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尹洁  程建新 《临床荟萃》2004,19(8):461-462
妇科恶性肿瘤在中医学中属于“肠覃、症瘕”范畴,主要可分为“气滞血瘀”型,“痰湿凝聚”型及“肝郁气滞”型,其恶性度及病死率高。华蟾素注射液是中华大蟾蜍皮的水制剂,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利尿消肿等功效,经本组资料观察,证实华蟾素注射液对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主要以发热,小腹疼痛,带下量多为主证。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发热”、“带下”、“少腹痛”、“症瘕”等范畴。本病不及时治疗迁延日久可发展成慢性盆腔炎。笔者运用《成方便读》中的四妙丸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临床观察10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第3位。但因卵巢癌致死者,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卵巢的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它所患的肿瘤可能是良性或恶性。因卵巢癌临床早期无症状,鉴别其组织类型及良、恶性相当困难,卵巢癌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肿瘤局限于卵巢的仅占30%,大多数已扩散到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及盆腔各器官,所以卵巢癌无论在诊断和治疗上都是一大难题。卵巢癌属于中医“瘕瘕”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龚蓓  苏励  孙鼎 《华西医学》2023,(6):884-891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方法 提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2013年1月-2021年7月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中药处方,将收集的处方进行拆分,分别对组方药物的功效、性味和归经进行频次分析,运用VOSviewer软件进行关联性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3 689例次住院患者的用药信息,并提取了69 167条使用中药处方的数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前20位高频药物以活血化瘀药、补气药、清热解毒药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归经以脾、肝、胃为主;可分为3个聚类,蓝色聚类以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绿色聚类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红色聚类以活血化瘀药、利水消肿药、发散风热药和消食药为主。干燥综合征患者前20位高频药物以活血化瘀药、补气药、利水消肿药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性以微寒、寒、温为主,归经以脾、胃、肝为主;可分为2个聚类,绿色聚类以补阴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为主,红色聚类以补气药、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消肿药为主。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符合“益气养阴,解毒化瘀”的治疗原则,而干燥综合征用药符合“养阴清热、生津润...  相似文献   

5.
输卵管积水是以腹痛、月经不调、带下、A型超声波探查证实腹部液性包块为主证的妇科病。此病近年来临床上并不少见,在人流后、结扎后偶有出现。西医多采用抗感染方法治疗。从中医观点来看,一般属于“症瘕积聚”范围,如《素问骨空论》中说:“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灵枢水胀篇》中说:“石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二》中说:“八痕者,皆胞胎生产,月水往来,血脉精气不调之所生也。”根据本病的症状特点,初步认为输卵管积水相当于“石瘕”。“女子以肝为先天”“万病不离于郁,诸郁皆属  相似文献   

