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疾病感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状况,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接受放射治疗的11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疾病感知问卷以及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的疾病感知水平及生活质量。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变量相关性的检测。结果:全组患者疾病感知得分为(43.7±9.98)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分值与疾病感知得分存在负相关;疲劳、恶心呕吐、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便秘与患者疾病感知得分存在正相关。结论:疾病感知影响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应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疾病感知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重构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疾病感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96例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心内科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重构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疾病感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综合理解、认知描绘、情绪描绘得分及疾病感知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认知重构干预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患者的疾病感知能力,减轻患者术后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方案在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86例心肌梗死患者,均给予全面护理,对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机体的功能状态、生活方式以及对心肌梗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干预后SCL-90总得分以及各项症状指数相比于干预前均明显降低;干预后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及疾病认知程度等方面的积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干预后患者的健康行为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及机体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前疾病感知水平与术后近期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并分析生存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21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术前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及疾病感知资料,术后1个月调查患者生存质量状况。结果术前患者的疾病感知总分为(51.03±1.95)分,负性疾病感知处于中高水平;术后近期生存质量总分为(114.48±11.86)分,处于中等水平。经分层逐步回归分析,婚姻状况、是否生育、文化程度、治疗方式以及疾病感知能够对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产生影响(P<0.05),且可解释总变异的35.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存在较多的负性疾病感知,且疾病感知对术后近期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疾病感知和生存质量呈负相关。已婚、育有子女、文化程度高、治疗方式单一以及疾病负性感知评分低的患者生存质量高。因此,医护人员应早期为不同患者实施相关干预措施,减少患者的负性疾病感知,从而改善其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0):1745-1746
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人们积极探索的新课题.首先,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发展、治疗、转归与心理因素相关.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表现可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给予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好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它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心肌梗死患者实行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心理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娟 《现代护理》2005,11(20):1745-1746
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人们积极探索的新课题.首先,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发展、治疗、转归与心理因素相关.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表现可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给予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好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它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间质性肺病患者疾病感知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可干预的因素对其疾病感知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以及自设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曾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70例间质性肺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间质性肺病患者的疾病感知得分为(56.02±11.09)分,心理弹性总分为(56.53±10.35)分,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432,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呼吸困难程度、病程、心理弹性可以解释间质性肺病患者疾病感知34.9%的总变异。结论:ILD患者的疾病感知非常消极,亟待改善。建议通过延续性护理、功能锻炼等多种方式重点改善间质性肺病的呼吸困难程度,开展心理弹性干预,不断改善患者的疾病感知。  相似文献   

8.
慢性病伤残率、病死率高,疾病负担重,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慢性病患者对于自己能否控制自身疾病个人意愿的信念,即为其对疾病的感知控制,它在促进疾病认知与疾病适应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有研究[1-2]表明,慢性病患者的感知控制水平与其情绪体验、生活质量、行为方式等密切相关,是身心健康的重要预测因子,对于慢性病患者疾病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感知控制在慢性病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就如何深入开展慢性病患者感知控制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描述结直肠癌预防性肠造口患者不同阶段疾病感知和生活质量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选取福建某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结直肠癌预防性肠造口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版疾病感知问卷、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住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疾病感知总分分别为(57.90±5.10)分、(50.78±5.00)分、(44.07±5.61)分,呈逐渐下降趋势(p<0.001),且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2.74±0.66)分、(3.94±0.61)分、(5.09±0.76)分,呈逐渐上升趋势(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疾病感知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在住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呈负相关(r=-0.735,p<0.001;r=-0.846,p<0.001;r=-0.923,p<0.001)。结论 结直肠癌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疾病感知与生活质量在疾病不同阶段呈动态变化。患者负性疾病感知越少,生活质量越好。医务人员应科学评估不同阶段患者疾病感知水平,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感知的作用。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对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分别于实施前后采用疾病感知问卷(Chinese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revised edition,CIPQ-R)修订版对其测评。结果协同护理实施后,患者疾病感知各因子的得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认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患者疾病感知和健康行为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revised,IPQ-R)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对101例LEAD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患者疾病感知和健康行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LEAD患者HPLPⅡ量表均分为(2.17±0.29)分;IPQ-R各维度得分2~3分。患者对疾病病程、疾病后果及情绪表征的感知与健康行为均呈负相关(均P0.01);个人控制和对疾病元认知与健康行为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LEAD患者健康行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疾病感知水平一般。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LEAD患者对疾病感知的程度,以促进其健康行为的选择与坚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疾病感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农村慢性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生活方式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对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下辖村庄的35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352例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疾病自我感知总分为(42.33±6.9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和患慢性病数是影响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疾病感知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我国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疾病感知状况亟待改善,尤其对于病程短及患慢性病数量多的患者,建议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采取多种方式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及生活方式的指导,以减轻患者对疾病的负性认知。  相似文献   

13.
