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 5个方面论述中医辨治支气管哮喘的优势 ,即喘鸣喘喝皆为哮 ,古今殊名 ;外邪情志动夙根 ,因是发病 ;痰瘀气滞阻肺窍 ,病机之要 ;因证立法施方药 ,多辟蹊径 ;防微杜渐祛夙根 ,中医优势。指出 ,中医对哮喘认识及治疗早已形成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  相似文献   

2.
辨证分型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兵  杨时光 《四川中医》2004,22(7):47-48
本文总结50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通过益肺、健脾、补肾治疗,显效10例,有效31例,无效9例。回顾了中医对哮喘定义、发病机理、治疗原则及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认识概要和进展,对两种医学体系进行比较,认为随着近年来对哮喘的认识取得进展,中医的传统理论体现出前所未有合理性,中医理法方药可以运用于现代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医治疗哮喘名方秘方整理分析李江英,张京安(山东烟台牟平整骨医院,264100;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历代医家为治疗哮喘创制了大量有效方剂,现代中医在汲取古方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又创制了许多新的治哮有效方剂。为探寻现代中医治哮方药...  相似文献   

4.
哮喘是中西医疑难疾病之一,虽然近年来对其发生机制研究较多,但哮喘反复发作的“夙根”以及哮喘发病的内在规律仍未完全阐明。因此,临床亦难以提出哮喘的根治方药。本文试图从中医角度分析哮喘病因病机及其发作期冷热分型的内在机制。中医学中哮喘属哮证范畴。古代医家认为哮有宿根,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常由外邪诱发。现代医家认为哮喘  相似文献   

5.
洪广祥教授治疗哮喘的经验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凤达 《新中医》1994,26(3):12-13,11
洪广祥教授治疗哮喘的经验介绍赵凤达主题词哮喘/中医药疗法,@洪广祥导师洪广祥教授业医三十余年,治疗哮喘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在对哮喘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与方药上独树一帜,现就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整理于下,以供同道参考。1病因病机导师认为:本病多因感受...  相似文献   

6.
平喘方药作用机理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中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现代科学内涵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进行该类方药的研究思路,即阐明中医哮病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为平喘方药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当前国内外关于哮喘的研究动态,采用先进的科研手段和指标进行研究;结合中医哮病的临床特征,选择合理的动物模型和研究方法。阐明中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现代科学内涵,可丰富中药学内容,促进中药理论的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梁伟澜 《中医正骨》1994,6(2):35-36
接骨方药规范化管见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佳木斯市154007)梁伟澜主题词方药学,骨伤科,规范化应用内服和外敷接骨方药治疗骨折,是中医骨伤科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但接骨方药流传久远,方出多门;且秘方验方,多而复杂。因此,有必要进行规范化的探讨和论证。1资料...  相似文献   

8.
姚亮  杨佩兰  宋文宝 《河南中医》2010,30(7):720-723
综述了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激素撤减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今后应着力对激素的中医特性、激素依赖性哮喘的中医病机特点以及防治激素依赖性哮喘的中医方药的筛选等做深入研究,而且应该对如何合理使用、撤停激素以及中医药介入防治的时机和正确使用方法等均应进一步探索研究,最大限度地减轻激素的副反应,获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大量与中医方药治疗失眠相关的文献,进一步探讨了解中医方药治疗失眠症的研究现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从中医辨证施治的角度出发,综述失眠症的诊断、发病机制、辩证施治等几个方面的现状,并浅谈一下中医方药治疗失眠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痛证是常见多发病证。中医镇痛具有疗效优势。现从临床实践出发,采取针药并用的方法,对中医镇痛的思路、治则、方药取穴,手法诸方面。介绍个人的临床体会以便到继承发扬和提高疗效的目的。针药并用镇痛的方法因疼痛性质、疼痛部位、疼痛病种的不同面各异。1以疼痛性质...  相似文献   

11.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软件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中医,实现中医信息化、规范化,并促进中医信息交流,其中有效实现中医优势病种信息化为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软件的关键。对46个中医基本元素量化中医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中医诊疗流程等内容进行简介,阐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软件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方测证"认识方法,是从方药性味、功效出发,针对症状,观察临床应用该方药后药效反应,推知病变本质,以更准确地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以方测证"认识方法可帮助解读中医经典,全面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继而指导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中医研究方法,在中风病等诸多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其运用过程中,仍因中医方药多效性,人体复杂性、整体性,个体医家经验局限性等因素而存在着偏差分歧。应用大数据模式,完善对照组,借助其他学科优势等手段,可进一步完善此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哮喘是因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属中医“哮病、喘证、咳嗽”等范畴。中医治疗哮喘在控制症状、消除病因、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支气管哮喘(哮病)是肺系病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中医药防治有其独特优势,但在支气管哮喘危重症方面,其临床优势受限。笔者临床中运用中医理论,对一例支气管哮喘(哮病-热哮)危重症进行治疗干预,达到满意疗效,其中射干麻黄汤的运用是主要特色,通过加减变化,实行治疗热哮证,体现了运用经方的灵活性,同时又有诸多思考。经姜良铎教授、孙增涛教授点评,肯定了笔者的临床应用,但也对诊治过程中思路及方药等进行分析,指出不足及注意要点,对笔者今后中医临床工作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马宝璋教授精研中医古籍,在临证中运用动物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自成一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和理法方药的认识具有独特的见解和临证经验。充分发挥中医临床的优势和特色,重视审证求因,以祛瘀为本;顺应胞宫生理周期,以攻补兼施;注重调理气血,以平为期;善运用动物类药,以消癥止痛,在临证中往往收效颇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益肾活血平喘方药对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轻度哮喘患者口服益肾活血平喘中药,中度及重度患者加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对2组哮喘中医证候疗效、哮喘控制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显效率分别为75%和4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达到哮喘良好控制需要的时间和保持良好控制的几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生命质量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1),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活血平喘方药和激素一样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改善症状、控制哮喘发作及维持平稳状态方面优于激素。  相似文献   

17.
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建新  陈华  张压西 《光明中医》2009,24(7):1398-1400
哮喘缓解期治疗是哮喘治疗的核心部分,中医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此篇论述从脾肺肾肝虚、痰瘀等论治哮喘缓解期的内治和外治的中医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8.
张健 《河北中医》2007,29(4):324-325
现在对于哮喘,西医建立了“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的理论体系,并相应的制订了“抗炎,舒张支气管”的分级治疗方案,即GINA方案,这一方案已成为全球防治哮喘的金标准。相比之下,中医治疗哮喘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于哮喘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药。既然  相似文献   

19.
古今哮喘方用药规律对比的关联规则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医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1]。现代的支气管哮喘归属于此范畴。历代文献对其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法方药上均有大量论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有效方剂。笔者搜集了古代文献和现代临床研究中治疗哮喘的方剂,采用关联规则的方法,探索古今哮喘方的药物配伍规律,分析其各自配伍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探讨临床用药规律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0.
激素依赖型哮喘(SDA)属于难治性哮喘(SRA)范畴,西医主要采用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副作用较大、费用较昂贵、临床疗效不可靠,患者较难接受。中医根据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因证选方,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特别是由于三步序贯疗法的研究与应用,使中医在治疗SDA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