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比较简易空气灌肠器与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对小儿肠套叠的整复效果,探讨一种有效、安全的空气灌肠设备。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小儿肠套叠行空气灌肠整复病例215例,其中117例小儿肠套叠使用简易空气灌肠器行空气灌肠整复;98例小儿肠套叠采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的脉冲工作方式做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结果 117例使用简易空气灌肠器治疗的小儿肠套叠整复成功101例(成功率86.3%),98例采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治疗的小儿肠套叠整复成功93例(成功率94.9%),后者整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比简易空气灌肠器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小儿肠套叠单次实施空气灌肠整复术效果不佳时,可反复进行空气灌肠整复而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了2004年以来的66例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治疗的情况,从发病到诊疗,以时间为单位。将患儿分为A、B、C三组,即:发病在12h以内的为A组,发病在24h以内的为B组,24h以上者为C组,用北京产“万东”800mA胃肠机监视下采用广东产JS-628E型电脑摇控灌肠整复仪进行诊治。结果对患儿只实施单次灌肠复位的,空气灌肠成功率仅为75%(22/29)后来采用反复空气灌肠整复术,其成功率达93%(61/66)。结论可见根据患儿肠套叠发病时间进行反复多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是提高肠套叠患儿肠管整复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曙  张臣巍  陶家庆 《江西医药》2006,41(6):369-370
目的探讨水压灌肠在当今基层医院治疗小儿肠套叠中的实用价值。方法2002年9月~2005年6月对我院门诊可疑肠套叠患儿行超声检查.提示有同心圆征68例,同时在超声监视下进行了水压灌肠整复治疗。结果68例肠套叠的患儿中,65例整复成功.成功率95.6%;3例未整复成功。结论基层医院对病程在48h之内,尤其他并发症的小儿肠套叠,可实行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整复治疗,操作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具有较高的实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诊断经验与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120例急性肠套叠的患儿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整复失败者行外科手术。结果空气灌肠整复96例,整复成功率为80%;24例改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穿孔。结论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安全有效,简单方便,只要掌握适应证,外科手术前首选空气灌肠整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阿托品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既往行空气灌肠整复术的400例肠套叠患儿,观察组应用阿托品(200例)和对照组不用阿托品(200例),患儿整复成功率及整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整复成功率达95%、整复时间平均15min;对照组整复成功率80%、整复时间平均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阿托品的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成功率明显上升、并且明显缩短整复时间,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和受射线辐射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之间收录的80例小儿肠套叠采取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进行水压灌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的80例患者,灌肠复位成功率为97.5%(78/80),而治疗中无患儿出现发生肠穿孔和误吸等情况发生。结论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灌肠复位的成功率也高,整个操作的自动化程度高,是一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安全、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山莨菪碱在小儿空气灌肠整复急性肠套叠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找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的方法,探讨山莨菪碱(654-2)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临床疑诊急性肠套叠需作空气灌肠确诊的患儿共137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A组患儿空气灌肠前肌注654-2,B组患儿空气灌肠前未肌注654-2,根据复位指征对A组的67例患儿及B组的65例患儿进行了空气灌肠复位,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复位成功率及已复位病例的平均复位时间。B组复位未成功病例肌注654-2后5min再重新进行复位。结果 A组63例复位成功,成功率94.03%,B组57例复位成功,成功率87.69%,肌注654-2后再行复位又有4例获得成功,最终成功率93.85%。A组整复病例,平均复位时间7.14min,B组整复病例,平均复位时间12.37min,,A组复位成功率较未肌注654-2的B组高,与B组最终成功率接近,A组整复病例平均复位时间较B组常规复位平均时间短。结论 整复前肌注654-2有助于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成功率及缩短整复时间,在临床应用中可考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建平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45-1645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效果。方法对2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进行空气灌肠诊治,压力选择在8—14.6kPa,当套头于肠曲内受阻时,辅以手法按摩推压来降低脱套阻力,提高整复成功率。结果2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14例套头受阻于回盲瓣区,4例受阻于肝曲,受阻于横结肠及降结肠各3例,1例受阻于乙状结肠,整复成功率88%。