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癌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在肺癌中的意义,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系统检测101例接受放疗、化疗的肺癌患以及40例良性肺疾患的血清CA125、CEA水平。结果表明,肺癌组CA125和CEA的血清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肺良性疾患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意义(P<0.01)。肺癌组CA125阳性率明显高于CEA(P<0.01)。鳞癌组CA125和CEA的血清水平及阳性率均低于腺癌和小细胞癌组(P<0.01)。治疗前CA125和(或)CEA阳性表达与疗效无明显关系,但对30例随访结果表明,CA125下降中73.7%(10/15)缓解,而升 高中66.7%(10/15)无效。CA125对肺癌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7%和64.9%,灵敏度为47.5%,诊断特异性为82.5%,总有效率为65.6%。结论:CA125、CEA都有诊断和判定肺癌预后的价值,CA125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2.
伽玛刀治疗68例肺部原发恶性肿瘤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伽玛刀疗效的评价与评价方法选择。材料与方法收集68例可以准确测量肿块直径的肺内肿块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68例肺癌中,鳞癌32例,腺癌12例,小细胞癌18例,大细胞癌6例;两肺共有病灶81个,肿块直径大小为0.8~13.5cm。结果68例中,完全缓解率(CR)14例占20.6%;部分缓解率(PR)43例占63.2%;无变化(NC)3例占4.4%;进展(PD)8例占11.8%;CR PR占83.8%。其中鳞癌、腺癌及小细胞癌CR PR均大干80%,大细胞癌CR PR为50%。结论伽玛刀治疗对肺癌病灶的控制有显著的效果,鳞癌、腺癌及小细胞癌的伽玛刀治疗效果相似,大细胞癌的放疗效果稍差。影像手段评价肿瘤有一定的局限性,PET将成为最佳的影像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3.
2000—09—2005-01采用热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方法治疗肺癌46例。男37例,女9例。其中鳞癌27例,占58%;腺癌16例,占35%,未定型癌3例,占6%。单发42例,多发4例,伴脑转移3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3例,有胸水者7例。KPS评分均≥60分。中心型肺癌32例,占69%,周围型肺癌14例,占31%。肺癌肿直径约3-9cm。瘤内有空洞者5例,合并纵隔淋巴结转移3例。首先采用吉林迈达公司产NRL-002型内生场肿瘤热疗机对肺部肿瘤部位加热治疗,输出频率37.710.1MHz、40.320.1MHz,电压为220V10%,  相似文献   

4.
APC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孝明  潘世扬  魏源华  张寄南  束永前  黄珮珺  童明庆 《江苏医药》2006,32(12):1123-1124,I0001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APC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肺鳞癌、26例肺腺癌、12例肺其它癌及8例正常或非癌肺组织中APC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和非癌肺组织APC蛋白阳性率为100%(8/8),肺鳞癌、腺癌和其它类型的肺癌组织中的APC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2.0%(13/25),50.0%(13/26)和41.7%(5/12)。APG蛋白在正常或非癌肺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肺鳞癌、肺腺癌及其他类型肺癌组织(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PC蛋白表达与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APC蛋白表达缺失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K7、CK18、CK5/6及P63在各类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104例肺癌手术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联合检测CK7、CK18、CK5/6及P63的表达,同时分析它们在不同类型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K7在腺癌、腺鳞癌及大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07%、85.71%及50.00%,在鳞癌和小细胞癌中无阳性表达。CK18在腺癌、腺鳞癌、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43%、85.71%、100%及100%,在鳞癌中无阳性表达。CK5/6在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在腺癌、腺鳞癌、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中无阳性表达。P63在鳞癌和腺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及14.29%,在腺癌、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中无阳性表达。结论CK7及CK18可用于肺腺癌诊断,CK5/6及P63可用于肺鳞癌诊断。同时,CK18还可用于肺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吸烟与肺癌——昆明地区1912例肺癌患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福定  黄家志 《云南医药》1997,18(6):511-513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吸烟致肺癌的危险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昆明3家大医院1991~1995年1745例住院肺癌病例;前瞻性调查上述医院1996年1~8月的167例肺癌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述医院历年肺癌住院病例均占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年龄50~69岁组占672%,<40岁占88%。有吸烟史的占671%,肺鳞癌患者中吸烟者占484%,以下是腺癌(158%),小细胞未分化癌(80%);肺鳞、腺、小细胞未分化癌与吸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吸烟指数与年龄的关系:<40岁和40~49岁,40~49岁与50~59岁,50~59岁与60~69岁组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吸烟是致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杨渝浩  董德琼 《贵州医药》1998,22(3):164-165
