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慧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751-1751
目的:调查丹东地区人群HCV感染状况。方法:对丹东地区274例献血员、202例正常人进行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结果:献血员抗-HCV阳性率为11.68%,一般人群阳性率为2.47%.表明丹东地区存在HCV感染。123例成人中有4例阳性,阳性率为3.25%。79例儿童中有1例阳性,阳性率1.26%。两者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加强对儿童的防护措施和对献血员严格检测抗-HCV,以杜绝输血后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7,(22):160-163
目的了解2012~2016年梅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的丙型肝炎感染状况,以期为保证无偿献血血源质量和安全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梅州市无偿献血者共151 995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这151 995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进行抗-HCV检测,对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感染在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血型、不同职业的分布进行分析。对抗-HCV阳性血液标本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IFCC法),统计ALT检测不合格情况,并分析抗-HCV阳性血液标本ALT不合格在不同性别的分布情况。结果 151 995例无偿献血者的抗-HCV阳性率为0.058%,低于全国无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率,2013年的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最低(0.045%),2015年最高(0.079%);男性人群、女性人群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057%、0.060%,不同性别的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60岁的抗-HCV阳性率最高(0.089%),18~24岁最低(0.053%),不同年龄段的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型血的抗-HCV阳性率最高(0.080%),A型血的抗-HCV阳性率最低(0.041%),不同血型的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和军人的抗-HCV阳性率最高(0.131%),高于其它献血人群(P<0.05)。抗-HCV阳性血液标本中,共检出9例ALT不合格,ALT不合格率为10.227%,男性和女性抗-HCV病例中的ALT不合格率分别为10.769%、8.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2~2016年梅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的丙型肝炎感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的感染分布较为均匀,而不同职业人群中,学生和军人的丙型肝炎感染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枣庄地区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动态、特征及规律。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枣庄市本地户口的义务献血人员及市立医院住院患者首次进行输血前筛查人员的抗-HCV阳性结果进行分析并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枣庄市部分群体抗-HCV阳性率为0.31%,明显低于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3.2%)。枣庄市输血前筛查与献血前查体人员抗-HCV阳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阳性男性145例,占63.88%(145/227),女性82例,占36.12%(82/227);16岁~55岁207例,占91.18%(207/227);输血史20例,占8.81%;牙科治疗史66例,占29.07%;侵入性操作史60例,占26.43%;母婴相关者3例,占1.32%;性伴侣10例,占4.41%;吸毒0例;不详86例,占37.89%。结论枣庄市部分群体抗-HCV阳性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牙科治疗及侵入性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4.
