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制静脉穿刺拔针按压带在手外伤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需静脉输液治疗的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方法,拔针后用棉签按压针眼止血;观察组采用保留穿刺点上方的输液贴,拔针后使用自制静脉穿刺拔针按压带按压针眼止血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按压止血时间、瘀斑、皮下血肿情况。结果:两组按压止血时间、瘀斑、皮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静脉穿刺拔针按压带应用于手外伤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按压时间较短,止血效果好,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穿刺困难的婴幼儿寻找一种有效头皮静脉穿刺方法。方法将180例血管条件差但需要静脉治疗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在用药前用游标卡尺测量头皮浅静脉直径后计数。实验组外涂0.5%硝酸甘油至患儿头皮静脉,1min测量血管直径、穿刺后回血长度。对照组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1min测量血管直径、穿刺后回血长度。比较两组涂药前后血管直径及穿刺后回血长度,血管充盈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涂药后患儿血管直径及穿刺后回血长度,血管充盈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涂0.5%硝酸甘油至各种穿刺困难的患儿头皮静脉血管,能使血管充盈度及血管直径增加,提高了患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此方法既经济又能赢取抢救时间,并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诊婴幼儿头皮静脉采血的技巧改进。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7月269例婴幼儿头皮静脉采血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29例和试验组1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采血,试验组采取改进方法进行采血,比较两组患儿一次采血成功率。结果:试验组婴幼儿头皮静脉一次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技巧改进后,婴幼儿头皮静脉一次采血成功率明显提高。新方法安全,家属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婴幼儿头皮静脉与股静脉采血方法,探讨婴幼儿临床静脉采血中穿刺的最佳部位。方法:采用同期对照的方法,将需要采集血液标本的4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股静脉血,观察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连接5号头皮针头采集头皮静脉血。结果:两组患儿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局部瘀斑、溶血、凝血、每次采集所用时间及患儿家属对采集的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注射器连接5号头皮针头采集婴幼儿头皮静脉血具有对血管损伤小,痛感轻,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更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加之护士操作前良好的沟通技巧的应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家长配合的积极性,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幼儿肢体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0—3岁进行肢体静脉输液患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0)采用传统的食指、中指按压棉签法,观察组(n=80)采用拇指按压棉球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用拇指按压法按压针眼5~7min,皮下淤血发生率为8.75%,对照组为2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3,P〈0.01);拔针后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拇指按压棉球法能有效减少小儿拔针后针眼再次出血与皮下淤血,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要幼儿肢体静脉输液拔针后有效的按压针眼方法.方法 将在本院门诊儿童输液室进行肢体静脉输液的0.1~3.0岁患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用拇指按压输液贴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示指、中指)按压棉签法.比较2组的皮下淤血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持续按压5~7 min后,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 在婴幼儿肢体静脉输液拔针后应用拇指按压输液贴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其疼痛,避免患儿皮下淤血的情况,增加可供选择的静脉穿刺点,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输液贴按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 将40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例,对照组输液完毕后采用干棉签按压针眼,试验组输液完毕后采用输液贴按压针眼,将这2种方法进行对比,比较2种方法在止血方面的效果.结果 在静脉输液拔针后试验组患者感觉疼痛、针眼出血、皮下淤血发生的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输液贴按压法,在防止皮下淤血、针眼出血等方面优于棉签按压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浅静脉留置针拔除后不同穿刺部位相对应的最佳按压时间。方法:将行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372例,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分为头皮部、手背和(或)足背部、近关节处3组,各组分别经4、5、6、7、8、9、10 min共7个不同按压时间段,记录不同穿刺部位在不同按压时间段针眼出血、皮下淤血发生率,绘制按压时间-按压效果曲线,确定不同穿刺部位最佳按压时间。结果:不同部位最佳按压时间各异,头皮部按压时间6~7 min,手背和(或)足背部7~8 min为宜,而穿刺部位靠近关节处在8~9 min为宜。结论:小儿浅静脉留置针拔出后,应根据不同穿刺部位作适时按压,有助于避免穿刺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有利于保护静脉,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棉球压迫止血在小儿头皮静脉采血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皮静脉采血后棉球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用头皮静脉采血的患儿102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头皮静脉采血后用棉球按压止血为观察组(n=514),按常规用棉签按压止血为对照组(n=512),比较2组拔针后按压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肿胀或淤血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棉球按压止血可有效降低出血、肿胀或淤血发生率,效果优于棉签按压止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后两种不同拔针后按压方法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00例需进行静脉采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0例。实验组采用大面积按压方法,即示指、中指、无名指3指并拢伸直与静脉横向按压针眼。对照组采用小面积按压法,即拔针后单指横向按压针眼。结果实验组出血、皮下淤血、血管闭塞(完全、不完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面积按压法能使静脉采血者血管得到有效的保护,给再次静脉穿刺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216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216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108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实施常规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108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108例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9.2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28.70%),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区别(P0.05)。结论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显著降低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机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杨青成  陈耀秀  曾玉萍 《护理研究》2007,21(19):1748-1749