《护理学报》2016,23(5):38-41
COPD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对于疾病的感知。通过文献综述发现,COPD患者的疾病感知可对患者的健康行为、肺康复、心理问题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但是,目前临床上并没有对COPD患者的疾病感知引起足够的重视,医务人员并不能真正了解COPD患者真正的疾病感知水平,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重视COPD患者的疾病感知状况并进行评估,从而为健康行为、康复锻炼的干预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预后差等特点.研究发现,体力活动可以起到预防其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病前体力活动、抑郁、感知到的锻炼障碍与益处、运动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运动恐惧.作者对急性心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并分析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8例老年糖尿病OA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量表、简化版疾病感知问卷、膀胱过度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西安市冠心病患者疾病感知及健康行为依从性现状,探讨疾病感知和健康行为依从性的相关性,为临床开展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管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方便抽取西安市4家医院进行常规复查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Godin休闲时间运动问卷、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饮食吸烟咨询表评估患者的疾病感知信念以及健康行为依从性现状;评估疾病感知和健康行为依从性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48份(有效应答率为95.4%),冠心病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水平较高,相信能够通过自己和(或)适当的治疗控制病情。感知的主要病因与肥胖、高脂饮食、久坐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有关。调整后回归分析显示,个人控制(β=2.66,95%CI:1.25-4.04)、病程(β=1.85,95%CI:0.80-2.88)和疾病了解度(β=2.12,95%CI:0.35-3.90)为运动依从性的一个有力的预测感知。药物依从性由个人控制、治疗控制、疾病关注度感知预测。低脂饮食依从性通过疾病了解度感(OR=1.20,95%CI:1.04-1.33)进行预测。当前吸烟者更易认为他们的病情会持续很长时间,并对他们的生活产生诸多影响。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疾病感知与健康行为依从性相关性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应重点强调这些尚未被患者认知的危险因素,用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有效干预, 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增强其遵医行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总结男性心肌梗死患者患病的真实体验,为制定科学的临床护理措施,提高男性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OVID数据库关于男性心肌梗死患者患病真实体验的研究,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2月。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8篇研究,提取27个研究结果,归纳为8个类别,最终整合为3个结果:①男性对疾病的感知并做出应对策略;②传统男性形象与生活的改变;③反思与生活重建。结论临床护理工作者应重视男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患病体验与需求,加强对患者院前症状的识别与负性情绪的疏导,并关注男性患者积极心理变化,提高其生活质量与促进男性角色重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疾病认知水平,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自行设计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遵医行为量表和知识水平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对70例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患者在规律运动、合理饮食和良好心态方面的遵医行为较好,在坚持服药、自我监测、定期复查方面的遵医行为较差.患者遵医行为与疾病认知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82,P<0.001).结论 护士应掌握不同类别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状况和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其遵医行为,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胡燕 《全科护理》2024,(7):1368-1371
目的:了解中青年泌尿外科癌症病人生育忧虑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病人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住院治疗的118例中青年泌尿外科癌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生育忧虑问卷、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中青年泌尿外科癌症病人生育忧虑问卷条目均分为(1.82±0.53)分,与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疾病分期、疾病感知以及生活质量水平为影响中青年泌尿外科癌症病人生育忧虑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中青年泌尿外科癌症病人生育忧虑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要重点关注女性、疾病分期较高、疾病感知水平较高以及生活质量水平较低的病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轻病人的心理痛苦,降低其生育忧虑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AMI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结果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对AMI疾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死亡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AMI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正确的保健知识和方法,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