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孕产妇羊水过少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B超羊水最大深度法及羊水指数法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比较分析240例羊水过少(观察组)和240例羊水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B超测量羊水量与实际过少的符合率、分娩情况及新生儿预后.结果AFI小于3.5cm时,B超测量羊水量与实际羊水过少符合率为100%;AFI为3.5~5.0 cm时为80%;AFI为5~8 cm时为58%;观察组择期剖宫产和急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胎儿宫内窘迫与羊水轻度混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对羊水过少的产前及产时监护,对重度羊水过少者不予试产,对试产的孕产妇产程中出现异常及时行急诊剖宫产而不过度试产.对于羊水过少,同时又合并其它高危因素者,应禁止试产,以剖宫产结束妊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B超诊断足月妊娠孕妇羊水过少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B超羊水最大深度法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D)的比值(S/D)值,比较分析120例B超诊断羊水过少(观察组)和120例B超羊水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B超诊断羊水过少的符合率、分娩情况及新生儿预后。结果AFD在1.0~1.2cm时,与实际羊水过少符合率为100%;1.3~2.0cm时为80%;2.1~30cm时为58%;观察组择期剖宫产和急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阴道分娩成功率低于对照组(P〈0.01);胎儿宫内窘迫与羊水轻度混浊的发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加强对羊水过少的产前及产时监护,对重度羊水过少者不予试产,对试产的孕妇产程中出现异常及时行急诊剖宫产而不过度试产。对羊水过少.同时又合并其它高危因素着,应禁止试产.以剖宫产结束妊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孕妇超声检查提示羊水过少时,阴道试产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2007年1~12月应用羊水指数(AFI)法估测羊水量,分析比较该院超声诊断98例羊水临界过少(即羊水偏少)者作为观察组1,98例羊水绝对过少者作为观察组2,98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为对照组,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1与对照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与对照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作为及时发现羊水过少的可靠方法。诊断羊水绝对过少者应适时剖宫产结束分娩,诊断羊水临界过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4.
李芳 《中国保健》2006,14(20):26-27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时B超产前诊断羊水过少的方法及标准,以及羊水过少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羊水指数法(AFI)测量羊水量,比较分析111例B超诊断羊水过少(观察组)和111例B超诊断羊水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B超测量羊水量与实际过少的符合率、分娩情况及新生儿预后.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40~416/7孕周间,羊水过少(观察组)与羊水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轻度窒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超诊断羊水过少是比较可靠的方法,羊水过少易发生不良围产儿结局,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发现羊水过少者应高度重视,加强监护,尽可能避免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足月妊娠妇女超声检查提示羊水偏少时,阴道试产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应用羊水指数(AFI)法估测羊水量,并测定多普勒监测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分析比较168例超声诊断羊水偏少者(AFI 5.0~8.0cm为观察组)和172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AFI>8.0 cm为对照组)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1.0%(52/168)比12.2%(21/172)](P<0.05).结论 超声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6.
B超检测羊水过少与围产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B超检测分析妊娠孕产妇羊水过少与围产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经B超检测羊水过少而住院治疗的孕妇12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我院分娩羊水量正常孕妇125例作为对照,两组病例比较分娩情况以及新生儿预后。结果观察组择期剖官产和急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官内窘迫与羊水轻度混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加强对羊水过少的产前及产时监护,对重度羊水过少者不予试产,对试产的孕产妇产程中出现异常及时行急诊剖官产而不过度试产。对于羊水过少,同时又合并其它高危因素者,应禁止试产,以剖宫产结束妊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处理方式、分娩方式以及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6月150例在解放军第421医院住院分娩诊断为羊水过少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150例产妇中,产前B超诊断AFI≤8 cm者136例,另外14例产前B超未诊断,但产后证实为羊水过少,羊水过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67%。②阴道分娩组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性状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③羊水量越少,胎儿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及时处理羊水过少可以降低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延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凤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381-2382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寻找正确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1例延期妊娠病例,以其中合并羊水过少的51例为观察组,450例羊水量正常的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结果:延期妊娠羊水过少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率均显著高于羊水量正常组(P<0·01,P<0·05)。结论:延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的妊娠结局较差,易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因此对于羊水指数≤5cm者,在除外胎儿畸形后应剖宫产结束分娩;对于羊水指数5~8cm者,在严密监护下可引产、阴道试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9.
李苗  徐小凤  黄广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660-3663
目的:探讨母体水化疗法对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妊娠28~36周确诊为羊水过少(ROH)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人。饮水疗法组采取饮水疗法,静脉补液组采取静脉补液疗法,7天后行B超复查羊水AFI值,如AFI≤8.0 cm者继续重复疗程1次,治疗后对照其羊水AFI值的变化;另选48例妊娠28~36周确诊为羊水过少患者为对照组,除加强监护外未予特殊处理。各组临产后均予阴道试产,分析比较各组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饮水疗法及静脉补液组治疗后AFI增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急诊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饮水疗法及静脉补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母体水化疗法对妊娠晚期无明显妊娠合并症,对ROH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较长期的母体水化疗法能显著增加ROH患者的羊水容量,降低因羊水过少而导致的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提高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徐建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4997-4998
目的:分析羊水少的足月妊娠孕妇阴道试产结果及围产儿结局。方法:以2009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21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羊水指数(AFI)法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比值(S/D),分析比较超声诊断羊水偏少100例及羊水过少10例(研究组)和羊水量正常100例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中新生儿重度窒息13例,重度窒息发生率为11.8%;新生儿病死4例,新生儿病死率为3.6%;剖宫产59例,占53.6%;阴道分娩51例,占46.4%。对照组中新生儿重度窒息1例,重度窒息发生率为1.0%;剖宫产37例,占37.0%;无新生儿病死。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量少患者的新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产妇。羊水量少对胎儿危害较多,孕妇如发现胎动异常或腹部不适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进行及时处理,减少不良围生期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对围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玲  葛清 《现代医院》2007,7(1):21-23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6月~2005年12月住院治疗的羊水过少孕妇212例,随机抽取同期我院分娩的羊水量正常孕妇2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就妊娠并发症、围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羊水过少组中胎儿生长受限(FGR)、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PIH)、过期妊娠及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羊水过少组中同时合并两种、三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p<0.01),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羊水粪染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p<0.05,p<0.01)。伴有妊娠并发症的羊水过少孕妇,其胎儿宫内窘迫及羊水Ⅱ、Ⅲ度粪染率远较无妊娠并发症孕妇高(p<0.01)。结论羊水过少与并妊娠发症密切相关,它严重威胁围生儿生命,如果同时合并妊娠并发症则风险更大,羊水过少可作为许多妊娠并发症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12.
