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评定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中铅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寻找实验室中简便易行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收集襄阳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部2011年1~6月室内质控数据和2011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次室间质评结果,依据“自上而下”的方法评定钨舟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中铅浓度的不确定度。结果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铅浓度时的实验室内测量结果复现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为6.2%;偏移引入的相对测量不确定度为5.55%;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8.29%;犽=2,包含概率(P)=95.45%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6.58%;当血铅浓度为200.0μg/L时,扩展不确定度为33.2μg/L,全血中铅浓度的不确定度报告为(200.0±33.2)μg/L。结论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能方便地评定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铅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也适用于实验室中参加了室间质评并进行了合适的室内质控的其他定量测定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索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凝血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并采用 A、B 类评定方法,评定本实验室几个常规凝血项目(PT、APTT、FIB)的测量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计算扩展不确定度(U)。结果常规凝血项目的不确定度不尽相同,PT、APTT、FIB的A类不确定度分别为0.0250、0.0731、0.0280;B类不确定度分量uB1分别为0.0658,0.1478,0.1221;uB2均为0.0070;uB3均为0.0001;uB4均为0.0078;uB5均为0.0177。计算 uC(PT)、uC (APTT)、uC(FIB)分别为0.0733、0.1662、0.1269,U(PT)、U(APTT)、U(FIB)分别为0.1466、0.3324、0.2538。结论本研究采用A、B 类评定方法,对凝血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作为临床凝血检验工作的不确定度研究的初步探索,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更为客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方法,选取60例符合鼻咽癌诊断的患者,应用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进行测量.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属于中等程度,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相关(r=-0.211.P〈0.01),与生活质量中的情绪功能(r=0.273,P〈0.05)、认知功能(r=0.264,P〈0.01)、社会功能(r=0.295,P〈0.01)呈正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对鼻咽癌患者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减轻其疾病不确定感,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危重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5例危重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MUIS)、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 SF-36)对其疾病不确定感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DS和SAS量表进行不良情绪的评价,分析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及不良情绪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家属MUIS量表总分、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和不可预测性各维度得分分别为(113.65±11.64),(41.34±4.56),(23.65±3.46),(19.64±2.65),(15.34±2.56)分。 SF-36量表情感职能和活力维度得分最低,分别为(57.65±8.46),(53.64±8.65)分;SDS与SAS量表得分分别为(57.65±5.46),(56.64±5.65)分。 MUIS总分、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维度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呈负相关(r=-0.532~-0.324,P<0.05),与SDS、SAS呈正相关(r=0.376~0.574,P<0.05);不可预测性与总体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呈正相关(r=0.354~0.441,P<0.05),与SDS、SAS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6,-0.489;P<0.05)。结论危重患者的家属有明显的疾病不确定感及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在临床工作中护士要积极与其进行沟通,并给予相应支持,以增强患者家属信心。  相似文献   

5.
荧光定量PCR测定HBV DNA的不确定度评定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荧光定量PCR(FQ-PCR)测定HBVDNA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FQ-PCR检测HBVDNA测量过程的分析,确定并简化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采用不确定度A类评定方法以及不确定度B类评定方法,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确定合成不确定度与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批内重复性、批间重复性和方法偏倚等因素。FQ-PCR测定HBVDNA的扩展不确定度U=0.62(k=1.96,n=2);在各不确定度分量中,由方法偏倚导致的不确定度所占比重最大。结论 FQ-PCR测定HBVDNA引入扩展不确定度使结果具有可比性,同时可作为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判断和质控物浓度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RBC)数、白细胞(WBC)数和血红蛋白(Hb)的不确定度评估的方法。方法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RBC、WBC和Hb的过程进行描述,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然后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来源包括不准确度、不精密度、携带污染以及分析前不确定度;不准确度的不确定度采用计量部门校准证书上给出的不确定度;不精密度分为批内不精密度、批问不精密度和天间不精密度,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以及携带污染率采用国际实验血液学学会(ICSH)推荐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天间不精密度由室内质控的在控结果计算得到。结果取k=2,3个项目的高、中、低水平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U95(RBC)高:5.0%,U95(RBC)中=4.8%,U95(RBC)低=4.6%;U95(WBC)高=5.0%,U95(WBC)中=4.6%,U95(WBC)低=5.6%;U95(Hh)高=6.4g/L,U95(Hh)中=5.6g/L,U95(Hb)低=4.8g/L。