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琦  雷咏震  邵建华 《山东医药》2001,41(20):53-53
198 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们收治老年急性白血病2 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6例 ,女 10例 ,年龄 6 0~ 79岁 ,中位年龄 6 6岁。均符合急性白血病诊断及分型标准。 AL L3例 ,ANL L 2 3例。临床表现为贫血 2 4例 ,出血 12例 (颅内出血 3例 ) ,发热 15例 ,淋巴结肿大 5例 ,肝大 6例 ,脾大 4例。本组2 6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中 ,合并心血管病 4例 ,脑血管病 2例 ,糖尿病 3例 ,慢性支气管炎 3例。发病至确诊时间为 5~135天 ,平均为 45天。 2 6例患者治疗前查血 WBC1.3× 10 9/ L~ 87× 10 9/ L,中位数 9.1× 10 9/ L;…  相似文献   

2.
回盲肠综合征 (ICS)又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回肠结肠炎 ,是发生在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因此 ,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瞩目 ,现总结我院近年来收治的ICS患者 16例 ,分析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 病例 :16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13~ 5 4岁 ,平均年龄 3 1岁。根据FAB分型诊断[1] 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2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例。既往接受化疗疗程 1~ 6次 ,起病平均为化疗后第 7天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 ( 0~ 1 2 )× 10 9/L ,平均 0 4× 10 9/L ,血小板 <3× 10 9/L者 14例次。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全…  相似文献   

3.
王建龙 《山东医药》2001,41(20):73-73
太儿欣 (罗红霉素 )是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我们用其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2 10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2 5例 ,女 85例 ,年龄均不超过 12岁 ,病程 1~ 3天 174例 ,≥ 4天 36例。患儿发烧 181例 ,其中体温37.5~ 38.5℃者 85例 ,>38.5℃者 96例 ,不发热 2 9例。外周血白细胞 4.0× 10 9/ L~ 2 0 .4× 10 9/ L ,其中 >10 .0× 10 9/ L者16 9例 (占 80 .5 % ) ,中性粒细胞 >0 .6 0者 183例 (占87.1% )。用药方法 :太儿欣每天 5~ 10 mg/ kg,分两次口服 ,疗程 3~ 10天。结果 :太儿欣治疗后 ,181例发热病儿 3天退热者 10…  相似文献   

4.
1981~1987年,我们收治急性白血病78例,其中存活3年以上15例,均经临床、血像、骨髓及组织化学染色确诊。分析其长期存活的原因与以下几点有关:①年龄:本组≤40岁者9例,>40岁6例。②白血病类型:本组11例为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③血液学及预后:Whittaker认为,治疗前白细胞低有利于患者长期存活。本组13例白细胞<20×10~9/L,2例>20×10~9/L,7例血中无幼稚细胞,8例有幼稚细胞,3例PC<60×10~9/L,12例  相似文献   

5.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S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了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均采用以氟达拉宾为基础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回输CD+ 3 4 细胞分别为 9.78× 10 6/Kg、16.5 6× 10 6/Kg、2 .5 6×10 6/Kg和 2 .0 6× 10 6/Kg。结果  4例均顺利渡过造血抑制期。 4例患者移植后WBC >1.0×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 ,时间分别为 +19天、+16天、+13天和 +14天 ;血小板 >2 0× 10 9/L时间分别为 +8天、+12天、+18天和 +2 2天。 2例骨髓细胞混合嵌合体形成 +15~ +2 3天 ,完全嵌合体形成 +2 3~ +4 3天 ;另 2例均于 +17天形成完全嵌合体。 4例均未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例 1于第 5次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后发生皮肤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例 3于第 7次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后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3例于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 6~ 12个月出现移植物抗白血病。 4例均未发生肝静脉阻塞病、出血性膀胱炎及间质性肺炎。随诊 2~ 2 4个月 ,仍全部存活。结论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便、安全、并发症及支持治疗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乔玉香 《山东医药》2006,46(16):75-75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100×109/L者可诊断为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1989年6月~2004年12月,我们共收治HLA患者26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7例,年龄21~62岁,病程9~86 d。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均经血液学、骨髓细胞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根据FAB分型标准分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9例(L12例、L25例、L3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7例(M12例、M26例、M31例、M58例),患者外周血WBC均≥100×109/L。患者大多起病急,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为明显头晕、耳鸣、面色苍白、乏力…  相似文献   