PCR和ELISA检测不同人群TTV的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检测湛江地区不同人群TTV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PCR和ELISA法同时检测正常献血员血清标本 5 12份 ,HBsAg阳性血清标本 60份 ,抗 HCV阳性血清标本 48份。结果 正常献血员、HBsAg阳性、抗 HCV阳性标本用PCR法检测TTVDNA阳性率分别为 10 .94%、13 .3 3 %和 16.67%;ELISA检测抗 TTVIgG ,阳性率分别为 7.42 %、10 .0 0 %和 10 .42 %。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不同人群TTVDNA和TTVIgG阳性率差异也无显著性 ( P >0 .0 5 )。结论 该地区献血员人群TTVDNA、TTVIgG与HBsAg阳性、抗 HCV阳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南京地区献血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我们对南京地区2002名献血者进行了抗-HCV 检测,同时对其它标志物进行了调查研究。2002名献血者中南京市区公民义务献血者(A 组)917人,本站朱林镇采血点(B 组)581人,汤山镇采血点(B 组)504人。试剂采用加拿大Yes 公司与中国输血研究所合作研制的抗-HCV 和抗-HIV 诊断血球;美国Chiron 公司的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HCV 诊断试剂;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HBsAg 诊断试剂;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的抗-HBc 酶联免疫诊断盒。结果与讨论:2002份标本中,抗-HCV 阳性20例(1.0%),其中A 组1例(0.1%),B 组8例(1.4%),C 组11例(2.2%)。20例抗-HCV 阳性标本进一步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凯里地区近年来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标志物的感染状况。方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血清抗体(TP-Ab)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采用速率法。结果:2010年—2012年共检测血液标本52 898份,合格数50 632份,不合格数2 266份,其中ALT不合格比例最高占1.97%,其次是TP-Ab阳性占0.72%,HBsAg阳性率占0.57%,抗-HCV阳性占0.22%,抗-HIV阳性占0.05%。结论:为了保证血液质量,防止通过输血传播疾病,献血前HBsAg和ALT的筛查可明显降低血液的报废率和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衡水市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无偿献血者抗-HCV.结果 衡水市无偿献血者抗-HC阳性率2011至2014年分别为0.28%、0.19%、0.07%和0.13%;男性偿献血者抗-HC阳性率为0.16%,女性为0.17%;18~25岁、26~35岁、36~45岁和46~55岁4个年龄段,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16%、0.14%、0.17和0.20%;A、B、C和AB型献血者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16%、0.17%、0.16%和0.17%.衡水市无偿献血者抗-HCV总阳性率为0.17%,不同年份献血者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献血者抗-HC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不同血型之间献血者抗-HCV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衡水市无偿献者抗-HCV与年份、年龄和血型无关.  相似文献   

8.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HCV RNA含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HCV RNA载量与抗-HCV、HCV抗原含量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与符合性。方法用RFQ-RT-PCR法检测130份怀疑HCV感染的血清中的HCV RNA,同时检测ALT和抗-HCV。结果130份样本中HCV RNA阳性率为53.9%(71/130);抗-HCV阳性率为56.3%(72/130);ALT异常率为50.0%(65/130)。抗-HCV、HCV抗原滴度和ALT异常率随着HCV RNA载量升高而增加。结论用RFQ-RT-PCR-法检测HCV RNA可以确定。①长期高滴度抗-HCV血清具有传染性,并常预示患者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加大,应该积极治疗。②抗-HCV、HCV抗原含量与HCV RNA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有符合性和互补性。③对慢性丙型肝炎长期抗-HCV阳性,若出现HCV RNA出现升高1lg10以上可以鉴别活动性、复制性程度。④是选择抗病毒药物和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ELISA法抗-HCV阳性献血者分片段试剂和RT-PCR法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加宏  王南  刘林 《淮海医药》2008,26(5):403-404
目的观察无偿献血者标本中ELISA法抗-HCV检测的假阳性问题以及ELISA法对HCV不同抗原片段的反应性。方法留取本站无偿献血者中抗-HCV阳性(两种试剂检测阳性)样本56份和可疑样本(单试剂检测阳性)90份,分别使用抗-HCV分片段试剂和RT-PCR试剂进行检测,对使用分片段抗-HCV试剂检测单片段和两个以上片段(≥2个片段)阳性的样本再进行RT-PCR的确证检测。结果56份抗-HCV阳性的样本中分片段试剂两个片段以上阳性45份(80.4%),RT-PCR阳性19份(42.2%);单试剂抗-HCV检测阳性样本90份中分片段抗-HCV双片段以上阳性12份(13.3%),RT-PCR阳性0份(0%);单试剂抗-HCV检测阳性样本90份中分片段抗-HCV单片段阳性20份(22.2%),RT-PCR阳性1份(1.1%);154份阴性样本分片段抗-HCV试剂单片段阳性3份,RT-PCR检测全部阴性。结论目前采用两种抗-HCV试剂对献血者进行抗-HCV筛选,能够保证血液安全;抗-HCV试剂检测的假阳性率偏高,导致一些献血者的检测结果被误判;单试剂抗-HCV检测存在一定的漏检率,对献血者进行抗-HCV进行检测时应选择恰当的配伍试剂。  相似文献   

10.
