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餐后脂代谢状态及其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为糖尿病(DM)脂代谢紊乱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所有受试者均采用酶化学法测定脂肪餐前及餐后2、4、6、8h血脂、采用比色法测定脂蛋白脂酶(LPL)活性。结果①DM空腹血脂水平正常组甘油三酯(TG)≤1.7mmol/L混和餐负荷后较对照组TG曲线下面积(TG-AUC)、TG峰反应(TGPR)和TG峰值时间(TGPT)均增高,②各组混和餐负荷后2~8h血清TG水平和LPL活性均较空腹增高,分别比较各组餐后各时间点血清LPL活性,各组的顺序(血清TG浓度依次增高)均为依次降低。结论部分空腹血脂正常的T2DM患者存在餐后脂代谢紊乱,并可加速血管病变的进展,与空腹TG增高者损害程度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探讨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调查护理满意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为(7.41±0.78)mmol/L,餐后2 h血糖(9.04±1.44)mmol/L,TG(2.30±0.76)mmol/L,TC(4.77±1.06)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为(8.77±1.27)mmol/L,餐后2 h血糖(10.71±1.48)mmol/L,TG(2.59±0.78)mmol/L,TC(6.20±2.21)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G、TC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2.0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病例选择符合WHO(1985)诊断标准Ⅱ型糖尿病患者98例,男43例,女55例,年龄34~70(52.9±7.8)岁,病程1年至10年.以空腹TG<1.7mmol/L,餐后TG<2.0mmol/L为标准分组:空腹及餐后TG正常组(30例),空腹正常餐后增高组(33例),空腹及餐后均增高组(35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EH)餐后甘油三酯代谢异常与脂肪酸粘附蛋白 2基因 (FABP2 )变异的关系。方法  5 0例EH患者和 30例健康人禁食 10~ 12小时后 ,进行标准脂肪负荷试验 ,以甘油三酯 (TG) 8小时曲线下面积(TG AUC)和TG峰反应 (TGPR)作为标准脂肪负荷后TG反应水平的指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FABP2基因5 4密码子HhaI酶切位点限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1)EH组TG AUC ,TGP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G AUC :2 0 0 2± 6 2 5比 9 6 1± 2 2 7mmol/L ,P <0 0 5 ;TGPR :4 15± 2 82比 2 0 5± 1 31mmol/L ,P <0 0 1)。 (2 )EH组FABP2基因 5 4密码子Thr型 (Thr5 4 )基因频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别 (0 2 8比 0 2 5 ,P >0 0 5 )。 (3)EH组中Thr纯合型 (Thr 5 4 /Thr 5 4 )和Thr杂合型 (Ala 5 4 /Thr5 4 )患者TG AUC、TGPR显著高于野生型 (Ala 5 4 /Ala 5 4 )者 ,纯合型患者TG AUC、TGPR显著高于杂合型 (TG AUC :2 8 2± 6 11、2 1 9± 6 16比 13 9± 6 0 7mmol/L ,P <0 0 5 ;TGPR :7 5 6± 2 6 7、4 2 0± 1 6 2比 2 34± 1 4 7mmol/L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餐后TG代谢障碍和消除延迟 ,FABP2基因 5 4密码子Thr改变是餐后甘油三酯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诱发这些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合并NAFLD者99例,未合并NAFLD者101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检测肝酶、糖脂代谢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以及改良的胰岛素C肽指数(HOMA-C肽),2组进行比较.结果 NAFLD组体重、BMI、腰围、臀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增高(均P<0.01),而年龄、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NAFLD组(均P<0.05).NAFLD组高脂血症尤以高TG血症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NAFLD组空腹和餐后1h血糖[(2.07±0.36对1.83±0.43) mmol/L,(14.04±3.96对12.59±3.90)mmol/L]、空腹及餐后1hC肽[(2.79±1.15对2.08±1.29) ng/ml,(1.33±0.45对1.12±0.54)ng/ml]、HbA1c[(2.09±0.33对1.96±0.28)%]、HOMA-C肽指数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TG、BMI、ALT是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 高TG血症、肥胖以及ALT升高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口服脂肪餐试验后三酰甘油(TG)浓度的变化.方法 住院MS患者42例年龄(56.4±10.2)岁作为实验组,另有正常者21例年龄(58.9±10.0)岁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口服脂肪餐(脂肪含量62%,53.4g/m2体表面积)并分别测定空腹,餐后2 h、4 h、6 h、8 h、10 h的TG浓度,用餐后TG浓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反映餐后TG的反应及代谢能力.结果 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质量指数(BMI)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实验组患者餐后TG的AUC值与高峰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22.4±14.2)比对照组:(10.3±6.1)mmol/(L·h),实验组:(6.0±2.0)比对照组:(3.1±1.3)mmol/(L·h),P均<0.01].餐后TG平均高峰浓度实验组出现在餐后6 h,与对照组出现在餐后4 h相比明显后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空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年龄、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作为自变量.发现只有空腹TG水平是AUC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B=10.3,P<0.01).结论 MS患者餐后TG的反应水平比正常人显著升高,且清除延缓;餐后TG代谢失衡应是MS的重要特征之一.空腹TG水平是MS患者餐后TG代谢失衡的最主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调脂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有脂代谢异常 ,单纯控制血糖不能完全消除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等大血管并发症 ,因此 ,在控制血糖的同时 ,必须进行调脂治疗。现简要介绍如下。一、血脂治疗目标亚太地区 2型糖尿病政策组 2 0 0 2年制订的血脂控制目标 (第 3版 )见表 1。表 1 血脂控制目标血脂 良好一般不良总胆固醇(mmol/L) <4.5≥ 4 .5≥ 6 .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1 .1 1 .1~ 0 .9<0 .9甘油三酯(mmol/L) <1 .5 <2 .2≥ 2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2 .5 2 .5~ 4 .0 >4.0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倾向为显著增高的甘油三酯 (TG)和…  相似文献   

8.
近年研究发现餐后阶段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时期 ,餐后高甘油三酯 (TG)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比空腹TG更密切[1] 。我们旨在研究肥胖患者在急性糖负荷、急性脂负荷后血糖、胰岛素、TG的动态变化 ,探讨肥胖患者是否存在餐后TG代谢异常 ,以及胰岛素抵抗在餐后TG代谢异常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 :肥胖组 :36例 ,男 15例 ,女 2 1例 ,体重指数 >2 5kg/m2 ,年龄 32~ 6 6岁。对照组 :30例 ,男 13例 ,女 17例 ,年龄 30~ 6 4岁 ,为同期门诊体检者。以上研究对象空腹血清胆固醇 (TC)水平 <5 7mmol/L ,TG <2 0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0 …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62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体检的62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FPG(8. 5±1. 4) mmol/L和2hPG (10. 8±1. 2) 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糖耐量水平处于正常范围(5. 1±1. 8) mmol/L,观察组患者糖耐量水平为(10. 6±1. 2) mmol/L,(P 0. 05);对照组甘油三酯水平为(1. 2±0. 5)mmol/L,观察组水平为(2. 3±0. 6) mmol/L,(P 0. 05)。结论糖尿病生化检验能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餐后高甘油三酯(TG)血症与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空腹TG及脂肪餐后TG水平将其分为餐后正常组、餐后增高组以及空腹高脂组3组。对3组的血糖与血脂指标进行测定,同时比较3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餐后正常组的空腹TG、4h TG均明显低于餐后增高组与空腹增高组,餐后增高组又明显低于空腹高脂组(P0.01);餐后正常组患者的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率均显著低于餐后增高组与空腹高脂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TG血症是引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