7.
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AL)疗效。方法:52例AL患者,男33例,女19例,中位年龄33(13~54)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8例;高危组16例,标危组36例。采用含TBI或不含TBI预处理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环胞素(CsA)加短程甲氨蝶呤(MTX)或他克莫司(FK506)方案,2例二次移植未用免疫抑制剂预防GVHD。46例移植后白细胞降至最低时开始用GCSF5μg/(kg·d),直至中性粒细胞数(ANC)≥0.5×109/L;6例未用。结果:所有患者均重建造血,ANC≥0.5×109/L和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11和17天。发生Ⅱ度及以上急性GVHD12例(23.0%)。慢性GVHD(cGVHD)发生率为60.9%,局限型43.5%,广泛型17.4%;发生cGVHD的复发率(18.5%)低于无cGVHD者(47.4%)(P<0.05);有cGVHD者5年无白血病生存率(DFS)[(58.7±9.7)%]高于无cGVHD者[(33.3±11.1)%,P<0.05]。100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11.5%,100d后的TRM为23.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前缓解时间和cGVHD对DFS有显著影响(P<0.05),移植前缓解时间越长DFS越高,发生cGVHD的DFS较高;而供受者ABO血型不合DFS较低(P<0.05)。结论:alloPBSCT造血重建快,cGVHD发生率较高,移植前缓解时间较长和移植后发生cGVHD者生存率较高,ABO血型不合者生存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99- 0 7~ 2 0 0 0 - 12用三氧化二砷AS2 O3 治疗经全反式维甲酸与联合化疗取得完全缓解 (CR)后复发的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 (APL) 1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例APL均符合 1989年 9月天津全国白血病分类会议分型标准。男 12例 ,女 6例。年龄 19~ 5 8岁 ,平均 40 3岁。外周血象 :血红蛋白 6 4~ 12 0 g/L。白细胞 >10× 10 9/L3例 ,<10× 10 9/L15例。血小板 <10 0× 10 9/L16例 ,>10 0× 10 9/L2例。骨髓增生活跃 4例 ,极度活跃5例 ,明显活跃 6例 ,低下 3例。幼稚细胞 <0 75者 7例 ,0 …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对B型超声或CT扫描发现70例肝内占位性病变进行了细针穿刺吸引细胞学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对象:男55例,女15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81岁。B型超声检查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者55例,CT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者15例。单发肝占位病变者54例,多发占位病变者16例。甲胎蛋白(AFP)阳性者30例,阴性者40例。占位病变最小者1×1×0.8cm;最大者8×10×9cm;腹部能触及肝内肿块者15例。临床诊断原发肝癌44例;肝转移癌15例;肝囊肿3例;肝脓肿5例;肝血管瘤3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 (As2 O3 )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As2 O3 联合蒽环类药物、阿糖胞苷及足叶乙甙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恶性血液肿瘤患者 33例 ,治疗方法是用As2 O3 (0 .1%溶液 ) 10ml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5 0 0ml中静脉滴注 3~ 5h ,每天 1次 ,共治疗 30天 ;对复发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用As2 O3 联合柔红霉素 4 5mg·m-2 ·d-1× 3天加阿糖胞苷 10 0mg/m2 q12h× 7天治疗 ;对进展期多发性骨髓瘤和ⅢB~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用As2 O3 联合米托蒽醌 8~ 10mg·m-2 ·d-1× 3天加足叶乙甙 6 0mg·m-2 ·d-1× 5天加Pred 1mg/kg× 7天加长春新碱 2mg× 1天治疗。结果 :33例患者中 ,19例获得完全缓解 (CR) ,2 7例有效 ,CR率为 5 7.8% ,有效率为 81.8%。结论 :As2 O3 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恶性血液病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采用钇铝石榴石激光(YAG)治疗隆起型早期胃癌,胃息肉及胃石。一、隆起型早期胃癌:作者对因耐龄(68~82岁)无法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3例隆起型早期胃癌病人试行激光治疗。其中2例为Ⅰ型;1例为Ⅱa型。肿瘤位于胃窦油壁者2例,胃体下部小弯者1例;肿瘤大小分别为2.8×1.9、1.6×1.3、1.9×0.9cm;形态均呈广基型隆起,病理活组织检查为腺癌。经内窥镜传输的激光输出功率为40~50W,照射距离为3cm,照射时间2~3秒,每隔7~10天照1次,共5次。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79~1986年开展带旋髂深血管的游离髂骨移植(下称髂骨移植)14例,带血管髂骨—皮肤瓣移植(下称髂骨—皮瓣移植)6例,均获成功。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均为男性。年龄9~52岁,平均26.8岁。受区均为小腿。其中先天性胫骨假关节2例,胫骨骨折不愈合12例,胫骨和皮肤缺损6例。供骨区为同侧者18例,对侧者2例,移植骨块最大8×3厘米~2,最小5×2.5厘米~2,平均6.5×2.5厘米~2。移植  相似文献   

