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男,94岁。因"全身起红疹5d"于2012年9月26日入住我科。患者于9月21日到22日因右股骨颈骨折疼痛口服洛芬待因片(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批号081105)3次,每次2片。9月22日晚患者臀部、外阴出现水肿性红斑,红斑上见水疱,无明显自觉症状。9月23日患者背部、双大腿也出现类似皮损。部分水疱破溃后形成大片的糜烂面,有触痛。遂到外院就诊,诊断不详,给予"停用洛芬待因,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及维生素注射液静滴"治疗2d,未再有新发皮损,原有糜烂面较前略有干燥。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至我科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有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史20余年,入院时仍口服泼尼松片15 mg qd,无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T 36.9℃,P 94次/min,R 21次/min,BP116/61 mmHg,一般情况可,被动体位,平车推入病房,右髋部、右大腿肿胀,见大片瘀斑、压痛。专科情况:背部、臀部、外阴、双大腿内侧见片状水肿性红斑或暗红斑,部分红斑上见核桃大小薄壁水疱、血疱,部分破溃后形成大片糜烂面,见渗出及痂皮。入院检查:血常规WBC4.19×109·L-1(4.00  相似文献   

2.
唐北方 《淮海医药》1999,17(3):13-13
患者,女性,32岁.于1997年7月18日以右下肢肿痛伴发热2d而就诊.2d前,患者感觉右大腿肿胀、疼痛、呈时行性加重;同时伴有畏寒、发热.外科诊断右大腿急性感染.收住入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入院检查:T38.3℃,P92次/min,R19次/min.心肺无异常,肝脾未及.检验结果为:WBC5.O×10~9/L,N 0.68.血培养(一).3d后.患者右大腿肿胀处出现密集水泡,继之融合成大疮.皮肤科第一次会诊检查,右大腿上1/3处有4cm×4cm×2cm之大疱,疱内液微黄,周围红肿明显,触痛剧,当时拟诊为固定性药物疹可能,给予抗过敏治疗.第二次会诊时检查,发现右大腿上1/3处见4cm×4cm溃疡,表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左下腹、腰臀及大腿红斑、水疱伴疼痛10d”于2013年12月8日入院。10d前无明显诱因左大腿出现散在水疱,局部疼痛明显,水疱逐渐增多,发展至整个左大腿、臀、腰及左下腹。于当地诊所就诊(用药不详),疗效欠佳,红斑、水疱逐渐增多,并融合成片。既往有“恶性淋巴瘤(具体分型不详)”病史7年,且间断化疗;“活动性乙肝”病史7个月,一直服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查体:体温36.8℃。双颈部、腋窝及左侧腹股沟触及肿大浅表淋巴结。左下腹、臀、腰及左大腿见弥漫性炎性红斑,其上见群集性水疱、大疱、血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尼氏征阴性,局部触痛阳性(见图1,2)。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7岁,主诉全身出现红斑水疱,发热四天。患者在入院前四天“无诱因”全身出现红斑水疱,体温39~40℃。眼睑、口腔、会阴部相继出观水疱、糜烂。在当地医院诊为大疱性多形红斑。经用庆大霉素、APC、强的松和扑尔敏治疗病情加重,于1985年4月18日收入我院。入院诊断恶性大疱性红斑。查体:体温39.3℃,脉搏120次/分,呼吸24次/分,重病容、心肺腹无特殊发现。皮疹呈全身性分布,口腔部更明显。皮疹为水肿性红斑、紫斑伴大疱,水疱及血疱,大小不一,直径1~5cm,疱膜有的紧张有的松弥,多处糜烂及浆液渗出。Nikolsky 征阴性。四肢水疱相互融合,表皮大片大片剥脱,似Ⅱ度烧伤。  相似文献   

5.
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骨良性肿瘤 ,生长在股骨皮质旁及髂骨的骨化性纤维瘤十分罕见 ,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 ,现报告 2例。1 病例报告例 1女 ,1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大腿中上段后内侧部肿痛、发热 ,近日伴行走困难于 1999年 5月 2 0日而就诊。查体 :右大腿中上段后内侧触及一 8.0 cm× 10 .0 cm× 12 .0 cm大小肿块 ,质偏硬 ,边界尚清 ,有压痛。局部皮肤有红肿、发热现象。37℃ ,P90次 /分 ,R2 0次 /分 ,BP13.3/ 9.33k Pa。X线表现 :右股骨中上段后内侧软组织内见一 7.5 cm× 9.0 cm大小不规则肿块 ,密度不均 ,部分致密钙化 ,境界清楚…  相似文献   

