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β3-肾上腺素能受体(AR)表达水平的变化及β3-AR激动时对心脏室颤阈值(VFT)和心室有效不应期(ERP)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心力衰竭组(n=8)及对照组(n=8)。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致心肌梗死建立心力衰竭模型;使用RT-PCR法检测左心室β3-AR mRNA的表达;观察使用β3-AR激动剂BRL37344对VFT、ERP和LVESP、+dp/dtmax、-dp/dtmax的影响。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β3-AR mRNA表达量(β3/β-actin的比值) 增加(0.011 vs 0.028, P<0.05),所占比例(β3123) 增加(1.2% vs 5.4%, P<0.05);②心力衰竭大鼠VERP较正常对照组VERP明显延长(70.5 ms±5.5 ms vs 59.5 ms±6.4 ms,P<0.05);静注BRL37344后,心力衰竭大鼠VERP稍延长,但对比用药前VERP无显著差异(73.0 ms±4.8 ms vs 70.5 ms±5.5 ms,P>0.05);③心力衰竭大鼠VFT较正常对照组VFT显著降低(10.9 mV±0.8 mV vs 30.5 mV±1.3 mV,P<0.05);静注BRL37344后,心力衰竭大鼠VFT相比用药前亦显著降低(7.1 mV±0.6 mV vs 10.9 mV±0.8 mV,P<0.05); BRL37344降低VFT的作用与BRL37344对LVESP、+dp/dtmax、-dp/dtmax及β3-AR mRNA表达量的改变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8、0.708、0.759、0.787(P<0.05)。结论: 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β3-AR mRNA表达明显增高,β3-AR激动时不影响衰竭大鼠心室ERP,但明显降低衰竭大鼠心脏VFT,其降低VFT作用与β3-AR的负性肌力作用及β3-AR mRNA表达量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长期压力超负荷模型大鼠心力衰竭(HF)时心脏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 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HF组和假手术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大鼠心脏压力超负荷HF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NET表达。 结果:腹主动脉缩窄8周后, HF组大鼠心脏NET 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 结论:长期心脏压力超负荷导致心力衰竭时NET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NET mRNA表达下降可能是导致NET蛋白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提示NET表达异常可能是HF时心脏交感神经功能异常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异丙肾上腺素舒血管作用机制的在体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NOS(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产生的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及涉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亚型,探讨NO是否作为β-AR激动后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信使物质参与β-AR激动产生的血管舒张。方法:利用家兔股动脉恒流灌注模型。结果:(1)Isoprenaline产生浓度依赖的血管舒张。(2)NOS抑制剂L-NAME阻断了isoprenaline产生的血管舒张作用。(3)β1-AR阻滞剂CGP20712A不能阻断isoprenaline产生的外围血管舒张作用,但β2-AR阻滞剂ICI118551能阻断isoprenaline产生的外周血管舒张作用。结论:Isoprenaline引起兔股动脉舒张通过激活NOS介导,涉及的β受体亚型为β2受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SMADs信号通路在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腹主动脉复制心肌肥厚模型,检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大鼠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RT-PCR法检测肥厚左室心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 2、3、7的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术后3 d LVMI开始上升并持续至4周,心肌组织中TGF-β1及Smad 2、3的mRNA表达术后3 d也开始上升并持续至4周,术后第2周为表达的高峰(P<0.01)。Smad 7 mRNA术后3 d上升,1周时为其高峰,2周后表达下降。结论:信号蛋白Smad 2、3、7参与了腹主动脉结扎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刺激后A7r5血管平滑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方法: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明确A7r5细胞上肾上腺素受体(AR)的表达。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用荧光实时定量PCR验证α1A-AR,α1B-AR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A7r5细胞中有α1-AR和β-AR表达,其最大结合容量(Bmax)分别为(45.0±11.8)fmol/mg蛋白和(17.4±2.5)fmol/mg蛋白。去甲肾上腺素刺激细胞24 h后,有75个基因表达发生明显改变,其中涉及细胞结构、防御、代谢及信号转导等多方面的基因。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去甲肾上腺素刺激细胞24 h后α1A-AR和α1B-AR的mRNA表达增加,与基因芯片的结果一致。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激动AR引起A7r5血管平滑肌细胞多种不同功能的基因表达发生改变,提示在血管平滑肌中AR可能通过基因水平的调控而介导多种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肾性高血压大鼠发病与心脏α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利用手术的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观察心脏α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与肾性高血压发病的关系,同时对自身抗体生物活性进行分析。结果:在狭窄左肾动脉两周后,大鼠血浆中心脏α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和滴度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并且可持续到12周,以后逐渐下降|同时心脏α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的跳动具有激动剂样效应。结论:心脏α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可能通过作用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从而促进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7.
