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63例原因不明发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3例原因不明发热分析龙岩地区第一医院内科张烈湖为提高对发热病人的早期正确诊断率,现对我院内科1985~1994年以发热待查入院的163例作一回顾分析。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文选择热程两周以上,体温多次在38.5°C以上,经完整的病史询问、...  相似文献   

2.
长期不明原因的高热,是一组内科疑难病症,一般将其定义为发热在38℃以上,持续2周或更长,住院1周经常规检查而不明原因者。按此诊断标准,将我院2004年11月至2007年收住院的56例长期发热病例进行讨论分析,并对长期发热的病因诊断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不明原因发热(FUO)是内科临床的疑难病症。其定义为: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我们对在1999—01~2004—12收住我院的98例FUO患者进行了病因分析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疑难病症,部分患者短期内无法明确诊断,因而得不到有效治疗,贻误病情,甚至死亡。结核感染是不明原因发热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又是单一因素导致的感染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临床上由于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原因不明发热患者病因诊断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因不明发热(FUO)是内科临床的疑难病症。FUO的定义虽不尽统一,但目前仍多遵循如下标准:发热3周以上、3次体温超过38.3℃和住院1周以上仍未能确诊者。本文按上述标准就1997-07以来收住我科的74例资料完整的FUO患者进行临床病因分析。以从中吸取经验,拓宽临床医师的诊断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6.
不明原因发热(FUO)内科常见,因表现迥异,就诊时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尽管临床上对FU0的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仍有一些病例通过各种检查及长期观察不能确诊。因此,对FU0的诊治是内科医师面临的最富挑战性的问题之一,笔者现结合文献对成人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做如下综述:1FUO定义  相似文献   

7.
缪靓靓  赫军  刘莉  赵媛  孟庆连 《淮海医药》2008,26(5):458-459
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疾病,其确切含义为: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3cC,经过至少1周深人细致的检查仍不能确认的一组疾病;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证据,其病因主要分为: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血管一结缔组织性疾病、其他疾病囊括了80%-90%的病倒,仍有10%的病例始终原因不明。由于长期发热及诊断未明,除疾病本身所致的相应并发症外,患者可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8.
钟波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42-143
通过对原因不明发热患者的病因分析及诊治,特别是不明原因的发热,病灶不明伴血象高的情况下,应选择强效广谱抗生素治疗,并根据其半衰期决定用量,保证有效血浓度,同时要规律、足疗程用药达到治愈的目的,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不明原因发热(FUO)最早由美国医生Peterstorf和Beeson在1996年提出,系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包括住院1周时间),体温>38.3℃,经过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仍然未能明确诊断者[1]。他们的研究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大多与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有关。针对广水市蔡河镇卫生院2个月就诊的(FUO)患者进  相似文献   

10.
不明原因的发热(fever of unkown origin,FUO)在临床较为常见,因其病因复杂、表现迥异,就诊时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而仅以发热为主诉,故许多不明原因发热病例难以确诊。有的虽经多种检查及长期密切观察,仍不能确诊,以致延误治疗。现结合文献对长期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99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结果99例患者中骨髓表现具特异诊断价值的27例,对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不明原因发热有明确诊断作用。有阳性提示作用的51例,浆、网状细胞的增高多存在感染因素。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线索,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脾切除后持续发热病因及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持续发热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0年间行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6例术后持续发热两周以上的发热原因,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6例中有23例发热是由各种并发症引起,其中胸腔,膈下积液13例,门脾静脉血栓5例,各种感染并发症8例,不明原因发热3例,持续发热与手术方式无关(P>0.05),与原发疾病有关(P<0.05)。结论:脾切除术后持续发热主要由各种并发症引起,有效控制感染,及时处理并发症能有效减少术后持续发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痰热清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以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250mL中静滴,1次/d,7d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2个疗程。结果 46例患者痊愈3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91.3%,平均退热时间(10.6±2.5)d,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不明原因发热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不明原因发热(FUO)的致病因素及其构成比。方法分析两年来符合不明原因发热诊断标准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8例中明确诊断者192例,确诊率为96.97%,未确诊者6例,占3.03%。确诊病例中,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依次为细菌感染性疾病(44.27%)、自身免疫性疾病(19.27%)、病毒感染性疾病(11.46%)。确诊的有效方法包括细菌学培养、病毒检测、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结论根据病史、临床经过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明确大多数FUO病因诊断。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本组不明原因发热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5.
<正>发热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共同表现,1961年Petersdorf和Beeson提出把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超过38.3℃,且住院1周未能确诊者定义为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1992年Kanzanjian和Petersdorf把原有的诊断标准除去"住院1周未能确诊"这一条。  相似文献   

16.
沈勤峰  张音 《云南医药》1998,19(4):250-251
长程发热在内科并不少见,且为内科领域难题之一。一般表现为热程在2周以上,体温多次测量>385℃,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一般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本文对1988年1月~199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0例进行分析,以提供有助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发热待查2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心祥 《淮海医药》2000,18(3):198-198
发热待查常是内科的棘手问题,虽然多数病例经各种检查后可以确诊,但由于发热原因极为复杂,尚有少数不典型或疑难病例一时甚至长期查不出原因,以致贻误治疗.我院内科1994~1998年5年中遇到发热待查24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7年来我们对55例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给予清热解毒及扶正中药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临床药师会诊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临床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关注患者诊疗过程,分析患者发热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 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和临床经验,协助临床医师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进行鉴别诊断,该患者最终确诊为药物热.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避免药害事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我科收治的16例发热病例均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同时伴随其他相关症状.不明原因发热的原发病比较隐蔽,原因较难查找,部分患者短期内甚至长期无法明确诊断,易造成误诊.现将对16例发热病例误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