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米力农对2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它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并使心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明显增加,使肘静脉压明显下降,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米力农短期效果优于硝酸甘油,具有明显的强心,扩血管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联用和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竭作为治疗组30例,单用依那普利治疗者为对照组20例。以超声心动图比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容量(ESV和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LVEF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LVEF、EDV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杨舟 《广西医学》2008,30(7):1005-1006
目的探讨赖诺普利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给予洋地黄类、血管扩张剂及利尿剂等传统治疗;治疗组42例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赖诺普利与倍他乐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对照组为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赖诺普利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可以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三药联用对高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高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72例,应用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三药联用治疗,与硝酸甘油作为对照组,对心功能进行临床评估;监测血压、心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三药联用治疗心功能明显改善,低血压发生率低,无不良反应。结论三药联用治疗高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好,安全,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了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组,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常规治疗组采用安慰剂加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卡维地洛组的心率、血压和心功能改善情况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联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70例并与同期52例用传统方法治疗者(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对照组同治疗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6%vs65.4%,P〈0.05)。结论联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肯定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陆鋆 《广西医学》2001,23(3):493-494
目的:探讨心先安治疗充生心务衰竭(CHF)效果,方法:传统三联疗法(ACEI,利尿剂,地高辛)基础上加用心先安充血性心力衰竭70例,并与61例单纯三联疗法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心先安治疗组的临床 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证明心先安在充血性心务衰竭中有较好的疗效,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分析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近年门诊及住院64例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超生心动图评价硝酸甘油的治疗效果.结果 用药后所有患者心律减慢,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结论 硝酸甘油可改善心功能.对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巩固和维持远期疗效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24例和参照组24例。参照组应用传统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卡维地洛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结果:治疗后卡维地洛组较常规组心功能明显改善,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心律及血压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培军 《中外医疗》2009,28(20):92-92
心房颤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均可并发房颤,且一旦并发快速心室串的房颤,常使病情恶化,患者预后不良,病死率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快速心房颤动时,心功能进一步恶化,需立即干预。迅速有效地控制心室率、转复窦性心律是改善血流动力学、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表并快速房颤,可有效控制心室率。该药治疗心力表竭并房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1-2周后加服倍他乐克。结果:60例中显效38.3%,有效50%,无效11.7%,临床总有效率88.3%。结论:倍他乐克能显著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李斌  沈郭成 《四川医学》2006,27(11):1160-1161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1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抗心力衰竭组(B组)21例和卡维地洛组(A组)20例,后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随访半年,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评估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改善。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哀竭是安全、有效的,能干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3.
我科从2002—2005年用依那普利联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6例,与单用依那普利治疗24例对照显示疗效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利尿剂、洋地黄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2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益心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魏茂华王洪美李夫贤莒南县中医院276600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益心汤疗效观察中图法分类号R295·416自1991年3月~1996年3月,我们用自拟方益心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疗效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36例运用中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结合地高辛、安体舒通、开搏通口服治疗,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酚妥拉明阿拉明联用佐治重症婴幼儿肺炎并充血性心力衰竭34例疗效观察宁夏平罗县医院马生录陈宗文我院儿科自1991年5月~1996年3月以来,应用酚妥拉明和阿拉明联用,佐治重症婴幼儿肺炎并充血性心力衰谒34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疗程2~3周;并与常规治疗的36例同一类型心力衰竭进行对照,两组发病年龄、心力衰竭分级均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治疗组心力衰竭改善有效率达86.1%,对照组达63.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高,副作用小,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可作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林涛 《中国乡村医生》2007,23(16):23-23
目的:观察在常规药物洋地黄、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联用鲁南欣康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常规应用洋地黄及利尿剂及消心痛治疗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随机加用黄芪、鲁南欣康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9%、58%(P〈0.05),而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HF常规治疗与联合黄芪及鲁南欣康静脉滴注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温瑞 《大家健康》2013,(1):50-51
目的评价环磷腺苷葡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3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2例,对照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