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起武  赵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45-5346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41例窒息新生儿按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分组,所有窒息新生儿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轻、重度窒息组间急性期MPV及PDW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窒息组PLT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t=2.506,P<0.05);单器官损害组和多器官损害组比较,PLT、MPV及PDW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PLT、MPV及PDW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急性期PLT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但新生儿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与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关系,应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来确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窒息缺氧对新生儿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的活性的影响.方法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于2005年9月~2006年12月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出生时、3d、7d的56例窒息新生儿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Ⅲ活性,用凝固酶法测定蛋白S的活性.结果出生时、3d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窒息组下降明显,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结论窒息新生儿3d内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降低,并与窒息的程度有关,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降低明显窒息愈重,常合并多个组织器官损害,但未达到DIC标准.  相似文献   

3.
赵喜梅  周秀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233-3235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程度及临床特点,探讨与之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将172例窒息新生儿按孕周、体重、窒息程度、宫内窘迫、体温多因素进行分组研究,并将各器官的功能损害分为轻度与重度加以分析。结果: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率为85.5%,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58.7%。重度窒息组器官损害发生率及多器官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χ2=8.31,P<0.05)。窒息后器官损伤占首位的是大脑,其次为肾脏、心脏、电解质、胃肠、代谢、肺脏、肝脏。多器官损害随脏器损害个数的增加重度器官损害发生率逐渐升高,且死亡率亦升高。结论:器官损害发生率及程度与孕周、体重、窒息程度、低体温有相关性。提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注意保暖,减少冷损伤,提高医护人员复苏水平,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器官损害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血浆神经肽Y(NPY)的含量,探讨它与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7例窒息新生儿及12例健康新生儿血浆NPY含量,同时行头颅CT检查,测定脑实质CT值。结果:窒息组血浆NPY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NPY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窒息组C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轻、重度窒息组血浆NPY水平与脑实质CT值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68、-0.846,P<0.01),对照组血浆NPY水平与脑实质CT值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NPY含量及CT值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窒息越重,血浆NPY含量越高,CT值越低。血浆NPY可作为观察新生儿窒息程度和窒息后脑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9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凝血功能及生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9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凝血功能及生化指标。方法: ①对9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凝血功能及生化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经典参考值比较。结果: ①9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均有不同程度并发2 ~8种各系统器官损害并发症; ②9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凝血功能(PT、TTT、APTT、FIB) 与经典参考值比较, 均有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1); ③重度窒息并发肾衰患儿肾功能(BUN、Cr、UA) 与经典参考值比较, 都有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1); ④重度窒息并发各系统器官损害的生化指标(AST、CK、LDH、ALT、高GLU) 与经典参考值比较, 均有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1), 低GLU、低K+、高K+、低Ca++与经典参考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窒息后新生儿易并发各系统器官损害并发症。凝血功能应作为首选监测指标, 对防止新生儿在重度窒息及窒息后各系统器官损害, 有着指导性的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肌红蛋白(Myo)测定在诊治窒息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HIM)的价值。方法:测定西宁地区新生儿HIM轻、重度窒息组(104例)和对照组(38例)CK-MB、cTnI和Myo水平。结果:与正常新生儿比较,轻、重度窒息组CK-MB、cTnI和Myo值均显著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轻、重度度窒息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窒息程度加重而升高,其中Myo灵敏度最高,cTnI特异性最强,CK-MB、cTnI和Myo 3项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2.5%。结论:联合测定CK-MB、cTnI和Myo 3项指标有助于HIM的早期诊断、程度估计、预后及转归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窒息新生儿不同时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40例,重度窒息组20例。正常对照组40例,将2组窒息新生儿和正常对照组新生儿进行血清cTnI检测。