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分析双源CT(DSCT)肾细胞癌、肾盂癌灌注参数的特点,探讨灌注成像对肾细胞癌及肾盂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肾细胞癌、15例肾盂癌,行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64螺旋CT灌注扫描,应用西门子工作站分别测量肿瘤及对照组正常肾皮质的灌注参数:血流(BF)、血容量(BV)、开始时间(TTS)、达峰时间(TTP)、Patlak血管通透性(PS)、Patlak血容量(PBV)。结果①肾细胞癌BF、BV、PS、PBV低于对侧正常肾皮质(对照组),而TTP则高于对照组肾皮质,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细胞癌TTS高于对照组肾皮质,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肾盂癌BF、BV、PS、PBV低于对侧正常肾皮质(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盂癌TTS高于对照组肾皮质,而TTP则低于对照组肾皮质,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细胞癌BF、BV、PBV高于肾盂癌,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细胞癌TTS低于肾盂癌,而TTP、PS则高于肾盂癌,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细胞癌、肾盂癌及正常肾皮质DSCT灌注参数不同。DSCT灌注成像在肾脏DSCT灌注成像在肾细胞癌及肾盂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CT血管成像(CTA)为基础的三维CT全脑灌注血容量(3D PBV)影像在急性脑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0~12h发病病人,分别行CT平扫及CTA扫描。使用三维Neuro PBV软件处理CTA获得全脑血流灌注影像。CT检查完毕后2h内行MRI检查。分别用MRI、3D PBV、CT平扫计算梗死灶数目同时测量3D PBV与扩散加权成像(DWI)中梗死体积。分别比较平扫CT、3D PBV、MRI的梗死灶数目及测量3D PBV和MRI的梗死体积。结果38例入选病人中,MRI、3D PBV、CT平扫发现病灶的数目分别为45、41、16个;三者的Kappa分析结果κ值分别为0.24、0.18、0.78。3D PBV与MRI检测体积配对t检验结果为t=7.249,P0.05。结论3D PBV结合CTA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脑缺血病灶的范围及血管情况,在早期诊断脑缺血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参数CT合理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即PBV在评价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2例0~9 h发病患者,分别行CT平扫及CTA检查.使用三维Neuro PBV软件处理CTA图像获得全脑血流灌注图(PBV),以PBV结果指导CT灌注(CTP)扫描.CT检查完毕后6 h内行MR检查.分别计算梗塞灶数目同时测量CTP、PBV与DWI图像梗塞体积.比较多参数CT扫描与MR梗塞灶的数目及梗塞体积.结果 入选患者中,多参数CT与MR发现病灶的数目分别为102、110个;二者之间的Kappa分析结果为0.78.CTP、PBV与MR检测体积配对t检验结果分别为t=7.249,P>0.05;t=11.390,P>0.05.结论 CT多参数扫描较为全面地反映脑缺血病灶的范围及血管情况,在早期诊断脑缺血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的相关性。方法用 MSCT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胃癌患者术前行灌注扫描,获得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BF)、Patlak 血容量(PBV)、达峰时间(TTP)和 Patlak 表面通透性(PPS);根据肿瘤细胞不同分化程度分成2组:高分化组26例与低分化组18例,再比较2组病例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结果高分化组胃癌灌注参数:BF 值(mL·min-1·100 mL-1)101.8±6.7,PBV 值(mL/1000 mL)85.9±3.4,TTP 值(0.1 s)121.6±11.5, PPS 值(0.5 mL·min-1·100 mL-1)82.7±11.0;低分化组胃癌灌注参数:BF 值105.3±7.7,PBV 值92.1±7.1,TTP 值113.0±10.5,PPS 值94.3±22.9。BF 值在胃癌不同分化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TP,PBV,PPS 值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SCT 灌注参数值在一定程度可反映活体上的胃癌肿瘤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癌多层螺旋CT (MSCT)灌注成像(PI)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38例乳腺实质肿瘤患者行PI后,切除肿瘤标本53个,以免疫组化法评价癌(28个)、良性实质肿瘤(25个)、癌旁无浸润腺体(26个)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乳腺实质肿瘤的MVD与VEGF呈正相关(r=0.82,P< 0.05),且时间-密度曲线(TDC)为流出型和平台型的MVD高于流入型和平坦型(F=6.47,P< 0.01),乳腺癌的MVD高于良性实质肿瘤及癌旁正常腺体(t=17.67、15.99,P< 0.05).乳腺癌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增强平均值(AV)、血流量(BF)、血容量(BV)、血管表面通透性(PS)、Patlak血容量(PBV)与MVD呈正相关(r=0.44、0.46、0.50、0.49、0.52、0.47,P<0.05).