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超声诊断卵巢囊性肿瘤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卵巢囊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3例卵巢囊性肿瘤超声表现及超声定性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定性诊断与术后病理符合率97%(71/73).结论 超声诊断卵巢囊性肿瘤有很高的价值,可作为卵巢囊性肿瘤患者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卵巢囊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18例卵巢囊性肿瘤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32例卵巢囊性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率81.25%,恶性组囊性肿瘤超声形态学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特征与良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联合检测卵巢囊性肿瘤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相结合.能提高卵巢囊性恶性肿瘤的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卵巢黏液性及浆液性肿瘤术中冰冻诊断要点,提高术中冰冻切片对其的诊断.方法 对139例卵巢黏液性及浆液性肿瘤行术中冰冻检查并经术后石蜡切片明确诊断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9例卵巢黏液性及浆液性肿瘤患者术后石蜡切片结果:51例为良性浆液性囊腺瘤,40例为良性黏液性囊腺瘤,27例为交界性肿瘤,11例为黏液性囊腺癌,10例为浆液性囊腺癌;术中冰冻切片结果,7例延迟诊断,5例误诊,3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为良性肿瘤而术后石蜡切片确诊为交界性肿瘤.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为91.37%(127/139).结论 卵巢黏液性及浆液性肿瘤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发生漏诊和过诊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提高对卵巢黏液性及浆液性肿瘤的识别和鉴别能力,提高卵巢黏液性及浆液性肿瘤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可为临床医生的手术方案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卵巢囊性肿瘤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46例诊断考虑卵巢囊性肿瘤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然后对经超声资料和临床其他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6例卵巢囊性肿瘤患者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者36例,其余10例经CT或MRI确诊。超声显像情况确定的类型与临床其他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的总符合率达78.3%(30/36)。结论超声检查在卵巢囊性肿瘤诊断与分型方面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吴晓东  吕炳建  秦佳乐  吕卫国 《浙江医学》2018,40(15):1759-1761
卵巢囊腺纤维瘤是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较少见的病理学类型,被认为是来源于“生发上皮”的内陷。卵巢囊腺纤维瘤的发病率文献报道不一,该疾病常缺乏特殊临床表现,在病理上需与卵巢上皮性囊肿、卵巢癌进行鉴别。在术前影像学检查中,卵巢囊腺纤维瘤易被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即使在术中也不能完全与卵巢恶性肿瘤相区别。因此有必要提高医生对该肿瘤的认识,以帮助患者避免术前不必要的焦虑和术中过大的手术范围。本文对其病因、发病率与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影像学特征、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妊娠情况、月经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1991年1月—2 0 0 2年12月收治的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2 4 7例病例的临床特点、手术情况、合并妊娠的处理及愈后情况,以及术后的妊娠及月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占同期卵巢良性肿瘤的38.2 4 % ,80 .97%的病人年龄位于2 0岁~4 0岁之间。肿瘤大多数为单侧,约为88.6 6 %。肿瘤平均直径为7.4 7cm ,在直径(4~10 )cm之间的肿瘤占大多数。肿瘤单房占绝大多数,为90 .18%。发现肿瘤的方法通常是妇检。肿瘤的病理组成成份最多见的是脂肪、毛发。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蒂扭转。6 .0 7%的畸胎瘤患者合并妊娠,在孕中期手术妊娠结局良好。开腹行单侧畸胎瘤剔除术,术后不孕率与正常人群无差异。行单侧肿瘤剔除术对月经的影响比行单侧附件切除术小(P <0 .0 1)。结论:成熟畸胎瘤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卵巢肿瘤,蒂扭转为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且多发生在中等大小的肿瘤。行卵巢畸胎瘤剔除术能有效地保留育龄妇女的卵巢功能。合并畸胎瘤的妊娠妇女在孕中期行手术治疗畸胎瘤,妊娠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改变临床干预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泉 《当代医学》2010,16(27):73-7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呈多囊性改变的临床干预及转归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剖宫产术中发现存在卵巢多囊改变(直径≥5cm)36例,对其发生年龄、孕周、卵巢性状、手术处理、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剖宫产术中子宫缝合完毕,探查双附件时发现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5~12cm)。选择15例进行卵巢楔形切除术,保持最大径线≤5cm。4例取少许囊壁活检,5例行囊肿穿刺放液,12例未作任何处理,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病理诊断为卵巢黄素囊肿,卵巢的恢复和功能并未受到影响。结论正常妊娠剖宫产术中发现卵巢多囊变为卵巢黄素囊肿,发生与年龄、孕周无关系,部分楔形切除和不做处理对卵巢转归无影响,为妊娠合并卵巢黄素化囊肿是否手术治疗提供确切的证据,提高对正常妊娠时卵巢黄素囊肿的鉴别能力,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8.
