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和EphA2(ervthropoietin producing hepatocelluar carcinoma A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宫颈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60例及慢性宫颈炎石蜡标本20例。应用PAS及CD34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是否存在V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phA2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VM表达阳性率为40.0%(24/60),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5);VM在中低分化组的阳性率(47.9%)高于高分化组(8.3%),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组织中E-phA2蛋白阳性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A2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M与EphA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62,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存在VM,EphA2高表达可能促进VM;VM与EphA2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VM与EphA2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PTEN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其中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0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5例,)Survivin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在慢性宫颈炎组、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组、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组中的平均光密度值(A)分别为0.121±0.145、0.217±0.018、0.306±0.051,3组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慢性宫颈炎、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组、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组中的平均光密度值(A)分别为0.300±0.024、0.215±0.034、0.126±0.022,PTEN的表达3组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表达上调、PTEN的表达下调与宫颈癌的淋巴转移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恶性程度、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家族(Platelete-Derived Growth Factor A、B)在早期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DGF-A、B与早期宫颈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Blood Vessels Density,BVD)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s Density,LVD)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Real-time RT-PCR法检测45例宫颈鳞癌组织(研究组)中PDGF-A、B在mRNA水平的表达;以CD34和D2-40单克隆抗体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BVD和LVD水平,同时选45例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分析PDGF-A、B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及转移、预后的关系。结果 PDGF-A、B在早期宫颈鳞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GF-A、B表达水平与BVD和LVD呈正相关关系(p<0.01,r=0.49,0.527,0.327,0.68);早期宫颈鳞癌中BVD和LVD的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癌周组织中BVD和LVD的密度显著高于癌中心组织,LVD的密度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1),BVD和LVD水平与肿瘤细胞分化、病理分级、分期无关。结论 PDGF-A、B在早期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淋巴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蛋白水平检测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组织来自2005年7月—2012年7月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和未分化癌标本各30例(含石蜡标本和小块组织液氮罐保存标本),并选取30例癌旁慢性宫颈炎组织作为对照。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宫颈鳞癌组织、30例宫颈未分化癌组织和30例癌旁慢性炎组织中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宫颈鳞癌、未分化癌和癌旁慢性宫颈炎性组织中eIF4E蛋白相对于β-actin的比率分别为0.340±0.017、0.315±0.023和0.122±0.003;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织中eIF4E蛋白表达平均吸光度值(MOD值)分别为0.237±0.015、0.219±0.009和0.125±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发现,宫颈癌临床分期越晚,eIF4E表达率越高;分化程度越高,eIF4E表达率越低;eIF4E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织中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结论 eIF4E与宫颈癌的进展及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断宫颈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β-连环素(β-caten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生物学关系。方法:收集32例正常宫颈组织、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鳞癌(squa-mous cell carxinoma,SCC)组织86例,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β-caten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β-catenin 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相对表达系数为1.053±0.123,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为0.924±0.227,宫颈鳞癌组织为0.806±0.05,三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75%(30/32)、61.76%(21/34)和44.19%(38/86)。而且β-cateni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P<0.05),而与患者年龄和组织类型无关(P>0.05)。结论:β-catenin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增高,且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提示其高表达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检测β-catenin有助于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鳞癌组织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45例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35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3组组织中PTEN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PTEN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A)分别为:0.346±0.038、0.226±0.029、0.159±0.041,PTEN的表达递减(P<0.05)。Survivin在三组组织中的平均光密度值(A)分别为:0.163±0.017、0.247±0.018、0.336±0.051,Survivin的表达递增(P<0.05)。结论:PTEN表达下调,Survivin表达上调,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性,与宫颈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影响因素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关键因子。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21年3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和襄阳市中心医院进行宫颈hrHPV DNA筛查检查且同时进行宫颈活检的191例患者,收集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标本90份(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宫颈癌组织标本101份(宫颈癌组),另收集同期于医院进行子宫全切术的慢性宫颈炎组织标本60份(慢性宫颈炎组),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患者hrHPV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K1/2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癌组hrHPV感染阳性率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慢性宫颈炎组(P<0.05);宫颈癌组p-ERK1/2、p-c-Fos阳性率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慢性宫颈炎组(P<0.05),p-c-Fun阳性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低分化、Ⅱ+Ⅲ期以及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组织中p-ERK1/2、p-c-Fos和p-c-Fun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Ⅰ期以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Snail和p-Akt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60例(其中CINⅠ级24例,CINⅡ-Ⅲ级32例)和慢性宫颈炎组织24例中Snail及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Snail及p-Akt蛋白的阳性表达增强,与慢性宫颈炎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及p-Akt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9;P<0.01)。Snail及p-Akt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癌患者组织学分化无明显相关性,但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Snail=0.005,Pp-Akt=0.007)。p-Akt蛋白的表达也与临床分期有关(P=0.020)。结论:Snail及p-Akt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并且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P-选择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承德市多家医院手术切除的宫颈鳞癌标本60例为病例组,宫颈正常组织4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联合检测两组宫颈组织中P-选择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病例组P-选择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阳性率(63.3%和58.3%)均高于对照组(35.0%和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P-选择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与分化程度、p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P-选择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应用免疫组化方法与RT-PCR技术联合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P-选择素蛋白及mRNA可评估宫颈鳞癌浸润和转移的能力,并为预后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aveolin-1(窖蛋白-1)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分别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78例宫颈鳞癌组织caveo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caveolin-1阳性染色呈棕黄色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在正常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高且多为中、强表达,而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低且多为弱表达。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和56.