6.
许桂珍  杨乃红 《天津医药》1997,25(4):218-218
患者 男,31岁,右下肢肿痛4天于1994年7月29日入院。入院前4天右小腿胫前区被钢筋碰伤,当时局部疼痛,随即发现约4cm×4cm肿胀,青紫区。第2天肿痛加重,蔓延至小腿、足背及大腿下部。入院检查:体温38.4℃,脉搏92次/分,精神、饮食欠佳,右下肢明显肿胀,小腿内侧及外侧皮色发暗,内踝处出现水泡,表皮破溃溢液,膝以下触痛明显。血化验:白细胞13.6×10~9/L,分泌物培养发现A群链球菌。入院诊断:1.右下肢感染。2.右下肢静脉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46岁.反复多饮、多食、多尿伴消瘦13年,经常出现皮肤疖肿.诊为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血糖为11.1~16.6mmol/L.近一个月饮食不控制,症状加剧,伴右下肢乏力,右大腿出现疼痛性肿块,无畏冷、发热.当时血糖为22.6mmol/L.体检:BP 15/9k Pa.消瘦,全身皮肤散在白斑及色素沉着.右大腿肌肉稍萎缩,内侧可触及5×4cm肿块,质硬、压痛明显、界清,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蹇治辉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412+1422-1412,1422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7岁,2011年5月20日因患心肌梗死在兰州陆军总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恢复良好.半年后无原因出现右腰背及大腿部持续隐痛,自己热敷及微波治疗后疼痛减轻.次日大腿前内侧皮肤出现豆粒大水疱,并逐渐延及右腰骶、臀部、大腿外、前内侧皮肤,成簇及零散孤立分布,大小0.2~3.0 cm不等,隆起,疱壁紧张,表面呈暗褐色,水疱间存在有正常皮肤,灼热,无疼痛,涂红霉素软膏无效.  相似文献   

9.
乙脑疫苗致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型药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男 ,2岁 ,按计划接种乙脑疫苗 2d后 ,全身皮肤出现红斑及粟粒样丘疹 ,并且迅速增多 ,自觉瘙痒。体检 :T 3 9.6℃ ,P 115次 /min ,R 2 5次 /min ,患儿哭闹不止 ,心肺听诊未见明显阳性体征。皮肤科情况 :皮损广布全身 ,几乎体无完肤。基本表现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紫红色斑疹、水疱及大疱 ,大疱直径约 2~ 4cm ,疱壁松弛、周围绕以红晕。口腔粘膜可见大片糜烂剥脱、表面有一层白色膜状物覆盖 ,患儿张口进食困难。双眼结膜明显充血 ,有粘性分泌物。其母亲否认患儿出疹前有其他用药史。血常规示 :白细胞 13 .0× 10 9/L、中性 5.0 5、…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8岁。因右大腿疼痛11月并逐渐加重入院。入院体检:右大腿轻度萎缩,中上段内侧压痛,未触及明显肿块,局部皮肤温度无增高。X线片示:右股骨干中上段内后侧局部骨膜增生,边缘模糊,长约10cm(图1)。CT示:右股骨上段内侧骨膜局限性增厚,骨膜反应明显,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未见明显破坏或增生。MRI检查:右股骨中上段增厚,  相似文献   

11.
张洪芬  张琪韵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204-2205
2例糖尿病局部溃烂采用口服西药和局部换药治疗 ,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例1 :女 ,63岁 ,因右大腿内侧疼痛、硬结10年 ,血糖升高5年 ,患腿溃烂半月入院。复查血糖10 5mmol/L,T36℃ ,P76次/分 ,R20次/分 ,BP136/84mmHg,右大腿内侧有2 5cm×3 5cm大小 ,表皮脱落 ,色泽鲜红 ,中心高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5岁,因手指捏碎银杏皮(白果皮),约1h后局部皮肤开始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继而迅速出现皮疹,伴有灼热、瘙痒感。皮肤科检查:双手掌、手背,尤其右示指、中指,红肿明显,其上密集粟粒状丘疹,布满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紧张,内容澄清,个别水疱破溃,有大量渗出,两面颊也有少许红斑、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77岁。2004年12月3日因咳嗽、脓痰来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头孢氨苄(0.0625g) 甲氧苄啶(0.0125g)胶囊×2粒,3次/d。次日,患者感觉皮肤瘙痒,腋下、会阴皮肤皱褶处奇痒难忍,继而出现皮肤红斑及大疱,伴疼痛,收住烧伤科。入院检查:T36.8℃,P78次/min,R22次/min,BP90/60mm Hg(1mm Hg=0.133kPa),神清,肥胖体型,全身皮肤红斑及及8~10cm的大疱,大疱主要分布于前胸、背部、大腿内侧、腋下、腹部、会阴部、臀部,约占全身面积70%。个人自述有磺胺过敏史,否认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12月5日肾功能检查:尿素氮(BUN)14.5m…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8岁。主因"双足小指外侧破溃2月"以"糖尿病足"收入我院骨三科,入院后行左大腿中下1/3截肢术,术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持续发热,以"糖尿病足术后、2型呼吸衰竭、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收入我科,入科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水肿,背部2cm×7cm、1cm×1cm及骶尾部15cm×15cm、腹股沟1cm×1cm、右足  相似文献   

