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益肝消鼓汤治疗3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并与30例单纯西医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获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轻、中度酒精中毒患者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60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西医综合及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及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更有助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红花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两年来我们应用红花注射液,配合西医综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患者30例,并随机选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3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洪丽莉  郭忠  何国兴  黄燕 《新中医》2002,34(3):45-4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3.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1996年1月-2002年1月笔者对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西医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胰汤加减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慢性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西医常规治疗加用强心通脉颗粒,30天为1个疗程,平均随访5个月。观察患者的总体疗效、心功能变化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总体疗效、临床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变化(P〈0.05),生活质量(P〈0.01),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心通脉颗粒对于CHF患者有确切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张艳‘闫峻’许卓。钟乐。李京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70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35例。西医治疗组患者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30 s坐立次数和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30 s坐立次数和动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30 s坐立次数改善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动脉血气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杂志》2016,(9):796-79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医基本治疗,治疗组30例以西医基本治疗结合口噼复正汤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面神经炎患者症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明显,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乙肝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均有所好转,治疗组3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100.00%,治愈率为70.00%,显效率为23.33%,有效率为6.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0.00%,治愈率为60.00%,显效率为16.67%,有效率为13.33%。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乙肝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通过治疗30例肠梗阻,在西医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等常规治疗下,加用调肠通腑,理气散结,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及配合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结果30例患者治愈17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加减五磨饮合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舌针与中药并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舌针与中药并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舌针与中药并用常规西医中风治疗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中风治疗30例。应用国际公认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表(SDS)、日常活动能力评定方法残疾指数的量表(BI)积分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采用舌针与中药并用常规西医中风治疗组,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3种抑郁量表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与常规中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舌针与中药并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将5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2例和西医治疗组30例,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施治.两组经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电图、信息叠加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观察,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杨罡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58-285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硬皮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老年硬皮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的15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15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的患者提前1/3的时间使硬肿得以软化,甚至消失。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硬皮症见效快,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5.
强心汤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慢性心衰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用强心汤,30天为1个疗程,平均随访5个月。观察患者的总体疗效、心功能变化,及患者再住院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总体疗效、再住院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变化(P〈0.05)、生活质量(P〈0.01)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心汤对于CHF患者有确切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在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提高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常规西医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自2003年10月~2005年2月,我院心肺病区用中药汤剂加西医常规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与单纯西药治疗组20例进行比较,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通过吴茱萸中药热奄包热敷神阙穴治疗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探讨吴茱萸热奄包对脓毒症患者的腹腔压力的影响,评价中医药在脓毒症中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60例脓毒症伴肠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液体复苏及支持治疗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西医治疗的措施外...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宁腿综合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宁腿综合征是神经内科常见症候,单纯应用西医治疗常常效果不佳。2000--2006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胃降逆法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医证候及内镜表现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和胃降逆法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和内镜表现情况。结果中医和胃降逆法与西医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候和内镜表现的影响相当。结论和胃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