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心理护理学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认知差,陪护多,临时处置多,护理操作琐碎等特点,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为了能够给儿科患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我们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对我院儿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心理护理学提高护理质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085-1086
儿科平常护理工作量大且繁琐,陪护家长多,目前多是独生子女,陪护家长的情绪多不稳定心态偏激,激惹性高,加之小儿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这些均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同样的护理和治疗工作儿科护士付出的劳动往往要比其他科室护士高2倍,甚至更高,因此护士不选择或根本不安心于儿科护理工作,造成儿科护理工作更加被动,压力更大。现就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措施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由于小儿解剖生理和临床病理特点,儿科护理工作有其特殊要求。除一般的临床护理工作外,小儿的护理事项和时间都比成人要多,而且在协助医生的诊断和护理上,护理工作中的沟通占有重要地位。笔近来通过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总结了儿科护士在沟通中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现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4.
梁利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6):444-444
儿科护理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儿科患儿病情急、变化快、病种复杂及儿童的生物节律等多方面都要求儿科护理必须走向专科化、个性化,才能适应现代儿科护理的需求。根据儿科工作的特点改变了治疗与护理的时间段,我科制作了“每日护理信息时刻钟表”标识,不仅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患儿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医疗人事韦可度的改革,聘用护士已成为医院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支队伍。由于儿科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对儿科聘用护士的选拔、培训及管理过程中执行严格规范的程序,则对提高儿科聘用护士的整体素质,圆满完成儿科护理工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健 《山西护理杂志》2014,(7):2409-2410
儿科护理工作由于工作频繁、临床处置多、工作强度大、操作复杂等多种因素,一直被业内称为高风险科室[1]。且护理风险事件易发、多发。我院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年来发展迅速,儿科收治的患儿数量激增,但由于自身相关风险规避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加之患儿家长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日益增高,导致我院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呈高发态势。为此,为了有效降低我院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长满意度,我院儿科引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儿科护理工作因其特殊性,所引发的护理纠纷日趋上升,现就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竹 《家庭护士》2007,5(3):38-38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强调人文,重视心护理,心理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做好儿科护理工作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我院儿科十分重视患儿的心理护理,现把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是儿科病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整体护理后病人反应效果最好最满意的护理工作内容。由于儿科病人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使健康教育在儿科病人整体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贯穿于儿科病人护理的全过程。而且健康教育本身也是一种增进人类健康的基本方法。积极有效地对儿科病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科病人整体护理及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儿科护士除了具备基本的护理专业知识外,与患儿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很关键,良好的医患关系有赖于培养护士良好的素质、道德及情操。也使儿科护理工作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因此儿科护士应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儿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儿科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理念及措施。方法通过对工作实践的回顾、总结,立足儿科护理特点,从必要性、可行性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满足了患者家属的合理需要,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儿科的综合满意度达到了99.4%。结论心理护理丰富了儿科整体护理内涵的需要,是促进医院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科护理工作面对的不仅是患儿,还有他们的家长。与成人相比,儿童疾病具有病情发展快、不易观察、不会表达病情等特点,护理工作难度相对较大,这给儿科护理临床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作者将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常遇到的问题和防范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儿科护理工作属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儿科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的有效性,儿科护理工作与患儿的健康息息相关。为了分析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根据风险因素制订相应的风险防范方案并执行,实现对儿科护理风险的有效防控,为今后的儿科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针对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挖掘和分析,包括护理人员技术因素、护理人员服务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欠缺、医疗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同时采取重视细节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强化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及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不断完善儿科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理工作特别是儿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既是护理学科带头人。又是护理管理者的儿科护士长,必须从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加强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多年,深感儿科护理与其他科有许多不同之处,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也有其特殊性,现就自身体会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防和处理儿科护理纠纷的措施。方法:通过转变服务观念、提高专业技能、加强护患沟通、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等措施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安全护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避免护理纠纷;增强法律意识、避免矛盾激化、遵循规定程序、严格考核纪律,妥善及时地处理好已发生的护理纠纷。结果:预防和减少了儿科护理纠纷。结论:临床工作中根据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曛量,满足患儿的安全护理需求,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7.
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士素质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和道德品质,由于儿科工作的特殊性,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体现在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较强的沟通能力等方面。儿科素来被誉为“哑科”。面对这一特殊的护理群体,要求儿科护士必须具备与众不同的良好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和处理儿科护理纠纷的措施。方法:通过转变服务观念、提高专业技能、加强护患沟通、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等措施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安全护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避免护理纠纷;增强法律意识、避免矛盾激化、遵循规定程序、严格考核纪律,妥善及时地处理好已发生的护理纠纷。结果:预防和减少了儿科护理纠纷。结论:临床工作中根据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曛量,满足患儿的安全护理需求,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9.
儿科夜班护理是整个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夜班常常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却要负责全病区患儿的治疗、护理和抢救工作,还要随时准备接收夜间急诊入院的患儿,并需要为下一班次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抓住其工作要点,才能顺利完成上述任务。  相似文献   

20.
朱玉宸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117-5118
优质护理服务的主题为“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患者满意服务”,2010—10我科作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之一,在通过近1a多的试点工作中,以优化工作流程,改革工作模式,夯实基础护理,加强护士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优质护理,有针对性地紧抓优质护理管理重点及专科特点,促进儿科顺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现将儿科开展优质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