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肋间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属于祖国医学“肋痛”“胸痹”范畴。主要表现为一个或数个肋间疼痛,常呈持续性,可有阵发性加剧,呼吸、咳嗽、喷嚏等可使疼痛加剧。疼痛有时呈束带状分布,严重时可有肩、背部牵引痛或有相应肋间皮肤区域的感觉过敏与肋骨边缘压痛,皮色不变,一般无肿胀,分继发与原发两型。现代医学有时对原发型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近几年来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原发性肋间神经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兹举验案三则如下:  相似文献   

2.
肋间神经痛是指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出现以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胸椎退行性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纵隔、胸膜病变,肋间神经受到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时,从而产生肋间神经痛。本病发作时,可见疼痛由后向前,沿相应的肋间隙放射呈半环形;疼痛呈刺痛或烧灼样痛;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疼痛多发于一侧的一支神经。体检可发现胸椎棘突旁和肋间隙有明显压痛;典型的根性肋间神经痛患者,屈颈试验阳性;受累神经的分布区常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等神经功能损害表现。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邪外袭、气滞血淤所为,当以疏风散邪、活血通络、行气止痛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  相似文献   

3.
肋间神经痛是指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出现以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胸椎退行性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纵隔、胸膜病变,肋间神经受到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时,从而产生肋间神经痛。  相似文献   

4.
《药物与人》2009,(8):36-36
肋间神经痛是指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出现以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胸椎退行性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纵膈、胸膜病变,肋间神经受到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时,从而产生肋间神经痛。  相似文献   

5.
蔡晓刚 《健康向导》2012,18(1):54-54
肋间神经痛您了解吗肋间神经痛指由于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纵隔、胸膜病变压迫、刺激肋问神经(胸神经根)而出现的一组炎性反应症状。临床可见疼痛由后向前,沿相应的肋间隙呈半环形放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聚肌胞镇痛复合液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胸睡背部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应用聚肌胞镇痛复合液对21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进行肋间神经阻滞,2次/周,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21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中痊愈18例、好转3例,治愈率95.2%,有效率达100%。结论聚肌胞镇痛复合液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胸腰背部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良好,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推广,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食管癌术后应用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157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肋间神经冷冻组(n=65):采用术中冷冻肋间神经止痛,每根肋间神经冷冻温度为-57℃左右,冷冻时间为90 s;镇痛泵组(n=51):术后由麻醉师给予静脉用镇痛泵(舒芬太尼)止痛;对照组(n=41):临时肌注吗啡。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价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各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值,同时比较各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肋间神经冷冻组的术后镇痛效果、肺部并发症、胃肠道排气排便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镇痛泵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术可明显减轻食管癌患者开胸术后疼痛,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常规选择替代人工镇痛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中腋窝淋巴结切除时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35例乳腺癌患者术中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20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5例.术后对患侧上肢感觉及功能进行观察随访.结果 保留肋间臂神经20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正常18例(90.0%),感觉功能障碍2例(10.0%),但均在术后2个月内恢复正常.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5例患者中有14例(93.3%)感觉功能障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36个月随访中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减少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感觉功能障碍及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Ⅰ、Ⅱ期乳腺癌保乳保留肋间臂神经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7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19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对两组患侧上臂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1、6、36个月,2组患者局部均未复发、转移。保留肋间臂神经组上臂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18例,上肢出现感觉减退1例,切断肋间臂神经组患侧上臂内侧均发生麻木。12例上肢有烧灼样疼痛,上肢沉重,有蚁行感,6例感觉减退。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降低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和疼痛,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常见的神经痛包括坐骨神经痛、枕神经痛、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引起的肋间神经痛等。神经痛的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虽然卡马西平可以通过阻滞神经核的突触传导而显著缓解疼痛,被列为控制神经痛的首选药物,但该药只能短期使用,如果长期使用则会产生较多不良反应,如肌力下降、共济失凋、白细胞减少、心律失常和中毒性肝炎等,从而使得卡马西半在巩固疗效方面受到了很大限制。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4岁,因肺结核大量咯血,保守治疗无效于2007年4月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手术1月后逐渐出现左后背部切口区域烧灼样剧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术后肋间神经痛”,经药物、神经阻滞、理疗等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来我院求治。查体:慢性痛苦病容,精神差,于左后背部第5-6、6-7肋间隙肩胛下线至腋中线可见一斜行手术疤痕,此区域皮肤痛觉过敏,以左侧肩胛下线处最为明显。查血常规、心电图、凝血功能均正常,血沉44mm/h。于2008年6月26日在局麻下行左侧5-6、6-7肋间神经射频热凝术。  相似文献   

