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青霉素(Penicillin)青霉素钾、钠盐应用于临床已三十年,但仍不失为控制敏感金葡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所引致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疾病的一个有效武器,和链霉素联合应用更可取得协同作用。以敏感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所引起的感染而言,青霉素钾、钠盐常是首选药物,其疗效胜过四环素、氯霉素、苯甲异(口恶)唑青霉素、先锋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某些医疗单位反映,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对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所引起的严重感染有时也有效。  相似文献   

2.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按其特点可分为 :①青霉素G类,如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苄星青霉素等 .②耐酶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新青Ⅱ号)、氯唑西林等.③广谱青霉素,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④抗绿脓杆菌的广谱青霉素,如羧苄西林、哌拉西林、呋布西林等.⑤耐酶的氮卓咪青霉素,如美西林等.青霉素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但青霉素引起的变态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最高可达5%~10%.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青霉素类药品各种给药途径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变态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对青霉素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亦能引起休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氨苄青霉素应用很普遍,不合理的应用时有发生,故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商讨几个问题.一、选药问题氨苄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杆菌及革兰阴性球菌的作用不亚于青霉素 G,对肠球菌的作用可能稍强些.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比青霉素 G 强,但不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多粘霉素。也有人认为对青霉素敏感的菌株,半合成的青霉素的抗菌力均不及青霉素 G。本品在临床上可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败血症及伤寒等,但对 b 型流感杆菌及绿脓杆菌无效.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疾病还是用青霉素 G为宜,不应盲目应用本品,因为青霉素 G 对革兰氏  相似文献   

4.
一、青霉素过敏休克的临床表现应用青霉素后立即或一小时以内发生以下的症状:1.由喉头或支气管水肿及痉挛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窒息、紫绀。2.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脉弱、血压下降。3.消化系统症状:腹痛、有便意、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氨苄青霉素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80例氨苄青霉素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氨苄青霉素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以皮疹为主,常在首次用药后7~9d发生,年龄多在25~50岁之间,过敏体质高发,常规皮试无法预知.结论:氨苄青霉素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为Ⅳ型变态反应,与药理作用无关;与用药患者本身及其它因素有关,临床上宜针对性防治.  相似文献   

6.
青霉素类 临床治疗发现,大剂量静脉注射或鞘内注射青霉素G.或滴注速度过快时,可使大脑受影响,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惊厥、神志不清等反应,严量者可导致死亡。当病人患有脑、肾疾病时,使用常规剂量的甲氧苯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羧基青霉素及青霉素G.可引起肌阵挛、癫痫发作、扑翼样震颤、幻觉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青霉素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一般在用药后24~72小时出现,如及时停药,神经系统症状可迅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正>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可以立即使人致死,该药鞘内注射,剂量稍大时可引起抽搐及呼吸窘迫。因而,已引起医务界的高度警惕。然而,静脉内滴注大剂量青霉素,尤其在肾功衰竭病人,也可产生类似直接注射于蛛网膜下腔、脑室或皮质所产生的症状,尚未引起医务界的足够注意。本文报道1例1985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  相似文献   

8.
许多基层医院常将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给患者注射,因为分开注射比较麻烦,合用还可让病人少受一针之苦。但是,这种合用是十分危险的。因为青霉素是有机酸,链霉素是碱性甙,二者混合注射易发生化学反应,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在碱性环境中极易水解而失去活性,从而降低疗效。另外,青霉素和链霉素都可发生可怕的过敏性休克,而各自引起过敏反应的抢救方法完全不同,二者混合注射,万一发生过敏性休克,很难判定是哪一种药引起,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  相似文献   

9.
Johnson和Walker首先发现心室内给予青霉素能引起惊厥。在他们的病人中惊厥一般为手臂和腿部阵发性痉挛。Johnson和Walker对猫和猴子进行一次试验,研究发现在皮质表面给予青霉素使给药部位对侧发生反射性肌阵挛。麻醉动物皮质应用青霉素后变成为局灶性新皮质癫痫(focal ncocortical epilepsy)的标准体外模型。现有充分证据表明,较低浓度青霉素是通过对γ-氨基丁酸(GABA)的竞争性拮抗作用而产生这种致癫痫作用,GABA是脑中枢较高位置上主要的抑制神经介质。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GABA结构相匹配,且青霉素附着于GABA受体。这种化学结构与β-内酰胺环无关,该环使青霉素具有抗生素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常见到氨苄PC引起的药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对112例使用氨基苄青霉素患者,采取针刺耳穴法进行防治,收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对入院后使用氨基苄青霉素的病人,随机分为耳针治疗、服药治疗、耳针预防和空白对照四组.耳针防治112例,其中耳针治疗42,耳针预防70例,服药治疗22例,对照24例.治疗是适用于出现氨基苄青霉素药疹者,预防则是防止出现氨基苄青霉素药  相似文献   