孙明丽  冯敏  王海存 《河北医学》2001,7(7):643-644
本文采用经阴道超声成像技术探讨在卵巢囊性肿瘤诊断中的方法及临床应用。对 32例卵巢囊性肿瘤进行经阴道超声图像观察 ,并与术中及术后病理对比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32例卵巢囊性肿瘤患者 ,年龄 18~ 6 2岁 ,其中巧克力囊肿 15例 ,皮样囊肿 7例 ,单纯浆液性囊腺瘤 3例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 2例 ,粘液性囊腺癌 1例 ,卵泡囊肿 2例 ,黄体囊肿 2例。术前均经阴道超声检查 ,其中 2 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2 方法 :仪器采用派尔 Scanner— 2 50 ,阴道探头频率 5~ 7.5MHz,凸阵探头频率 3.5~ 5.0 MHz。检查方式系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处理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治疗及预后情况,与开腹手术处理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情况作对比。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2010年我院收治的卵巢交界性肿瘤77例。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组的平均肿瘤直径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开腹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腔镜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比开腹组少。结论腹腔镜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但仅限于I期,肿瘤直径<10 cm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手术要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医师施行,且术后要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0.
CA125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癌抗原125(CA125)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07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术前的CA125水平(采用微粒子捕获免疫发光法测定的血清值),与术后的病理进行分析,评价CA125在诊断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价值.结果 本组72例患者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39例,其中血清CA125>35U/ml者35例,CA125阳性率为89.7%;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12例,血清CA125>35U/ml者9例,CA125阳性率为75%;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患者21例,血清CA125>35U/ml者4例,CA125阳性率为19%.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血清CA125阳性率明显高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患者,尤其是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血清CA125阳性率显著升高.结论 患者术前血清CA125的检测有助于预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有助于卵巢浆液性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多囊改变的临床干预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双侧卵巢呈多囊性改变的临床干预及转归.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剖宫产术中发现存在卵巢多囊改变的患者(直径≥5 cm)36例,对其发病年龄、孕周、卵巢性状、手术处理、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剖宫产术中子宫缝合完毕,探查双附件时发现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5~12 cm),选择15例进行卵巢楔形切除术,保持最大径线≤5 cm,4例取少许囊壁活检,5例行囊肿穿刺放液,12例未作任何处理,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病理诊断为卵巢黄素囊肿,卵巢的恢复和功能并未受到影响.结论 正常妊娠剖宫产术中发现卵巢多囊变为卵巢黄素囊肿,发生与年龄、孕周无关系,部分楔形切除和不做处理对卵巢转归无影响,为妊娠合并卵巢黄素化囊肿是否手术治疗提供确切的依据,提高对正常妊娠时卵巢黄素囊肿的鉴别能力,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卵巢囊性肿瘤的超声声像学表现,分析其各自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125例卵巢囊性肿瘤的声像学表现,对病灶的大小、囊壁厚度和囊液回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25例(198个病灶)卵巢囊性肿瘤中,包括滤泡囊肿25例、黄体囊肿42例、巧克力囊肿50例、浆液性囊腺瘤34例、黏液性囊腺瘤27例、囊性畸胎瘤20例,各种病变有各自的超声声像特征。结论对卵巢囊性肿瘤进行超声诊断可以根据其的大小,囊壁厚度和囊液回声情况来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c-erbB-2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述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影响临床预后因素的关系.为今后可能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erbB-2蛋白在1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2例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38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的石蜡切片中的表达.结果 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分别为O%(0/11)、33.3%(4/12),71.0%(27/38).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之间,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ρ<0.05),而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交界性卵巢浆液囊腺瘤之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ρ>0.05);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不同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具显著性(ρ<0.05),而在年龄、残存瘤灶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ρ>0.05).结论 c-erbB-2蛋白在卵巢良性浆液性肿瘤缺失表达,交界性进展至恶性浆液性肿瘤组织中往往表述上调,提示c-erbB-2蛋白表述的改变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关系密切,是卵巢浆液性肿瘤进展的事件.在卵巢浆液性囊腺中,c-erbB-2蛋白的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其表达量增高可能与肿瘤的侵袭相关.  相似文献   

14.
