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伊伦  张华滋  陈文清 《浙江医学》2007,29(4):363-365,406
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最主要的致命原因是感染,如何合理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感染药物,以尽可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现阶段临床上—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5年住院病人抗感染药应用频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2005年住院病人抗感染药的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水平,为抗感染药的应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住院病人抗感染药的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及其排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病人所用抗感染药共计71种,抗感染药用药金额占总用药金额的平均比值为23.91%,使用金额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结论我院住院病人抗感染药使用金额与药品使用总金额的比例低于文献报道的数据[1],多数药物的金额/用药频度序号比的比值接近或大于1.0。我院该类药物的费用基本合理,新品种较少,用药档次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星形诺卡菌性足菌肿抗感染治疗与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针对具体病例,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不良反应监测和用药教育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本次药学监护取得明显效果,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深入临床直接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患者依从性,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的抗感染治疗王宏伟综述张昕审校本溪钢铁公司总医院(117000)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最早Oakley在1956年提出,1972年Caleral再次明确定义为“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6月收治的58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在术后给予高敏感性抗生素和常规抗感染药物,比较2组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低于对照组(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术后抗感染治疗的规范性,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我院是一所具有600张病床的综合性教学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在整个用药过程中一直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随着进口药物的大量涌入,以及合资药业规模的日益壮大,抗感染药物的品种不断增加、病人的用药费用也不断上升。1997年中,我院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收治率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本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1]规定的治疗剂量和《新编药物学》(第13版)[2]推荐剂量,采用"约定日剂量"-DDD值为药物计量单位,通过销售总额和用药频度(DDD数)排序,对我院lop年临床上使用的抗感染药物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抗感染…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是临床应用最多、所占比例最大的一类药物,随着大批高效、广谱、低毒的新型抗感染药不断出现,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在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不合理应用,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还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不良反应。因此能否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应用抗感染药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门联合把关。为了解某二甲医院抗感染药的使用情况及趋势,笔者收集了该院2003年9月 ̄2006年2月门诊处方,对其中使用抗感染药的处方进行了统计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随机抽查门诊处方…  相似文献   

8.
<正>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呼吸科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为提高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200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了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指南的发布为初始治疗提供了依据,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也明显提高。但是,因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组成和耐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免疫学角度探讨中医中药抗感染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现代免疫学角度探讨中医中药抗感染作用及中医中药“扶正固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中医中药抗菌抗病毒不仅仅是能抗病原体 ,提高机体免疫力亦是抗感染的重要途径。认为 ,从现代免疫学角度探讨中医中药抗感染的作用 ,给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疾病 ,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方法:收集228例ADR病例资料,分别从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ADR中,女性较多(64.47%);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65.79%);ADR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喹诺酮类药物(43.42%)、头孢菌素类药物(18.42%)、大环内酯类药物(14.47%);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