11.
在抗生素频繁更替的今天,青霉素以其高效、低毒、价廉等优点,一直在临床预防感染和控制敏感菌感染治疗中属首选药物之一.众所周知,为防止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先作皮试.然而在一些基层医院的产科和新生儿科,新生儿是否作皮试却引起了大家的争论.究竟新生儿使用青霉素前是否需作皮试呢?现就有关新生儿青霉素皮试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上,有一些药物易致过敏性休克,严重时可引起死亡。为了避免这一严重反应,在用药前应做“皮试”,阳性者禁用,阴性者方可用药。下面介绍一些在临床上用药前应做皮试的药物。 1.青霉素类药 青霉素G钾(钠)、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磺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邻氯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呋苄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长效西林)、羧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强调孕妇生殖道感染B族链球菌的危害性,分析其耐药情况,并提出预防措施,以引起临床重视并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169株菌触酶试验阴性,马尿酸试验阳性,CAMP试验阳性,并用API 20 STREP验证为B族链球菌.采用K-B法测定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69株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均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索、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2.6%、36.7%、26.0%.结论 治疗及预防用药首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对低危险性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头孢唑啉;高危险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红霉素或克林霉素.临床医生应重视孕妇B族链球菌的检测,可有效预防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4.
青霉素在防治某些感染性疾病方面疗效显著,是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抗菌素.虽然它的毒性低,但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确是严重的.1975年末我们承担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以下简称青敏休克)病例的总结工作,从大量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滥用青霉素的倾向较为普遍.关于青霉素试敏的意义、方法和结果判定,以及青敏休克的抢救等问题,还没有被所有的医护人员认识和掌握.本文从汇总的资料中选出典型病例11例,加以介绍和分析,从中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15.
侯晓连  王莲花 《包头医学》2001,25(3):134-134
青霉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抗生素.由青霉素过敏引起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已广为人知.作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遇到4例特殊的输液反应,主要表现为大剂量快速输入青霉素时出现剧烈腹痛,出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详细询问病史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必须向患者详细询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对有过敏史者,一律禁止使用。有的乡村医生在使用青霉素之前,不问患者有无过敏史,虽然未必都发生意外,但万一引起过敏反应,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规定要求配制和使用青霉素皮试液有的乡村医生使用青霉素,不按规程操作。一是“因陋就简”,没有皮试针筒,就用  相似文献   

17.
用鸡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模型进行4周药物治疗对照研究.105只鸡,分7组,每组15只鸡.有①正常组对照,②实验对照,③青霉素 庆大霉素,④青霉素 庆大霉素 阿斯匹林,⑤邻氯青霉素,⑥短疗程邻氯青霉素(2周),⑦邻氯青霉素延迟48小时治疗.结果发现目前临床常用的青霉素 庆大霉素治疗由耐青霉素金葡菌引起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效果并不理想,而邻氯青霉素疗效甚好.实验证明抗菌素必须尽早使用,延迟治疗则疗效下降.邻氯青霉素治疗4周或2周,结果一样满意,支持抗菌素疗程不必过长的新观点.新近观点还认为前列腺素对急性骨髓炎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但本文实验未能显示阿斯匹林有辅助治疗效用.  相似文献   

18.
病因(一)药物:是最常见的原因。1、抗生素:青霉素类最常见,尤其是青霉素 G,据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率约为0.004~0.015%。甲氧苯、苯唑、乙氧萘、羧苄、氨苄青霉素等亦可引起。头孢菌素类偶可引起,特别是先锋霉素Ⅰ、Ⅱ。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均有β-内酰胺环,可有交叉过敏反应,但发生率低。患者对青霉素类过敏者约91~94%对头孢菌素类不过敏,也有少数人仅对后者  相似文献   

19.
引起过敏性反应的药物常见抗生素、血清制剂和化学合成药物,其中青霉素最为常见.有文献介绍青霉素过敏反应者占青霉素用药人数O.7%-10%,过敏性休克在过敏性反应中的发生率最高,约占过敏性反应的O.04%~0.15%[1].现将我院门诊输液室2002年抢救的1例青霉素致急性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青霉素、先锋霉素引起过敏反应各1例徐来长王子美例1男性,12岁。因发热、咽痛1d入院。查体:T38.5℃,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心肺正常,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青霉素皮试(-)。给青霉素360万u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2次/d。每次用药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