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嗅成鞘细胞移植促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枢神经 (CNS)再生一直是神经科学中十分被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早在上个世纪初 ,人们即已发现鱼类和两栖类动物 CNS损伤后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而哺乳动物的 CNS却不能再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造成 CNS再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损伤后 CNS内的微环境 (缺乏生长所需的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产生抑制因子、胶质瘢痕形成等 )不利于轴突的再生 [1 ] 。将周围神经 (PNS)与 CNS加以比较 ,发现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形成髓鞘的胶质细胞不同。PNS的神经纤维的髓鞘由 Schwann细胞 (SCs)形成 ,而 CNS神经纤维的髓鞘则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由此人们…  相似文献   

2.
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周围神经系统(PNS)的发育过程中,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髓鞘的形成对于轴突的保护、神经冲动的传导以及脊髓损伤后神经的再生具有重要作用。OMgp(olyigodendrocyte myelin glycopro-tein)大多分布于CNS近轴突膜的髓鞘的疏松层以及大的投射  相似文献   

3.
炎性细胞浸润和脱髓鞘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MS)的主要病理特征,相关的病理研究多在其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AE)中开展。神经小胶质细胞(MG)是CNS 的主要免疫效应细胞,EAE 时它的激活在脱髓鞘和髓鞘再生中表现出复杂的作用。M1 型MG 是导致脱髓鞘的重要原因,抑制髓鞘再生;而M2型MG 可以促进髓鞘再生,抵抗脱髓鞘。本文综述MG 在EAE 脱髓鞘和髓鞘再生中的直接作用机制,及其通过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间接作用机制及进展。  相似文献   

4.
小胶质细胞是定植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免疫细胞,构成了CNS的第一道防线。多发性硬化(MS)是以炎症脱髓鞘伴轴突损伤为主要特征的CNS炎症变性疾病,小胶质细胞激活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角色。在MS动物模型的CNS可见大量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其功能复杂,主要有促炎症M1表型和抗炎症M2表型两种小胶质细胞,具有破坏和保护髓鞘的双重作用:一方面M1表型小胶质细胞可通过释放促炎因子、自由基等对少突胶质细胞(OLs)及其前体细胞产生损伤,造成髓鞘破坏;另一方面M2表型小胶质细胞还可通过吞噬髓鞘碎片、分泌抗炎及再生因子等作用,加速髓鞘的修复和再生。本文对激活状态下M1/M2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和靶向小胶质细胞转化在经典MS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靶向小胶质细胞治疗CNS脱髓鞘疾病提供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少突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髓鞘形成细胞,对髓鞘的形成和神经信息的传递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少突胶质细胞发育异常、脱髓鞘或髓鞘再生障碍参与了CNS多种疾病的形成,甚至可能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了解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化调控机制对促进细胞成熟和髓鞘修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机理特别是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我们应用改良的酶联免疫斑技术(Elispot),检测了23例SLE 患者外周血中抗CNS 髓鞘素抗体、抗髓鞘素碱  相似文献   

7.
Nogo-A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年哺乳动物外周神经损伤后有再生能力,但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则小能再生.目前认为,成熟CNS极其微弱的再生能力主要与内、外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CNS神经元自身缺乏足够的再生能力;(2)CNS神经元所生存的环境受各种外源性生长促进性和抑制性因子的影响.大多数抑制因素是由髓鞘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少突胶质细胞(OL)经过增殖、迁移、分化、髓鞘化,最终形成轴突绝缘髓鞘。髓鞘形成障碍或变性,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CNS)信号传导,造成信号传导延迟或中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OL参与脊髓损伤(SCI)的病理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理解OL在SCI中病理变化及机制,对认识与修复SCI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综述SCI中OL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者认为,MS是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由环境因素及感染因素触发的髓鞘特异性CD4+T细胞攻击中枢神经系统髓鞘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然而近年研究表明,B细胞也参与了MS的发病及病程的调控,B细胞作为抗原递呈细胞(APCs)、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及分泌针对髓鞘和轴突的自身抗体都在M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诱导过程中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CD4+CD25+Foxp3+Treg、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Teff)的变化及作用。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35-55)免疫C57BL/6小鼠诱导EAE;用流式细胞仪分析EAE发病初期及高峰期脾脏和CNS浸润Treg、Th1和Th17的变化。MOG35-55肽诱导产生典型的EAE症状,脊髓可见大量的单个核细胞浸润;EAE发病前,脾脏Treg、Th1、Th17数量增加,随着EAE临床症状的出现,脾脏Treg、Teff均减少;EAE发病前既有少量Teff迁移至CNS,主要为Th17;EAE发病高峰期,CNS内Th17比例降低,Th1比例及数量显著增加;EAE发病前CNS可见少量Treg存在,发病后大量Treg迁移至CNS,但不能抑制CNS的炎症反应。以上结果提示,Th17可能参与了CNS免疫损伤的启动,而CNS浸润的Thl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EAE发病高峰期脾脏Treg伴随着Teff大量迁移至CNS,但不能控制EAE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LINGO-1选择性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少突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和神经元,在髓鞘损伤性疾病和动物模型中表达升高,通过活化RhoA和抑制Akt磷酸化负性调节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和髓鞘化、神经元存活和轴突再生。抑制LINGO-1功能可有效改善脱髓鞘损伤,维持神经元成活。髓鞘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大量证据表明其损伤可能引起认知功能异常,本综述拟总结抗LINGO-1促髓鞘重塑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认知损伤中应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王锋  王玮 《解剖学研究》2007,29(1):65-67
大量研究表明中枢神经损伤后早期轴突再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髓磷脂抑制因子的存在。目前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已知的抑制因子有勿动蛋白Nogo、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和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ligodendrocyte-myelin glycoprotein,OMgP)。本文主要就这些因子所介导的中枢神经再生抑制信号的传导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在分子水平阻断轴突再生抑制因素的治疗提供确切的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3.
微囊化异种雪旺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轴突再生障碍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轴突再生障碍与其所处的抑制性胶质环境有关,如少突胶质细胞分泌的N1—35和N1—250(一种髓鞘相关阻断因子)、和MAG(髓鞘相关糖蛋白),星形胶质细胞分  相似文献   