结果:①重度窒息组血清cTnI与轻度窒息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且心肌损害程度随窒息程度加重而加重;检测血清cTnI能早期诊断心肌受损的发生,从而可以早期治疗,以预防心肌炎及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奔放  王民强  周剑波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37-283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检测的意义。方法将8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40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42例,入院时采集静脉血,进行vWF、D-D、AT-Ⅲ的检测;并设40例正常对照。结果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患者血浆中vWF、D-D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患者血浆中vWF、D-D较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患者血浆中AT-Ⅲ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患者血浆中AT-Ⅲ活性较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Ⅲ、D-D、vWF的异常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监测这几项指标对预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肌酶(CK-MB)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窒息新生儿及30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其中窒息组又分为轻度组30例,重度组30例。采用特异性CTN-I单克隆抗体结合化学发光反应建立免疫学发光测定法(CLIA)测定血清CTN-I和CK-MB水平。结果:①正常组CTN-I和CK-MB平均水平为(0.05±0.03)μg/L、(15.99±5.74)U/L;窒息新生儿轻度组CTN-I和CK-MB平均水平为(0.28±0.24)μg/L、(28.16±5.72)U/L;重度组平均水平为(3.25±2.79)μg/L、(73.97±66.95)U/L。②CTN-I和CK-MB水平在窒息新生儿中明显升高,且与窒息程度成正比。对照组与窒息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CTN-I和CK-MB水平能反应心肌损害的程度,它具有高敏性、高特异性,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新生儿心肌酶谱普遍升高多种原因分析。方法将住院足月患儿49例,按正常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中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分4组对照检测心肌酶谱。结果经过测定,新生儿出生时,由于骨骼肌受到损伤和短暂的缺氧,使其心肌酶谱不同程度的高于正常值,其中窒息患儿的心肌酶显着高于对照组患儿,重度窒息组患儿的心肌酶显着高于中、轻度窒息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明显改变,且与窒息程度相关,心肌酶谱测定能够反映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程度,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活性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检测观察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对新生儿窒息引起心肌损害的意义。方法:对42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同时28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中AST、LDH、CK、CK-MB的活性作对比分析。结果:窒息患儿心肌酶与正常组心肌酶对比明显升高,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CK-MB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 方法 用SysmexCA-7000全自动血凝仪对对80例NS患者及40例健康人进行血浆vWF、AT-Ⅲ、Fbg及D-D浓度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NS患者vWF、Fbg、D-D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AT-Ⅲ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 结论 vWF、AT-Ⅲ、Fbg及D-D水平的变化是监测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血浆脑利钠肽和血钠测定在新生儿窒息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浆脑利钠肽(BNP)、血钠水平的变化,评价窒息新生儿病情轻重和预后与血浆脑钠肽、血钠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41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及62例窒息新生儿(窒息组)出生3日内血浆BNP和血钠水平。结果:轻度窒息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而轻度窒息组血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血钠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P〈0.01)。3日内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浆BNP与血钠水平呈负相关(r=-0.762,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血浆BNP水平能反映窒息新生儿心功能损害及心肌损害程度、疗效,评价心功能障碍的预后。BNP可能参与和导致了窒息新生儿的低钠血症,并直接和经过低钠介导在新生儿窒息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浆BNP和血钠测定可以作为判断病情、评价疗效、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张慧琼  谭建新  敖当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4010-40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内皮素-1(ET-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RIA),动态检测54例HIE患儿与25例对照组新生儿VEGF、ET-1水平;同时对HIE患儿生后7~10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①轻、中、重度HIE患儿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恢复期水平较急性期显著升高,以重度HIE组升高明显(P<0.01)。②轻、中、重度HIE患儿血浆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中度HIE患儿恢复期血浆ET-1水平降至正常,而重度HIE组血浆ET-1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③NBNA评分<35分组其血浆VEGF、ET-1水平显著高于评分>35分组(P<0.01)。结论:动态监测血浆VEGF、ET-1水平对临床判断HIE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及5-吲哚乙酸(5-HIAA)含量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无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4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及4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浆及其新生儿脐血中5-HT和其代谢产物5-HIAA含量。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妇女血浆中5-HT含量、5-HIA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P<0.01),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12,r=0.503),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新生儿脐血中5-H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P<0.01),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50),轻度子痫前期组低于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新生儿脐血5-HIA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P<0.01),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51),轻度子痫前期组低于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母体血浆及其新生儿脐血血浆中5-HT、5-HIA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孕妇女血浆及其新生儿脐血5-HT、5-HIAA水平。5-HT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叶思思  童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687-4690