结论我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寻找各项影响因素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RBC、WBC和Hb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较全面和合理的评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扩大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急诊科就诊且收入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脑出血患者80例,分为血肿扩大组和对照组,血肿扩大组患者40例,对照组为血肿未扩大者40例,入院后立刻测量血压、血糖,并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进行评分,立刻行CT检查,在发病24 h内行第2次CT检查,并测量和计算血肿体积;于发病6 h内进行抽血检测TC和LDL-C的值。结果血肿扩大组的年龄、血糖、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 TC和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筛选出的变量为:血糖(OR=1.842,95% CI:1.163~2.917,P=0.009)、舒张压(OR=1.172,95% CI:1.040~1.321,P=0.009)、收缩压(OR=1.109,95% CI:1.013~1.214,P=0.025)、TC(OR=0.055,95% CI:0.004~0.756,P=0.030)、LDL-C(OR=0.002,95% CI:0.001~0.004,P=0.000)。结论急诊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扩大与TC和LDL-C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TRAF1)/补体5(C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提取300例 RA 患者(RA 组)和300例健康者 DNA(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检测 TRAF1/C5基因 rs3761847和rs1081848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TRAF1/C5存在基因多态性,但 RA 组与对照组比较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单倍体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 rs3761847与 rs10818488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rs3761847位点 A 等位基因与类风湿因子(RF)阴性(P =0.001,OR =0.57,95%CI :0.41~0.79),抗 CCP 抗体(抗-CCP)阴性(P =0.001,OR=0.51,95%CI :0.35~0.76)及抗 Sa 抗体阴性均相关(P =0.02,OR =0.72,95%CI :0.55~0.94);rs10818488位点 G 等位基因仅与 RF 阳性相关(P =0.01,OR=1.40,95%CI :1.09~1.81)。结论TRAF1/C5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贵州汉族人群 RA 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文献,按一定的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临床对照研究,包括258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其中临床护理路径组129例,对照组129例。 Meta分析结果表明: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WMD=-4.03,95%CI=-4.59~-3.46,P<0.01),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WMD=-3848.35,95%CI=-4601.94~-3094.76,P<0.01),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WMD=1.14,95%CI=1.04~1.25,P<0.01),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WMD=1.29,95%CI=1.13~1.48,P<0.01)。结论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对知识的掌握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MUIS-A)和社会支持量表(SSS)进行测评,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总分平均分为(91.97±9.46)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不明确性维度得分最高;社会支持总平均分(40.64±8.17)分,高于国内常模;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体水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41,P<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中等程度疾病不确定感,且与社会支持有相关性。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注重两者的内在联系,更好地服务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血清总胆红素(T-BIL)参考方法,评价其性能,并评估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方法根据国际医学检验溯源联合委员会(JCTLM)公布的相关文献建立参考实验室内部的血清总胆红素参考方法,对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估,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参照GUM文件进行评估。结果总胆红素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00750X=0.00308,R2=0.9999,线性范围0~200mg/L;测量血清样本的相对标准偏差(CV)小于1.0%;测量IFCC-RELA样本,结果在等效范围内,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p(c)]小于2.0%。结论成功建立了血清总胆红素参考方法,可用于血清总胆红素项目的量值溯源和标准化,为血清总胆红素常规检测系统向参考方法/g考物质溯源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2~8月收治的100例梅毒确诊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期80例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均行 CLIA 和 ELISA 检测,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CLIA 灵敏度为93.0%,ELISA 灵敏度则为88.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4,P>0.05;CLIA 特异度为90.0%,ELISA 特异度为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3,P>0.05)。结论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面,CLIA 与 ELISA 灵敏度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应当根据检测目的的不同,选择最为合适的检测方法,同时当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症状及体征综合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测量不确定度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批内不精密度、批间不精密度及偏倚等参数对贝克曼DXI800检测系统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常用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项目其测量不确定度大小为9.91%~18.22%。