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煨脓长肉”中药换药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按“煨脓长肉”中药换药法(生肌玉红膏纱条)治疗的为治疗组;用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煨脓长肉”中药换药法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  相似文献   

2.
术后换药是肛肠疾病手术治疗疾病的重要过程,而“煨脓长肉”法作为中医外科学特色换药理念之一,在术后应用得当,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文中列举紫白膏换药验案1则,探讨“煨脓长肉”法在痔术后换药中的具体应用,探析其医理,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煨脓长肉”换药法是中医外科外治过程中的独特经验,通过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一些认识,现浅论如下。1 “煨脓长肉”的概念所谓“煨脓长肉”换药法,是指在疮面愈合的后期阶段,运用外敷中草药膏(散),经皮肤和创面对药物的吸收,促进局部的气血通畅,增强其防御能力,使创口脓液渗出增多,载邪外出,从而达到促进创面生长目的。此法一是提脓祛腐拔毒,增加局部脓液的渗出;二是惨出的脓液有助于创面肉芽、皮肤的生  相似文献   

4.
慢性难愈性创面属中医学"溃疡"范畴,气血不足是其主要病因。中医学认为脓为气血所化生,在溃疡后期疮面有脓预后才良好,因此温补气血、煨脓长肉成为中医外科治疗溃疡的一种特色疗法。煨脓长肉法符合湿性愈合理论,使创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及温度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本文从中医学对于慢性难愈性创面的认识、"无脓不长肉"的独特理念及煨脓长肉的作用机制三方面对煨脓长肉与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煨脓长肉换药法促进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手术治疗,术后治疗组紫榆膏纱条换药,对照组凡士林纱条换药。比较2组术后第7、14、21 d疼痛评分、创面感染、创面面积以及愈合时间,并对治疗组手术前后安全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进行分析。结果:2组在术后3个时间节点的疼痛评分、创面感染、创面面积以及愈合时间相比较,存在差异(P<0.05),煨脓长肉换药法优于凡士林纱条换药。煨脓长肉换药法手术前后ALT、AST、BUN、Cr指标分析,无差异(P>0.05)。结论:紫榆膏纱条换药可减轻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创面感染,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23例在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局部加用煨脓长肉理论换药。结果痊愈86.9%,好转13.1%,其中好转者出院后经门诊换药,随访1~3个月后均治愈。结论加用煨脓长肉理论换药可有效治疗糖尿病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煨脓长肉"疮疡治疗大法,古法新用,推陈出新,中药细作,观察藻酸盐功能性敷料(泰宝)对肛裂术后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肛裂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治疗组术后及其换药基于"煨脓长肉"换药方法,即使用泰宝进行换药;对照组术后及其换药运用凡士林油纱条。观察并比较2组在伤口愈合时间及创面疼痛程度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促进伤口愈合以及减轻创面疼痛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统计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于"煨脓长肉"换药方法,藻酸盐功能性敷料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轻创面疼痛,此法对肛裂术后创面恢复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煨脓长肉”法是中医外科学特色换药法之一,在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陈民藩教授重视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换药的重要性,认为术后换药亦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煨脓长肉换药法是陈教授推崇的理念之一,认为其应用得当,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同时可使创面修复更加良好。笔者总结其经验,以期肛肠同仁临床应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煨脓长肉是中医对于腐肉已去、新肉难生创面的一种特色疗法,现逐渐被用于指导糖尿病足后期创面等慢性难愈性溃疡的治疗中。从煨脓长肉法维护调动机体再生力的实质及"内调脾胃外煨脓"的内、外治法等方面,论述煨脓长肉法指导糖尿病足后期治疗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煨脓长肉”法系中医外科外治法中的独特经验,它不强调换药创面的彻底清洁消毒,换药疮面的脓性分泌物越多,愈合越快,我院中医外科遵照此法,从1998年开始试用许来斌医师家传秘方改进方——正阳膏治疗各类中医外科溃疡,疗效显著,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医疮疡理论在肛周脓肿术后换药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立功  秦素娥 《中医药导报》2005,11(3):40-41,50
通过对 216例肛周脓肿患者术后换药的方法与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用中医疮疡理论“祛腐生肌、煨脓长肉”来指导具体用药,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祝颂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7):947-948
根据肛周脓肿患者术后伤口变化情况,将术后分为疮疡祛腐期、生肌长肉期、收口敛皮期,用中医疮疡理论“祛腐生肌、煨脓长肉”来指导具体用药,分别投以祛腐药、生肌药、收敛药等,恰如其分的辨证分期选药换药处理,经临床长期应用验证,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3.
中药聪耳再生散外用治疗慢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53例陕西省岐山县耳病研究所(陕西722400)李峰,白小玲,冯向宏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中医“去腐生肌、煨脓长肉”的原理,外用中药聪耳再生散制剂,非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53例,取得了显著疗效。临床...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拔毒生肌散治疗脑疽合并消渴症的疗效。结果证实拔毒生肌散治疗难愈性疮疡具有疗效确切,见效迅速,操作简便的特点。拔毒生肌、煨脓长肉的独特观念值得中西医同道共同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煨脓长肉法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本组8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组采用煨脓长肉法,外敷紫黄生肌膏纱条;对照组外敷凡士林纱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术后第3、7、14天创面分泌物和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均为100%,临床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3天两组的创面愈合率、分泌物和肉芽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从术后第7天开始紫黄生肌膏治疗组要明显优于凡士林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煨脓长肉法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解毒祛腐、煨脓生肌法对蛇伤后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入选标准60例蛇伤后溃疡病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中医外治解毒祛腐、煨脓生肌法疮面换药,对照组予以0.1%利凡诺纱条换药,观察各疮面的各项项目并进行量化评分及疮面愈合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疮面周围皮肤红肿、坏死组织占疮面比例、脓性分泌物、肉芽出血、疮面气味评分均为零;治疗14天两组总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两组总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疮面大小、肉芽生长速度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解毒祛腐、煨脓生肌法治疗蛇伤后溃疡疗效显著,且有减少疮面愈合后的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CL)技术,观察外用中药生肌膏在创伤愈合中对中性粒细胞(PMN)氧化代谢功能的动态影响,探讨外用中药“煨脓长肉”的作用杌理。实验结果表明,感染创面在换药后7—14天出现全血PMN—CL高峰,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与脓液分泌峰时相一致。提示,外用中药可激活PMN,使其出现呼吸暴发,增强其氧化代谢功能,从而有效地促进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医“拔脓生肌,煨脓长肉”的理论.2008年6月~12月我们用创愈膏治疗感染性伤口20例.疗效较好.并设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丽翔  张磊  闫少庆  柳国斌 《中医杂志》2011,52(15):1283-1285
目的观察解毒通脉散联合煨脓长肉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口服解毒通脉散、外用煨脓长肉膏,对照组给予口服免煎安慰颗粒、外用金三联(庆大霉素+山莨菪碱+胰岛素),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生长情况及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生长总显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血白细胞计数、CRP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血白细胞计数、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通脉散联合煨脓长肉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慢性皮肤溃疡又称难治性溃疡,由于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差,血液循环障碍及抵抗力低下,在此基础上出现反复感染形成恶性循环。李令根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下肢慢性溃疡多为"毒""瘀""虚"夹杂的病机,故治以活血化瘀、益气敛疮,研制出院内中药外用制剂壳聚糖复合药膜,用于慢性难愈性创面后期,脓腐已去而肌难生者,临床疗效显著。壳聚糖复合膜的自然成膜性能使创面保持持久湿润,有利于溃疡"煨脓长肉",药膜中所含中药能通气血、补正气,共奏补虚祛瘀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