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术前新辅助化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9月就诊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术前应用吉西他滨+顺铂辅助治疗,实验组术前应用多西他赛+顺铂辅助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辅助化疗能显著提升疾病控制率,药物副作用少,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02月到2014年02月本院收治的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46。治疗组患者采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对照组采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质量,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良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17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化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2组的临床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贫血、血小板减少、皮疹、肝功能损害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前相比,2组化疗2个周期后CEA、CA125、NSE及CYFRA21-1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疗效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且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和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缓解率(86.00%)和对照组患者病情缓解率(80.00%)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在对比不良反应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仅给予顺铂,观察组予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测定MMP-9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91.18%、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MMP-9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17.6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抑制了肿瘤细胞的转移扩散,提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比较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总结吉西他滨调整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时出现的药物毒副作用及护理对策.方法:跟踪观察入组吉西他滨Ⅱ期临床实验的8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铂类5天调整方案一线治疗(吉西他滨1 000mg/m2~1 250mg/m2第1天、第5天静脉滴注30min,联合顺铂75mg/m2,或联合卡铂(AUC=5)第1天静滴,每21天为1周期)时出现的毒性反应,对此采取一系列护理对策,使患者耐受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依从性,完成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化疗毒副作用观察到位,护理及时有效,83例患者均完成化疗,治疗客观有效率为37.3%,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7.8%与16.2%.调整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毒性反应与胃肠道反应,Ⅲ度-Ⅳ度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26.5%、10.8%、7.2%,联合顺铂治疗组Ⅲ度-Ⅳ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27.5%.结论:经给药前有效的护理评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针对药物毒副作用及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帮助减少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有效提高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从而使吉西他滨调整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Ⅱ期临床实验有效进行,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奈达铂与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甲组患者奈达铂治疗,给予乙组患者顺铂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甲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与顺铂相比,使用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效果更加显著有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芪胶升白胶囊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两组化疗方案均采用紫杉醇+顺铂/卡铂、吉西他滨+顺铂/卡铂、培美曲塞+顺铂/卡铂,观察组同时给予芪胶升白胶囊,对照组仅行化疗,观察并对比两组3-4度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以及两周期化疗的完成率。结果:观察组3~4度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两周期化疗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服用芪胶升白胶囊的患者,3~4度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化疗耐受程度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护理。方法:选择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化疗前心理护理、化疗后的强化护理及毒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化疗后护理。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减轻了毒副作用及其他不适,提高了疗效。结论:应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经过相应的护理,毒副作用明显减轻,护理效果好,延长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予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化疗6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5.0%,优于对照组41.7%,对比2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5.34,P0.01)。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为初治患者,男32例,女26例。以羟基喜树碱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每21天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58例患者,有效率55.2%。毒副反应:本组病例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但基本不影响化疗方案进行。结论HCPT+DD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取得55.2%的疗效,明显高于传统的一线方案,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安全、有效、经济的临床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5,(12):1619-1620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到2014年11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研究组的过敏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皮肤黏膜受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较好,且毒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较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Bvz)作为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通路的药物应用于肺癌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药物化疗,观察组采用贝伐单抗+培美曲塞+铂类药物化疗,治疗4个周期后,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ORR)和临床获益率(DCR)]。结果:观察组ORR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CR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贝伐单抗作为抗VEGFR通路的药物应用于肺癌可提高客观缓解率和临床获益率,提升近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恩度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4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度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收益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0.0%,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受益率为80.0%,对照组为60.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了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收益率与治疗总有效率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诊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1:1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40例研究组患者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生存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客观有效率、中位生存期与1年生存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患者的病情控制率、Ⅲ-Ⅳ级腹泻发生率比对照组高,Ⅲ-Ⅳ级贫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提高病情控制率,降低Ⅲ-Ⅳ级贫血发生率,相应改善患者接受化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魏光敏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6033-6034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9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6%(P﹤0.05)。观察组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明显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奈达铂在术后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83名术后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奈达铂组和顺铂组。收集3级~4级的副反应资料、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以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病理类型为腺癌患者及非吸烟患者。在奈达铂组中,白细胞降低率、中性粒细胞降低率、血小板的降低率分别为27.0%、19.0%、10.3%,较顺铂组显著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显示,尽管奈达铂可降低总的死亡风险(风险比例为0.975;95%CI:0.730~1.302;P=0.864)和提高无进展死亡风险(风险比例为1.084;95%CI:0.811~1.448;P=0.5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奈达铂的副作用明显低于顺铂。奈达铂在术后2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作用与顺铂相当,有望成为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埃克替尼的应用效果,掌握埃克替尼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4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抽签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化学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接受埃克替尼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与疗效相关性、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症状缓解时间、疾病进展时间、平均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EGFR、EGFR突变类型、吸烟室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密切相关,不同指标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客观缓解率存在确切差异(P<0.05)。研究组CR、PR高于对照组,SD、PD小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病症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疾病进展时间与平均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确切(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埃克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的疗效突出,能够切实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晚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单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06-2010年确诊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4周期标准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病情未进展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给予吉西他滨单药维持及最佳支持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最佳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4%、9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79.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单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高,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2月~2019年9月收治的7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有39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实验组则给予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镇痛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率也比对照组少,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采取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可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