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作者在1989年2月至1995年4月收治产后急性骶髂关节韧带劳损3例,报道如下: 例1 女,25岁。第一胎足月顺产,产后即感右侧骶髂、臀部疼痛并向右大腿部及腹股沟部放射痛,卧床不起,移动困难,屈髋压迫试验在右侧骶髂部疼痛。X线片骶髂关节未见异常。用0.75%利多卡因10ml加醋酸确炎舒松-A1.5ml在右侧骶髂关节局部封闭,第二天,患者感到疼痛明显缓解,一周后全愈出院。 例2 女,30岁。第二胎足月臀位产,床上翻身时突感扭伤下腰部,继之,右侧骶髂关节部疼痛难忍,活动时疼痛加重。检查发现右侧骶髂关节部压痛明显。X线片未见异常。用0.75%利多卡因5ml加康灵克通1ml在右骶髂关节局部注射封闭,取得的效果同例1。 例3 女,26岁。第一胎足月顺产,产后第二天在侧卧哺乳时突感右侧骶髂关节处疼痛,大汗淋漓,翻身检查腰背部,骶髂关节处疼痛加剧。X线片同样未见异常,治疗方法同例2,一周后仍有少许疼痛,再次局部封闭后,二周后全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26岁。曾有妊娠后慢性腰痛史3年。入院10 d前,患者因二次妊娠后出现腰骶部疼痛再发加重,活动时可诱发左侧大腿部抽痛,疼痛在夜间持续存在。查体:腰部各椎体棘突及棘旁未见压痛及叩击痛,左侧骶髂关节压痛,同侧"4"字试验阳性。辅助检查:ESR 30.0 mm/1 h,HLA-B27(+),尿本周蛋白(-)。胸腰椎X线片:T12~L3、S1椎体见片状高密度影,双侧髂骨沿骶髂关节中下见三角形致密影,尖端朝上,未累及关节面。腰椎及骶髂关节CT(见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32岁。主诉"腰骶部疼痛、活动受限7年,加重1年"。既往有骶髂关节炎病史,未进行系统治疗。外院CT检查提示L4~5椎间盘突出。体检:腰部未见明显侧弯及后凸畸形,腰椎屈伸活动受限,腰椎椎体棘突旁、右侧骶髂关节压痛(+),叩击痛(+)。骶髂关节CT复查提示外生性骨疣,见图1。临床诊断为骶髂关节外生性骨疣并慢性骶  相似文献   

4.
国外急性腰痛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句朝晖 《中国骨伤》2003,16(11):702-704
急性腰痛为临床常见病,也称单纯性或非特异性急性腰痛.其病因主要为机械性外力损害,如搬提重物、扭转腰部,或长时间坐位,操作振动性工具等.损害部位以腰部软组织为主,如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还包括椎间关节及骶髂关节的损伤;椎间盘纤维环可能发生不全撕裂,但不伴有髓核向椎管内的突出,破裂椎间盘的渗出物可能造成神经根的炎性反应.急性发病及外伤史对诊断有意义.腰部或骶髂关节处可见弥漫性或局限性压痛,腰椎活动可能引发腰痛;腰痛可放射至臀部及下肢,但多在膝关节水平以上.损伤组织的痉挛可使患者呈被动的僵直体位,不能做屈或伸的运动[1].腰椎的放射学检查对诊断通常无帮助,仅作为排除性方法以区分出腰椎的骨折、肿瘤、脊柱滑脱等[2].……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3岁.军人.因上车时跌倒,臀部着地受伤.检查左侧骶髂关节压痛,4字试验左侧阳性,双髋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x线片见左骶髂关节脱位,骼骨上移2.5cm;双髋关节无异常.采用左侧股骨髁上牵引,重量16kg,1周后床边摄片骶髂关节已复位,重量减至12kg,6周后除去牵引.患者在床上坐起感觉左骶髂头节疼痛,摄片复  相似文献   