13.
1980~1991年,我院共收治急性白血病315例,其中存活5年以上的3例均为单核细胞型。例1:男,31岁。因皮肤淤点、鼻衄、龈血5天,于1980年6月30日入院。查体:T39.8℃,轻度贫血貌,皮肤散在出血斑点,表浅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Hb80g/L,WBC69.9×10~9/L,幼稚细胞22%,PC30×  相似文献   

14.
本组28例APL在RA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4例高白细胞(白细胞数>100×10~9/L)阶段。兹将其临床特征和处理作如下报道。一.高白细胞白血病期的临床特点和实验资料本组4例诱导分化期WBC>100×10~9/L,符合高白细胞白血病期。WBC值为110×10~9/L~164×10~9/L。该4例入院时WBC分别为3.1、8.5、20、44.6×10~9/L。WBC高峰值在服用RA后的第7~14天,高峰持续6~18天(WBC由峰值降至50×10~9/L以下)。白血病性早幼粒细胞出现分化迹象,非特异性颗粒基本消失,核染质结构模糊,异常凝聚,核仁不清或消失。同期外周血中早幼粒细胞百分数为0.77~0.95,其中包含部分分化的幼粒  相似文献   

15.
动脉导管未閉是常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据陈灏珠等报导,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6.3%,为先天性心脏病的第四位;本院2001例心脏病中,先天性心脏病92例,动脉导管未閉者24例,占首位。本病常見之并发症为亚急性細菌性动脉內膜炎、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症,而并发大出血死亡之病例甚为少見,所見国內文献中均未提及。本院于62年4-5月間遇到一例,特报告于下。黄××,住院号99525,男23岁,山东章丘人,会計。因心慌气短20年余,間歇性发烧半年,加重20天,  相似文献   

