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宋成鑫 《吉林中医药》2012,32(9):879-880
徐力教授辨治恶性肿瘤提倡分阶段和辨病辨证结合治疗.因围放化疗期、维持治疗期、姑息治疗期3个阶段在中医病机特点、处方用药上明显不同,准确辨析方能提高疗效.更因肿瘤病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应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手段,深知现代医学知识,把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提高疗效.辨病:辨病位、病理类型、免疫组化,辨证:辨总证、主证、兼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层层递进,建立完善的恶性肿瘤辨治体系.  相似文献   

2.
张霆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3):362-363
肺癌的临床实践中存在以辨病代替辨证、以西医理论指导中医临床的情况。强调西医辨病不能代替中医辨病,辨病应与辨证相结合,提出辨病是辨证的前提,辨证是辨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提出继承传统中医学、发展现代中医学的关键是要创新与完善现代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除了必须发展微观辨证,实行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以外,还必须发展辨病论治,实行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辨病论治有利于对疾病的性质与预后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辨病论治应根据病情实行阶段论治,注意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无论是辨病论治,还是辨证论治,都必须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都必须坚持整体观念、系统思维、辨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柳鑫生 《中医杂志》2003,44(Z1):146-147
笔者根据临床所得,认为中医辨治本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应该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发病特点和临床所见可分3期论治.  相似文献   

5.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古而有之,历年来是中医学论治疾病的有效途径。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古代眼科医家对外障眼病认识较多,侧重于辨病论治。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医眼科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思维模式。祁宝玉教授指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主要体现在眼病的诊断、治疗、调摄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思维的互相启发中,应用时需根据实际病情有所侧重,方能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主要阐述了眼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思想的历史发展,并总结了名老中医祁宝玉教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思想在眼科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谈谈辨中医的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这里为什么要谈中医的辨病问题,得先从目前常常讲到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提法谈起。目前常说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所谓辨病,实际是指辨西医的病,辨证是辨中医的“证”。中西医互相结合,有利于认识疾病的本质,有利于提高诊断和治疗质量,是很对的。  相似文献   

7.
心脉病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思维辨证方法繁多,各具特色。辨病基础上分型辨证,辨病基础上辨方证,辨体质、辨病、辨证相结合,专病专方与辨证施治相结合,均体现中医临床思维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重要性。脏腑辨证是中医理论体系"以五脏为核心"学术思想的体现;标本虚实辨证体现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正虚与邪实的矛盾关系;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虽来源于温病辨证方法,对心脉病证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辨证思路具有复杂性和殊途同归性,辨证方法复杂多样,目标相同,运用时也可互通互化,如同武术招式、门派纷繁复杂,每种招式各具特色,只有掌握多种拳法,灵活选取,才能出奇制胜。全面掌握不同种类辨证方法,发挥中医多种临床思维优势,才能拓宽临床诊疗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江西中医药》2001,32(4):10
(1)坚持辨病与辨证结合的原则性.此结合系指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能有效地发挥西医精确的临床诊断和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故成为当前临床常用的一种诊断模式和临床诊疗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辨病分期与辨证分型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对输卵管妊娠病人进行前瞻性的辨病分期和辨证分型,并分析辨病分期和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输卵管妊娠辨病分期与辨证分型均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而且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输卵管妊娠辨病分期和辨证分型相结合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途径之一。但是怎样辨病?病与证的关系怎样?辨证与辨病怎样结合?尚需进一步探讨。目前某些疾病的辨证分型分期,各地多不一致。甲地总结出来辨证分型分期的治疗经验,乙地在临床实践中有的反映不出来。这说明辨证与辨病在  相似文献   

11.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就是取中西医诊治功血之长,因人、因期进行治疗的方法.它不但改变了以往单纯注重宏观辨证,忽视微观辨病所造成的盲目性诊疗,也纠正了中西医各自治疗功血的弊端,从而使治疗周期缩短,治愈率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病下辨证是将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结合起来,在明确疾病诊断前题下进行辨证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中医学理论选方用药进行诊治。病下辨证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应用在诊断、治疗、用药等各方面。刘教授认为凡是在疾病过程中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充分发挥中现代医学互补优势的思路皆可应用,临床可根据疾病的性质,患者的体质,用药是否特殊,或偏于辨病,或偏于辨证,或病证结合灵活变动,以诊疗消化性溃疡为例说明,临床常从三个层面出发:一是先辨病以确立总则;二是将现代医学中消化性溃疡的分期与中医辨证结合起来,使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三是辨病用药使病证结合。刘教授灵活运用病下辨证诊疗消化性溃疡临床优势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就是取中西医诊治功血之长,因人、因期进行治疗的方法.它不但改变了以往单纯注重宏观辨证,忽视微观辨病所造成的盲目性诊疗,也纠正了中西医各自治疗功血的弊端,从而使治疗周期缩短、治愈率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前,儿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中,多数人都以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相结合。小儿科临床对疾病的辨病比较容易统一,但在辨证方面,由于各人对主证(疾病的主要矛盾)的理解不一致,辨证也就常不易统一。根据我科近年来中医查房、中医教学查房与门诊的体会,提出以下一些看法,供儿科医生参考。一、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解放以来,广大医务工作人员根据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总结了不少经验。在西医  相似文献   

15.
辨病与辨证是中医诊断的二个层次,辨证论治已成共识,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但辨病的重要性,尤其现代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想似乎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笔者对这一问题结合临床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尝试,现略陈管见。微观辨病与宏观辨证相结合是准确地把握病情,提高疗效的现代诊疗新思路笔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重要性,认识到临床诊疗只有遵守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才能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病情、诊断治疗和选方用药,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以致影响疗效。医学发展到高度发达…  相似文献   

16.
辨病是对疾病全局性的认识过程 ,辨病能够给予疾病的准确病名诊断、病期、疗程及其转归 ,以确立在疾病各阶段的治疗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望、闻、问、切诊病方法与现代医学先进的诊疗方法相结合 ,已不断地被临床所采用 ,从而也提高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使辨病更加完整化。辨证与辨证结合 ,对促进中医诊疗学的发展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贵刊于2002年第2(15)卷第9.21期刊登了“探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临床意义”的文章,这是一个值得医务人员长期探索的问题。当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不是整个中西医结合的内容,但为当前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理论研究是一条途径。辨证是中医之长,辨病是西医之长,但是由于它们都是从疾病的不同侧面来认识问题,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会注意了一个侧面而忽视了另一个侧,单用中医或单用西医认识疾病,往往会造成对疾病认识上的片面性。只有通过辨证与辨病现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种疾病进行对比、分析、辨别、判断,才能全面地认识疾病,更准确地指导临床立法、开方、用药以提高疗效。如何使辨证与辨病结合起来,现就此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安雨协 《河南中医》2011,31(8):885-88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医辨治思路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病指的是西医的"病",运用现代医学的诊疗检查手段,确定TIA的临床诊断以及存在相关的危险因素,然后依据TIA的基本病机特征,运用中医的辨证思路和方法,做出初步的用药指导.微观辨证是通过对现代医学各项试验或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利用中西医结合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诊治当重"三结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余从医30余年,对诊治疾病有一些肤浅的体会。以下结合临床病例,就临证时当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辨病辨证与单方验方相结合,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介绍阙华发治疗外科疾病临床经验,兹整理其验案四则介绍如下,反映了阙华发临症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外病内治,顾护脾胃,善用温阳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