6.
我科2000~2002年共收治骶髂关节半脱位患者36例,行按摩复位手法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13~69周岁,平均年龄41周岁。前脱位16例,后脱位20例;弯腰拾物伤10例,直接撞击伤8例,剧烈运动伤8例,跌倒伤5例,不明原因伤5例。1.2临床表现:伤后即感下腰部、骶髂部、臀部疼痛,平卧双下肢伸直出现疼痛,站立时患侧足跟不敢着地,行走困难,双下肢不等长,脊柱侧弯,肢腿抬高受阻,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骶髂关节部压痛明显。1.3鉴别诊断:根据本病的症状与特征不难做出诊断,若不能确诊时可做X线片检查,但应与急性腰扭…  相似文献   

7.
顽固性下腰痛为常见病,本文报告指诸腰骶椎后关节紊乱、臀中肌损伤、骶髂关节炎等引起的腰骶部、臂部、顽固性疼痛征候群,采用局部压痛点微针刀松解取得较好的疗效如下:  相似文献   

8.
屈髋按压伸腿牵拉法治疗骶髂关节急性损伤36例冯庆欣冯永健吴宝良李书奎尹金华骶髂关节急性损伤是一种临床上并非少见的能引起一侧下腰部剧烈疼痛的病症,从1972年始集有记载的36个病例,对其症状、体征、诊断及发生机理进行探讨,并提出一种简便宜行,疗效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手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半脱位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就1988年1月至今诊断为产后骶髂关节半脱位的9例病人以及手法治疗的体会初步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例为20~30岁间初产妇,平均年龄24岁,均产道分娩,顺产或胎吸助产,产后无明确外伤史,产后数天至半月内发生急性腰骶部疼痛并有向下肢放射痛症状。2 治疗方法21 过伸...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32岁,因腰痛严重并放射至右小腿后外侧而就诊。1986年因交通事故(汽车拦腰碾压伤),致腰背部软组织碾挫伤,左L5横突骨折,左骶髂关节粉碎性骨折。急诊入我院骨科治疗,住院期间常感觉腰部疼痛,右小腿不适感,3个月后临床治愈出院。伤后5年又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在产后骶髂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产后骶髂关节痛的MRI的影像学表现。17例双侧骶髂关节T1WI、T2WI、STIR序列扫描。结果 17例均为单侧骶髂关节受累,15例关节旁骨髓T1WI低信号、T2WI、STIR高信号;10例T1WI滑膜部关节软骨内出现混杂信号;13例T1WI、T2WI骨板信号增高;10例关节囊及附着点、周围软组织STIR呈高信号。结论结合病史及MRI影像改变,MRI能对产后骶髂关节炎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导航一术中三维影像系统监测下置人骶骨钉微创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在手术导航一术中三维影像系统监测下应用骶骨钉内固定技术治疗15例骶髂关节脱位患者。其中骶髂关节半脱位6例,骶髂关节完全脱位9例;伴有骨盆前环损伤7例,伴有骶丛损伤2例。结果15例均获得6-16个月随访,复位均满意,无骶髂部疼痛14例,轻度疼痛1例;2例骶丛损伤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手术导航一术中三维影像系统监测下骶骨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康复快。  相似文献   

13.
腰椎旁分叶状毛细血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14岁,因发现背部侧弯畸形6年伴腰骶疼痛4个月,于2009年10月15日入院.体检:脊柱胸段左侧弯曲畸形,左肩高于右肩,左髂高于右髂,L5~S1水平左侧脊柱压痛.  相似文献   

14.
韩建民 《中国骨伤》1992,5(1):10-10,42
腰部软组织损伤通常包括腰骶关节急、慢性损伤骶髂关节急性扭伤(半脱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多种疾病。吾师李墨林按摩行医六十余年手法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吾随师多年略有心得体会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6岁,病案号:63866,因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二年余而於88年2月入院。二年前担物时,扭伤腰部,当时感腰痛,休息一周后好转,但四月后又出现腰痛并左下肢放射痛,左个腿后侧及足底麻木,每于咳嗽及用力排便时,腰腿痛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查体:脊柱向左侧弯,腰部活动受限,腰_5骶_1处压痛,且向左下肢放射。左下肢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1岁.因左侧腰腹部疼痛1个月,双下肢水肿2 d于2003年3月9日入我院.1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侧下腹部、腰背部及骶部钝痛,并向左侧外阴部放射,2 d前突感疼痛加剧,出现乏力、纳差、低热、水肿.既往无肾脏病史.  相似文献   

