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风湿性心脏病是妊娠合并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2/3~3/4为二尖瓣狭窄[1].妊娠期、分娩期容易并发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衰、心率失常,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目前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998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例妊娠期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在妊娠中晚期行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的孕妇在妊娠期的临床处理方法和母儿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54例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的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孕周、二尖瓣狭窄程度、孕期的管理和治疗及母儿结局。结果 (1)临床特点:54例患者中轻度狭窄9例,中度狭窄10例,重度狭窄35例,年龄25~34岁,发病孕周12~38周,临床表现:二尖瓣面容,劳力性呼吸困难,听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二尖瓣型P波;心脏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肺水肿、心内膜炎、心力衰竭、死亡等;(2)重度狭窄与轻、中度狭窄在孕妇心脏并发症和胎儿/新生儿并发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二尖瓣狭窄的孕妇中轻度和中度狭窄,通过药物治疗,重度二尖瓣狭窄需经皮介入性球囊扩张术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特别是重度二尖瓣狭窄,应孕前咨询,及时干预,可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25例心脏手术后的妊娠及分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的患者能否安全度过妊娠及分娩期的主要因素。方法对1984年1月至1997年12月住院分娩的心脏手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中先心病17例占68%,心脏瓣膜病8例占32%。所施手术有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5例,二尖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狭窄分离术1例,二尖瓣扩张术、动脉导管结扎术各2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过心衰,妊娠及分娩期心功能Ⅰ~Ⅱ级。分娩方式:剖宫产11例,产钳助产3例,胎头吸引器助产2例,正常产9例。娩出男婴18例,女婴7例,均存活,无显形畸形。结论心脏手术后能否妊娠与妊娠前心脏矫治术有关,术后心功能分级亦是能否耐受妊娠的另一因素。若术后心功能Ⅰ~Ⅱ级多能安全度过妊娠及分娩期,但属高危妊娠应加强孕产期监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及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0例为观察组,正常分娩孕妇6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并发症类型与子宫肌瘤的特性有关,分娩时多采用单纯性剖宫产术或剖宫产联合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患者行二尖辩球囊成形(PBMV)术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7年临床资料,43例孕27~39周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患者行PBMV术.结果:43例手术均成功,左心房平均压力由术前的32.18±3.57 mmHg降至8.65±2.78mmHg(P<0.01),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0.89±0.26 cm2增至1.83±0.33 cm2(P<0.01).心尖部舒张期杂音由术前的3/6~4/6级降为0~1/6级,原有收缩期杂音没有增强,无新出现的收缩期杂音,孕妇心功能由术前Ⅲ~Ⅳ级恢复至Ⅰ~Ⅱ级,无手术并发症,且均能继续妊娠至足月生产,无母婴死亡.结论:对于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患者,为保证母婴安全,PBMV术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科处理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迅猛上升 ,术后再次妊娠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问题逐渐受到重视。本工作对我院 2 4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科处理、分娩方式及结局作了初步探讨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对象 :1994年至 2 0 0 1年 ,我院妇产科共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 2 47例 ,年龄 2 4~ 3 4岁 ,孕周 3 1~ 42周+2 ,术后间隔时间 1~ 9年。前次剖宫产指征为前置胎盘、巨大儿 (头盆不称 )、胎儿宫内窘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骨盆狭窄 (畸形 )、胎位不正、子宫破裂者分别为 5 9、67、41、2 0、2 1、3 0、9例。 2 47例中 ,经阴道试产者…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脊柱侧凸是较少见的妊娠合并症 ,威胁母婴健康 ,严重者甚至导致母婴死亡。我院 1986年至 2 0 0 1年 9月分娩的 192 0 0例孕妇中 ,有 4例合并脊柱侧凸 ,占同期妊娠分娩的 0 0 2 1%。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 4例妊娠合并脊柱侧凸患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情况、妊娠及分娩结局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例 1 患者 5岁始逐渐出现脊柱弯曲 ,13岁病情发展迅速 ,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凸 ,行手术治疗 (脊柱融合 +矫正术 ,1个月后矫正器因脱落而取出 ) ,术后病情明显好转 ,最终身高 15 0cm ,平时无自觉不适症状 ,仅劳…  相似文献   

8.
