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健脾行气"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将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期、中期64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2组中医辨证均为湿热发黄证。对照组予西医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茵陈蒿汤加平胃散化裁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且治疗组在TBi L及PTA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利湿健脾行气"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湿热发黄证疗效满意,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解毒化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西医护肝综合治疗,治疗组加以口服解毒化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比较两组TBiL、PTA、NH3、LPS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BiL、PTA、NH3、LPS指标、总有效率、肝性脑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解毒化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在改善肝功能、防治肝性脑病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灌洗联合加味茵陈蒿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36例,治疗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同时采用结肠灌洗联合加味茵陈蒿汤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改善TBIL、ALB及PTA等肝功能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结肠灌洗联合加味茵陈蒿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凉血解毒化瘀方口服治疗8周,并于第1周采用生理盐水结肠灌洗及大黄乌梅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开始后0、4、8、12、24周时观察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氨(NH3+)、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γ(IFN-γ)变化,并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结果治疗开始后4周,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基线水平明显改善,试验组TBil、IL-4、IL-6低于对照组(P0.05,P0.01)。8周时,试验组AST、TBil、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PTA高于对照组(P0.01)。12周时,试验组TBil、PTA、IL-5、IL-6、IFN-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周时,试验组ALT、NH3+、CD4+、CD8+、NK、IL-2、IL-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有助于黄疸的消退和提高PTA,对部分炎症细胞因子降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变化,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中药优选方保留灌肠联合高位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湿热证患者胱抑素C(CysC)、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衰湿热证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优选方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肾功能及营养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治疗后两组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ysC、Scr、PTH及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B、H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优选方保留灌肠联合高位结肠透析可改善慢性肾衰湿热证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血清CysC、PTH水平,改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内科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肝性脑病改善率为87.9%,对照组为71.8%.治疗组治疗后TBil、NH3下降,PTA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临床疗效治疗组为84.8%,对照组为69.2%,组间对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健脾护肠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早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HBV-ACLF-IET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早期HBV-ACLF-IET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健脾护肠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予乳果糖口服溶液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28天。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内毒素(E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炎症因子、肠黏膜通透性、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30例,死亡7例(23.3%);对照组30例,死亡11例(36.7%)。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7%(22/23),对照组总有效率78.9%(15/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白蛋白(ALB)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TBiL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ET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TA较本组治疗前升高...  相似文献   

9.
甘丽  贺玮苇  刘玲  李兰  翁顺超 《河北中医》2023,(9):1445-1448
目的 观察中药泡浴联合小儿推拿对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总胆红素(TBiL)和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100例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中药泡浴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泡浴,联合组100例在中药泡浴组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3组均治疗7天。比较3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TBiL水平;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3组黄疸持续时间。结果 试验过程中,因依从性差脱落9例,最终中药泡浴组96例、联合组97例、对照组98例完成研究。中药泡浴组总有效率98.96%(95/96),联合组总有效率100%(97/97),对照组总有效率74.49%(73/98),中药泡浴组、联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泡浴组与联合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TBiL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中药泡浴组、联合组治疗后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泡浴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佐治急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3%)明显优于对照组(62.5%),P<0.05。治疗组2周后,TBil、PTA、肝性脑病、腹水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佐治急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效果优于单纯内科综合治疗,可促进黄疸及腹水的消退,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联合大黄乌梅合剂高位保留灌肠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除西医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大黄乌梅合剂高位保留灌肠(3-4周)和中药辨证治疗(7-8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肝功能、凝血功能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44.0%,对照组为28.0%,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ALT、ALB、PT、PAT和HMGB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8周后ALT、TB IL、PT、PAT和HMGB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药口服加高位保留灌肠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中药口服、灌肠、熏蒸治疗慢性肾衰氮质血症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03例诊断为慢性肾衰处于氮质血症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中药熏蒸、中药灌肠、中药口服)和对照组51例(西医常规治疗),治疗一个月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对比观察疗效。结果中药口服、灌肠、中药熏蒸治疗慢性肾衰氮质血症期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肌酐水平,有效降低尿素氮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大黄煎剂配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煎剂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在综合治疗及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大黄煎剂灌肠,对照组加用乳果糖灌肠。结果:治疗组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及清除内毒素症,提高重型肝炎抢救成功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在降低血氨方面也有较好作用。结论:中医药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6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仅运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结合中药保留灌肠,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细菌内毒素(ET)、血氨、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中药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能显著降低血内毒素,改善肝功能,提高存活率;中药未出现不良反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药高臀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中药高臀化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活性炭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结论 中药高臀位灌肠治疗CRF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药高臀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中药高臀化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活性炭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结论 中药高臀位灌肠治疗CRF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药高臀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中药高臀化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活性炭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结论 中药高臀位灌肠治疗CRF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高臀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中药高臀化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活性炭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结论 中药高臀位灌肠治疗CRF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药高臀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中药高臀化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活性炭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结论 中药高臀位灌肠治疗CRF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药高臀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中药高臀化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活性炭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结论 中药高臀位灌肠治疗CRF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