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单纯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MR)的中长期疗效,探究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 2013年3月至2019年3月诊断PDA合并中、重度MR并单纯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121例患儿,男27例、女94例,年龄19.8(8.0~28.0)月;合并中度MR 94例,重度MR 27例。超声下PDA直径(6.4±1.8)mm。患儿术前,术后24 h,术后1、3、6、12、24月的主肺动脉(MPA)直径、左心房(LA)直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各随访时间点MPA直径、LA直径、LVEDD和LVESD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120例(93.4%)患儿MR程度较术前减轻。所有患儿术前,术后24 h,术后1、3、6、12及24月的MR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MR面积均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与24个月之间MR面积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2.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目的 评价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儿童房间隔缺损(A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效果、安全性夏共并发症等。方法 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诊断ASD、PDA患儿,在透视和(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下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24h、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以后每年分别经胸超声、心电图和X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6例ASD患儿,球囊测量值13~28mm,选择封堵器直径13~30mm;25例PDA患儿。造影测量值2~7.7mm,选择封堵器直径4~12mm。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无急诊手术病例。术后即刻造影或TTE显示10例存在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TTE检查所有病例无残余分流和再通,肺动脉压下降。结论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和ASD,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适合儿童继发孔型ASD及各种类型PDA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12例经临床、心电图、X 线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PDA患儿,采用美国AGA公司生产Amplatzer自膨性蘑菇状封堵器,选择封堵器的型号较PDA最窄径大2 mm,用6F传送鞘经静脉置入,术后即刻行胸主动脉造影。手术前、后均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术后24 h,3、6、12 个月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X线检查。结果PDA最窄径18~6.3 mm,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听诊杂音消失11例, 轻度收缩期杂音1例。15 min后胸主动脉造影示11例完全闭塞(91.6%),随访3~12个月,患儿均无PDA再通及封堵器移位。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是目前介入治疗PDA最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并在心脏外科进行手术干预的49例PDA超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 男27例, 女22例;均为胎龄<28周的早产儿, 平均出生胎龄为26+5周, 胎龄范围为24+5~27+6周;多胎妊娠占38.8%(19/49);出生体重为(930±148) g;术前超声评估PDA直径为(4.0±0.8) mm;术前约有1.6次药物治疗疗程。观察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手术治疗的早期预后、住院期间病死率、手术相关并发症, 比较术前和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脱离氧疗的时间等, 总结PDA结扎术治疗超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的手术时间为(52±16) min, 手术时平均日龄为42.4 d, 手术时平均体重为1.68 kg, 术前PDA直径的中位数为3.8 mm, 出院时平均纠正年龄为42+6周, 出院时平均体重为3.47 kg。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 所有患儿术后无残瘘, 均达到即刻闭合。2例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qoir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童10例,女童1例,均应用达芬奇系统辅助腹腔镜行Lich-Greqoir输尿管再植手术。患儿平均年龄9.4岁(3.2~18岁)。其中双侧4例,单侧7例。反流程度Ⅱ~Ⅳ级(Ⅱ级2侧,Ⅲ级3侧,Ⅳ级10侧)。结果患儿均采用Lich-Gregoir术式,术中患侧输尿管平均直径9 mm(5~15 mm),平均黏膜下隧道长度4.4 cm(3~6 cm)。术中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输尿管手术平均时间152 min(132~175 min),双侧输尿管手术平均时间257 min(249~264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 d(3~6 d),1例双侧VUR患儿术后出现短期尿潴留,延长留置导尿管2周后痊愈。患儿平均随访时间2.5年(6个月至5.3年),所有病例均无发热性尿路感染,B超均未见患侧输尿管肾盂积水加重。术后完成VCUG 9例(其中双侧4例,单侧5例),其中1例双侧病例术后发现左侧反流Ⅰ级。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qoir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安全、有效,可以应用于3岁以上儿童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上海市儿童医院的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为(9.90±2.12)岁,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情况,分析患儿手术前后Eckardt评分、定时钡餐造影和身体质量指数的差异,定期随访至少3个月以上。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5例患儿均成功完成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手术时间为(1.50±0.87)h,隧道总长度为(8.50±1.57)cm,隧道开口距胃食管连接部长度为(6.55±1.23)cm,肌切开长度为(3.90±0.94)cm。