目的:慢性低氧时,心脏对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的反应出现脱敏现象,细胞内钙[Ca2+]i瞬变的幅度降低、时程延长,本研究观察上述变化在低氧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过程和对应关系。方法:在年龄对等的正常及慢性低氧1d、3d、1周、2周、3周、4周和8周的大鼠,分别分离正常及慢性低氧条件下的心室肌细胞,以Fura-2为[Ca2+]i的指示剂,用光谱荧光法测定心肌细胞的[Ca2+]i瞬变及其对心肌β-受体激动后反应的变化。结果:在低氧1d、3d、1周等时间内,电刺激引起的[Ca2+]i瞬变、咖啡因引起的[Ca2+]i瞬变及电刺激引起的[Ca2+]i瞬变对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的增加反应无明显变化;在低氧2周以上时,电刺激引起的[Ca2+]i瞬变的幅度开始降低,而时程开始延长,其对异丙肾上腺素的反应也开始降低。咖啡因引起的[Ca2+]i瞬变幅度也开始降低;在低氧3周和4周时,上述变化程度逐渐加重;在低氧8周时各参数的变化有所恢复,但与4周时的变化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低氧2-4周时,心脏的β-肾上腺素受体发生脱敏现象,脱敏的机制与3种调节[Ca2+]i瞬变的蛋白质:L-型钙通道、ryanodine受体操纵的钙通道和钙泵等活性的降低有关,后者也可能是低氧时心脏功能降低的重要机制。低氧4-8周时,心脏对低氧产生了适应和代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38 MAPK在大鼠梗阻性肾病模型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肾脏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制造梗阻性肾病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 h、3 h、6 h、12 h、1 d、3 d、5 d、7 d、14 d、21 d、28 d取肾组织,应用免疫沉淀结合特异性底物磷酸化法测定肾组织p38 MAPK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磷酸化p38 MAPK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肾组织有一定的p38 MAPK基础活性(吸光度A值)(0.22±0.06)。UUO术后1 h,p38 MAPK即被激活(0.45±0.14 vs 对照组,P<0.05),12 h时达第一个高峰(0.91±0.07 vs 对照组,P<0.01),此后活性逐渐下降,3 d后又进行性升高,7 d达到第二个高峰(0.93±0.06 vs 对照组,P<0.01),此后又缓慢下降,28 d降至最低水平(0.12±0.02)。而TGFβ1的表达在UUO术后1 h、3 h、6 h、12 h及24 h无明显增加,第3 d有明显增加(13.55%±6.33% vs 对照组,P<0.05),第7 d达高峰(26.78%±8.77% vs 对照组,P<0.01),第28 d表达最少。梗阻肾肾组织p38 MAPK的激活明显早于TGFβ1表达且p38 MAPK早期活性水平与TGFβ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梗阻肾高表达的TGFβ1与肾组织p38MAPK的后期活性的高低显著相关(r=0.84, P<0.01)。结论:p38 MAPK在大鼠梗阻性肾病肾组织中的活性明显增高,可能介导梗阻肾肾组织TGFβ1的表达,并可能参与TGFβ1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和对照组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RNA表达的异质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中脑动脉阻塞(MCAO)后脑内TGF-β1 mRNA表达水平,并且应用组织病理进行损伤程度评定。 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损伤程度明显重于"相应对照组"。糖尿病及对照组大鼠在MCAO 2 h时TGF-β1 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后者增高比前者更为明显。再灌24 h后TGF-β1 mRNA表达量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结论:糖尿病加重缺血/再灌性脑损伤|MCAO后TGF-β1 mRNA表达增高可能是机体一种抗损伤反应,糖尿病组抗损伤反应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细胞增生、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受体表达等方面,探讨胰岛素对自发型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SHR VSMC)和正常血压Wista-Kyoto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WKY VSMC)的影响异同。方法:采用组织移植法培养SHR和WKY大鼠胸主动脉VSMC|用细胞计数仪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生情况|TGF β及其受体的mRNA水平利用定量RT-PCR技术进行检测。结果:(1)胰岛素加强SHR VSMC的增生,而不影响WKY VSMC的增生。胰岛素加强SHR VSMC的增生,且呈剂量依赖方式(2)以20%小牛血清培养基培养VSMC, SHR VSMC的S期百分率为31.44%,而WKY VSMC的S期百分率仅为19.86%|以2%小牛血清培养基培养VSMC,SHR VSMC的G0/G1和S期百分率分别为73.23%和9.35%,加入胰岛素后,SHR VSMC的G0/G1降低为67.58%,S期百分率则增加到15.64%。但是,加入胰岛素前后,WKY VSMC各期百分率无明显变化|(3)RT-PCR分析结果表明,生长静止的SHR VSMC和WKY VSMC均有TGF β1、Ⅰ型和Ⅱ型TGF β受体的表达,但SHR VSMC的TGFβ1、Ⅰ型TGF β受体的表达量高于WKY VSMC的TGF β1、Ⅰ型TGF β受体的表达量,胰岛素加强了WKY VSMC的TGF β1、Ⅰ型TGF β受体的表达(P<0.01和P<0.05),而削弱了SHR VSMC相应分子的表达(P<0.01和P<0.05),胰岛素不影响二株系大鼠VSMC Ⅱ型TGF β受体的表达(P<0.05)。结论:胰岛素对SHR VSMC和WKY VSMC的TGF β和它的受体表达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这种异常调节作用可能和胰岛素加强SHR VSMC的增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大鼠心脏容量超负荷(volume overload,VOL)时左心室内压变化诱导心肌原癌基因c-fos、c-jun、c-myc 、egr-1 mRNA表达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测定VOL 、假手术对照组大鼠术后30 min、1、4、6、12及48 h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舒张末压(LVEDP),用狭缝杂交检测2组各时间左室心肌原癌基因表达,用密度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VOL大鼠术后LVSP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48 h最低;术后30 min LVEDP高于假手术组(P<0.05),12 h最高,48 h与假手术组相近(P>0.05);假手术组和阴性对照各原癌基因无阳性表达,AVF后1 h检测到c-fos 、c-jun、egr-1 mRNA表达,4h检测到c-myc表达,均于4h出现表达峰值,此后减弱,48h c-fos无表达,c-jun表达较弱,c-myc和egr-1仍有较高表达。