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化镇静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通气时间及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就诊的9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按常规ICU护理,实验组采用集束化镇静护理,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及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镇静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干预中能够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风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行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ICU机械械通气治疗患者,均予以CRRT治疗。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征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影响及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Scr、BUN与APACHEⅡ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好转,且观察组好转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穿刺点感染发生率、堵管发生率、28 d病死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护理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行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后,能缓解患者病情,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ICU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240例接受CRR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在CRRT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CRRT相关并发症之间差异。结果研究组每副管路平均使用时间明显延长,而CRRT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28 d死亡率明显减少(均P0.05);研究组穿刺点感染、穿刺点出血、滤器严重凝血、导管相关感染和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3.569、6.542、4.563、7.153,P0.05);研究组两组间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683、13.976,均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明显减少CRRT期间并发症,缩短入住ICU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及对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实施集束化护理前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5—11月我院ICU实施集束化护理后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VAP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ICU入住及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PaO_2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VAP起到有效预防作用,同时可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心力衰竭行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ICU收治的心力衰竭行无创通气治疗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ICU收治的心力衰竭行无创通气治疗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机械通气护理,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与治疗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鼻面部压伤、湿化不足、胃肠道不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通气依从率、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行无创通气治疗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无创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行气管插管序贯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意外拖管率、并发肺部感染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集束化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意外拖管率、并发肺部感染率以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提高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意外拖管率、并发肺部感染率以及病死率,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集束化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护理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气管切开率与病死率,以及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气管切开率与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患者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住院费用、ICU入住时间,降低气管切开率与病死率,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就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ICU内重型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集束化护理策略的运用对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按时间段将建立人工气道≥48 h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实验组给予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费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缩短,费用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外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实施 ICU 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护理1周后分别取患儿口腔及痰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 ICU 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口腔及痰液病原菌阳性率、VAP 发生率、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 ICU 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 ICU 行机械通气患儿 VAP 发生率及病死率,缩短患儿入住 ICU 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12月在ICU行机械通气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ICU机械通气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1~6月在ICU行机械通气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VAP的发生情况、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VAP患者痰培养病原菌结果。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ICU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VAP的发生风险,并减少患者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脓毒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ICU 20 l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实行应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行集束化护理,如早期液体复苏目标检测、早期床旁CRRT及其监测护理、胸部物理治疗护理及开展院感目标性监测预防感染等.对比两组患者集束化护理前后的CVP、MAP、乳酸、尿量、液体平衡、APARCHⅡ评分、SCr、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及28 d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液体复苏达标时间缩短、血流动力学稳定、肾功能恢复显著、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缩短、院内感染发生率下降、28 d生存率提升(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式,减少了护理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危重症护理领域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动态变化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接受机械通气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AKI患者分为A、B、C组,各组血清肌酐(SCr)水平依次升高、尿量依次降低。分别在CRRT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72h检测血浆NT-proBNP、SCr水平及EVLWI的水平,分析其间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NT-proBNP、EVLWI水平随CRRT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各组患者CRRT治疗后72h上述指标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相同时间点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CRRT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72h血浆NT-proBNP水平与SCr、EVLWI呈正相关(P0.05)。结论 AK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EVLW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在镇痛镇静治疗期间应用集束干预策略的效果。方法按入科顺序编号将2011年1~10月ICU收治的108例MV患者分为2组,单号为干预组(n=57),在常规镇痛镇静护理的同时,应用集束干预策略,包括每日镇静中的唤醒、呼吸同步、镇静和镇痛药物的选择或应用、谵妄的监测和处理、早期运动和锻炼。双号为对照组(n=51),采用常规镇痛镇静护理,以及意识水平、镇痛镇静程度及脏器功能的评估监测等;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药物使用剂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日、谵妄发生率及28d生存率。结果干预组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日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干预策略较常规镇痛镇静护理能使MV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进行早期肺康复的效果评价。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入住ICU的AECOPD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康复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机械通气下的肺康复锻炼,比较两组在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相同时间段最大吸气压( MIP)、简化的临床肺部感染评估表( CPIS评分)、左右手握力,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在行机械通气的第1天相同时间段最大吸气压( MIP)、简化的临床肺部感染评估表( CPIS评分)、左右手握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进行早期肺康复后第7天、第14天康复组最大吸气压、左右手握力均有明显改善( P<0.05),而CP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入住ICU的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进行早期肺康复锻炼是安全可行的,能够维持和增加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握力,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预防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48 h的老年患者99例,按制订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包括抬高床头、每日唤醒计划、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另选2010年1—12月在我院ICU接受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48 h的老年患者98例为对照组,按ICU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的时间和病死率等。结果集束化组V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病死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预防和降低老年患者VAP的发生,减少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通气用于具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高危因素患者机械通气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入住本院将重症医学科和传染科监护室的200例急性呼吸衰竭需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单随机化法按进行机械通气先后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小潮气量6~8mL/kg,呼吸末正压5~8mm H2O,对照组气管插管后给予潮气量10~12mL/kg、根据病情呼吸末正压0~5mm H2O。比较通气后患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呼吸力学指标、炎症指标、机械通气指标、住院时间、ARDS发生率、28d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PaO2和PaO2/FiO2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而在pH值和PaCO2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顺应性增强明显,气道峰压和平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6水平相比较于对照组显著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TNF-α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ARDS发生率和28d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潮气量通气用于具有ARDS高危因素患者机械通气后,具有减少肺损伤,降低ARDS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气道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应用机械通气的74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有效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治疗时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患者产生的恐惧程度、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0.59%)(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机械通气的恐惧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aO2、PaCO2水平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同阶段的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在治疗时,对机械通气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全面有效的综合护理,加强人工气道的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疗效,促进痊愈,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和恐惧感的几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40例在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成2组,观察组20例在上机后使用异丙酚,对照组20例给与其它镇静剂,观察2组机械通气时间、在ICU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在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不仅能安全有效镇静,而且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在ICU住院时间,使用异丙酚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止发生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方案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气管切开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神经外科重症病房进行诊疗的6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常规气管切开护理与集束化护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导管留置时间以及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方案在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化吸痰方案对ICU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ICU在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9例气管切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吸痰法,同时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浅部吸痰法结合纤维支气管优化方案,并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肺部感染和气管黏膜出血发生率,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气管黏膜出血发生率15.0%及肺部感染发生率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6.94±1.32)d、机械通气时间(3.79±1.21)d、住院时间(14.62±2.11)d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ICU气管切开患者优化吸痰方案,结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缩短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减少肺部感染和气管黏膜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