为研究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与肺癌发生的病因关系。采用聚合酶链(PCR)技术对石蜡包埋肺鳞癌、肺腺、癌、肺鳞癌社鳞状化生上皮、正常支气管粘膜进行HPV6/11、8、16、18、31/33及35型检测。结果表明:4种组织中,HPVDNA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8%、33%、80%和13%,其中以HPV16型及HPV18型所占比例最高,HPV感染与肺鳞癌和腺癌发生有一定的联系,鳞状上皮化生似可视为癌前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urvivin在肺癌细胞定化表达与临床病理特衙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测定2004年1月~2007年5月手术获得的50例肺癌标本survivin细胞定位情况,用SPSS软件X^2检验分析survivin细胞定位与患者年龄、性别、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50例肺癌标本中snrvivin总阳性率为62.0%(31/50),其中单纯胞质阳性占51.61%(16/31),单纯胞核阳性占25.8%(8/31),胞质和胞核共同阳性者占22.58%(7/31);survivin在肺癌细胞定位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05)。结论:survivin在肺癌细胞定位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病理学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15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肺癌的病理组织类型中,鳞癌发病率最多,其次是腺癌.33例女性患者中腺癌占48.48%,小细胞癌占18.18%,鳞癌占27.27%,腺鳞癌6.06%;125例男性患者中鳞癌占53.60%,腺癌占20.80%,小细胞癌占18.40%,腺鳞癌占5.60%.男性患者鳞癌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腺癌构成比显著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男女患者之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8例肺癌患者中有149例患者可见直接征象,占94.30%,增生型占74.15%,浸润性占20.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性别的肺癌患者病理类型有差异,提高支气管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技术,可有效提高肺癌的诊出率,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B超及血清CA125在子中肌腺症诊断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CA125及B超在子宫肌腺症诊断中的作用,提高子宫肌腺症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93例子宫肌腺症及132例子宫肌瘤病人术前B超及血清CA125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子宫肌腺症组平均务清CA125值>35u/ml,子宫肌瘤组平均血清值<35u/ml,两组血清CA125检测有显著差异(P<0.01),B直声像中子宫肌腺症表现为子宫均匀增大,后壁增厚,肌层回声不均等,子宫肌瘤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增大,瘤体回声均匀边界清晰。结论:血清CA125是来源于体腔上上细胞的表面抗原,其浓度与子宫内膜的发育密切相关,测定血清CA125>35u/ml对诊断子宫肌腺症有重要意义,B超是示子宫均匀增大,子宫后壁较厚,实质回声紊乱分布不均等高度提示子宫肌腺症可能。两者结合可于提高子宫肌瘤症的术前诊断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1.
刘跃元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288-1289
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SPN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25岁-81岁,平均年龄(53.8±6.2)岁。其中肺癌30例(腺癌16例,鳞癌8例,肺泡细胞癌3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炎性结节31例,良性结节19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探讨各病理类型、分期、部位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为合理施行淋巴结廓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1998年10月至2005年3月施行根治性肺癌切除的194例病人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在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淋巴结转移频度较高的是第10组36.6%(71/194例)、第11组22.7%(44/194例)和第7组14.4%(28/194例)。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淋巴结转移情况;小细胞未分化癌76.9%(10/13例),腺癌59.3%(51/86例),鳞癌42.5%(37/87例)。T1期、T2期鳞癌和腺癌N0转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肺上叶癌较下叶癌更容易发生跳跃式纵隔淋巴结转移。肺下叶癌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机率高于肺上叶。结论 各种肺癌根治术均应常规清除第10、11和7组淋巴结,T1期、T2期腺癌纵隔淋巴结清除的彻底性要高于鳞癌。肺上叶癌纵隔淋巴结清除要注意其跳跃式淋巴结转移的特点。肺下叶癌纵隔淋巴结清除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陆东辉 《江苏医药》1994,20(6):336-336