6.
胃石症是指过食黑枣、未成熟柿子或未去皮柿子,在胃内经胃酸作用所形成的结石。属于中医“积聚”、“暴瘕”的范围。笔者采用行气消痞、破瘀散结之法治疗胃石症1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继发性肾脏病,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范畴,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DN占糖尿病患者病死率的60%,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主要给予饮食控制、降糖、降压等对症处理以延缓其进展,后期采取替代疗法或肾移植。目前中医药治疗DN具有很大的优势。活血化瘀消瘕通络中药是我们在临床上治疗慢性肾病的基本方,该方可以防止或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我们观察了活血化瘀消瘕通络中药对DN患者血尿Ⅳ型胶原(Col-Ⅳ)及层黏连蛋白(LN)的影响,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法作为治疗血瘀证的针对性方法,常用于治疗瘀血阻滞引起的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癥瘕痞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病症.笔者10余年来从"瘀"立论,以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肺系疾患,略收小效.现摘录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9岁。发现下腹部无痛性肿块5年,门诊以“卵巢巨大囊肿”收住入院。体检:下腹部隆起,可触及如孕6月大小囊性肿块,张力高。妇科检查:中下腹可见如孕6月大小肿块,可推动,无压痛,肿块左前方触及子宫,大小基本正常,双侧附件触诊不满意。B超检查: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取随机分组对照法,治疗组以活血化瘀药物为主治疗,对照组以温通胸阳之瓜萎薤白半夏汤为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心电图的变化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 是通过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肌耗氧而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病之一,属于中医妇科学“经行腹痛”“痛经”范畴,但临床上纯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且易反复.本案患者因反复经行腹痛6年余,加重3月就诊,中医辨病辨证属于阳虚内寒证之痛经,临床上采用行经期治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经后期治以温阳驱寒、益气补血;经间期治以填精补髓、固肾温阳;经前期治以活血化瘀、疏肝行气的中药周期疗法,疗效明显,现分享经验.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GI-RADS)在附件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超声检查且存在附件肿块的患者180例,根据附件肿块的超声特征对其进行G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其诊断效能及其最佳临界值。结果:180例病理结果恶性39例,良性141例,GI-RADS分类中,判断为GI-RADS2类15例,无一例为恶性;GI-RADS3类112例,有1例为恶性;GI-RADS4类25例,有12例为恶性;GI-RADS5类28例,有26例为恶性。将GI-RADS5类来预测附件恶性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66.7%、98.6%、91.7%,将GI-RADS4类及5类来预测附件恶性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7.4%、89.4%、91.1%。建议将GI-RADS>3作为预测恶性附件肿块的最佳临界值。结论:GI-RADS分类能够较好的应用于诊断附件良恶性肿块,建议GI-RADS4类及5类肿块者视为附件恶性肿块高风险,其诊断效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近况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是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患者有日增趋势,其特征为血糖过高及有尿糖出现,临床上出现多尿、多食、疲乏、消瘦等症状,属祖国医学“消渴病”范围,中医认为肾虚为本病之根本。自1978年祝谌予教授提出糖尿病患者存在瘀血,报道了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糖尿病取得满意疗效,此后至今近20年来,糖尿病瘀血研究及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一直是热点,现将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的近况与展望综述如下。1 临床治疗近况1.1 活血化瘀:以活血化瘀药物为主,作为治疗的重要手段。如祝谌予〔1〕用自拟降糖活血方(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川芎、丹…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卵巢囊性畸胎瘤超声诊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20岁,左下腹隐痛二月余。B超检查:左附件区有10cm×9cm大小囊性无回声块,壁光滑,后方回声明显增强,右附件区有两个卵圆形强光团,大小分别为5cm×4cm及4cm×3cm,边界清楚,内有少许不规则低回声区,肿块后方回声减弱(图1、2),子宫大小、形态、回声正常。B超诊断:“右附件多发畸胎瘤,左附件巨大囊肿”。手术所见:左侧卵巢肿瘤10cmX12cmX10cm大小,右侧两个肿瘤呈哑铃状,剥出两个完整肿瘤,大小分别为scmX4cmX4cm及4cmX3cmX3cm。术后将三个肿块置于水槽中,大的肿块沉入水底,另两个小的肿块漂浮于水面。标本用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附件区不同回声类型肿块良恶性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6例附件区肿块的患者,先行常规经阴道超声检查,根据二维超声声像图表现分为单纯性囊性肿块组、囊性为主混合性肿块组、实性肿块组及实性为主混合性肿块组,再行超声造影成像并分析其增强特点及时间-强度曲线,主要指标包括充盈起始时间(AT)、达峰时间(TTP)、廓清时间(WT)、造影曲线总时间(OT)、起始强度(AI)、峰值强度(PI)及曲线下面积(AUC)等。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病理诊断,其中单纯性囊性肿块组及囊性为主混合性肿块组均为良性;研究显示AT在囊性为主混合性肿块组及实性为主混合性肿块组晚于实性肿块组(P<0.01);AI及PI在囊性为主混合性肿块组低于实性肿块组(P<0.05,P<0.01)。在实性肿块组中,恶性组AT早于良性组(P<0.05),AI及PI高于良性组(P<0.01)。在实性为主混合性肿块组中,恶性组AT早于良性组(P<0.05),TTP晚于良性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附件区不同回声类型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法的产生历史悠久。《素问、调经论》云:“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了“血实者宜决之”的治疗法则。《神农本草经》所载的365味中药中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达80多种,其中如:丹参、桃仁、赤芍、牛膝、水蛭等…仍为目前活血化瘀的主要药物。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出了“瘀血”、“蓄血”、“干血”等证。创方如“下瘀血汤”等共11首。特别是在治则上确立了鲜明的以“祛邪为主”观点,即使是妇女有孕倘兼有瘀血仍可用“活血化瘀”疗法治之,绝不姑息养患。  相似文献   

17.
凡以通畅血行、消散瘀血、治疗瘀血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又称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活血力量强者称破血药。本类药主治瘀血证。证见痛如针刺、固定不移,瘕瘕积聚,闭经,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出血紫黯、夹有瘀块,中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日久不愈,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临床使用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6年度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治疗的3 210例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种类、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通过资料分析可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使用率最高(17.54%),其中126例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3.93%),以皮肤附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38.89%)。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使用频率较高,使用后常见于皮肤附件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硬皮病属于中医的“皮痹”范畴,中医辨证治疗主要贯穿于散寒通络、温补脾肾、补养气血及活血化瘀之中。近几年有以下几方面的治疗进展(按病情辨证  相似文献   

2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下简称病窦)是以心悸、晕厥、乏力、脉迟结代等心脑缺血症状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属于中医学“心悸”、“迟脉证”、“厥证”、“寒厥”等证的范畴。所以中医治疗多以温阳祛寒,益气复脉为主。在临床中常获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几种具体治疗方法。1 强调附子为主的治疗方法 作者用温阳益气、和血化瘀治疗病窦,特别强调附子要用到足量,但亦不能过量,过量则热甚而耗阴。附子的用量从小到大,逐渐加重,治疗过程中发现附子对治疗本病的剂量为50~60 g为宜,将附于最大量用到 100 g时,病人感到口干、头晕,但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