16.
宁阳县合山公社刘楼卫生所刘镜斌报道:用2%苯加醇维生素B_(12)局部皮下注射治疗斑秃26例,疗效满意。患者年龄16~50岁,病程20天~5年,其中小面积(约2×2.5厘米)脱发20例,大面积(约6×8厘米)脱发5例,广泛性脱发并眉毛及胡须脱落者1例。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者18例,无明显原因者8例。方法:脱发区用碘酊、酒精消毒,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 BU / CY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用 BU / CY预处理方案行 Allo- 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 5例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 4例 (CR13例 ,CR2 1例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 1例 (CR1 )。预处理方案 BU/ CY:BU4m g/ (kg· d)× 4,CTX6 0m g/ (kg· d)× 2。其中 2例 AL L 分别加米托蒽醌 40~ 5 0 m g。用 G- CSF10 μg/ (kg· d)× 5 d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 ,分离单个核细胞 (MNC)中位数 6 .48× 10 8/ kg〔(3.5~ 7.0 )× 10 8/ kg〕。 CD34+细胞中位数 6 .6× 10 6 / kg〔(4.0~9.6 6 )× 10 6 / kg〕。结果 :全部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 ,粒细胞 >0 .5× 10 9/ L,中位数 13d;血小板 >30× 10 9/ L,中位数为 13d;血小板 >5 0× 10 9/ L,中位数为 15 d。发生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 1例 ,白血病复发死亡 1例 ,CMV肺炎死亡 1例。其余 3例分别无病生存 11、9、7个月。结论 :Allo- PBSCT具有造血重建快 ,采集干细胞方便 ,供者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Wu BY  Guo KY  Song CY  Wu LX  Yang YL  Li YH  Xiao LL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30-132
目的观察亲属间HLA半相合干细胞移植(SCT)治疗难治复发性白血病(RL)的疗效。方法对自1998年8月至2004年8月期间进行HLA半相合SCT治疗30例RL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为RL,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例,Ⅳ期淋巴瘤1例。男18例,女12例,中位年龄25(3~52)岁。30例患者均接受HLA半相合SCT。12例为父母给子女,4例为子女给父母,其余为同胞。HLA3个位点不合12例,HLA2个位点不合13例,5例HLA1个位点不合。预处理方案为氟达拉宾、马利兰、环磷酰胺方案,部分患者在此方案基础上加用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平均移植单个核细胞数5·0(2·9~8·0)×108/kg,CD3+4细胞数为5·5(3·0~6·5)×106/kg。30例中24例完全供者植入,3例供、受者部分嵌合,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转为完全供者型;1例移植失败,1例移植后2d死于重症霉菌感染,1例移植后28d死于重症肝静脉阻塞病;移植后WBC>1·0×109/L平均时间14(11~18)d,血小板>20×109/L时间15(11~18)d。6例发生Ⅲ~Ⅳ度重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7例发生慢性GVHD,白血病缓解率90%,随访3~6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6·9个月。7例复发,其中2例脑膜白血病复发,复发中位时间为10(3~24)个月,14例生存,10例仍无病生存。结论HLA半相合SCT能使大部分RL患者缓解,也能使部分RL患者获长期生存;HLA半相合SCT具有较强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但在疾病状态下进行HLA半相合SCT,白血病仍会复发。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与X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念亮  樊青 《山东医药》2001,41(16):29-29
1998年以来 ,我院收治 112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现报告如下 ,并讨论其临床及 X线特征。临床资料 :本组男 6 2例 ,女 5 0例 ;发病日龄为~ 7天 14例 ,8~ 14天 2 8例 ,15~ 2 8天 70例。发热 35例 ,咳嗽 5 8例 ,呼吸困难 42例 ,口吐泡沫 38例。日龄 >15天者皮肤黄染 16例 ,肺呼吸音粗或 (和 )细湿罗音 98例 ,伴腹胀腹泻 18例。此外 ,尚有部分患儿表现为不吃、呛奶、精神反应差等。查血WBC>15 .0× 10 9/ L 16例 ,<5 .0× 10 9/ L 3例 ,(5 .0~ 15 .0 )×10 9/ L93例。血培养者 32例 ,阳性 11例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4例、表皮葡萄球菌 4例…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同一家族成员中,有几例罹患白血病者较罕见。我院有一例家族,有三位患有白血病,现报道如下: 初证者孙××,男,31岁。患者1988年4月因全身乏力在我院门诊就诊,骨髓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