我院1980~1990年收治唇癌69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9例中.男45例(65%),女24例(3%)。最小年龄15岁,最大78岁。其高峰组中6O岁组22例(32%).7O岁组16例(23%)。病灶部位:下唇55例,上唇11例,口裂及额部波及3例。临床类型:菜花状25例,溃疡33例,肿块浸润11例。肿瘤最大径:<Icm5例,l~Zcm31例.2~4cm24例,>4cm9例。一、病理分类69例唇癌中,鳞状细胞癌51例(73.9%),其中1级38例,正级13例;疣状癌4例(5.7%);乳头状瘤癌变2例(2。8%);粘液表皮样癌2例问.8%);腺泡细胞、腺样囊性癌各1例;基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标准型CD44(CD44s)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各组织学类型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LSAB)检测CD44s在78例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NSCLC总阳性表达率为74.4%(58/78),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和腺鳞癌的阳性率分别是63.2%(24/38)、88.9%(24/27)、83.3%(5/6)和71.4%(5/7),鳞癌与腺癌、大细胞癌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高、中、低和未分化组的阳性率分别是68.4%(13/19)、75.8%(25/33)、76.2%(16/21)和80.0%(4/5),高分化组和未分化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移和无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48.1%(17/27)和88.2%(45/51),其中强阳性率分别是25.9%(7/27)和74.5%(38/51),不论是阳性率还是强阳性率,二组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CD44s阳性表达率高、阳性强度强的病人转移率低,CD44s可作为区分NSCLC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潜能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经纤支镜针吸细胞学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细胞学方法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肺部肿块患者均经纤支镜采用钳取、刷取、支气管粘膜下针吸方法送病理及细胞学检查。结果确诊为肺瘤癌37例,其中鳞癌21例.腺癌11例.未分化小细胞癌5例。肺癌阳性检出率82%.针吸阳性率50%,钳取活检阳性率59%,刷取阳性53%。结论经纤支镜吸细胞学检查配合钳取、刷取方法提高了肺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探讨肺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进一步改善肺腺鳞癌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63例肺腺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其组织学来源、发病率以及治疗和预后。结果全组占同期手术的11.5%,施行肺叶切除(含两肺叶切除、支气管袖状切除)47例.全肺切除16例,其中根治性切除58例,姑息性切除5例;术前确诊12例;TNM分期:Ⅰ期11例,Ⅱ期14例,Ⅲ期37例,Ⅳ期1例。全组有淋巴结转移者49例,转移率77.8%;淋巴结转移度43.9%。结论 肺腺鳞癌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CA19-9在胰腺和胆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测定了胆管癌32例、良性胆道病40D例、胰腺癌25例、良性胰腺病20例的血清CA19-9水平,绘制各组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结果表明:①CA19-9诊断胆管癌和胰腺癌的最佳界限值(cutoff)分别为120 U/ml和80U/ml,相应的灵敏度分别为68.8%和84.0%,特异性分别为87.5%和85.0%。②CA19-9对胆管癌不伴胆汁淤积/胆管炎的诊断价值比胆汁淤积/胆管炎组高(P&;lt;0.05),最佳cutoff值分别为37U/ml和120U/ml。③CA19-9对胰腺癌伴或不伴胆汁淤积/胰腺炎的诊断效能接近(P&;gt;0.05),最佳cutoff值分别为120U/ml和37U/ml。结论:CA19-9是诊断胆道和胰腺恶性肿瘤的有用标志。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各自的cutoff值,可以提高CA19-9鉴别胆道、胰腺疾病良、恶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77例肺癌,48例食管鳞癌和14例良性疾病病人进行了鳞癌相关抗原(SquamousCellCarinomaAntigen,SCC—Ag)测定,肺鳞癌(45例)阳性率为68.8%(>1.5ng/ml);腺癌(18例)阳性率16.6%;小细胞癌(8例)阳性率12.5%;大细胞癌(6例)阳性率16.7%。食管鳞癌阳性率31.3%。14例良性疾病均阴性。治疗前SCC—Ag浓度与肿瘤分期呈对应关系,肺鳞癌Ⅰ期阳性率为22.2%;Ⅱ期为64.2%;Ⅲ期82.3%;Ⅳ期则100%。食管鳞癌Ⅰ~Ⅱ期阳性率为13.4%;Ⅲ~Ⅳ期阳性率为48%。在行肿瘤根治切除的病人,其SCC—Ag在术后72小时内转阴,而行非根治手术的病人,其SCC—Ag仍为阳性。治疗后无转移和复发的鳞癌病人,其SCC—Ag持续阴性,该抗原在治疗后由阴性再次上升为阳性,临床均证实为复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合并有严重心脏疾病的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其围手术期的具体处理措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1987年10月-2007年10月,手术治疗肺癌410例,其中男257例,女153例;年龄25~74岁,平均57.6岁,其中合并严重心脏疾病的29例肺癌患者(排除其它合并病),年龄51~69岁,平均64.4岁。术前确诊:肺鳞癌171例,肺腺癌63例,小细胞癌5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相关抗原125(CA125)、肿瘤相关抗原199(CA199)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86例肺癌患者、68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的CEA、NSE、CA125和CA199水平,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CEA、NSE、CA125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而肺部良性病变者与健康体检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肿瘤标志物CEA、NSE、CA125和CA199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48.84%、38.37%、29.07%、18.60%;而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高达61.63%,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优于各个单项肿瘤标志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中CEA水平明显高于小细胞癌和鳞癌(P<0.05);小细胞癌中NSE水平明显高于鳞癌和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癌的3种病理类型中,CA125、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水平与肺腺癌相关,NSE水平与小细胞癌相关,CA125、CA199水平与肺癌的病理组织类型无关;联合检测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较为理想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