羊水过少对围产期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及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羊水过少1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羊水过少的临床符合率为96.43%。过期妊娠、IUGR、妊高征及胎盘钙化与羊水过少密切相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羊水过少组羊水Ⅲ度污染、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超声检查是及时发现羊水过少的可靠方法。羊水过少对围产儿影响严重,一旦确诊,应严密监测胎心及羊水变化,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足月妊娠羊水偏少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54例羊水过少患者及191例羊水量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不同分娩方式下新生儿异常情况的发生率。结果羊水偏少组及羊水过少组新生儿异常发生率均高于羊水正常组(χ2=0.001,P<0.05),但羊水偏少组与羊水过少组新生儿异常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978,P>0.05);不同分娩方式羊水偏少组与羊水过少组新生儿异常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0.103、0.117,均P>0.05);羊水偏少组与羊水过少组发生羊水污染者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异常情况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0.804、0.151,均P>0.05)。结论足月妊娠羊水偏少不容忽视,同样易导致围产儿异常,阴道试产时应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临产进入活跃期后胎儿窘迫的原因及采取不同分娩方式时围产儿的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年内在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分娩的胎儿资料,统计胎儿窘迫发生例数,并根据其最终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分析胎儿窘迫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分娩方式胎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4928例胎儿中,发生胎儿窘迫者278例(5.64%),其中采取剖宫产者162例(58.27%),采取经阴道分娩者116例(41.73%);母体、胎儿、胎盘、脐带、羊水和产程为胎儿发生窘迫的危险因素;胎儿窘迫多发生于第一产程(80.9%),发生率高于第二产程(19.1%).糖尿量异常可造成加速期和减速期胎儿窘迫发生率增高(χ2值分别为14.057、57.140,均P<0.001);早破水可使减速期和第二产程胎儿窘迫发生率增高(χ2值分别为16.444、11.735、,均P<0.01);产程异常可造成最大加速期、减速期和第二产程胎儿窘迫发生率增高(χ2值分别为7.610、26.135、13.318,均P<0.001).剖宫产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χ2=8.603,P=0.003).结论 初产妇足月妊娠活跃期后出现胎儿窘迫时采取不同分娩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围产儿结局,最关键的是早期诊断、正确处理,根据产程进展、胎儿缺氧程度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才能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延期妊娠分娩的产妇羊水过少组98例及羊水正常组343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羊水过少组中羊水Ⅱ度以上粪染、胎盘成熟度Ⅲ+级及胎盘钙化、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引产率、产后出血率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羊水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慢性缺氧敏感的特异性指标,不论是延期妊娠还是过期妊娠,一经确诊应积极处理,估计短时间内不能分娩者,宜剖宫产结束妊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足月胎膜未破羊水过少及胎膜早破残留羊水量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孕妇中选取100例孕足月胎膜未破羊水过少者作为观察A组,100例胎膜早破残留羊水量过少者作为观察B组,100例胎膜未破且羊水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阴道试产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及最终分娩方式等围生期结局的差异。结果:两个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及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观察组两项观察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个观察组羊水污染严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A组高于观察B组(P0.05)。对照组阴道顺产比例高于两观察组(P0.05),两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另外两组,产程短于另外两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胎膜破裂与否羊水过少是产妇分娩的不利因素,需早期诊断,及时处理,确保安全,顺利分娩。  相似文献   

17.
林碧绿 《现代医院》2012,12(7):59-6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不同残余羊水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48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羊水量正常者53例(羊水量正常组),羊水量偏少63例(羊水量偏少组),羊水量过少32例(羊水量过少组)。结果羊水过少组剖宫产率63.13%,明显高于羊水正常组24.53%及羊水偏少组38.10%,羊水过少组与羊水正常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2=7.15,p<0.05);阴道自然分娩率羊水正常组为69.81%,羊水偏少组为46.03%,羊水过少组为28.13%,羊水偏少组、羊水过少组与羊水正常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2=6.64,2=13.96,p<0.05);宫内感染发生率羊水正常组0.00%,羊水偏少组3.18%,羊水过少组12.50%,在三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2=8.23,p<0.05);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羊水正常组11.32%,羊水偏少组20.64%,羊水过少组为37.50%,羊水过少组与羊水正常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2=8.19,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羊水正常组5.66%,羊水偏少组19.05%,羊水过少组为37.50%,羊水偏少组、羊水过少组与羊水正常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2=4.58,2=5.58,p<0.05)。结论胎膜早破时残余羊水量的多少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羊水残余量越少胎儿的预后相对越会受到影响,并且剖宫产率会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