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志富 《安徽医药》2004,8(5):364-364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的诊断、治疗.方法对12例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例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均治愈.其中2例为小肠系膜挫伤致迟发性小肠穿孔,1例行肠切除治愈;另1例因误诊时间较长,行小肠造瘘,6个月后关瘘治愈.结论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应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手术;术后合理应用全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56例外伤性小肠穿孔的诊治方法及经验,进一步提高外伤性小肠穿孔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成都市金堂县第三人民医院自1998至2008年外伤性小肠穿孔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均进行剖腹探查手术治疗,术后Ⅰ期愈合52例,切口感染3例,死亡1例,未发生腹腔脓肿、肠瘘。结论使用多种诊断方法,及早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术中全面仔细探查,警惕多处肠穿孔,同时积极处理其他合并症及基础病,是提高外伤性小肠穿孔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陈新  许秀凤  陶雪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365-3366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6年10月 ̄2004年10月的外伤性小肠损伤3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均治愈,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肠间脓肿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选择好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妥善的处理是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康忠 《现代临床医学》2007,33(6):458-459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及时诊断和根据外伤情况选择术式是提高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外伤性闭合性小肠穿孔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至2010年老年外伤性闭合性小肠穿孔53例临床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患者均进行剖腹探查手术治疗,术后Ⅰ期愈合50例,切口感染2例,死亡l例,未发生腹腔脓肿、肠痿等并发症。结论掌握老年外伤性闭合性小肠穿孔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时处理老年患者全身基础疾病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诊治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要及早诊断、及早手术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急救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2012年收治的60例外伤性小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体检,x线、B超检查及临床观察后均行手术治疗,治愈60例,术后并发症2例。结论对外伤性小肠损伤患者应及早诊断,选择合理术式及时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志澄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49-14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结肠镜检查所致肠穿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9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因结肠镜检查致肠穿孔并施行腹腔镜肠修补术的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肠梗阻、肠漏、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7d。结论:腹腔镜手术在结肠镜检查致肠穿孔的治疗应用中具有疗效好、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总结本院从1996-2006年间收治的85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析85例小肠破裂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改变,确定诊断的依据。单纯修补30例,肠部分切除49例,修补加肠减压6例,8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临床症状、体征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对外伤性小肠破裂具有重要的意义。治疗以手术为主,单纯修补和肠部分切除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腹部外伤在临床急诊外科中较为常见,其中腹部外伤致肠穿孔是常见的急腹症类型,而腹部外伤性肠穿孔多合并其他外伤,病情较为复杂,需要临床正确诊断并及早正确处理。在腹外伤致肠穿孔的救治中,是否实施手术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患者预后。本文选择我院腹外伤所致肠穿孔患者23例,观察救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06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52例,对其临床诊治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采取非手术治疗者23例,有7例患者因发生肠损伤而中途采改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治愈率100%;29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治愈25例,死亡4例。结论对于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治疗而言,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肝破裂3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筛选1990~2005年3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依据外伤史、临床表现、诊断性腹腔穿刺、腹部影像学等检查结果,确诊率100%,治愈率98.7%,其中手术治疗34例.结论 外伤性肝破裂绝大多数应急诊手术治疗,根据术中情况制订手术方案,但对轻症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条件下亦可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3.
张宇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126-127
目的探讨严重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为我院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严重外伤性肝破裂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治愈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总结严重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 5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2.6%;术中死亡4例,病死率为7.4%,其中2例死于合并伤,2例死于术中失血。术后1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5.2%,其中发生胆瘘8例,发生膈下感染4例,发生肝脓肿3例,发生急性肾衰竭4例,给予患者抗炎、引流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是治疗严重外伤性肝破裂的主要手段,正确判断患者的肝损伤程度和尽早选择适合的手术术式治疗,可以提高严重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治愈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胃肠穿孔是普外科临床多见急腹症之一,治疗常需要手术治疗,传统方法为开腹行穿孔修补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临床普及,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运用越来越多,其优点也体现的越来越多,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本研究作者结合自己临床实践对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58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2—2013年本科室胃肠穿孔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手术病例共58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外伤性肝破裂经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71例患者中治愈53例,占74.6%;死亡18例,占25.4%;术后出现并发症者19例,发生率为26.8%。结论外伤性肝破裂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45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均治愈。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以及选择合理的术式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小肠破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结肠破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入住我院的120例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早期明确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效的肠减压以及腹腔引流,术后适当给予抗生素,维持患者体内内循环稳定,并对其进行适当地全胃肠外营养。结果手术之后一期手术的治愈患者数为96例(80.0%),切口发生感染患者数为10例(8.3%),肠瘘患者数为7例(5.8%),腹腔脓肿患者数为7例(5.8%)。将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价,治疗前本组患者生存质量总得分为(97±7)分,治疗后本组患者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35±9)分,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选择科学、正确的治疗方式,能够提高外伤性结肠破裂的一期治愈率,且能够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哲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566-567
目的临床研究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有效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本文将选取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38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治愈率为100%,2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治愈率为89.66%(26/29),病死率为10.34%(3/29);本组29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中,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4.14%)。结论对于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要做到及时、准确诊断病情并根据不同病情采取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方法,以此来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并探讨十二指肠的诊断、治疗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6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患者7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经有效的外科治疗后,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出现手术后并发症2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远期并发症。结论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仔细而全面的术中探查、适当的术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分析总结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收治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5例患者均为外科手术治疗确诊的外伤性小肠损伤患者,其中行单纯修补29例,肠部分切除41例,修补加肠减压5例,73例治愈,2例死亡(1例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致内脏器官衰竭,1例小肠多处损伤术后出现腹腔脓肿继发弥散性腹膜炎致感染性休克引起内脏器官衰竭)。结论在处理外伤性小肠破裂损伤时,应详细全面了解评估伤情,对可疑腹腔脏器损伤的病例必须严密临床观察,进行反复多次检查,一旦确诊就应在有效的术前准备下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