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及合理使用中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药应用的日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报道逐年增多。中药的不良反应也就是中药的“有毒”反应。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药毒副作用不够重视,也存在片面理解和错误认识,认为“纯中药制剂,绝无毒副作用”。然而,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药也不例外。在中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很久以来,人们对大多数中药的毒副作用知之甚少,甚至错误的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然而近年来,因为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毒害作用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为了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也为了能引起医药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本文从以下8个方面分析产生中药不良反应及毒害作用的缘由。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几类热点抗肿瘤中药的结构改造研究进展.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几类抗肿瘤中药研究进展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与结论:中药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多样,并且具有多靶点、多途径、毒副作用小、作用时间持久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但是中药在肿瘤治疗中还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生物活性弱等不足.针对中药治疗肿瘤的一些不足,可以通过对其有效成分进行结构修饰,以得到生物活性高、毒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秀前体药物,以进一步应用于新药研发中.  相似文献   

4.
具有一定毒性的中草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药,人们所熟知的是它对慢性疾病的良好疗效,而往往容易忽略它的毒副作用。但实际上,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正日益增多。本刊将分三期刊出一篇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宝林教授撰写的关于中药毒副作用及其预防、治疗的文章,让我们可以对中药的毒副作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中药不良反应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安全,对大多数中药的毒副作用知之甚少,中药不良反应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但是近年来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报道逐年增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1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1.1品种误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及流通因素影响,中药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现象存在,且不同地域对同一药物往往有不同的习惯用法。来源不同,其所含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毒性也有差异,用药首先应注意品种的鉴定正确与否,关于木通及其制剂致肾功能衰竭的报导屡见不鲜,其实临床报导中毒的木通名为“关木通”[1],来源于马兜铃科的…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人们对中药毒副作用知之甚少,甚至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然而近年来,因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益增多。因此,为了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必须先了解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笔者就多年从事药剂工作所得经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对中华民族繁衍昌盛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多为天然植物 ,一般药性平和 ,比西药相对安全 ,所以长期以来 ,人们错误地认为 :中药来源于大自然 ,无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这是片面的 ,虽然中药比西药毒副作用小 ,但近年来 ,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已屡见报道 ,药源性疾病逐年增多。中药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对机体产生的除治疗作用以外的过敏现象或毒副作用。中药不良反应涉及神经、循环、泌尿、消化、呼吸、血液系统损害和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以过敏反应和消化系统损害为多见。中药的不良反应表现为 :皮肤荨麻疹或疱疹…  相似文献   

8.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人们对大多数中药的毒副作用知之甚少,甚至错误的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所以经常被作为对抗西医西药毒副作用的替代品来使,随着中药使用范围不断的扩大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也日渐增多。对导致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和对策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中药不良反应概况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以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毒副作用较少而受到中西医临床医师和广大患者的青睐,但毒副作用较少并不等于无毒副作用。其实,中药并非如某些宣传所讲“无任何毒副作用”,即便是中药学记载的无毒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魏晓南 《海峡药学》2014,(3):160-162
随着中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不仅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也开始逐渐使用中药。现已有诸多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如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品双黄连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龙胆泻肝丸等,都是由于临床掌握不好剂量和用法而出现不良反应。可见中药运用不当同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以便更合理地应用中药。  相似文献   

11.
传统理论认为中药毒副作用、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小,这是对中药用药的误区。中药有治疗疾病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不良反应,有的甚至有很严重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中药汤剂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服用安全无不良反应,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甚至有些商家打出"纯中药,纯天然,绝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广告。其实,任何药物都可以引起不良反  相似文献   

13.
<正>很久以来,人们对中药毒副作用了解很少,甚至错误地认为中药没有毒剐作用。然而近年来,因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因此,为了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首先应了解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因,笔者就多年从事中药工作所得经验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影响中药使用安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木根 《中国药业》2003,12(8):55-56
目的:正确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加强监管,充分发挥中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搜集有关献,结合在日常医疗实践中遇到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中药的毒性认识程度及对中药炮制、配伍、用法、用量和药物质量诸因素能否严格掌握均可影响中药使用的安全性。结论:务必提高对中药的认识,加强合理用药,才能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久以来,人们对中药毒副作用了解很少,甚至错误地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然而近年来,因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因此,为了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首先应了解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因,笔者就多年从事中药工作所得经验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药不良反应病例在国内外报道次数的增多 ,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正确对待中药的不良反应 ,这对中医药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就中药毒性成分方面对中药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作一讨论 ,以利于正确地认识和面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以期做到合理用药。长期以来 ,由于受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 ,对中药的毒副使用认识不足 ,普通大众对中药的毒副作用更是知之甚少 ,甚至错误地认为“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然而 1993年起 ,由关木通和广防己等组成的中药方剂接二连三地导致肾功能异常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宗桂 《江西医药》2006,41(6):429-430
中草药治疗疾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但很久以来不少人对中药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中药是纯天然药物.其药性温和安全没有毒副作用。其实几千年前古人就已明确提出了“是药三分毒”的观点。近年来。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如1993年比利时报道用中药减肥致45例肾衰.1999年英国妇女用木通治湿疹导致肾衰竭等:国内也有因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而出现肾功能受损的病例报道.看来中药的不良反应已不容忽视。现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就这一问题做一些总结。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宋涛  孙欣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4):204-205
中药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确切的疗效,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药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但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等也时有发生,因此,合理应用中药,才能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下面就谈谈中药制剂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尽管化学药物的作用效果明显,治疗过程较短,但不良反应也比较突出,而中药及相关制品一直被认为纯天然的,很少甚至没有毒副作用。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能使其产品达到宣传的疗效,利用患者对中药的信任,在中药及相关制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以期达到显效快、疗效好的效果,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来源于大自然,一般认为其毒副作用较少且轻,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相对于西药来说,中药较为安全。其实,中药与其他药物一样,既有治病的一面,也有致病的一面,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文献报道的中药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强中药的合理使用,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