球囊扩张术用于二尖瓣狭窄孕妇五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球囊扩张术用于二尖瓣狭窄孕妇五例报告陶谦民陈君柱朱建华张芙荣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妇女在妊娠期间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内科治疗无效时需紧急开胸行二尖瓣分离术,对孕妇和胎儿均有高度危险性,近年来,我们对院5例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患者施行经皮二尖瓣球囊...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手术干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手术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需行心脏手术干预性治疗的3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中17例因重度二尖瓣狭窄行经皮球囊扩张术(PBMV),术后二尖瓣瓣膜面积明显大于术前(P<0.01);在体外循环下行开胸手术者9例,其中7例因机械瓣膜血栓形成行瓣膜再置换术,1例为左房黏液瘤行切除术,另1例因华氏窦破裂行修补;5例因室上性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3例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起搏器.22例患者的心功能Ⅲ~Ⅳ级,经手术后均改善为Ⅰ~Ⅱ级.治疗后34例孕产妇均存活,胎儿存活23例(67.6%),随访未发现异常.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需行手术干预者,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心脏病及心功能状况,由多科室经验丰富的专家共同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心脏病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对妊娠合并心脏病 5 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 136 2 4例 ,其中妊娠合并心脏病 5 6例 ,占分娩总数的0 .4 1% ,同期围产期孕产妇死亡 9例 ,占 0 .6 6 % ,合并心脏病患者死亡率为 0。患者年龄 2 3~ 33岁 ,平均 2 6 .7岁 ,其中经产妇 6例 ,初产妇 5 0例。心功能分级 ,Ⅰ级 6例 ,Ⅱ级 2 9例 ,Ⅲ级 12例 ,Ⅳ级 9例 ,发生心衰 9例。心脏病类型 :先天性心脏病 31例 ,包括先心病术后 8例 ,风湿性心脏病 8例 ,妊高征…  相似文献   

11.
妊娠 2 0周后的胎儿在子宫内死亡 ,称为死胎。 1993年 4月至 2 0 0 0年 3月我院诊治因单纯脐带因素所致死胎 12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孕妇 2 3~ 42岁 ,孕周 2 0~ 40周 ,,初产妇 8例 ,经产妇 4例。其中 7例妊娠 2 6~ 38周间有膝胸卧位史。 12例中 9例入院前有胎动感异常史 ,产前检查时听不到胎心搏动。 12例均行B超检查证实为死胎。2 结 果   12例均行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引产并成功 ,其中臀位 4例、头位 8例。分娩后仔细检查脐带 ,见脐带缠绕 6例 ,其中4例脐带绕颈≥ 2周 ,同时合并绕胸或绕腹或同时合并绕肢 1~ 2周。脐带扭转…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肝内胆汗淤积症产前胎儿监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特发于妊娠中晚期 ,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早产 ,甚至胎儿突然死亡。正确评价ICP孕妇的胎儿宫内情况 ,对改善围产儿预后极为重要。我们回顾分析了 1997至 2 0 0 0年在我院分娩的ICP产妇 47例 ,以研究产前的各项监护指标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7至 2 0 0 0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 430 4例 ,ICP 47例 ,发病率为 1.12 %。年龄 2 1~ 31岁 ,平均 2 6 .1岁。1.2 方法 复习孕妇的病史、症状 ,记录临产前末次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房颤动对母儿的影响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上海仁济医院诊治的13例妊娠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多有器质性心脏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是主要病因(76.92%);妊娠合并心房颤动且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Ⅲ~Ⅳ级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80%vs0%,P<0.05);医源性胎儿丢失率23.08%(3/13),早产发生率23.08%(3/13)。结论:患器质性心脏病的孕妇合并心房颤动易致母亲心功能恶化,应动态监测心功能,及时处理。为母亲安全,宜适时引产或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4.
小儿多发性气管支气管畸形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将我院1982年10月至2003年4月心脏瓣膜置换术(CVR)术后妊娠分娩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并对CVR术后妊娠、分娩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患者8例,年龄23~30岁,平均28岁。均为风湿性心脏病,其中二尖瓣膜置换术7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膜置换术1例。所换瓣  相似文献   

15.
