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玻璃酸钠中间体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研究玻璃酸钠中间体的遗传毒性。结果 (1)Ames试验:在加与不加大鼠肝微粒体酶(S-9)条件下,玻璃酸钠中间体在0.8~500μg/皿剂量范围内,各菌株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受试物未引起TA97、TA98、TA100和TA102试验菌株基因突变,Ames试验阴性。(2)微核试验:玻璃酸钠中间体各剂量组(67、134、268mg/kg)所诱发的微核率分别为1.7‰、1.7‰和1.9‰,与阴性对照组(1.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该样品无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作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呈阴性。(3)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在加与不加S-9两种条件下,并于24 h后收集细胞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发现玻璃酸钠中间体各剂量组的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玻璃酸钠中间体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无细胞毒性作用,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2.
乙烷硒啉致突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乙烷硒啉是否存在遗传毒性。方法应用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研究乙烷硒啉的致突变作用。结果Ames试验在〈400μg/皿浓度下未见回复突变菌落数显著增加;中国仓鼠肺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试验在〈3.3μg/ml浓度下未出现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显著增高;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在〈20.0g/kg剂量下未诱发微核细胞率的增高。结论乙烷硒啉在试验剂量范围内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4种植物型染发剂的遗传毒性作用,掌握其潜在的健康危害。方法通过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V79细胞HGPRT基因突变试验,检测4种染发剂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基因水平和染色体水平的诱变性。结果 Ames试验结果显示,1号和2号染发剂在高剂量5000μg/皿时,在添加和未添加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TA97、TA98和TA100的菌落回变数异常增加,结果为阳性;3号和4号染发剂在添加和未添加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各剂量组菌落回变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结果为阴性。与阴性对照组比较,4种植物型染发剂各剂量组均未引起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V79细胞HGPRT基因突变频率明显增加(P>0.05),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3号和4号染发剂未显示遗传毒性。1号和2号染发剂尽管在真核细胞水平的试验结果为阴性,但仍需十分谨慎评价其潜在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某进口染发剂的致突变作用.方法 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时.发现该进口染发剂具有明显遗传毒性.继而进行了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该进口染发剂对TA97、TA98、TA100、TA1024个菌株Ames试验结果显示.当剂量为5 000和500μ...  相似文献   

5.
盐附子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用目前新药遗传毒性评价中推荐使用的3种试验方法(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研究盐附子的遗传毒性. [方法]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3个盐附子给药剂量组(15.45、7.73、3.86 g生药/kg)、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40 mg/kg).Ames试验选用两种方法:直接法和代谢活化法.试验菌株为鼠伤寒沙门氏组氨酸缺陷型菌株TA97、TA98、TA100、TA102、TA1535,盐附子在试验中设6个剂量组(5.000、2.500、1.250、0.625、0313、0.156 mg生药/皿),同时设自发回复突变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也选用两种方法:直接法和代谢活化法.盐附子不加S9时处理终浓度为5、2.5、1.25、0.625、0.313 mg生药/ml,加S9时处理终浓度为2.5、1.25、0.625、0.313、0.156 mg生药/ml. [结果]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盐附子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es试验盐附子在加或不加肝微粒体酶(S9)时均未见引起TA97、TA98、TA100、TA102、TA1535试验菌株基因突变,即Ames试验阴性,试验重复一次,所得结论相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盐附子在加或不加S9时均未引起CHL细胞的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试验重复一次,所得结果相同.[结论]在实验室条件下,盐附子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Ames试验及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均为阴性结果,故认为盐附子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6.
生川乌提取物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用目前新药遗传毒性评价中推荐使用的3种试验方法(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研究生川乌的遗传毒性.[方法]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3个生川鸟提取物给药剂量组(26.0、13.0、6.5 g生药/kg)、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40 mg/kg).Ames试验选用两种方法:直接法和代谢活化法.试验菌株为鼠伤寒沙门氏组氨酸缺陷型菌株TA97、TA98、TA100、TA102、TA1535,生川乌提取物在试验中设6个剂量组(5.000、2.500、11250、0.625、0.313、0.156 mg生药/皿),同时设自发回复突变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也选用两种方法:直接法和代谢活化法.试验设5个生川乌提取物浓度组(5.000、2.500、1.250、0.625、0.313 mg生药/ml),阴性对照及阳性对照组.[结果]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生川乌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es试验生川乌提取物在加或不加肝微粒体酶(S9)时均未见引起TA97、TA98、TA100、TA102、TA1535试验菌株基因突变,即Ames试验阴性,试验重复一次,所得结论相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生川乌提取物在加或不加S9时均未引起CHL细胞的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试验重复1次,所得结论相同.[结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生川乌提取物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Ames试验及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均为阴性结果,故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生川乌提取物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7.