结论 MSCT PI是一种可以较好地反映乳腺癌的血管生成情况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活检定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兔鼻咽部VX2肿瘤(RNVX2T)和人类鼻咽癌(HNPC)的CT灌注特征及放疗前、后兔鼻咽部VX2肿瘤CT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未经治疗的15例HNPC初发患者与放疗前、后8具RNVX2T模型进行肿瘤CT灌注成像和病理对照研究.结果 (1)RNVX2T放疗后其CT灌注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值和MVD均下降;RNVX2T放疗前、后BF、BV、PS与MVD均呈正相关;(2)放疗前RNVX2T与HNPC之 BF、BV和PS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灌注参数可作为反映鼻咽肿瘤放疗前后血管生成活性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对低剂量CT首次通过法肺肿块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方法:28例肺肿块患者行首次通过法低剂量CT灌注成像检查,所得原始数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和30%ASIR两种方法进行重建(重建层厚2.5mm),测量两种算法重建图像上主动脉CT值、图像噪声及肺肿块灌注成像参数,包括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重建算法所测量的各参数值的差异。结果:FBP和30%ASIR重建算法比较:主动脉CT值分别为(35.32±2.39)和(35.54±2.71)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7);FBP组图像噪声(51.60±5.34)明显高于30%ASIR组(40.42±3.1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重建算法测量的各项灌注参数(PS、MTT、BV和B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剂量CT首次通过法肺肿块灌注成像中,30%ASIR算法测量的各项参数与FBP重建算法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图像噪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星形细胞肿瘤CT灌注成像与肿瘤微血管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目的分析星形细胞肿瘤CT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探讨CT灌注成像对星形细胞肿瘤术前分级的价值。方法星形细胞肿瘤患者18例:术前2~8d常规CT及CT灌注检查,术后病理标本常规组织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单克隆抗CD34抗体标记血管。结果18例星形细胞肿瘤患者中,低级星形细胞肿瘤7例;高级星形细胞肿瘤11例。星形细胞肿瘤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表面通透性(PS)均高于正常脑白质,高级星形细胞肿瘤的CBF、CBV和PS高于低级星形细胞肿瘤。肿瘤的CBF、CBV和PS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均呈正相关。结论星形细胞肿瘤的CT灌注参数与肿瘤MVD呈正相关,CT灌注有助于星形细胞肿瘤的术前准确分级,CT灌注可为脑肿瘤和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肺肿瘤CT灌注参数与PET的标准摄取值(SUV)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42例有同期PET的周围型肺癌行肺肿瘤灌注CT扫描,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并追踪1年以上.扫描数据用CT灌注2--体部肿瘤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42例周围型肺癌中,病灶强化差值14~63 HU,平均(32.80±12.35) HU;PET的最大SUV值2.76~18.50,平均8.63±3.47;肿瘤灌注的血容量值(BV)为6.0~17.8 ml/100g,平均(8.47±2.60) ml/100g;毛细血管通透性(PS值)为5.95~95.00 ml/(100g·min),平均(49.13±17.33) ml/(100g·min).PET和肺灌注的BV值对肺癌的诊断最为敏感,敏感度达100%,PS和CT强化值敏感性稍差,敏感度分别为95%和91%.42例中,CT强化值与PS值、SUV值和预后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53、0.212和0.07,P值均>0.05;BV值与强化值有很好的正相关性,r值为0.341,P<0.05,SUV值和PS值与预后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319和0.378,P值分别为0.039和0.014,均<0.05,且PS值与SUV值也有正相关性,r值为0.318,P<0.05.结论:BV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但与预后没有明确的相关性;PS诊断敏感性稍差,但其数值与PET的SUV值和患者的预后正相关,PS值与SUV值共同反映肿瘤的恶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CT血管成像(CTA)为基础的三维CT全脑灌注血容量(3D PBV)影像在急性脑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0~12h发病病人,分别行CT平扫及CTA扫描。使用三维Neuro PBV软件处理CTA获得全脑血流灌注影像。CT检查完毕后2h内行MRI检查。分别用MRI、3D PBV、CT平扫计算梗死灶数目同时测量3D PBV与扩散加权成像(DWI)中梗死体积。分别比较平扫CT、3D PBV、MRI的梗死灶数目及测量3D PBV和MRI的梗死体积。结果38例入选病人中,MRI、3D PBV、CT平扫发现病灶的数目分别为45、41、16个;三者的Kappa分析结果κ值分别为0.24、0.18、0.78。3D PBV与MRI检测体积配对t检验结果为t=7.249,P〉0.05。结论3D PBV结合CTA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脑缺血病灶的范围及血管情况,在早期诊断脑缺血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