15.
卡马西平致严重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43岁。于2001年11月28日入院。9d前在外院诊断为“脑萎缩”,用卡马西平100mg tid治疗。3d后患者先于颈项部、面部出现红色斑疹,很快波及全身,但以躯干及两股内侧为甚,伴有高热,不伴咳嗽、气喘和腹痛。次日红斑呈紫红色并融合成片,继而红斑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疱皮易擦破,露出烫伤样创面。3~5d后,口腔粘膜、眼结膜糜烂。喉头轻度水肿,躯干部大片表皮脱落。入院前曾在外院及本院内科治疗6d,因皮肤损害面积大,感染严重,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 39.4℃,R 32次·min~1,P 148次·min~(-1),BP 120/83mmHg。患者燥动不安,检查治疗不配合。全身皮疹面积约95%,皮疹呈深红色及暗红色斑片,大小不等,互有融合。在红斑基础上有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疱液浊亮,触痛明显,有脓性分泌物。表皮松解,创面基底红润,呈浅Ⅱ度烫伤样皮肤改变。Nikolsky征(+)。口腔、舌唇粘膜糜烂,有浆液渗出。创面及血培养均为大肠杆菌,药物敏感试验提示对头孢曲松钠及氧氟沙星敏感。诊断:卡马西平致严重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  相似文献   

16.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身高153 cm,体重52 kg,因"右侧腰腹部红斑水疱伴疼痛3天"于2020年5月21日下午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神经系统相关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疾病史。入院体检:T 36.9℃,P 79次/min,BP 127/76 mmH g,随机血糖6.2 mmol·L-1,电解质:Ca2+2.36 mmol·L-1,K+4.19 mmol·L-1,Na+138.24 mmol·L-1,Cl-99.72 mmol·L-1;右侧腰腹部见数块直径3.0~4.0 cm的椭圆形红斑,颜色鲜红,红斑上覆簇状直径2.0~5.0 mm大小水疱,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皮疹呈带状大致沿神经走向分布,皮损未超过前后正中线;水疱无明显糜烂、渗液。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2岁。因全身多处褥疮,T38.5℃,于2001-10-02收入院。入院时患者意识清,语言障碍,面无表情,被动体位,四肢僵硬、屈曲,双下肢中度水肿,营养差,极度消瘦,中度贫血。查体见骶尾部有6cm×6cm、8cm×9cm皮肤破溃,肩胛部有5cm×4cm、2.5cm×2cm皮肤破溃;左右踝关节处2cm×3cm、2cm×2.5cm的溃疡多处;左髂前上棘有16cm×20cm、11cm×8cm皮肤破溃,右髂前上棘有15cm×15cm皮肤破溃,呈口小底大烧瓶状,深达骨膜,伤口内有黑色及黄色坏死组织,大量恶臭脓液流出,周围皮肤为暗红色。入院抽血查血浆总蛋白为52g/L、白蛋白为26g/L,血红蛋白为60g/L,…  相似文献   

18.
0引言 重型多型红斑又称stevens-johnson综合征,是一组与免疫有关的急性皮肤炎症性疾病。起病急骤,除有全身皮肤黏膜出现红斑、水疱、血疱、糜烂、水肿、表皮坏死外,全身脏器均可受累,最常见的是肾脏,可出现蛋白尿、血尿;其次是肝肿大、中耳炎、肺炎、角膜受损失明[1]。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药物过敏和某些内脏疾病有关[2]。病理改变为真皮浅层水肿,血管扩张,血管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3岁。因发热,畏寒3d,腹痛1d于2005-02-10入院。入院体检:腹部平软,脐右下二指可触及一10cm×5cm×4cm大小的包块,质韧,压痛明显,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血W BC11.0×109/L,中性粒细胞0.91,RBC4.33×1012/L,H b132g/L,PLT203×109/L,ESR94m m/h;腹部B超右下腹探及一“假肾”形图形,回声不均质,大小为11.0cm×6.0cm,同侧肾正常,提示右下腹部占位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门诊以消化道肿瘤收住院,拟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入院后在B超引导下对包块穿刺并送病理,回示:肾盂肾炎,二次B超示右下腹部包块为异位左肾…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50岁。主因右大腿外侧上1/3肿物10月余入院。肿物有缓慢增大趋势,不痛。查体:右下肢外侧股骨上1/3处可见皮肤均匀隆起,皮肤颜色正常,可触及约15×15cm肿物,边界不清有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