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veolin-1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P<0.05,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结论:caveolin-1表达的降低或缺失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对宫颈鳞癌患者行caveolin-1蛋白的检测有可能作为临床判断宫颈鳞癌进展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在新疆汉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病理分级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3例子宫颈鳞癌组织、37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C/EBPβ蛋白质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新疆汉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组织与慢性子宫颈炎C/EBPβ蛋白质的表达相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的子宫鳞癌组织中,C/EBPβ蛋白质的表达在高分化癌高于中分化癌,中分化癌高于低分化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BPβ蛋白质表达在新疆汉族子宫颈鳞癌不同病理分级表达不同,可能用于子宫颈癌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子宫颈病变组织中P53的表达及其与端粒酶hTR mRNA表达的相关关系。方法:51例宫颈病变组织中,包括宫颈炎10例,LSIL10例,HSIL20例,SCC11例,分别利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病变组织中P53蛋白、端粒酶hTRmRNA的表达活性。结果:P53表达在宫颈炎组与LSIL组无差别,但显著低于HSIL和SCC组;hTR基因在HSIL/SCC中的阳性表达与CC/LSIL组以及在LSIL和HSIL/SC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表达与端粒酶hTRmRNA基因表达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42,P<0.05)。结论:端粒酶hTR和P53蛋白表达及相关性对于人子宫颈癌的早期病理诊断有较好地应用价值。同时,对该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Ap6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3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TAp63蛋白的表达,分析TAp63表达情况与子宫颈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TAp63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在高分化和中分化子宫颈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其在低分化子宫颈癌中的表达(P0.05)。随着肿瘤病理分级的升高,TAp63表达有明显下调(P0.05)。结论:TAp63表达降低能够增强肿瘤的恶性行为,与子宫颈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参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以作为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新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谷化平  周翠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68-3870
目的:探讨C-erbB-2和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浸润宫颈鳞癌(I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ICC、25例CIN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NCE)中C-erbB-2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ICC、CIN和NCE中,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22%(28/45)、32.00%(8/25)和0.00%(0/10),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56%(25/45)、20.00%(5/25)和0.00%(0/10),差异有显著性(P<0.05)。C-erbB-2和P53蛋白表达与ICC的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相关(P<0.05)。结论;C-erbB-2和P53可能参与了调控ICC的发生、发展过程,其高表达预示ICC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110例石蜡包埋宫颈病变组织,其中慢性宫颈炎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Ⅰ、Ⅱ、Ⅲ级组织分别为25、15、10例,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30例(Ⅰ、Ⅱ、Ⅲ~Ⅳ期各1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TEN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92.00%、73.33%、40.00%、36.67%,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结论:PTEN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XIAP蛋白表达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XIAP蛋白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癌细胞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和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HE染色从组织病理学确定子宫颈组织的良、恶性以及恶性组织的分级和分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子宫颈癌组织和24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XIA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慢性子宫颈炎组织XIAP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37.50%,低于子宫颈癌组织中的73.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子宫颈癌组织XIAP蛋白表达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P<0.01),有淋巴转移的患者高于无淋巴转移的患者(P<0.05);子宫颈癌组织XIAP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分期无关(P>0.05)。结论:XIAP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它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子宫颈癌组织XIAP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对子宫颈癌的病理诊断及其分级有参考价值,干扰XIAP的表达可用于子宫颈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何群双  杨云  赵敏  包磊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4):3423-3425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明确其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分级Ⅰ~Ⅲ级)中TGF-β1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作定量比较。结果:①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TGF-β1表达位于上皮细胞的胞浆内,两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内。②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与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随着宫颈癌病理分级的增加,TGF-β1表达水平逐步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TGF-β1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β-catenin蛋白及DKK-1(Dickkopf-1)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宫颈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分析DKK-1表达水平改变时对宫颈鳞癌的侵袭能力和Wnt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4例宫颈鳞癌组织、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和DKK-1蛋白的阳性表达,并分析不同宫颈组织临床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中DKK1蛋白的阳性表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而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DKK-1和β-catenin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有关(P<0.05)。宫颈鳞癌中DKK1的阳性表达与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呈负相关(r=-0.465,P<0.01)。结论:DKK-1表达的减少或缺失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活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22例、CIN24例及宫颈癌活检与手术切除43例标本中VEGF-C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癌组中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87.5%、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在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期宫颈癌组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1%、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分化1~2级和3级的宫颈癌患者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1.6%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4cm的宫颈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是40.0%,4cm的宫颈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是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有淋巴结肿大的宫颈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是65.5%,高于无淋巴结肿大的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的24例宫颈癌标本中没有淋巴浸润及有淋巴浸润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5.6%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浸润宫颈浅肌层与深肌层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0%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VEGF-C阳性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的大小及CT显示淋巴结肿大呈显著相关,与组织学分化、肿瘤浸润的程度及淋巴结的浸润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转录因子Twist及Snail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荆州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宫颈组织活检及手术切除中,确诊为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170例存档石蜡块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宫颈炎标本为20例,纳入慢性宫颈炎标本组;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标本各为32例,27例,35例及56例,分别纳入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鳞癌组。采用原位杂交(ISH)技术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70例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标本中Twist,Snail,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慢性宫颈炎→CIN→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E-cadherin的表达逐渐减弱,而Vimentin,Twist及Snail的表达逐渐增强,其中E-cadherin,Vimentin在宫颈鳞癌组及CINⅢ组中的表达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组中,Twist及Snail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Twist及Snail的表达分别与E-cadherin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Twist与Vimentin则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宫颈组织中,E-cadherin表达下调,而Twist,Snail及Vimentin表达上调,这可能是宫颈鳞癌发生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标志。Twist及Snail可能通过协同介导EMT的发生,促进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发生发展,最终导致宫颈鳞癌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