17.
赵××,女,44岁,病案号:142752,因腰痛二月余,伴左下肢放射痛20天,于1989年12月9日以腰骶椎间盘突出收入院,疼痛呈持续性,夜间明显,咳嗽及行走时疼痛加重,左小腿后外侧及足底麻木,卧床休息后疼痛稍减轻,无明显外伤史,未经特殊治疗。 体检:一般情况可,脊柱向左侧弯曲,左侧腰肌紧张,腰部后伸活动受限,腰骶,棘间,棘旁压痛,并向左下肢放射,叩击痛(+),直腿抬举试验:左侧30度,右侧90度,左小腿后外侧及左足底皮肤感觉减弱,并有麻木感,鞍区无异常感觉,左侧趾背伸肌力减弱,左跟腱反射减弱未引出病理反  相似文献   

18.
例1,男性,37岁.因车祸致腹部外伤术后2个月,诉骶髂部疼痛及左下肢麻木无力而转来我院.查示左骶髂部压痛,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4字试验(+),左下肢短缩1.5cm.X线片示左骶髂关节脱位,左坐骨及耻骨支粉碎性骨折.诊断为左骶髂关节脱位伴坐骨神经损伤行手术治疗.术后以持续重量为体重1/5的左股骨髁上牵引12天后减至10kg.1个半月后解除牵引,1年后随访见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慢性非特异性骶髂关节病俗称骶髂关节劳损 ,泛指除外化脓、结核、肿瘤、畸形、骨折等特殊病因的关节病 ,传统采用推拿、针灸、理疗治疗 ,疗效慢 ,疗程长。自 1997年 8月~ 2 0 0 0年 5月 ,我们用电员针配合骶髂关节三维运动治疗慢性骶髂关节劳损 36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6例中 ,女 2 5例 ,男11例 ,年龄平均 39岁 (2 0~ 5 3) ,左侧 15例 ,右侧 17例 ,双侧 4例 ,病程 3周~ 10年 ,平均 2 6月 ,女性已婚产 2 3例 ,未婚 2例。1.2 病例选择  (1)有或无急性劳损史 ,可反复发作 ,病程 3周以上。(2 )一侧或两侧骶髂部疼痛 ,…  相似文献   

20.
骨盆韧带损伤对骶髂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盆韧带损伤对骶髂关节稳定性的影响,为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取骨盆标本10具,完整保留关节及韧带结构,左侧组逐级离断耻骨联合、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髂前韧带及骶髂前关节囊、骶髂骨间韧带,右侧组逐级离断耻骨联合、骶髂后长、后短韧带、髂腰韧带、骶髂骨间韧带,模拟人体单足站立位,力学机上给予轴向加载,测量并记录骶骨相对于髂骨的垂直位移及矢状面骶骨旋转角度(角移位). 结果左侧力学试验中,仅切断耻骨联合周围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垂直位移、骶骨角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切断骶髂前韧带、骶髂骨间韧带,骶骨的垂直位移数值由完整骨盆测量的(4.144±0.538)mm增至(5.853±0.368)mm;骶骨的旋转角度由骨盆完整时的0.226°±0.061°增至0.616°±0.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力学试验中,逐次切断骶髂关节后部韧带,骶骨的垂直位移数值由完整骨盆测量的(3.610±0.696)mm增至(6.825±0.565)mm;骶骨的旋转角度由骨盆完整时的0.271°±0.094°增至0.746°±0.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耻骨联合及其周围韧带的损伤对骶髂关节的稳定性无显著性影响;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对限制骶骨的角位移有很大作用;骨间韧带对骶髂关节稳定性的作用较大;骶髂后韧带与骨间韧带共同组成了骶髂关节后部韧带复合体,是骶髂关节周围韧带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