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草纲目》是中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本草学专著,除了对药物学具有重要意义外,还对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亦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本草纲目》轻身延年药物入手,根据其主要功效,推测人体衰老的机制是五脏虚损,从而提出《本草纲目》防治老年病的思想:固护五脏、补心养阴、消痰化瘀,补通结合。  相似文献   

2.
南阳菊潭考     
菊花是中国的名花,也是常用的药物,菊花茶更是人们日常喜爱的饮品。菊花散风解毒,养肝明目,《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称“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神农本草经》中的“轻身”药特色进行探析。[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神农本草经》“轻身”药进行研究。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按照药物名称、品类、气味和“轻身”功效纳入符合条件的药物,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从性、味和功效方面对“轻身”药特色进行研究讨论。[结果]《神农本草经》共记载132味具有“轻身”功效的药物,有性平药物59味,味甘药物55味、味苦药物39味、味辛药物27味,适合长期调理。功效可分为12类,频次居于前5的依次为轻身类(35味)、轻身延(增、长)年类(23味)、轻身不老类(19味)、轻身耐老类(18味)、益气轻身类(12味),具有祛湿、活血、补气、安神等多种功效,涵盖了现代意义上的减肥。[结论]“轻身”药的共同特点是能使人感到轻健有力,能缓调阴阳,又可调和脾胃,并且通畅全身气机。或以纠偏达到阴平阳秘,或可通畅人身气机,或可帮助强悍身体。不仅可补益,亦可祛邪,使人身体轻健,反应敏捷,从而起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对于“轻身”药的研究,将有利于推动中药和中医养生保健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酸枣仁味酸甘、性平,功能养心安神,故今治疗心悸,怔忡皆视为要药。且据《本草纲目》记载:“酸,平,无毒”“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据近代研究其主要成分为:白桦酯酸,酸枣仁皂甙、黄酮类及植物留醇等。对心血管的作用,既能降低  相似文献   

5.
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作为药用,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天冬有润肤悦颜,健身延年的保健作用。《神农本草经》载:“久服轻身,益气延年。”《日华子本草》说天冬“润五脏,益肌肤,悦颜色,补五劳七伤”。《本草纲目》言其有“润燥滋阴,养肌肤,益气力”之功。本品单用即有效,如《饮膳正要》天门冬膏,即以鲜天冬捣汁熬膏,每日早晚各服一汤匙,久服有益气延年之功。复方中多与人参、熟地、枸杞、黄精等配伍。如《太平圣惠方》黑髭发方,以天冬500克,熟地25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粒大,每日早晚各用黄酒送服30丸。有“乌发…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来,国际上实验基础上,不断研制出抗衰老药和老年病用药,但由于这类药物仍有弊端,理想的抗老药物并不多见,因此有些先进国家的学者又重新从天然物质中发掘抗老补益药,并日益受到重视。其实寻求抗老延年天然药物在我国已是源深流长,我国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就曾介绍了130余种的“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药。以后历代不  相似文献   

7.
甘草为常用之补益保健佳品。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甘草“最为众药之王”,能“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久服轻身延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毒药,为九土之精”。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甘草能增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旺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强机体免疫;改善吸收、循环、消化、造血等系统的机能。科学研究已表明,甘草能提高分析能力和工作效率,增强对低温和高温的耐受力的抗缺氧、抗疲  相似文献   

8.
《养性延命录》是南朝著名气功专著,文中引用百家之说,阐述了养生抗衰老的学术思想及具体方法。认为养生延年要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摄养精、气、神是养生延年之核心,养神之道在于清静。要人们凡事有节,以中和为贵,尤其强调要节制饮食。并论述了服气导引,气功修炼的具体方法,至今仍具有学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常杉 《大家健康》2008,(4):24-25
山药是一种炖汤补品,《本草纲目》说,山药性味甘、温、无毒。主治中伤,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益肾气,健脾胃。久食山药,令人耳聪目明,轻身不饥,润肤养发,延年益寿。我们全家人都很爱吃山药,常常用山药炖鸡汤、排骨汤或是煮八宝粥。  相似文献   

