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对其术后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并且研究有效方法实施干预,观察获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颈椎前路手术患者50例。完成手术后,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临床研究有效措施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完成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完成临床护理后,患者的颈部以及四肢功能获得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高。结论针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完成手术后对其疾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有效方法实施护理干预,最终成功降低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针对患者的疾病康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有效将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张海燕 《贵州医药》2014,(3):284-286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等引起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从而表现出一系列功能障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某些颈椎病疗效较好,但术中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因此需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提高患者康复效果的目的。传统护理方案关注重点在于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监护及并发症处理上,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由于需要佩戴颈托、容易产生不适感,因此笔者总结临床护理经验以及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对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研究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在康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植骨固定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植骨固定患者65例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过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64例,满意度98.46%。结论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植骨固定术的护理过程中重视术前护理、加强术后干预措施,减少患者的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手术室护士制定专科护理干预路径,于术前、术中、术后实施,提高精神障碍患者手术配合度及依从性。结果经给予护理干预的精神障碍患者,能接受陌生环境并顺利度过手术过程,无并发症,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手术室护士对行手术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满足其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手术依从性,确保患者得到安全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32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应用系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满意人数;甲状腺手术过程收缩压、舒张压、手术中心率;护理前后患者疼痛情况以及负性情绪。结果实验组甲状腺手术患者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甲状腺手术过程收缩压、舒张压、手术中心率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疼痛情况以及负性情绪相似,P> 0.05;护理后实验组疼痛情况以及负性情绪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和缓解疼痛,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64例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方法 ,分析围术期护理措施的应用及效果,指导临床骨科护理实践。结果 64例患者手术过程中无一例发生术中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个月~1年,2例自然衰老死亡,5例发生DVT,其余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围术期全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之平稳度过手术期,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58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58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人,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积极改善了患者术后焦虑、恐惧的心理,促使肠胃功能早日恢复,避免引发感染等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6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观察,总结各种情况的处理措施及各种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本组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切口甲级愈合,3个月后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系统有效地术前术后护理,能提高颈椎前路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李关凤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27-12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股骨颈手术围术期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8例老年糖尿病股骨颈手术围术期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降糖治疗和合理干预。结果:68例患者中,63例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其余5例乙级愈合,3例发生伤口感染,1例泌尿道感染,1例生殖道感染,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及时得到了控制,患者及时出院。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综合护理和健康教育,必须注重采取有效措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股骨颈骨折围术期糖尿病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患者术中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兴化市人民医院2007年9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60例行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程度高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手术过程中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能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促进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吴晓玲  杜映  曾艳 《北方药学》2011,8(11):128+101-128,101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老龄患者胃肠道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60岁以上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同时给予系统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进行临床评估,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系统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使患者掌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知识,积极配合,降低术后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实验组DVT发生率为3.5%,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老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莉 《淮海医药》2014,(3):299-300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伤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16例颈椎伤病患者术前认真收集资料,评估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加强呼吸、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等呼吸道准备,术后体位的摆放、生命体征的监测、呼吸道的管理、伤口情况的观察和护理、饮食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等全面、细致的护理。结果通过护理,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术前全面的评估、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颈椎伤病前路减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是施以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排气时间等指标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比对照组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对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48例心房颤动患者,均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治疗过程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安全进行了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症状消失,心电图未见异常。结论对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妇科患者术后进行综合护理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方法122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的术后疼痛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90.16%)明显高于对照组(7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妇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有效缓解了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了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陈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24):149-150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经前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12例颈椎损伤经前路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12例患者均安全度过了手术期,临床症状缓解,恢复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周密细致的术后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在直肠癌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配合在直肠癌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139例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发生出血3例、感染6例、吻合口愈合不良2例,经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针对性的术中配合措施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在直肠癌手术过程中应当采用针对性的术中配合护理,以提高手术治疗有效率。因此,直肠癌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患者手术体位的放置,认真的把术中各个环节的护理措施执行到位,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在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施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 VAS )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VAS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症护理干预在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行前路手术治疗的91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循症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JOA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79.6%(39/49),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57.1%(24/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JOA评分为(14.83±1.29)分,对照组术后JOA评分为(10.35±1.47)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症护理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而显著改善手术治疗效果,在颈椎病前路手术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有效康复指导和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喉癌患者36例,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结果:与护理前比较,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无明显提高,研究组中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有明显提高,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喉癌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