[目的]观察鲜芦荟汁用于单采血小板者穿刺针眼伤口止血的效果。[方法]将单采血小板899人次分为两组,对照组310人次,采集后对其针眼采用经典的压迫止血护理方法;试验组589人次,采集后对其针眼运用鲜芦荟汁加按压护理的方法,观察止血所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77.42%人次需按压8min~15min才能达到止血效果,2.26%人次发生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试验组82.17%的人次按压5min内达到止血效果,8min内全部达到止血目的,且无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鲜芦荟汁用于单采血小板后针眼的止血效果优于单纯压迫止血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行之有效的小儿头皮静脉拔针的最佳按压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制成的纱布条,经生产厂家进行消毒灭菌独立包装.以纱布条纵轴与针头走行平行直压在穿刺点区域,纱布条两端超过皮肤针眼1~2 cm的按压法(以下称改良法)与传统方法对比研究.结果 改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按压方法与传统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按压方法比较,在针眼出血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按压法能提高按压效果,防止按压移动而出血,降低家属的恐惧,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静脉采血后用棉球按压止血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玲玲 《护理研究》2006,20(6):1448
临床上经常见到病人静脉采血后,穿刺部位局部皮肤皮下淤血。其原因除病人自身凝血机制不好,按压方法不当及护士操作失误等原因所致外,与棉棒按压也有关。我们对365例次病人采用棉球按压后发现皮下淤血明显减少。因静脉采血进针方法有直刺血管和斜刺血管两种,这就可能导致皮肤表面针眼与血管进针点不一致。使用棉棒按压,由于棉棒体积小,按压范围有限,按压住皮肤的针眼不能同时按压血管进针点,造成血液从血管针眼渗出,从而发生皮下淤血,有时还可能因为棉棒过硬造成按压部位有疼痛感,而棉球则克服了棉棒的缺点,它体积大,按压范围广,并且柔软舒适,病人易接受。因此,静脉取血后用棉球按压止血效果比棉棒要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翻转针柄在小儿头皮静脉液体渗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儿科门诊输液厅2011年1~9月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30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采用负压原理进行静脉穿刺成功后翻转针柄;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比较两种方法在液体渗漏方面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明显减少了液体渗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采用翻转针柄的方法,可减少液体的外渗,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保护患儿血管,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散注意力在儿童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进行静脉采血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按照传统静脉采血操作程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措施分散注意力;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时间、疼痛行为反应[采用特殊病人疼痛评估量表(FLACC)]、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啼哭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时间、FLACC评分、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啼哭时间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儿童静脉采血过程中应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可减轻患儿疼痛,改善配合度,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鲜芦荟汁用于单采血小板者穿刺针眼伤口止血的效果。[方法]将单采血小板899人次分为两组,对照组310人次,采集后对其针眼采用经典的压迫止血护理方法;试验组589人次,采集后对其针眼运用鲜芦荟汁加按压护理的方法,观察止血所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77.42%人次需按压8min~15min才能达到止血效果,2.26%人次发生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试验组82.17%的人次按压5min内达到止血效果,8min内全部达到止血目的,且无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鲜芦荟汁用于单采血小板后针眼的止血效果优于单纯压迫止血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儿童静脉采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00例接受采血化验的门诊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按静脉采血常规操作,观察组在执行采血常规操作的同时,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法,将两组患儿的静脉采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静脉采血一针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明显少于...  相似文献   

19.
宋欣芫 《当代护士》2013,(10):150-151
目的 讨论静脉采血后最佳按压止血方法.方法 将183例静脉采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根棉签直臂按压止血7min,对照组采用双根棉签屈肘按压止血7min,7min后由另外一人观察2组的出血和淤血的发生率,比较2组按压止血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出血和淤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根棉签按压采血部位,并不能有效缓解屈肘时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移动的按压部位不准确的缺点,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避免这种止血方法,并加强对患者进行直臂按压的宣教.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一次性静脉头皮针在经桡动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以提高低年资护士经桡动脉采血的一针成功率及立即识别率。方法选取本科2017年5~10月需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动脉采血器针头,观察组使用一次性静脉头皮针,护士取患者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以15~20度进针,比较两组经桡动脉采血的一针成功率及立即识别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经桡动脉采血的一针成功率及立即识别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静脉头皮针在经桡动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能有效提高工作0~3年的护士经桡动脉采血的一针成功率及立即识别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