14.
<正>髓鞘是由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少突胶质细胞(OL)和周围神经系统(PNS)的施万细胞(SC)产生的包裹在神经轴突外面的脂肪组织。髓鞘的形成对于轴突的绝缘和动作电位的传导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研究表明,一系列内在及外在的调节机制在特定方式上正性或者负性的调控着髓鞘形成细胞的分化[1-3]。MicroRNAs(MiRNAs)的发现揭示了新型的转录后调控,它可以控制转录产物的微型调控[4]。  相似文献   

15.
星形胶质细胞(AST)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内最主要的胶质细胞类型,为神经元的代谢提供物质支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有着支持和抑制的双重作用。随着星形胶质细胞在大脑中作用的深入研究,目前对星形胶质细胞在髓鞘形成与修复中的作用逐渐明确。本文就星形胶质细胞在髓鞘形成与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Nogo-A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确认的中枢神经髓鞘来源的抑制因子至少有以下三种:Nogo-A、髓鞘相关性糖蛋白(MAG)和少突胶质细胞蛋白多糖(OMgp)。1988年,Caroni等分离大鼠CNS髓磷脂蛋白,获得两种对神经突生长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5kD和250kD,命名为神经突生长抑制因子(neurite growth inhibitor,NI)。这两种蛋白分别被称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胸腺萎缩的机制.方法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免疫C57BL/6小鼠诱导EAE,卵清白蛋白(OVA)免疫的小鼠作为对照;不同时间点计数胸腺、脾脏、淋巴结细胞总数,检测脾脏中胸腺来源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细胞.结果 MOG肽成功诱导EAE动物模型,小鼠出现典型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脊髓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MOG和OVA免疫均诱导胸腺细胞增加,第5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EAE发病后胸腺细胞迅速减少,发病高峰期几乎完全消失,胸腺严重萎缩;MOG和OVA免疫后脾脏和淋巴结细胞总数持续升高,新近胸腺来源的T细胞增加尤其明显;EAE发病后脾脏T细胞总数减少,CNS浸润淋巴细胞总数增加.结论 大量T细胞在胸腺发育成熟并释放到外周,进而定向迁移至CNS诱导EAE是胸腺萎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少突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myelin-forming cell),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发育成熟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清NSE和sICAM-1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清中NSE和sICAM 1水平的改变。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了 30例CNS感染的患者和 2 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中的NSE和sICAM 1水平。结果 :在CNS感染患者血清中NSE( 12 5 .6 8± 14 .38μg/L)和sICAM 1( 4 48.94± 96 .70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NSE( 6 .6 6± 1.2 5 μg/L)和sICAM 1( 2 91.78± 39.18μg/L) ,P <0 .0 1。在CNS感染各组中病毒性脑炎患者的NSE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sICAM 1在CNS感染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提示NSE和ICAM 1可作为CNS损害和感染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将EAE小鼠随机分为MOG肽治疗组、卵清蛋白(OVA)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于EAE诱导的第6~16天腹腔注射MOG肽、OVA肽和同等剂量的PBS,通过比较各组小鼠临床评分,脾脏(SP)大小,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脑和脊髓浸润淋巴细胞数,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表型及其功能,探讨T细胞迁移在可溶性MOG肽诱导的EAE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脾脏、CNS浸润CD11b+抗原提呈细胞(APC)的成熟,免疫荧光技术分析成熟APC与效应性CD4+T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成熟APC在T细胞迁移中的作用。结果腹腔注射可溶性MOG肽可抑制脾脏内的效应性T细胞向CNS迁移,并诱导脾脏APC成熟,抑制CNS浸润APC成熟;MOG肽诱导的成熟APC可与MOG反应性CD4+T细胞相互作用并聚集在一起,进而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迁移。结论可溶性MOG肽通过诱导脾脏APC成熟,成熟APC与MOG-T细胞相互作用,抑制脾脏MOG-T细胞向CNS迁移,诱导EAE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