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下腰神经根痛形诸秩边穴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陈志生 《中国骨伤》1996,9(5):39-40
下腰神经根痛形诸秩边穴福建省南安市医院(362300)陈志生下腰神经指第4腰神经以下神经[1],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根性下腰神经痛与秩边穴疼痛(自觉痛和压痛)存在着一定的相关联系,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观察方法1.选择与下腰神经根痛有关的,并已确诊的患...  相似文献   

2.
重视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下腰痛是在45岁以下人群中引起失能的最常见原因,在45-65岁人群中列第3位,仅次于心脏病和关节炎。全部人口中的75%-85%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会受到腰痛的困扰,15%-20%每年受到腰痛的困扰,1%因腰痛而永久致残。在美国,每年约有1300万人因下腰痛到医院就诊,所花费用约500亿美元。我国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但腰腿痛病人诊治、劳保费用和因丧失劳动力所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下腰痛是目前最困惑人类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能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仅占15%。临床上,主要强调突出椎间盘的机械压迫在腰腿痛产生中的作用,但机械压迫不能解释许多临床现象。CT或MRI检查发现正常人群中约1/3有椎间盘突出,但无任何临床表现。临床上诊断最困难的情况是,下腰痛病人经影像学检查无椎间盘突出。长期以来,由于腰痛机制不清,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深入开展腰痛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腓骨上段截骨术前后膝关节活动范围与疼痛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4例(40膝)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患者行腓骨上段截骨术。比较手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手术前后膝关节静息痛和活动痛。结果:所有膝关节伸直功能均得到改善,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102.4°±12.4°)变为术后1周(112.8°±11.8°)、术后3个月(113.5°±12.1°),屈曲角度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伸直角度变化明显。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关节静息痛VAS评分由(3.52±1.14)分变为术后1周(1.36±1.14)分、术后3个月(1.33±1.19)分;活动痛VAS评分由(8.73±1.16)分变为术后1周(3.91±1.15)分、术后3个月(3.67±1.17)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腓骨上段截骨术后膝关节后外侧得到了部分松解,膝关节伸直功能得到一定改善,下肢力线趋于正常使关节疼痛缓解。  相似文献   

4.
少见1例布鲁氏杆菌性骶髂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2岁。因右髋、下腰部疼痛、乏力加重1周来院。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腰及右髋部疼痛,经行腰椎CT、骨盆CT检查均未发现异常,B超肝肿大,化验肝功能异常,按“肝炎”治疗效果不佳。后去外院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但髋部疼痛未减。查体:痛苦面容,脊柱外观正常,腰骶部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右侧50^。,左侧90^。,右臀部外上侧压痛明显。诊断:右侧骶髂关节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一个脊柱运动单元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和可行性。方法对自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应用该技术治疗的1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手术前后压缩高度、成角畸形纠正度、随访1年后的纠正高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有无断钉、断棒、慢性下腰痛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未发生断钉、断棒、慢性下腰痛等并发症,手术纠正高度及成角畸形满意,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与1年后纠正高度和纠正角度丢失不明显。结论一单元椎弓根钉棒固定技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严重胸椎间盘突出钙化嵌入脊髓一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患者,女,47岁。因右下肢麻木逐渐加重2.5年,伴左下肢无力,行走困难3个月就诊,上述症状于活动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无明显外伤史。查体示右侧腹股沟以下感觉减退,T0.10部位有压痛、叩击痛,神经放射痛不明显;左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正常;双侧膝腱反射,跟腿反射亢进,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8岁,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眼干症状,同时伴口腔溃疡和多发龋齿,10年前出现颌下腰肿胀,双下肢紫癜,全身肌痛,乏力,脱发等症状,无发热,晨僵及关节肿痛,术予诊治,5年前出现低钾血症,周期性麻痹。间断补钾治疗,2年前出现全身酸痛,以骨盆,右髋部疼痛最为明显。1个月前在行走过程中右髋部疼痛明显加重,伴活动受限,X线片示右股骨转子间病理性骨折(图1)。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66岁。因"下腰痛2个月,出现双侧小腿疼痛无力3周",来我院就诊。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L5S1棘突压痛、叩痛,鞍区感觉正常,肛门扩约肌功能正常;胫骨前肌、足母长伸肌、趾长伸肌肌力左侧Ⅲ~Ⅳ级,右侧Ⅳ级,腓骨长、短肌肌力左侧Ⅲ级,右侧Ⅲ~Ⅳ级;双侧小腿外  相似文献   

9.
资料     
《疼痛程度》评级标准(讨论稿)‘(1991年9月山东省第一次疼痛治疗专题学术会议拟订)主诉和感受客观观察活动功能咳嗽,深呼吸疼痛程度“10分”评分范围情态表神痛求止要食眠饮睡级别痛程度痛性质 O级(无痛级)正常稍受限基本稳定l一3分活时 、大状如度症自动有自如自如自如灵活无限制稳定O分︸︸︸效显明响无影 1级(轻痛级)无痛感轻痛、能忍受、偶而间歇加重无影响基本无影响赔舫橄嗽 I级(中痛级)同上,偶明显影而剧烈响,或疼痛、压不能坚痛持痛苦貌明显受限, 保护性制 动、肌痉 挛,拒触4一7分忍持以或性难受续持续性并无法忍受渴望立即止痛…  相似文献   