妊娠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表现是疼痛及不孕 ,其不孕率可高达 40 % ,对此病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 ,恢复正常解剖及生育功能[1] 。妊娠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资料尚少见。现将我院近 5年来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妊娠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的 16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共 10 2 2 5例 ,平均 2 6 .3岁。按年龄分为 4组 ,见表 1。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 16例 ,占同期分娩人数的 0 .16 % ,2 6~ 39岁 ,平均 30 .2± 2 .5岁 ;初产妇 15例 ,经产妇 1例 ,后者系剖宫产术后 3年再次妊…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资料齐全的65例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二尖瓣狭窄程度分为二尖瓣正常组20例(瓣口面积〉4.0cm^2)、轻度狭窄组11例(瓣口面积2.5—4.0cm^2)、中度狭窄组14例(瓣121面积1.5—2.5cm^2)以及重度狭窄组20例(瓣口面积〈1.5cm^2);根据是否伴有肺动脉高压分为正常压力组33例[肺动脉压〈30mmHg(1mmHg=0.133kPa)]、轻度升高组18例(肺动脉压31—49mmHg)、中度升高组7例(肺动脉压50~79mmHg)和重度升高组7例(肺动脉压≥80mmHg);根据孕前是否进行心脏手术分为心脏手术组14例和非心脏手术组51例;根据患者的不同心功能状态分为Ⅰ级组24例、Ⅱ级组13例、Ⅲ级组13例、Ⅳ级组15例,观察各组的围产儿结局。分析以上各种因素对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二尖瓣正常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者为80%(16/20),Ⅳ级组患者中,80%(12/15)在中度狭窄组(6例)及重度狭窄组(6例),与二尖瓣正常组和轻度狭窄组的心功能Ⅳ级发生率(20%,3/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压力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者为73%(24/33),重度升高组患者心功能Ⅳ级的发生率(6/7)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的发生率(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脏手术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发生率为71%(10/14),Ⅲ级和Ⅳ级的发生率均为14%(2/14),前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脏手术组患者Ⅰ~Ⅳ级心功能发生率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心功能Ⅰ~Ⅲ级组患者的平均孕周及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功能Ⅳ级组平均孕周为(34.6±3.1)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2176±186)g,明显低于心功能Ⅰ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Ⅳ级组患者中,共发生医源性流产和引产9例(14%,9/65),医源性早产18例(28%,18/65),胎儿生长受限4例(6%,4/65),围产儿死亡3例(5%,3/65);而心功能Ⅰ~Ⅱ级组患者以上指标均为0。(5)65例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合并心房纤颤者7例,其心功能Ⅲ~Ⅳ级(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6/7。结论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伴中、重度二尖瓣狭窄、重度肺动脉压升高及心房纤颤,容易发生心功能衰竭危及生命,不宜妊娠。已妊娠者应尽早终止妊娠;心功能Ⅲ~Ⅳ级的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医源性流产、早产和围产儿病率均增加,围产儿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11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在临床常见 ,其危害性较非孕期大 ,对母儿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非常重要。现将我院 13年来收治的 113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院分娩孕妇总数 3 0 2 40例 ,同期收治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113例 ,发生率占 0 4%。病人年龄 2 1~ 40岁 ,平均 2 6岁。卵巢肿瘤发生在左侧有 59例 ,右侧 48例 ,双侧 6例。1 2 诊断方法及时间  113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方法及时间见表 1。 3 5例于孕前已确诊为卵巢肿瘤 ,≤ 12孕…  相似文献   

18.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与分娩1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心脏瓣膜置换术已广泛地得以开展 ,术后患者心功能明显得到改善 ,因而育龄妇女在瓣膜置换术后妊娠与分娩已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广东省人民医院 1987年 9月至 1997年 8月对 1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及分娩的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孕妇的心功能与妊娠分娩情况患者年龄 2 1~ 42岁 ,均因风湿性心脏病行心脏手术 ,其心功能及妊娠分娩情况见表 1。表 1  19例孕妇心功能与妊娠分娩情况病例诊断手术名称 心功能级别术前术后手术距妊娠间隔时间 (年 ) 妊娠过程 分娩方式及母儿情况产后心功能级别1MS 二尖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孕妇合并恙虫病认识,保障孕妇及胎儿安全。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住院的25例妊娠妇女合并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均有肝肾功损害,16例并贪血,其中重度贫血3倒,血小板减少11例,其中血小板少于6万/L 2例。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全面掌握病史,仔细查体以发现具有确诊意义的焦痂是诊断关键,妊娠合并恙虫病血小板减少的处理重点是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及时纠正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加强胎儿监护,对孕妇围产期保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胎儿血小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 bocytopeinc purpura,ITP)对胎儿及新生儿血小板的影响。 方法 以 39例妊娠合并 ITP孕妇 (ITP组 )为对象 ,检测胎儿脐血 (2 0例 )及出生时脐血 (39例 )的血小板含量。以 5 7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析妊娠合并 ITP时胎儿血小板的变化及其母儿血小板的相关性。 结果 胎儿脐血与出生时脐血血小板呈高度正相关(r=0 .92 6 ,P<0 .0 1) ,分娩过程与分娩方式并不改变胎儿血小板含量 ;合并 ITP的孕妇 ,胎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 (2 8.2 % )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1.8% ) (P<0 .0 1) ;母儿血小板无显著相关性 (r=0 .387,P>0 .0 5 )。 结论  (1)妊娠合并 ITP常常导致胎儿血小板减少 ,发生率为 2 8.2 % ;(2 )母儿血小板无显著相关性 ,母亲血小板多少不能反映胎儿血小板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