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颈型颈椎病在临床上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是其他各类型颈椎病的基础状态,主要表现为颈部病症,如肩、颈酸痛、胀麻等,在夜间或晨起发病率高,并伴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规律。本文介绍了中医对颈型颈椎病病因病机、分型的认识,汇总了中医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以便对颈型颈椎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是一种颈段脊柱慢性退行性疾病,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临床极为常见,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而此型的治疗对颈椎病的防治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近年来应用局部针刺配合手法按摩治疗颈型颈椎病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快速针灸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6例经确诊的颈椎病患者,并分型,选用颈夹脊、项丛刺等穴运用快速针灸法治疗。结果:166例颈椎病患者经快针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其中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类型颈椎病。结论:快针法治疗颈椎病,尤其是颈型颈椎病,疗效佳,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针刀方法,对32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小针刀治疗后,277例治愈,治愈率85.0%;49例好转,好转率15%,小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使用小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比较好的疗效,治疗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方氏头针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方氏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使用NPQ颈痛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疗程完毕时对2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周后及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NPQ量表得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说明2组对颈型颈椎病颈痛皆有显著疗效.治疗1周后及治疗结束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在改善颈型颈椎病颈痛方面疗效相当.[结论]方氏头针与传统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跟传统针灸相比,方氏头皮针更无痛、安全、精准、便利,对治疗骨关节病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6.
颈痹合剂治疗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痹合剂治疗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各80例门诊病例,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颈痹合剂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观察,颈型颈椎病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加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经临床观察,筛选了颈型颈椎病患者70例,以中药热敷为主并结合手法治疗。结果:临床治愈45例,占64.3%;好转16例,占22.9%;无效9例,占12.8%,总有效率87.2%。结论:中药热敷加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刘凯  刘晓红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154-1155
目的:观察非手术疗法在治疗颈型颈椎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几年本科室颈型颈椎病治疗的患者运用牵引、推拿手法、中药等进行分类综述治疗颈型颈椎病。结果:37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2例,占75.97%;临床显效7例,占18.91%;临床无效3例,占8.10%。结论:非手术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治愈率高,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花费少,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盒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盒灸大椎穴及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自制灸盒对大椎穴及颈夹脊穴进行盒灸治疗。结果:盒灸大椎穴及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93%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颈痛穴、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选取健侧颈痛穴和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颈功能活动度测定,综合评定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量表评分(VAS),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6.67%,治疗组有效率93.33%,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左右旋转、左右侧屈均有所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CASCS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AS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痛穴、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症状及疼痛,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我们采用电针颈夹脊穴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9例,现将治疗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劳损、退变引起的,以颈部症状为主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笔者对颈型颈椎病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颈深丛阻滞治疗颈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芳志  孔稚君 《吉林医学》2010,31(4):520-520
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以颈部症状为主,故又称局部型。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而使病情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患者多属此型。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我院疼痛门诊在2009年将颈深丛阻滞用于治疗颈型颈椎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颈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以仰卧拔伸手法为关键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法治疗的4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治疗组,以颈椎牵引法、电脑中频治疗的3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对照组,两者做治愈率对比.[结果]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结果痊愈40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7%。结论针刀配合穴位注射疗法能促进颈型颈椎病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6.
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方法,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方法,6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疼痛评分及综合疗效评定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比颈椎牵引方法能更好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分型,也是现代上班族高发病之一,笔者探讨针刀配合颈舒颗粒在临床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骨伤三科门诊确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刀组、药物组和治疗组,治疗观察两周,运用SPSS 19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药物组和针刀组。结论针刀配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针刀或服药,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8.
<正>颈性眩晕是指椎-基底动脉颅外段受到颈部病变的影响,从而导致血流障碍,引起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颈椎病临床上主要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是较为常见的一型,而颈性眩晕系椎动脉型颈椎病最突出的表现。中药及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代临床大量研究[2-3]表明:中医中药及针刺治疗颈性眩晕  相似文献   

19.
颈型颈椎病是以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的颈部综合性疾病,临床多以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为主,一般出现在颈椎病的初始阶段,如何通过干预使这一阶段的病程得到有效控制对于延缓颈椎病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试从临床角度出发,将近10年有关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相关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颈型颈椎病是以颈部症状为主,伴有头枕或肩背部不适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属于各型颈椎病发病早期,随着现代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颈型颈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其以局部症状为主,病情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国外尚没有针对性的疗法,国内亦缺乏此类研究,因此对颈型颈椎病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采用中药熏蒸配合针灸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