10.
颈肩腰腿痛是骨科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占骨科门诊总数的2/3左右。我院自1994年5月~1995年8月,采用骰管阻滞方法治疗下腰段硬膜痛45例,经2个月~1年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治疗本组病人45例,男7例;女38例;20岁~40岁39例,41岁~50岁5例,60岁1例;治疗次数:1次7例,2次16例,3次20例,4次2例;结果:优39例,良5例,无效1例。疗效判定标准为优、良、无效。优:症状消失,功能恢复,可参加正常劳动。良:症状消失,功能恢复,可参加正常劳动。但过度劳累仍感酸困不适。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1.2操作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硬膜外注射麻药和(或)类固醇等多种介入技术通常用以治疗有关的椎管狭窄症的疼痛.肿瘤坏死因子-α在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神经根疼痛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已被用来控制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和一些其他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所造成的疼痛.这项研究是评估硬膜外注射与单纯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药与肿瘤坏死因子-a抑制剂混合和局部麻醉药与类固醇激素混合在缓解慢性腰痛与腰椎管狭窄症有关腰痛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90例下腰痛和下肢根性疼痛患者进行了调查.分别进行体格检查、X线及MRI做出诊断.随机分成3组.第1组患者在受累神经根处硬膜外注射2.O ml的利多卡因和10 mg的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依那西普),第2组患者注射利多卡因2 ml与2ml类固醇激素(得宝松),第3组患者只注射利多卡因4.0ml.下腰痛和下肢疼痛评估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术前和术后1周疼痛程度.[结果]3组病例患者下腰痛和腿部疼痛的程度在局部硬膜外注射前没有明显不同.第1组患者的疼痛改善程度比第2组和第3组明显高;但第2组和第3组并没有明显差别.[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硬膜外注射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可能是一种治疗椎管狭窄引起的神经根疼痛的有效方法.单纯硬膜外注射麻药和局麻药混合类固醇激素疼痛缓解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2岁。2006年8月30日因高处坠落伤后出现腰痛、活动受限、双下肢麻木无力急诊入院。查体:腹胀,腹软,轻压痛,无反跳痛,胸腰段后突畸形。压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感觉减退,肌力Ⅲ级。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腹部B超正常,大小便常规正常。X线片示:L1椎体爆裂骨折。CT示:椎体后缘有骨片突入椎管至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4岁,因左膝关节疼痛5年,肿胀3年,加重伴活动受限1个月于2012年11月1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慢性间断性疼痛,无夜间痛,经药物治疗及理疗后症状无好转,3年前患者左膝关节开始出现肿胀,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为左膝关节滑膜炎,未予特殊治疗.1个月前左膝关节疼痛及肿胀加重,钝痛,有夜间痛,伴有明显活动受限,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治疗.查体:跛行步态,左膝关节明显肿胀,局部皮温、皮色正常,无静脉怒张,膝关节前方触痛,未触及明显包块.  相似文献   

14.
水平骶椎在临床上少见。本院在1979年3月收住一例。 病例报告:徐某某,女,51岁,住院 号:85415,因下腰痛六年余近一年加重,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五日入院。入院前腰痛甚不能参加劳动,需卧床休息或腰极度前屈位休息,但疼痛无放射,腰部活动前屈80度,后伸20度,左右侧弯正常。既往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下胫腓联合骨软骨瘤致腓骨自发性骨折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者,男,65岁,2005年2月中旬无明显外伤史,因左踝关节疼痛2h入院。检查:左外踝轻度肿胀,局部张力不高,无软组织挫伤与瘀血斑,无皮肤发红、发热等炎性改变。踝关节活动时腓骨下端疼痛,且该处有明显压痛,纵向叩击痛阳性。趾端血运良好,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正常。血沉18mm/h,碱性磷酸酶3.5U(布氏法),酸性磷酸酶1.0U(布氏法)。  相似文献   

16.
黄××,男,53岁, 发作性下腰痛3年余,劳累及受凉常为诱发因素,经休息或对症治疗有效。1989年  相似文献   

17.
手术治愈 1例骶管的多发性硬膜外囊肿 ,神经根袖与硬膜腔相通 ,双侧骶 1 -骶 3 呈对称性梭状囊肿出现 ,随体位变化而忽大忽小 ,在神经根袖的起始形成一个狭窄的“瓶颈”状报道如下 :女性 ,70岁 ,腰及右下肢串痛 2年 ,加重 2月 ,且出现左下肢胀痛 ,站立 ,咳嗽 ,大便时呈现典型的坐骨神经放射痛 ,至足背 ,足底 ,卧床时症状明显减轻 ,腰椎 X线片未见侧弯及隐性裂 ,下腰段 CT仅见腰 5骶椎管明显宽大 ,MRI检查 :骶管内囊肿 ,占据骶 1 -骶 3间隙 ,骶板明显变薄。体检 :营养中等 ,不能自已下床 ,站立时右下肢如电打样串痛 ,左臀部及大腿胀痛 ,腰…  相似文献   

18.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17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疼痛,疼痛呈间断性,夜间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未给予系统治疗;1个月前左膝关节疼痛加重,于2016年2月20日入院。检查:左膝关节无红肿,皮温正常,无浅静脉怒张,无瘢痕及窦道形成;左膝关节髌骨下方有压痛,左膝关节被动活动正常;左侧中指、环指中远端指节并指畸形(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8岁,因车祸致头创伤就诊。查体:神志清、头顶部有一3cm左右的裂伤、颈软、下劲段后部轻压痛、四肢活动自如,肌力正常,躯体和四肢感觉未见异常。Babinski征阴性。既往无婚迷史和逆行记忆遗忘史。给予头部清创缝合。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颈椎正侧位X线片未见明显骨折(图1),  相似文献   

20.
7 第3横突注射点71 适应证:第3横突疼痛综合征,软组织性腰痛、椎旁软组织痛。72 体位:俯卧位或健侧卧位。73 表面标志:第1骶椎骨嵴、下腰棘突、关节突及横突尖。74 操作方法:对较瘦患者,第3横突尖可明显地触及,这是由于第3横突较长的缘故。进针后,以45度角进入3~5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