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谭书江  田杰  孙慧超 《重庆医学》2013,42(13):1514-1516
目的比较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总数水平的不同,探讨PCT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84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n=106)和非细菌感染组(n=78),所有患儿分别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均明显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WBC和CRP,是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徐静  王亚亭 《安徽医学》2014,(3):361-36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WBC的测定在儿童不同病原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2例确诊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5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40例)和病毒感染组(36例),比较每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及WBC水平较病毒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RP水平较病毒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细菌感染组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比较,血清PCT及WBC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CR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CRP及WBC诊断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69和0.69。结论血清PCT、CRP及WBC联合检测对鉴别儿童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6例疑似细菌感染早产儿,按出院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比较两组血清PCT水平及其对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感染组患儿血清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血清PCT检测对早产儿细菌感染诊断的灵敏度85.7%,特异度为67.7%;其灵敏度高于CRP和WBC计数(P〈0.05)。结论:血清PCT可作为诊断早产儿细菌感染的重要参考指标,其灵敏感度优于传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6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住院部、急诊科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78例,检测血清中PCT、C反应蛋白fCresponseprotein,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结果与病毒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组患者血中PCT水平明显升高(P〈0.01),CRP、WBC的水平亦有明显升高(P〈0.01,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WB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组(P〈O.01),但三个指标中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WBC;PCT在三个指标中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性均为最高。结论PCT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CRP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作为诊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细菌感染组80例,病毒感染组60例,所有患儿均在入院时抽取静脉血做PCT、CRP、WBC检测,比较三项检测指标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WBC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P<0.05).结论 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过程中,PCT、CRP、WBC三项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张秋霞 《中外医疗》2011,30(32):72-7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研究。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06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与随机抽取非感染疾病性小儿进行CRP与PCT检测。结果感染组患儿在PCT、CRP测定中均高于非感染组(P〈0.01),重症组PCT、CRP测定较非感染组和一般感染组有明显升高,与病情呈正相关(P〈0.01);治疗后感染组PCT、CRP明显下降,无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PCT对细菌感染诊断敏感性为83.9%,特异性为80.2%;CRP对细菌感染诊断敏感性为60.4%,特异性为91.5%。进行比较,PCT、CRP检测对细菌感染诊断敏感性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1),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CT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RP。检测PCT、CRP可有效提高小儿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水平,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C 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2013年间在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157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按临床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同时选取7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 PCT、CRP 水平测定和全血 WBC 计数。结果:细菌感染组的 PCT、CRP 和 WBC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细菌感染组的 WBC、CR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PC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 P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CRP、WB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 可以快速客观地判别儿童感染的类型以及感染严重程度,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9,(12):1729-173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感染性疾病新生儿84例,以及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40例(对照组)。将8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检查分为细菌感染组(n=36)和非细菌感染组(n=48)。比较三组WBC、CRP、PCT水平及各指标对疾病的检出率,评估各指标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能,并绘制分析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①三组WBC、CRP、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CPR、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②WBC、CRP、PCT诊断细菌性感染检出率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P<0.05);③各指标诊断中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最高,PCT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均最高;④ROC曲线显示,PCT指标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AUC最大(P<0.05)。结论:降钙素原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效能较高,各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患儿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32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设为脓毒症组,选取同期24例普通感染患儿为非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30名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三组PCT、CRP、WB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PCT、CRP、WBC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儿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PCT、CRP、WBC水平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且非脓毒症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PCT、CRP、WBC单项及联合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0.781、0.842、0.926,且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脓毒症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均较高,且PCT、CRP、WBC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儿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1L-6)、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wBC)在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对21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PCT、IL-6、CRP进行检测,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WBC。