李笋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99-100
目的探讨传染性疾病标志物在手术和输血前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5000份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所选标本均采用ELISA法对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步骤根据试剂盒列出的操作方法进行。结果本文所选5000份标本中,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总的阳性例数为315例,总的阳性率为6.3%(315/5000)。HBsAg阳性例数为196例,阳性率为3.92%;抗-HCV阳性例数为92例,阳性率为1.84%;抗-HIV阳性例数为2例,阳性率为0.04%;梅毒抗体阳性例数为25例,阳性率为0.5%。结论患者在手术前和输血前进行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有助于防止交叉感染,避免术中医务人员感染,并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四项传染病患者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输血前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法对1905输血者进行了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检测。结果 HBsAg为阳性144例,阳性率为7.56%;抗-HCV阳性54例,阳性率2.52%;抗-HIV阳性1列,阳性率0.52%;抗-TP阳性48例,阳性率为2.52%。男女两性的感染率是没有明显差异的(P>0.05)。HBsAg阳性率各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年组和老年组HBsAg阳性率高,青少年组HBsAg阳性率明显降低。抗-HCV、抗-TP阳性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抗HIV阳性率略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血者输血前乙肝、丙肝、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对患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检测,可以减少医院感染,有效的加强了输血安全,为血液传播疾病引起的医患纠纷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CV、HCV-RNA与ALT的检测结果,控制丙型肝炎经输血途径传播,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我站采集的献血者58621例次的血液样本进行抗-HCV、HCV-RNA与ALT检测,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无偿献血者58621例次检测抗-HCV阳性率为1.784%(1046/58621)。抗-HCV阳性1046例次中,男性阳性率为2.081%(759/36458),女性阳性率为1.295%(287/22163)。首次献血者阳性率为4.049%(804/19856),非首次献血者阳性率为0.624%(242/38765)。不同性别、首次与非首次献血的抗-HCV阳性率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偿献血者58621例次中抗-HCV和HCV-RN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者841例次,抗-HCV阴性而HCV-RNA阳性者15例,抗-HCV阳性而HCV-RNA阴性者205例。HCV-RNA的阳性率为1.460%(856/58621)。856例次HCV-RNA阳性者中ALT异常率56.308%。结论单纯使用抗-HCV或HCV-RNA检测诊断HCV感染均有其局限性,采用同时检测抗-HCV与HCV-RNA指标可有效提高献血者HCV感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散在非 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作者用4种第3代HCV 酶免疫法(EIA)对47名第2代HCV EIA阳性、但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持续正常的献血员检测血清抗HCV IgG.用Abbott抗HCV核心IgM EIA试剂盒检测抗HCV核心lgM,同时用3种市售免疫印迹试剂盒确证.另外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CV RNA.结果表明,47名经Abbott第2代试剂盒检测抗-HCV阳性的献血员,用第3代Abbott EIA检测IgG阳性率为95.7%.其他3种试剂盒的阳性率为:Sanofi 59.6%,Ortho 63.8%,Murex 72.3%.这4种试剂盒有61.7%的一致性.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i-ba3的抗体阳性率为44.7%,Deciscano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与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抗-HCV阳性样本441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CV-RNA含量和其ALT水平。结果 441例抗-HCV阳性的血清中HCV-RNA阳性的有295例,阳性率67%,HCV-RNA阳性率随抗-HCV的S/CO值升高而升高。ALT异常的有269例,阳性率61%,ALT的含量及阳性率随HCV-RNA的含量升高而升高。结论 HCV-RNA的阳性率与抗-HCV的S/CO值存在正相关,ALT的阳性率及含量与HCV-RNA呈正相关,因此,可根据抗-HCV检测的S/CO值及ALT的含量辅助临床了解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重庆永川地区无偿献血者HCV抗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地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情况不一 ,抗 -HCV阳性率也不一样。