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艳 《泰山卫生》2004,28(3):33-34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言语、态度表情和姿势等,以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病情的发展。在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通过心理护理,可以避免对  相似文献   

2.
李华  许晶  陈玉玲 《健康必读》2008,7(5):61-62
在整体护理中,病人的心理情绪的变化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心理护理满足其心理需求,首要的前提是了解病人的心理,应用各种心理学手段包括言语、态度、表情和行为等,以及应用行为科学的一般规律分析、观察来获取各种真实的心理活动,为心理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指南。  相似文献   

3.
破伤风病人的心理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伤风病人在发病期频繁抽搐,大汗淋漓,牙关紧闭,口不能言,但社志却始终清醒,因此患者精神上异常痛苦和恐惧。据此特点强调了心理护理在破伤风病人的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支持作用,指出破伤风病人的心理护理应以非语言交流为主要形式,同时配以安静舒适的环境,合理有序的治疗操作安排以及医护人员从容大方的仪表行为等给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慰与信任,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安全感与心理防御能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护理模式由生物护理转向身心护理,由功能制护理转向责任制护理的变化过程中,把生物护理和心理护理有机结合起来,使过去单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在各科护理实践中,特别是对于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心理护理能使病人术前保持心理平衡,术中维持情绪稳定,术后精神愉快,造成病人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现将我们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于辉 《健康大视野》2007,15(2):102-103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程序方法实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心理问题。方法通过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地给予心理支持,结合健康教育解除病人的心理问题。结果经过护理计划的实施,消除了病人的恐惧和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通过运用护理程序对该例病人实施心理护理,不仅及时解决了病人心理问题,同时,强化了全体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的意识,促进了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如何做好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丽华  裴育红 《中国保健》2007,15(24):108-10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癌症病人的重要性.方法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方法,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达到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行为指导,逐步减轻癌症病人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帮助癌症病人解除对疾病的恐惧、悲观、绝望情绪,使病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参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佟晓菊 《健康大视野》2006,14(12):119-119
新的医学护理模式把人的身体、心理活动和社会适应性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通过与患者沟通并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变化,探知病人的心理活动,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如对于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能使病人术前保持心理平衡,术中维持情绪稳定,术后精神愉快,能使病人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心理护理就显得更为重要。现将笔者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罗贤芳 《职业与健康》2000,16(4):120-120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可以认为,从病人入院到病人出院,只要护士出现在病人面前,即使彼此很少或者还没有进行语言的交流,护患的心理交往即在进行着。无声的语言,不断地将护士的情感、态度、技术水平等等传给病人。所以,这就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主动使用非语言行为手段,准确地掌握病人心理,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1 病室物理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医院病室中的物理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音响、装饰、光线等。环境性质左右着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影响病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病室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装饰典雅、光线柔和安静无噪音,可使病  相似文献   

9.
仲维娜 《职业与健康》2000,16(7):106-107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了对病人系统的、躯体和心理的整体护理。心理护理的媒介不是药物或治疗工具,而是护理人员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和姿式等。由于心理护理是通过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去改变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因此,语言修养在心理护理的能力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1 语言修养 语言不仅是表达思维、表达感情的手段,而且也是交流思想、传达意志的方式。正在经受身心磨难的病人,他们不仅需要良好的治疗,而且更需要心灵的抚慰和关怀,医务人员的言行与病人的情绪、康复息息相关。护士在病人面前说的每一句话,都  相似文献   

10.
戴秀蓉 《泰山卫生》2006,30(5):28-29
心理护理是针对病人的心理活动而开展的一种护理行为,它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于巴护理程序系统化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我院针对当前住院产科病人的心理护理的现实需要实施了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心理护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苏红霞 《上海预防医学》2006,18(4):F0004-F0004
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症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而多发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后,病人因环境陌生病情危重,极易产生恐惧、焦虑、烦躁、孤独、抑郁等心理行为反应,对治疗护理不利。因此,及时分析病人心理,了解其心理变化状况,为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通过对153例神志清醒的多发伤机械通气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科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护理工作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具体的说就是通过“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病痛”来实现护士的基本职责。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模式发展也由“以疾病为中心”过渡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科护理模式,护理对象不仅包括病,亚病人,还应包括健康人。心理护理的本质是了解和观察妨碍病人治疗和健康的不利因素,观察及探测病人有意义的行为,有效心理护理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消除病人不良心理,保持良好的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是引起病人残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探讨如何加强和正确对慝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的重要举措之一。忽视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患者的病情就会迅速的恶化。重视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调整好病人的心态和情绪,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有针时性的心理护理,是恶性肿瘤病人得到治疗与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和护理程序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些疾病,如:卒中、偏头痛、胃溃疡等与病人的心理密切相关,特别是病人角色的转换及遵医行为,对疾病的转归产生重大影响,而对此往往易被忽视,这也为本文的探索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5.
陈方英  张丰萍 《健康大视野》2006,14(11):118-118
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病因复杂,有些疾病尚缺乏特效治疗。疾病治疗的转归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病人做好精心地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才能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工作者必须熟悉掌握心血管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更好的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6.
王月霞 《中国保健》2009,(17):771-771
心理护理是指医护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与病人的沟通,有针对性的解决或改善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影响或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或行为,在帮助病人提高适应与应对能力的同时,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其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付红 《健康必读》2008,7(1):57-57
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和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手术患者来说适当的心理护理是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的确切手段。目的实施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紧张情绪,提高病人手术及预后质量。方法 贴切的心理分析,有效的心理护理,是一种特殊的技术、精细的艺术,可使病人以最佳心身状态接受手术,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手术后恢复健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结果 心理护理使病人以最佳心身状态接受手术,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手术后恢复健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结论 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康复具有较强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病人交往,从而影响、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病人康复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1]。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根据患者住院的不同时期采用了心理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临床心理护理服务的前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心理护理是护理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是体现优质服务的保证.心理护理服务符合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是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本质体现.所谓心理护理服务的前瞻性足指在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服务中要有预见的能力,能准确判断病人的心理或相应的行为方式,并进行相的关心理服务策划.  相似文献   

20.
刘桂琴 《健康大视野》2007,15(2):106-106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术后病人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病人迅速康复。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病人的心理反应、心理需求,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和个性特征进行心理疏导,鼓励病人表达情感,争取亲人合作。结果使病人消除不良情绪,勇敢面对现实,全面密切配合医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创造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做好各阶段的心理护理,亲人的关怀,领导的支持和关照是给患者最大的心理安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