结论:与传统的单采用室内质控数据评估不确定度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更能反映测量水平,有利于检验结果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与血管活性物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病理生理变化特征,探讨高血压患血管活性物质与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方法 93例高血压患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BP)测定。结果 93例高血压患按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杓型、非杓型组,在非杓型组中,TXA2、NPY明显增高(TXA2:P<0.01,NPY:P<0.05),PCI2,CGBP明显降低(P均<0.001);且夜间血压下降与TXA2、NPY呈负相关(TXA2:SBP:r=-0.254,P<0.05,DBP:r=-0.229.P<0.05;NPY:SBP:r=-0.277,P<0.01、DBP:r=-0.245,P<0.05),与PC2;CGBP正相关(PGI2:SBP:r=0.302,P<0.005,DBP:r=0.324,P<0.005;CGBP:SBP:r=0.289,P<0.01,DBP:r=0.332,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XA2,PGI2,NPY与夜间收缩压下降直线相关(F=7.554,P<0.001),TXA2,PGI2,CGBP与夜间舒张压下降直线相关(F=7.242,P<0.001)。结论 高血压患TXA2,PCI2,NPY,CGBP可能参与血压昼夜节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的定量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评价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超声显像在心血管病定量诊断中的价值,我们对89个猪心、8条离体血管、16个血管支架、12个人离体二尖瓣膜、17条大、15例正常人和164例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图像采集采用HPSonos2500超声诊断仪和SMHz多平面经食管超声探头。三维重建采用德国TomTecECHOSCAN计算机工作站。结果:与金标准对照,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超声显像能够准确定量左室容积(r=0.986实验;r=0.94~0.96临床)、左室游离壁心肌重量(r=0.97实验)、右室容积(r=0.95实验)、右室游离壁心肌重量(r=0.97离体;r=0.96在体)、梗死心肌的心肌重量(r=0.95)、房间隔缺损的大小(r=0.95~0.97实验;r=0.94~0.98临床)、室间隔缺损的大小(r=0.95~096实验;r=0.96~0.99临床)、心脏肿瘤的大小、二尖瓣脱垂所累及的部位,瓣叶节段和范围、二尖瓣膜的体积(r=0.98)、二尖瓣返流柱容积(r=0.85)、主动脉瓣返流柱容积(r=0.91)、血管直径(r=0.99)、血管支架直径(r=0.96)和支架与管壁的间隙。结论:多平面经合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超声显像在心血管病定量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取血管内超声检测的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血管段图像共25帧,测量血管总面积、管腔面积、管腔最大、最小径。将图像分为软、硬斑块两组。计算斑块面积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血管总面积随斑块面积扩大而增加。软斑块组血管总面积与斑块面积呈明显正相关(r=0.83,p=0.003,b=1.44),硬斑块组亦有相关关系(r=0.64,p=0.01,b=0.65)。结论: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存在代偿性扩张;具软斑块者呈过度代偿性扩大,硬斑块者代偿不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梅毒血清10666及50683份健康体检阴性的血清样本。全部血清标本分别进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 )、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3种方法检测10666份血清中,TRUST、TP-ELISA、TPPA 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01%、99.85%、99.88%及93.50%、99.96%、99.97%,TRUST敏感度与TP-ELISA及TPPA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9.43,52.67,P<0.01),TP-ELISA敏感度及与 TPPA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98.0,P>0.05)。结论 TRUST、TP-ELISA、TPPA 3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依次增高,对梅毒的诊断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硫代巴比妥酸光度法测定山梨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用硫代巴比妥酸光度法测定山梨酸含量时,测定条件的选择和确定,以及乙醇对本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山梨酸含量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时加入0.5g.L-1K2Cr2O7溶液4.0ml作氧化剂,5.0g.L-1硫代巴比妥酸溶液3.5ml作显色剂,于沸水浴中显色,在533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显色物质在24小时内吸光度无变化。在上述条件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25.0mg.L-1,r=0.9991,=6.8×104L.mol-1.cm-1,10次平行测定SD=0.003,RSD=0.77%;当乙醇含量为山梨酸含量400倍时对本测定仍无干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尿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与尿液PH值的线性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我院2001年9月份住院患者尿液标本,除去有酸碱平衡系乱的患者,共120例标本。测定标本的维生素C浓度和PH值,对二者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尿PH值呈正态分布(正态性检验P=0.16,P>0.05),维生素C浓度呈非正态分布,属于可精确测量的变量。二者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是:相关系数为0.349(P=0,P<0.01),二者明显相关;直线回归分析二者有直线关系(F=16.4,P=0,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Y=6.316—0.022X,指数曲线拟合方程为Y=6.33X(0.996^X)。结论:尿液PH值与尿液中的维生素含量相关,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参加国际环形比对试验,验证该实验室的分析检测能力。方法将钴元素作为内标加入血清样品,1%硝酸将血清准确稀释100倍,选择和优化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条件后,测定国际比对样本A和B。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机构(NIST)血清标准物质SRM909bⅠ用来评价方法的准确度。比对样本测定3批,每批测定4次,以考察分析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及总不确定度。结果 SRM909bⅠ测定均值在“靶值±不确定度[(3.424±0.025)mmol/L]”范围内。比对样本A、B两水平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08±0.033)mmol/L,(2.86±0.025)mmol/L,与平均值相比偏倚分别为0.87%和0,在规定的“等效限”±2%范围内。A、B两水平的样本测定总变异系数为0.18%~0.23%(狀=12)。结论比对工作顺利完成,在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同类实验室水平相当,进一步验证血清钾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钴内标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