结果:PCT、IL-6及WBC检测在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血清CRP检测两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测血清PCT水平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清IL-6、CRP及WBC检测。结论: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意义优于血清IL-6、CRY及WBC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儿童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受试者分为重症细菌感染组(A组)、局部细菌感染组(B组)、病毒感染组(C组)和健康体检组(D组);静脉采血测定PCT、CRP、WBC,并比较4组3种指标水平,分析这些指标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A组PCT和CRP明显高于B、C、D组(P〈0.05),B组PCT和CRP高于C、D组(P〈0.05),A组WBC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u/L为阈值,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性为100%,为3种指标中最高;以CRP〉10mg/L为阈值,诊断局部感染的敏感性为85.7%,为3种指标中最高。结论:PCT对重症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高,对局部细菌感染敏感性不如CRP,WBC对感染的诊断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春明  曹蕴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7(11):1410-14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细菌培养阳性和40例细菌培养阴性住院患者的PCT、血白细胞(WBC)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PCT检测采用半定量免疫色谱法。结果:2组PCT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阳性组WBC和CRP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组(P0.01)。细菌培养阳性组PCT、WBC、CRP阳性率依次为36.11%、63.89%、97.22%,细菌培养阴性组PCT、WBC、CRP阳性率依次为25.00%、22.50%、72.50%,细菌培养阳性组WBC、CR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组(P0.01),2组PC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依次为PCT 36.11%、WBC 63.89%、CRP 97.22%,特异度依次为PCT 75.00%、WBC 77.50%、CRP27.50%。结论:PCT在细菌感染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与WBC和CRP联合检测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脓毒血症患儿早期预后预测的应用价值,以期为脓毒血症患儿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儿以及同期40例非脓毒血症患儿(非脓毒血症组)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脓毒血症患儿为脓毒血症组,根据患病性质分为细菌性脓毒血症组(40例)、非细菌性脓毒血症组(20例);60例脓毒血症患儿中治疗痊愈的为存活组,死亡的为死亡组.根据新生患儿危重病例(NCIS)评分法对60例脓毒血症患儿患病程度进行评定;检测细菌性脓毒血症组、非细菌性脓毒血症组以及非脓毒血症组患儿的血清PC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脓毒血症患儿入院治疗痊愈的41例(存活组),死亡19例(死亡组);细菌性脓毒血症组、非细菌性浓度血症组血清PCT水平[(11.86±5.92)、(2.14±1.33) ng/mL]和非脓毒血症组的血清PCT水平[(0.37±0.22) n~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脓毒血症血清PCT水平与非细菌性脓毒血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组WBC水平[(13.7±1.5)×109/L]和非脓毒血症组患儿WBC水平分[(12.9±1.9)×109/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儿NCIS评分为非极危重,其血清PCT水平则超过14.86 ng/mL患儿最后死亡;NCIS评分为极危重患儿6例,其血清PCT水平未超过14.86 ng/mL,治疗后患儿存活.结论 血清PCT在脓毒血症患儿早期预后预测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脂钙素(HNL)和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对儿童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5d~14岁伴有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症状的儿童患者,检测血清HNL和PCT含量,并与ARI常规诊断指标CRP、WBC和ESR进行比较,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价上述各指标对诊断儿童细菌性ARI的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HNL、PCT、CRP、WBC和ESR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上述各指标的AUC分别为0.903(95%CI:0.813~0.959),0.987(95%CI:0.930~0.998),0.962(95%CI:0.891~0.992),0.839(95%CI:0.736~0.921)以及0.891(95%CI:0.798~0.951)。结论HNL和PCT对儿童ASI的诊断价值与CRP相当,但优于WBC、ES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体致小儿肺炎中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改变和在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小儿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全部的73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PCT、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检查,并比较各指标在细菌性和病毒感染性的小儿肺炎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结果:在各类型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PCT、CRP、WBC数值比较中以PCT≥1μg/L为诊断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若以PCT≥1μg/L为阳性阈值,则细菌感染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92.5%。结论:PCT作为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优于CRP和WBC。  相似文献   

16.
唐红  陈旭  付玉华 《医学综述》2014,(24):4541-454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80例患感染性疾病儿童临床资料,对细菌培养情况、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结果进行分析。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分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即为细菌感染组(100例),细菌培养结果阴性为非细菌感染组(80例)。结果 180例患儿中,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5.0%(4/80)、72.5%(58/80)和7.5%(6/80),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90.0%(90/100)、84.0%(84/100)和36.0%(36/100),显示细菌感染组血清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而CRP阳性率在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WBC阳性率明显低于PCT阳性率。PCT阳性率与细菌感染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作为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患儿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明显优于CRP和WBC检测,PCT与患儿感染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疗效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为疾病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收集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其中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各50,并与50例健康体检儿童进行对照,采用相关检测方法对PCT、hs-CRP、IL-6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hs-CRP与IL-6水平明显比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都要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毒感染组PCT、hs-CRP与IL-6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hs-CRP与IL-6水平对诊断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价值以PCT最高.结论:血清PCT与hs-CRP、IL-6相比较,血清PCT对小儿细菌性急性上呼感染肺炎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这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定量法和乳胶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172例儿科感染患者及78例正常体检儿童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及其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非细菌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的PCT及其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CRP及其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感染患儿的血清PCT和CRP,具有敏感度及特异度高的特点,有助于感染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对指导合理应用抗菌素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