卵巢囊腺癌是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最常见者。我科自1963年至1681年的19年间共收治190例,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术后进行定期随访。本文重点对远期疗效和死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处理卵巢交界性肿瘤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妊娠结局及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腹腔镜手术处理的卵巢交界性肿瘤37例,其中浆液性16例,粘液性20例,子宫内膜样1例,患者年龄19-37岁,均有生育要求,要求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单侧卵巢交界性肿瘤行单侧附件切除术,双侧卵巢交界性肿瘤行双侧卵巢肿瘤剥除术,并进一步分析其妊娠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3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后2年内妊娠30例,术后2-5年妊娠6例,1例未孕,术后随访6个月-8年,复发5例,病理证实仍为交界性肿瘤,行二次手术。结论腹腔镜在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但要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并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医师施行,且术后要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6.
张萍  凌奋  毛菊芳 《上海医学》2000,23(4):244-245
囊性畸胎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之一 ,占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 97% ,好发于年轻育龄妇女[1] 。近年来 ,随着手术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发展 ,附件良性肿瘤的腹腔镜下的手术正逐渐替代传统的剖腹术 ,其中包括畸胎瘤的腹腔镜手术[2 ,3 ] 。但对术时囊性畸胎瘤内容物在腹腔内溢出是否会发生腹膜肉芽肿反应、急性腹膜炎、粘液性腹水仍有争议 ,现对我院 1995年 5月~ 1999年 4月所作的腹腔镜下囊性畸胎瘤手术 34例进行分析。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自 1995年 5月至 1999年 4月 ,我院对 34例卵巢囊性畸胎瘤患者进行了腹腔镜手术 ,其中囊性畸胎瘤剥出术 3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并发类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思路、治疗方法及预后,总结该类疾病的基本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患者因体检发现一侧卵巢肿物入院,行相关肿瘤标记物检查均未见异常,术前诊断为卵巢瘤,2例患者行患侧附件切除术,1例行患侧肿瘤剥除术。结果:3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并发类癌,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5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并发类癌术前极易误诊。患侧附件切除术是治疗该种疾病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探讨细胞增殖活性及P53基因突变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42例、粘液性交界性瘤10例及粘液性囊腺瘤16例肿瘤组织中Ki-67抗原及P53蛋白过度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的MIB1指数明显高于交界性瘤和囊腺瘤(P〈0.01),MIB1指数与肿瘤分期、分级、术后残余癌灶大小相关(P〈0.05)。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相似文献   

19.
张慎忠 《黑龙江医学》2012,36(4):288-289
目的分析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分析其特点。结果 12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颗粒细胞瘤5例,卵泡膜细胞瘤3例,纤维瘤4例,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囊实性或实性肿块,少数可呈囊性,增强扫描肿瘤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成份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CT检查具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袁军  刘辉  李娜 《浙江医学》2022,44(17):1877-1879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是卵巢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但合并卵黄囊瘤的病例却非常少见,常发生于<30岁年轻女性,无特殊临床症状。当较小的卵黄囊瘤发生在较大的畸胎瘤中时极易漏诊,从而造成患者错失早期治疗的机会,后期易复发或转移,造成严重的后果。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于2021年3月以左侧卵巢囊肿(畸胎瘤可能)收治1例左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卵黄囊瘤患者,行左侧附件+部分大网膜切除术,术后行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泊(BEP)疗法,1年半内未见复发与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