发酵法L-丙氨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发酵法L-丙氨酸的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清洁级ICR雌雄小鼠各10只,以最大耐受量(MTD,15.0 g/kg)经口灌胃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分别设8、40、200、1 000、5 000μg/皿发酵法L-丙氨酸染毒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自发回变)、溶剂对照组(纯净水)和阳性对照组(TA97a-S9、TA98-S9、TA102-S9均采用50.0μg/皿敌克松,TA97a+S9、TA98+S9、TA100+S9均采用10.0μg/皿的2-氨基芴,TA100-S9采用1.5μg/皿叠氮钠,TA102+S9采用50.0μg/皿的1,8-二羟蒽醌),采用平板掺入法进行Ames试验。将50只健康成年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和1.25、2.50、5.00 g/kg发酵法L-丙氨酸染毒组及阳性对照组(0.04 g/kg环磷酰胺),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间隔24 h两次经口灌胃法进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将25只健康成年清洁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和1.25、2.50、5.00 g/kg发酵法L-丙氨酸染毒组及阳性对照组(2 mg/kg丝裂霉素C),每组5只。采用连续5 d灌胃方式进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发酵法L-丙氨酸对雌、雄性小鼠的MTD均大于15.0 g/kg。在加或不加S9的情况下,各剂量发酵法L-丙氨酸对TA97a、TA98、TA100、TA102菌株均无致突变作用。各剂量发酵法L-丙氨酸染毒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E/NCE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各剂量发酵法L-丙氨酸染毒组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常染色体单价体率、性染色体单价体率及畸变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酵法L-丙氨酸急性毒性属无毒级,未见其明显致突变作用或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常用化学添加抗菌剂溴硝醇的致突变性。方法通过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CHO细胞正向基因突变试验、Ames试验及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等4个致突变生物学试验对溴硝醇进行致突变性研究。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选用CHL细胞,设暴露浓度为30、10、5、2.5mg/L(-S9)和50、20、10、3mg/L(+S9)。正向基因突变试验,选用CHO细胞,设暴露浓度为20、10、5、2.5mg/L。Ames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TA102、TA1535菌株,暴露浓度为50、25、12.5、6.25、3.125μg/皿(+S9),30、15、7.5、3.75、1.875μg/皿(-S9)。小鼠骨髓微核试验,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雌雄各半,雄性小鼠染毒剂量为20、40、80mg/kg;雌性小鼠为25、50、100mg/kg。结果 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溴硝醇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均≤4.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向基因突变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溴硝醇对CHO细胞突变频率,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es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溴硝醇的回变菌落数均阴性对照组的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显示,溴硝醇3个剂量组均未引起微核出现率增加。结论本研究条件下,溴硝醇无明显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9.
五氯酚钠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五氯酚钠的致突变性,为五氯酚钠的毒性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Ames试验、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和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研究五氯酚钠的致突变性.结果 五氯酚钠对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 4 株菌株无论直接作用或代谢活化后作用,均未呈现致突变性;随染毒浓度增大,L5178Y细胞tk位点的突变频率有升高的趋势,其中150 μg/ml剂量组的突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否加入代谢活化剂,受试物均引起染色体畸变率的明显增加.结论 五氯酚钠能诱发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染色体畸变,是非基因致突变物或弱基因致突变物.  相似文献   

10.
颜冬英  李厚勇  王蕊  郭启明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56-1957
目的探讨氰菌胺原药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分别以1000、500、250mg/kg剂量经口给药2d,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分别以2000、1000、500mg/kg剂量经口给药5d,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鼠伤寒沙门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和TA102菌株,试验剂量为5000、1000、200、40μg/皿,观察各菌株的回变菌落数。结果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es试验,氰菌胺原药各剂量组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亦未见剂量-反应关系,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上述致突变试验结果表明氰菌胺原药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