为了解我地区献血人群HCV感染现状 ,笔者对我中心血库抗 -HCV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 1标本来源 :2001年1月~2002年12月来我中心血库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5098份 ,按常规分离血清 ,并立即作抗 -HCV检测。1 2抗 -HCV检测 :所有标本均分别用两种ELISA试剂 (北京万泰公司和厦门新创公司提供 )检测。操作方法按各自的使用说明 ,凡任一种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即判断该份标本抗 -HCV为阳性。2结果2 1抗 -HCV阳性率为2 49 % (376/15098) ,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BO血型与献血者HBsAg阳性结果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1265份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采用试管法鉴定血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265份血样检测结果A型7455份,B型6014份,O型6712份和AB型1084份,其检测HBsAg结果分别是486份,312份,371份和46份。阳性率最高的是A型,其阳性率为6.52%,阳性率最低的是AB型,其阳性率为4.99%。其分布为A型>O型>B型>AB型,A型与B、AB血型组相比,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O型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肝病毒对人体的感染可能与血型也有一定的关系,至于其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献血员尤其A型献血者必须要阻断乙肝感染血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e系统阳性与前S1抗原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血清乙型肝炎e系统阳性献血员的前S1抗原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有67例HbeAg阳性,其中前S1抗原阳性有41例,阳性率为61.2%。在100例e系统阳性献血员中共有59例前S1抗原阳性,阳性率为59.0%。结论前S抗原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传染性,是传统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进行抗核抗体(ANA)和ENA谱两项临床指标的检查,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抗核抗体(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可提取的核抗原(ENA)谱检测采用斑点法,采用SPSS11.0进行试验结果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2876例患者的ANA阳性率为31.65%,其中男性为19.74%,女性为36.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间ANA阳性患者的阳性率也有差异(≤0岁组26.0%、21~49岁组34.2%、≥50岁组27.4%,P<0.01)。ANA阳性患者的荧光模式分析,以核颗粒型26.6%、核均质型18.1%、胞质颗粒型11%和核均质/核颗粒型10.6%居多。ANA滴度≥1∶100男性占22.69%,女性占77.31%;≥1∶320男性占13.57%,女性占86.43%;≥1∶1000男性占11.49%,女性占88.51%;男女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2876例患者中,有397例ENA谱阳性,抗nRNP/Sm阳性91例,抗Sm阳性17例,抗SS-A阳性198例,抗SS-B阳性57例,抗Scl-70阳性18例,抗Jo-1阳性5例,抗ds-DNA阳性87例。经过临床就诊患者中ANA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存在差异,ANA阳性荧光模型呈现多样化;与ENA谱联合检测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对于血型与麻风病的关系,各家意见不一,为此我们在1974年5~7月对镇江、苏州二地区各麻风病防治院(村)住院病人964名检测血型、甲胎蛋白及乙型肝炎抗原。其中男性746例,女性218例;瘤型病人488例,占50.6%,结核样型病人448例,占46.5%,界线类病人28例,占2.9%(按马德里”分类法);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8岁,最多的是在30~40岁间。血型鉴定采用玻片凝集法,甲胎蛋白和乙型肝炎抗原检测采用对流电泳法。血型对照组1352名是镇江市郊某工厂健康工人,均经检查排除了麻风病。结果如下:1.麻风病人与健康人对照组血型分布无  相似文献   

20.
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本市血站39名献血员血清中HBV-DNA 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9名献血员血清HBsAg 均阴性,HBV 标志物(两对半)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者5例。经PCR 扩增后39名献血员中有3例HBV-DNA 阳性,占7.8%,3例HBV-DNA( )者,其抗-HBc 均为阳性,其中2例尚伴抗-HBc( )。另2名抗-HBc( )者HBV-DNA 均阴性。本结果提示,HBsAg(-)献血员中,有少数HBV-DNA 阳性,可有病毒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