目的:探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评价孕妇高凝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41例健康孕妇在早孕期、中孕期和晚孕期的TPO、MPV、抗凝血酶-3(AT-3)、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小板聚集率(PAR)水平,计算孕妇各指标的阳性率,并分析TPO、MPV和其余指标间的相关性;同时选取30例健康非孕妇女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妊娠组中孕期TPO和MPV显著高于早孕期和对照组,晚孕期二者水平显著高于中孕期(P<0.01);中孕期AT-Ⅲ、FIB、D-D和PAR水平与早孕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晚孕期FIB、D-D和PAR水平显著高于中孕期,AT-Ⅲ水平显著低于中孕期(P<0.001)。TPO与MPV呈显著正相关;TPO和MPV与AT-Ⅲ呈显著负相关,与FIB、D-D和PAR呈显著正相关(P<0.01)。中孕期TPO、MPV、AT-Ⅲ、FIB、D-D、PAR和TPO+MPV阳性率显著高于早孕期,晚孕期各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中孕期(P<0.01)。中孕期和晚孕期TPO、MPV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AT-Ⅲ、D-D和PAR阳性率,不同孕期TPO+MPV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余4个指标的阳性率(P<0.01)。结论:TPO和MPV可能是导致孕妇血液高凝状态的更重要因素,联合测定TPO和MPV在监测孕妇围产期高凝状态的发展和预防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起武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563-3564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活性测定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214例窒息新生儿生后24 h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活性增高,重度窒息组CK及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心肌损害总发生率为85.05%,轻度窒息组为83.52%,重度窒息组为92.1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可致心肌损害,CK-MB活性增高是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窒息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轻度窒息组46例,重度窒息组29例,对照组30例,分别于出生后1~6 h、7~12 h、13~18 h、19~24 h及24 h以后各测定患儿指、趾端末梢血血糖1次,进行统计学分析。新生儿血糖值在2.2~7.0 mmol/L之间为正常,<2.2 mmol/L为低血糖,>7.0 mmol/L为高血糖。结果:出生后1~6 h 3组新生儿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4,P<0.05),重度窒息组血糖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q=3.91、4.46,P<0.05、0.01),轻度窒息组血糖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q=3.52,P<0.05)。窒息新生儿6 h内血糖值与窒息程度间呈正相关(r=0.574,P<0.01)。在1~6h和7~12 h内,血糖类型在不同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分别为H=15.291、6.401,P<0.05、0.01),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0.05)。其他时间段内组间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及时处理高血糖,维持血糖稳定,对于减少血糖异常引起的脑损伤进而改善患儿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中胃泌素、胃动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以及促使其恢复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将10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及重度窒息组,其中重度窒息组随机分为禁食组(A)与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组(B),用放射免疫法对出生后第1日喂奶前及第5日空腹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浓度进行了测定,与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结果①轻度窒息组生后第1日血中胃泌素、胃动素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重度窒息组生后第1日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生后第5日空腹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浓度均较生后第1日喂奶前升高(P<0.05);其中A组仍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B组其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P<0.01),与同期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轻度窒息新生儿生后第1日新生儿血中胃泌素、胃动素的水平基本同正常新生儿,提示可酌情给予早期胃肠营养。②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后第1日血中胃泌素、胃动素的水平明显降低,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缩短两种激素水平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浆FPA、F1+2、AT-Ⅲ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活动期UC患者、20缓解期UC患者及20例对照者的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原片段1+2(F1+2)、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结果:血浆FPA、F1+2水平活动期UC高于缓解期UC及对照组、缓解期UC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活动期UC低于缓解期UC及对照组、缓解期UC低于对照组,各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UC患者随着疾病严重度加重及病变范围扩大,血浆FPA、F1+2水平升高(P<0.05)、血浆AT-Ⅲ水平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FPA与AT-Ⅲ、F1+2与AT-Ⅲ的变化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UC患者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FPA、F1+2、AT-Ⅲ水平的变化与疾病活动性、疾病严重程度及病变累及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