结论:VOL大鼠LVEDP增加,首先诱导c-fos、c-jun、egr-1表达,c-myc表达较晚,c-myc、c-jun、 egr-1表达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反映了活体VOL刺激心肌原癌基因表达时间变化规律;当室壁受到一定程度和一定时间的负荷牵拉后心肌原癌基因即开始表达,负荷的强弱可能并非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侧颈交感干离断(TCST)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和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MI)组和心肌梗死+右侧颈交感干离断(MI+TCST)组,MI+TCST组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立即离断右侧颈交感神经干。MI组和MI+TCST组分别按模型制备及干预后1、3、7、14和28 d分为5个亚组,另设假手术(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每组8只。建模后4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功能,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脏计算心脏肥厚指数,并取梗死周围心肌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改变。Real-time PCR法检测不同时点梗死边缘区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MI后不同时点梗死边缘区HMGB1和TLR4蛋白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右侧TCST对HMGB1和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MI组比较,MI+TCST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心脏肥厚指数显著降低(P0.05),梗死边缘区各时点HMGB1、TNF-α和IL-6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HMGB1蛋白的表达在MI后3 d开始升高,并于7 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28 d时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TLR4蛋白的表达变化与HMGB1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右侧TCST可显著降低心肌组织HMGB1和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右侧颈交感干离断可改善MI后心室重构,发挥保护心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循环障碍大鼠心功能的变化,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用自体微血栓法致大鼠冠脉微血管堵塞,造成微循环障碍。采用冠脉压力温度测量导丝检测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心脏超声检测左室短轴缩短率(FS),颈动脉心室内插管法评估大鼠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的含量,比较两组大鼠以上各指标的差异。将造模成功的14只微循环障碍大鼠按照TNF-α的含量分为高炎组(≥170pg/ml,n=7)和低炎组(<170pg/ml,n=7),比较两组大鼠心功能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MR明显增加(P<0.05),FS明显降低(P<0.05),LVSP显著降低(P<0.01),而LVEDP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血清TNF-α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高炎组FS和LVSP较低炎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LVEDP显著升高(P<0.05)。结论:冠状微循环障碍大鼠心功能受损与TNF-α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心肌磷酸受纳蛋白(PLB)基因表达和肌浆网 Ca2+-ATPase活性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4、6、8周后对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进行左心室血流动力学检测,测定心肌PLB mRNA转录水平以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检测心肌肌浆网 Ca2+-ATPase活性。结果:糖尿病大鼠心肌PLB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4周时与正常大鼠无明显差异,6周时和8周时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肌浆网 Ca2+-ATPase活性4周时无明显改变,6周时和8周时明显低于正常大鼠;糖尿病大鼠4周时LVSP、LVEDP、±dp/dtmax与正常大鼠无明显差异,6周、8周时LVSP、±dp/dtmax显著降低,LVEDP显著升高。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PLB表达水平升高,肌浆网 Ca2+-ATPase活性降低,引起心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长期新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TCV116干预对心肌梗死(MI)后心肌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大鼠MI模型,1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1)MI对照组;(2)MITCV116治疗组(2mg.kg-1·d-1):另设假手术组及假手术TCV116组。22周后检测:(1)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心脏形态学指标如左室相对重量(LVW/BW)和左室腔相对面积(LVCA/BW);(2)室间隔存活心肌中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B型钠尿肽(BN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型和III型胶原(collagenI、III)基因的mRNA表达;(3)存活率。结果:MI对照组与MITCV116治疗组间总体MI范围无显著差异(34%±14%vs33%±13%,P>0.05)。MI对照组LVW/BW和LVCA/BW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βMHC、BNP、TGF-β1、collagenI和III基因的mRAN表达显著大于假手术组(P<0.01);同时MAP、LVSP、dp/dtmax显著低于和LVEDP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也伴随着生存时间显著缩短(P<0.05)。