10.
菱角是我国著名的特产之一,有青色、红色和紫色三种类型,皮脆肉美,宜蒸煮后食之,或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食之。祖国医学认为,食菱角可以"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古人认为服菱角可以轻身,有减肥健美的作用。菱角还有许多药用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食用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中甘草配伍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草,又称国老,《本草纲目》云:“甘草外赤中黄,色兼坤离,味浓气薄,资全土德,协和诸药,善治百邪,有元老之功,可谓药中之良相也。”甘草入药,首载于《五十二病方》,详述其药用功效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将甘草列于上品,谓其“味甘,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张仲景将其配伍广泛用于临床,《伤寒论》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方书之祖,《伤寒论》中应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甘草,书中13方用甘草者达70方,占61.9%;113方中共用中药92味,其中与甘草同方应用者达51种;书中原文398条,而含甘草70方涉及…  相似文献   

12.
冬季到来,山药作为菜肴进入千家万户,蒸、煮、烹、炒,各种吃法都深受人们喜爱。山药不仅鲜美可口,其药用价值更值一提。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相传本名薯蓣,因避唐代宗名预之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 《神农本草经》说,山药“甘温平无毒,……能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聪目明,轻身不饥延年……”《日华子本草》谓之“主泄精健忘”。《本草纲目》认为山药可以“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生捣贴肿硬毒能  相似文献   

13.
郑卫生 《开卷有益》2009,(12):38-38
祖国医学认为,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入肝、大肠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等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它"久服益精、轻身","利五脏明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4.
孙伟 《求医问药》2010,(2):57-58
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可入脾经、肺经、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固脱生津、安神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说,人参可“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神农本草经》还将人参列为上品药的代表,所谓上品药,就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能轻身益气、延年者”。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灵芝就被认为能“扶正固本”、“滋补强身”。《本草纲目》中把灵芝评为上上之药,药性“味苦平,无毒,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在民间更把灵芝视为草木菁英,禀天地之灵气,誉为“瑞草”、“不死草”、“仙药”。著名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用灵芝这仙药使许仙死而复生的。  相似文献   

16.
薄芝注射液及薄芝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是一种药用真菌,被列为珍贵药物已有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及《本草纲目》中都有详细记载,诸如“久服轻身不老,益精气,补五脏,安神,明目,利关节”等。近20年来,临床相继报道灵芝制剂对多种疾病如慢性气管炎、神经衰弱、冠心病、高血脂症、肝炎、肾炎等都有一定疗效。然而野生灵芝分散,  相似文献   

17.
石柱参的历史考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柱参为人参野生变家种的优良品种。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历代名医均对人参做了大量的论述,视人参为珍品。  相似文献   

18.
石斛又名吊兰,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金钗石斛及同属铁皮石斛等植物的茎。中医认为,石斛性寒味甘,可入胃经、肾经,具有养胃生津、滋阴除热的作用。石斛的品种很多。其中,茎圆外皮呈铁绿色者被称为“铁皮石斛”,作用较大;而茎扁外皮呈黄绿色者被称为“金钗石斛”,作用较差。《本经》中说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石斛“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在道教经典《道藏》中,铁皮石斛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民间更有“野山参壮阳、铁皮石斛滋阴”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甘草为豆科草本植物,是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甘草入药历史悠久,首载于《五十二病方》,而详述其药用功效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甘草“味甘,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1]。甘草配方广泛,用于临床者首推张  相似文献   

20.
~~一册、《江西植物志》第一册中红松的形态特征、生境分布等 ,基本一致。2 .2 功效考 书曰 :“海松子 ,味甘 ,小温 ,无毒。治骨节风、头眩 ,去死肌、变白、散水气 ,润五脏 ,不饥。逐风痹寒气 ,虚羸少气 ,补不足 ,润皮肤。久服 ,轻身延年不老 ,润肺 ,治燥结咳嗽。食胡羊肉不可食松子。”《开宝本草》认为 :“主骨节风 ,头眩 ,去死肌 ,变白 ,散水气 ,润五脏 ,不饥。”明朝李时珍对海松子的药用曾给予很高的评价 ,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 :“润肺 ,治燥结咳嗽。”《本草通玄》 :“益肺止嗽 ,补气养血 ,润肠止渴 ,温中搜风。”《本草再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