结论综合分析影响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的各种因素,掌握好适应证,可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肠套叠是小儿腹部危急重症,传统腹部X线平片诊断价值有限,超声对于肠套叠确诊率接近100%,然而有关肠套叠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或空气灌肠的可复性的关系一直有争议,本文旨在探讨婴幼儿肠套叠超声检查特征对指导空气灌肠整复治疗的预测性价值,在追求整复成功率的同时,有效避免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电视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法加中药治疗婴儿肠套叠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0例患有肠套叠疾病的婴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法加中药治疗并对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法加中药治疗小儿肠套叠并对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复位成功率和治疗后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的复位成功率及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电视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法加中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减小了患儿在治疗中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下整复难复性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难复性肠套叠患儿予静脉麻醉,在B超实时监视下用温0.9%氯化钠注射液水压灌肠复位,观察难复位肠套叠复位疗效,分析静脉麻醉在整复中的作用。结果27例患儿中,复位成功15例,复位成功率55.6%,复位失败12例转手术治疗。结论难复性肠套叠静脉麻醉下再次复位可提高整复成功率,减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好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目前国内最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空气灌肠。空气灌肠整复仍有肠套叠复发、肠炎、发热等临床问题,需要严密观察、及时处理。我科1999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287例,经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达9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金国际 《淮海医药》2005,23(4):286-287,340
目的应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方法用自制的空气灌肠器,施以适当的手法配合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结果20例小儿肠套叠经空气灌肠复位成功19例,成功率95%。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诊断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危重肠套叠患儿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危重急性肠套叠婴幼儿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提高婴幼儿肠套叠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作者自1996年9月-2006年8月对23例起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急性肠套叠婴幼儿进行非手术治疗方法摸索及经验总结,治疗计划包括空气灌肠前补液、消炎、安定及胃肠平滑肌松弛,空气灌肠阶段间歇性持续中低压空气灌肠辅以手法按摩推压,空气灌肠整复后续治疗。结果23例危重急性肠套叠婴幼儿经过综合内科治疗,19例患儿经空气灌肠整复成功,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均证实为复合长套。结论合理应用放射科空气灌肠整复及内科治疗多数危重肠套叠婴幼儿可避免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5.
陈明哲 《安徽医药》2013,34(9):1366-1367
目的探讨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法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方法空气灌肠整复法治疗208例小儿肠套叠。结果在208例肠套叠病例中,197例空气灌肠整复成功,成功率为94.7%。无穿孔病例,其中5例72 h内反复套叠,均再次空气灌肠成功。11例因就诊时间晚或全身情况差整复未成功患儿行急诊手术,其中1例因肠坏死行肠切除术。结论空气灌肠整复法简单易行、创伤小、恢复快、整复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360例婴幼儿肠套叠的影像诊断及气压整复治疗,探讨提高气压整复的成功率及其安全性。方法在X线胃肠机电视监视下,采用自动结肠灌肠器遥控操作,将Foley管插入患儿肛门,在8~16kPa压力下充气,气流在结肠内受阻,显示充盈缺损或杯口样改变时即是肠套叠。气压下充缺不断缩小,直至消失,小肠内气体大量进入,则气压整复成功。结果 330例(91.7%)气压整复成功;30例(8.3%)整复失败者经急诊手术行手法复位,发现均为复合型肠套叠,其中回回结套18例(60.0%),回盲结套12例(40.0%)。结论在婴幼儿肠套叠气压整复中,正确把握适应证及禁忌证,掌握技巧,就能够提高空气灌肠整复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肠套叠患儿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整复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50例患儿,采用彩超仪下行水压灌肠整复,并结合灌肠过程中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统计复位成功率及所发生的并发症。结果首次复位成功率88.0%,复位总成功率为96.4%,3d内复发20例,再次水压灌肠整复,所有患儿无一例出现肠穿孔、呕吐物误吸等并发症。结论水压灌肠复位肠套叠弥补了以往治疗方式的不足,减轻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诊断主要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B超、放射学检查等。空气灌肠既是诊断方法又是治疗手段,整复成功率较高,但仍有部分肠套叠患儿需要手术治疗。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空气灌肠整复失败后行腹腔镜下整复手术的肠套叠患儿的资料,总结护理配合经验。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行腹腔镜下肠套叠整复术35例,其中男30例,女5例;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使用改良式空气灌肠法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2010—2011年的20例为A组。2012—2013年6月的30例为B组。A组采用单纯式空气灌肠复位,压力约10~14kPa;B组先采用单纯空气灌肠法,如整复不成功则采用间歇注气灌肠配合手法按摩及肠道注入生理盐水的改良方法,压力约为10—12kPa。结果A组整复成功率为85%,B组成功率为93.3%。结论改良式空气灌肠法较明显提高了整复成功率,同时减低了整复时的压力,降低了肠破裂穿孔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32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肠套叠是小儿外科急腹症,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否则将引起肠坏死、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小儿生命.而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创伤小、费用少、成功率高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现将我院2004年来应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328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