12.
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术对开胸手术后患者肺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朝荣 《职业与健康》2001,17(7):111-112
目的:为研究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术在开胸手术后的止痛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0例开胸手术患者用肋间神经冷冻术防切口疼痛,观察对肺功能的影响,同时用20例开胸手术患者作对照,对照组全部患者术后早期面用杜冷丁止痛,而冷冻组均未使用任何止痛药物。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早期,肺功能变化幅度均较大,且与时间密切相关(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术后止痛效果确切,维持时间长,可替代止痛药物。  相似文献   

13.
王.宏  王海霞 《药物与人》2014,(10):150-150
目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分别随机选择2013年1月之后和之前的各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1月之后的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组,2013年1月之前的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保留肋间臂神经,对于对照组患者,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将肋问臂神经进行常规切除处理,然后对两种患者术后的各种感觉障碍一晴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手术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时都没有发现肿瘤复发、转移以及患者死亡情况。对于观察组患者,有7例患者出现感觉障碍;对于对照组患者,有16例患者出现感觉障碍。障碍具体反应包括:麻木、疼痛、感觉减退、酸胀感、烧灼感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保留肋间臂神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各种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在对肋间臂神经解剖结构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对肋间臂神经进行俅留处理并不套使手术的难度以及手术的总时间有所增加,但是对肋间臂神经是否保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并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4.
李莉  李嘉琦  吕宪玉 《现代保健》2011,(36):150-150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4岁,退休干部,因心前区疼痛2d到医院就诊。患者主诉心前区疼痛,性质主要为针刺样,时轻时重,时间不确定,时有夜间疼醒,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每次0.5mg)不缓解。有高血压史,无心脏病、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的30例乳腺癌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为150min,平均出血量为65ml。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和跟踪观察,有4例患者腋窝及上臂内侧出现异样感觉,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袜套感、麻木、蚁行感以及感觉缺失症状,有1例患者出现烧灼样疼痛,经营养神经药物和局部理疗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均恢复健康。结论临床上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肋间臂神经保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手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2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拟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48例)拟行常规手术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 实验组术后发生上肢感觉障碍7例(19.4%),而对照组有35例(72.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P〈0.005);经3—48个月随访均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Ⅰ、Ⅱ、Ⅲa期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肋问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肋间神经痛是由肋间神经病变引起的持续性不适,一旦发病,患者的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出现肿胀、钝痛,给其工作、生活造成诸多影响.肋间神经痛易被误认为心绞痛. 肋间神经痛与心绞痛有什么区别? 肋间神经痛 疼痛常累及1~2个肋间,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时可使疼痛加剧,疼痛沿肋间神经的走向分布,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精准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术用于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组(A组),术中施行精确解剖肋间神经分支冷冻止痛术,对照组施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B组)。术后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s 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价,并观察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3、5、7天,A组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1)。术后A组、B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都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肋间神经冷冻止痛能有效缓解老年患者胸腔镜术后疼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曲平 《健康必读》2008,7(12):58-58
带状疱疹中医称“缠腰火丹”,俗称“蛇盘疮”。近年来发病有所上升,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体质虚弱、治疗不及时的患者,由于脏腑功能衰弱,免疫功能低下发病往往较重,且常常遗留后遗疼痛,出现肋间神经痛,短者一个月,重者可达一年以上,经中药辨证治疗,收到了较为满意疗效,现将临床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特耐预先镇痛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的使用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特耐预先镇痛复合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1,2,4,8,12小时疼痛程度。结果:在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吗啡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特耐预先镇痛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可以改善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