TCV116治疗组,LVW/BW和LVCA/BW与MI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βMHC、BNP、TGF-β1、collagenI和III基因的mRNA表达低于MI对照组(P<0.05或P<0.01);与此同时,MAP、LVSP、dp/dtmax显著高于及LVEDP显著低于MI对照组(P<0.05或P<0.01),并伴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P<0.05)。结论:长期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阻断剂干预能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室重塑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肌肉环指蛋白1(MuRF-1)在心肌梗(MI)死后慢性心衰大鼠心脏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分子机制,对心功能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及其与cTnI的关系。方法:将48只制作成功的心肌梗死大鼠及假手术大鼠纳入研究,分为sham 组、MI组、MG-132组及TNF-α组,检测各样本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N末端原脑钠肽水平(NT-proBNP),观察心肌组织学变化;原位杂交及real-time PCR法半定量测定心肌组织MuRF-1 及cTnI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确定心肌MuRF-1及cTnI蛋白质水平,并对MuRF-1及cTn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MI及TNF-α组相比,MG-132能够显著降低NT-proBNP(P<0.05),使心衰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有下降趋势,心肌组织损伤减轻,并使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升高(P<0.01),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增加(P<0.01),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明显降低(P<0.01)。与sham组相比,MI组MuRF-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cTnI水平降低(P<0.05);MG-132能够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MuRF-1表达(P<0.05),升高cTnI水平(P<0.01);TNF-α则起相反作用。相关性分析显示,MuRF-1与cTnI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MuRF-1在慢性心衰中表达显著升高,使心功能损害加重,其作用通过抑制cTnI表达而实现;抑制蛋白酶体活性能够通过抑制MuRF-1表达而升高cTnI水平,改善心功能。MuRF-1的激活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心功能、MMP-9及TIMP-1蛋白在心肌中表达。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模型对照组(Model Control,MC),每组12只,分别向模型对照组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Adjuvant Complete,CFA)致炎,致炎48天后,观察两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及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分别通过小动物多道生理记录仪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 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调节性T细胞(Regulation T cell,Treg)的表达。结果:①与NC组比较,MC组大鼠致炎12天体重出现下降,于致炎48天体重下降至最高峰;致炎18天足跖肿胀度达最高峰。②与NC组比较,MC组的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arly dia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E)、E/A、短轴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shortening,FS%)显著降低(P<0.05或P<0.01),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late dia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A)显著升高(P<0.01)。与NC组比较,MC组心率(heart rate,HR)、心脏质量指数(heart index,HI)、左室收缩末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显著升高(P<0.05),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Maximum Rate of Ventricular Pressure of development or decline,±dp/dtmax)显著降低(P<0.05)。③与NC组比较,MC组TNF-α、BNP、IL-17显著升高(P<0.05或P<0.01),IL-10、CD4+Treg、CD4+CD25+Treg显著降低(P<0.01)。④与NC组比较,MC横截面心肌细胞横径值(TDM/μm)显著升高(P<0.05),MMP-9表达量在MC组大鼠心肌细胞显著升高(P<0.01);TIMP-1的表达量则显著降低(P<0.01)。⑤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功能参数E峰与TIMP-1蛋白染色指数呈正相关;A峰与TIMP-1蛋白染色指数呈正相关,与MMP-9呈负相关;心脏质量指数(HI)与关节炎指数(AI)呈正相关;+dp/dtmax与IL-17呈显著负相关,与TIMP-1蛋白染色指数呈正相关;-dp/dtmax与IL-10呈负相关(P<0.05)。结论:AA大鼠存在心功能下降。其机制可能是大鼠在致炎后对抗原刺激呈高敏反应状态,免疫调节功能紊乱,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导致局部关节的病变的同时,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亦发生损害,从而发生AA心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压力负荷性左室肥厚大鼠心功能异常及心肌钠钙交换体(NCX)和肌浆网钙泵(SERCA2a)的表达变化.方法 缩窄大鼠腹主动脉制备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测定在体血流动力学及左室重量指数(LVWI),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左室组织NCX及SERCA2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大鼠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显著升高(P<0.01,P<0.001);左室重量指数显著增加(P<0.001)及左室NCX mRNA表达上调(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