15例患儿中,1例术中出现胃穿孔,予钛夹夹闭创口,术后愈合;5例术后皮下气肿,均自行吸收,其他并发症包括发热2例,胃食管反流1例。随访3~17个月,所有患儿吞咽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Eckardt评分术后3个月(0.10±0.30)分低于术前(4.70±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定时钡餐造影5 min钡剂高度术后(1.12±1.45)cm低于术前(11.55±3.5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位身体质量指数术后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95 kg/m^(2)比14.30 kg/m^(2),P=0.009)。结论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具有可操作、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其远期并发症及疗效仍需进一步的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本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362例先心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针对PDA患儿采用蘑菇伞封堵法、弹簧圈封堵法、国产ADOⅡ封堵法,VSD、ASD患儿采用蘑菇伞封堵法,PS患儿采用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单球囊法和双球囊法。结果 352例患儿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7.24%,术中死亡病例为1例重度PS合并冠状窦间隙开放患儿;转外科治疗5例,包括术中行心导管检查发现PDA合并主动脉弓离断畸形2例,PDA合并主动脉缩窄1例,ASD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中止手术4例,包括术中发现VSD已快愈合而不需手术的3例,VSD术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中止手术的1例。352例成功完成手术的患儿中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99%,3例残余分流,术后6个月随访时,残余分流均消失;3例心律失常,术后6个月随访时1例VSD封堵术的患儿仍存在散在室性早搏,其余患儿心电图均恢复正常;1例股动脉血栓经溶栓治疗痊愈。结论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症,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术后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两种腹腔镜手术路径治疗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江西省儿童医院9例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个月至5岁5个月,平均年龄22个月。6例为右侧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3例为左侧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表现:2例为腹痛,1例为血尿,1例为腹泻,1例为腹胀,4例为体检发现。结果9例术前经增强CT及彩超检查诊断为肾上腺区肿瘤,与周围脏器无浸润,下腔静脉无瘤栓;8例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1例肝脏转移;内分泌检查均为无功能性肿瘤。9例中7例经腹腔途径手术,2例经腹膜后途径手术;9例均顺利、完整切除肿瘤,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腹腔镜操作)时间137 min,平均出血16.3 mL(5~40 mL),1例输血100 mL,肿瘤平均直径4.3 cm(2.5~5.4 cm)。术后病理检查结果:5例神经母细胞瘤,3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1例节细胞神经瘤。术后均恢复良好,Ⅰ期病例未行化疗,Ⅳ期肝脏转移病例术后予化疗,平均随访时间8.6个月(2~35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两种腹腔镜手术路径切除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均安全、有效,腹膜后途径在显露及血管处理上更具优势,腹腔途径在操作空间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两种腹腔镜手术路径治疗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江西省儿童医院9例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个月至5岁5个月,平均年龄22个月。6例为右侧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3例为左侧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表现:2例为腹痛,1例为血尿,1例为腹泻,1例为腹胀,4例为体检发现。结果9例术前经增强CT及彩超检查诊断为肾上腺区肿瘤,与周围脏器无浸润,下腔静脉无瘤栓;8例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1例肝脏转移;内分泌检查均为无功能性肿瘤。9例中7例经腹腔途径手术,2例经腹膜后途径手术;9例均顺利、完整切除肿瘤,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腹腔镜操作)时间137 min,平均出血16.3 mL(5~40 mL),1例输血100 mL,肿瘤平均直径4.3 cm(2.5~5.4 cm)。术后病理检查结果:5例神经母细胞瘤,3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1例节细胞神经瘤。术后均恢复良好,Ⅰ期病例未行化疗,Ⅳ期肝脏转移病例术后予化疗,平均随访时间8.6个月(2~35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两种腹腔镜手术路径切除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均安全、有效,腹膜后途径在显露及血管处理上更具优势,腹腔途径在操作空间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3例女童先天性耻骨前窦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例女童先天性耻骨前窦道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患几年龄分别为0.45、1.5、2岁,均表现为下腹壁中线或靠近耻骨上方异常窦道.术前经窦道造影了解窦道位置、长度和走向,术中在美兰引导下进行窦道切除.结果 3例病例均Ⅰ期完整切除窦道,术前造影见窦道均延伸至耻骨后缘,其中2例穿过耻骨软骨、1例紧贴耻骨软骨表面,再经腹膜外延伸至膀胱前方.术中予窦道内注射美兰,证实窦道与泌尿生殖道及腹腔均无相连,窦道末端呈盲端.2例穿过耻骨软骨的患儿切除了与窦道关联的部分耻骨软骨.窦道长度分别为6.0、6.5、5.5cm,平均(6.0±0.5)cm,直径0.2~0.5 cm.术后病理见窦道内壁均被覆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术后分别随访0.25、2.5年,均未见窦道复发,伤口外观美观,患儿行走步态正常.结论 先天性耻骨前窦道是一种下腹壁中线部位罕见畸形,女婴尤为少见,完整手术切除窦道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术前造影结合术中美兰引导有助于完整切除窦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