治性MPP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难治性MPP表现为持续的高热、咳嗽和肺部湿啰音等感染特点。难治性MPP诱发的危险因素包括低龄、有流行病接触史、侵入性操作、秋冬季节发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合并感染、凝血状态异常,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省立医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0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好发以学龄期为主,临床表现以心悸、胸闷、发热和心律失常最常见。检测血肌钙蛋白阳性率83.3%(50/60);血柯萨奇病毒抗体Ig M阳性率41.5%(22/53)。经治疗,痊愈68例(97.1%),死亡2例。[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重症可致死亡,轻症者以感染后出现心律失常和心电图改变为主而就诊。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血肌钙蛋检测可做出诊断。重症心肌炎合并恶性心律失常者预后不佳,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256例小儿烧伤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海  金春花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3469-3470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提出小儿烧伤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4年1月~2007年7月收治的256例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烧伤原因、季节分布及烧伤程度等进行分析. [结果]256例中热水、热液烧伤211例,占82.42%,火焰烧伤12例,占4.68%,电烧伤14例,占5.46%,鞭炮烧伤10例,占3.9%,其他烧伤9例,占3.51%. [结论]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普及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尿白三烯E4(leukotriene E4,LTE4)的水平变化,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E4(cysteine leukotrienes E4,cysLTE4))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46例住院确诊为MPP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尿LTE4的水平,设30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结果]MPP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LTE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cysLTE4参与了MPP患儿的免疫状态改变,在MPP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室上性SVT、室性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儿按病种(SVT、VT)分为2组,每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胺碘酮)、对照组(心律平、利多卡因)治疗。[结果]SVT组胺碘酮转复率为94.4%,心律平组40.9%;对VT成功复律率为88.2%,利多卡因组35%,胺碘酮不良反应发生率3.3%。[结论]胺碘酮治疗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复成功率高,起效快,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可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梅毒的传播途径,为小儿梅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R及TPPA检查确诊梅毒病例,收集12家共38例家庭梅毒资料,重点对12例小儿梅毒进行临床及传播途径分析。[结果]12例小儿梅毒中,3例疑及胎传所致,9例疑及家庭内直接间接接触所致。[结论]家庭内直接间接接触是传染小儿梅毒的危险因素.其危害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治疗小儿尖锐湿疣的方法。[方法]采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小儿尖锐湿疣,并观察疗效。[结果]5例尖锐湿疣平均治疗3.2次后,疣体消失痊愈。[结论]ALA-PDT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低复发、无痛苦和无明显副作用的新疗法,且易被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14.
小儿推拿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在防治常见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事儿科10余年,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病,屡获良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骨牵引加石膏外固定和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对小儿闭合性股骨干骨折疗效的不同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骨牵引加石膏外固定(石膏外固定组)、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单臂外固定组)治疗小儿闭合性股骨干骨折60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单臂外固定组优良率大与石膏外固定组(P﹤0.05)。[结论]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效果理想,优于骨牵引加石膏外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6.
常怡勇 《大众健康》2006,(10):28-29
每年的秋冬季节。是小儿秋季腹泻的多发季节。小儿秋季腹泻属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普通抗菌药物及止泻药治疗一般无效,该病常常让患儿家长感到束手无策。近年研究发现部分老药口服对小儿秋季腹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锡类散是中国清朝传统专治咽喉糜烂肿痛的药物。为拓宽锡类散适用范围,近年,我们应用锡类散夜晚口服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200多例,治愈率达96%,疗效显著。[方法]本课题选择门诊及住院患儿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锡类散),对照组(常规西药)两个组。采取治疗前后空腹血清胃泌素、前列腺素B检测,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恢复期GAS含量迅速下降,低于对照组。PGB含量迅速上升,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治疗组平均痊愈时间为8.6d,治愈率为96%。对照组平均痊愈时间为15d,治愈率为81%。[结论]锡类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具有显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不易产生耐药性,服用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小儿海蜇蜇伤的临床特点、抢救措施. [方法] 回顾分析对威海金海湾医院2007年和2008年7~9月儿科诊治的247例海蜇蜇伤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海蜇蜇伤患儿可出现中毒反应和全身过敏反应,重症过敏性休克,积极治疗痊愈无后遗症. [结论] 海蜇蜇伤重在预防和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9.
正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儿童肺炎中发病率为10%~30%,流行期内发病率更高,以秋冬季为好发季节。目前MP已经成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致病原,且出现了部分更小年龄的MPP。研究显示,除肺部损害,MP亦会导致肺外损伤,近年来肺外损害病例逐渐增加,部分病例甚至危及生命[1]。西医治疗MPP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山西白求恩医院住院部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所有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3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感染肺炎支原体将其分为MPP组和非MPP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成人MPP的危险因素。结果 MPP的发生率约为36.1%;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基础疾病、体温、干咳、咽部不适、胸闷气短、畏寒、寒战、乏力、头晕、降钙素原、树芽征和胸腔积液与MPP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18~44岁(OR=5.674,95%CI:2.551~12.623)]、体温[38.1~39.0℃(OR=3.031,95%CI:1.239~7.415)、39.1~41.0℃(OR=7.418,95%CI:2.803~19.634)]、干咳[OR=2.694,95%CI:1.225~5.920]及树芽征[OR=2.464, 95%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