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晕厥(Syncope)是指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皮层高度抑制而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是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约有15%的儿童有过晕厥的病症经历(我国尚无此项调查数据)。但有资料表明,此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家长和儿科医师的关注。本文总结了我科在2004年1月-2006年4月接诊或收治的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晕厥患儿84例,并对病因及诊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若松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0):777-779
晕厥是儿科临床实践中常见病症,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晕厥患儿的80%。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反复出现的晕厥可使患儿的生活质量明  相似文献   

3.
晕厥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约有15%的儿童有过晕厥的经历。但是当前针对儿童晕厥国内外尚缺乏适合其特点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手段。中国目前已建立了“全国儿童晕厥临床研究协作网”,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与湖南湘雅二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共同组成建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杜军保教授领导,张清友、陈丽、陈建军、王喻丽、简佩君等多名学术骨干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4.
直立倾斜试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永日 《中国医刊》2006,41(12):34-35
晕厥是儿科的常见病症,大约有15% 的儿童有过晕厥的经历.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约占所有晕厥的80%[1].自Kenny等首先开创性将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 ,HUT)运用于临床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以来,经过各国学者20多年的研究,其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诊断率也明显提高,现已被国内外公认为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5.
田莉莉  韩玫 《中国医刊》2007,42(1):37-39
晕厥是儿科临床实践中常见病症,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晕厥患儿的80%。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反复出现的晕厥可使患儿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必须对VVS患儿进行正确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儿童和青少年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物理治疗及药物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清友  杜军保 《中国医刊》2006,41(11):51-52
晕厥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症,可有许多原因引起。据一项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而且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晕厥的病因复杂。其中神经介导(反射性)晕厥是最常见的病因,而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反射性晕厥中最常见的类型。本院儿科对154例晕厥患儿统计显示神经介导(反射性)的晕厥(主要是VVS)为65.6%,心源性晕厥占6.5%,不明原因晕厥占16.2%。反复发作的晕厥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有研究发现其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与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相似,因此对VVS患儿进行治疗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VVS的治疗包括对患儿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7.
晕厥是儿科的常见急症,大约15%的儿童至少经历过一次晕厥.它是指由一过性脑缺血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常因肌肉失去张力而跌倒,且多能迅速自行恢复.引起儿童晕厥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心源性晕厥、神经源性晕厥、精神性晕厥、代谢性疾病以及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其中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neurally mediated syncope, NMS)占晕厥病因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8.
晕厥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一过性脑缺血,从而使患儿意识丧失、肌张力不能维持而摔倒的一种病症.据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约有15%的儿童有过晕厥的经历[1],且在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201 1年我们最新研究发现,在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中48%系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2],其严重地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尽早地诊断和治疗将对于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小儿晕厥的诊治水平。方法:通过对近5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63例晕厥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对临床资料、诊断程序、治疗经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63例晕厥患儿中,由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37例(58.7%);由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晕厥8例(12.7%);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晕厥13例(20.6%);由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晕厥3例(4.8%);不明原因晕厥2例(3.2%);(2)在37例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中,血管迷走性晕厥31例(83.8%),29例患儿采用口服液体疗法,能明显减少患儿发作或减轻其症状,8例患儿效果欠佳时,加用β-受体阻滞剂,能明显减轻症状;(3)8例心原性晕厥患儿,经过积极治疗,有1例死亡。结论:(1)根据晕厥的诊断程序进行诊断,大部分晕厥患儿均能明确病因;(2)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是儿科最常见的晕厥原因;(3)大部分晕厥为良性晕厥,预后较好,但心原性晕厥一旦发生,病情危重,预后也差。  相似文献   

10.
火小兰 《甘肃医药》2013,(6):478-479
晕厥是门诊换药室常见的一种病症,人们对于这种病症认识不全面,重视程度不够。本文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对门诊换药室发生晕厥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旨在引起人们对这一病症的重视,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有效治疗,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晕厥是儿童的常见病症,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晕厥患儿的80%[1].尽管VVS很少威胁生命,但很多研究表明,反复发作的晕厥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必须对VVS患儿进行正确的治疗.对VVS患者的治疗药物的研究及起搏治疗的研究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晕厥是儿童的常见病症,据一项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0年代为71.9/100000,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则上升为125.8/100000。女孩比男孩发病率高,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之间。晕厥病因复杂,可由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  相似文献   

13.
儿童血管迷定性晕厥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晕厥是儿童的常见病症 ,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血管迷走性晕厥 (VVS)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 ,约占所有晕厥患儿的 80 % [1] 。尽管VVS很少威胁生命 ,但很多研究表明 ,反复发作的晕厥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必须对VVS患儿进行正确的治疗。对VVS患者的治疗药物的研究及起搏治疗的研究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1 盐和液体疗法饮食中增加盐的摄入和增加液体的摄入是治疗VVS的基础。增加盐类的摄入能增加细胞外液量 ,从而可缓解由体位变化而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国外对 2 0例VVS患者采用随机治疗 ,随访 2个月后发现补充盐的…  相似文献   

14.
晕厥是儿童的常见病症,据一项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0年代为71.9/10万,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则上升为125.8/10万。女孩比男孩发病率高,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之间。晕厥病因复杂,可由血管迷走性晕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许多原因引起。除此以外,仍有部分患儿其晕厥的原因始终不明。 近年来,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研究成为国际小儿心脏病学研究的新热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各环节均有新概念问世。文详见8、9版《医生论坛》。  相似文献   

15.
晕厥(syncope)是指突然发作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同时伴有肌张力的降低或消失,持续几秒至几分钟自行恢复,其实质是脑血流量的暂时减少。它可由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引起,部分原因不明。据香港中文大学医院儿科报告:149例晕厥患儿,平均年龄10.4岁,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者达54.1%,脑源性者(癫痫等)占25.3%,心源性者2.1%,其他不明原因者占19.5%,与国外报告基本一致。晕厥的病因是多样而复杂的,而动态脑电图这一辅助检查手段在临床,特别是在晕厥的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6.
晕厥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从而使患者意识丧失、肌张力不能维持而摔倒的一种急症,一般能够很快完全恢复正常.约有15%的18岁以前的儿童及青少年至少发生过1次晕厥,晕厥患儿占儿科急诊的1%一2%.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在儿童晕厥中最为常见,它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yndrome,POTS)、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境遇性晕厥(situational syncope)等,约占儿童晕厥的80%.目前,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确切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诊断和治疗研究应受到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晕厥在普通人群中并非少见,首次报告晕厥事件年龄在10~30岁,大于65岁人群的发病率最高。仅少数患者前去医院就诊。有调查显示,晕厥事件的发生率为(18.1~39.7)/(1000人·年),但前去急诊室者仅为0.7/(1000人·年)。由于较大的人群基数,晕厥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存在突发性与复杂性,需要临床医生对其加强理论认识。1晕厥的分期晕厥是一过性脑低灌注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TLOC),特点为起始快速、持续时间短和自发完全恢复。机制为患者出现一过性的收缩压下降(通常低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评价到西欧某一急诊科就诊的非选择性儿童晕厥的流行病学特点。研究设计:分析了在笔者急诊科见到的因晕厥事件就诊的连续的226例儿科患者的晕厥原因和检查。结果:神经心脏性晕厥和神经紊乱是最常见的诊断(分别为80%和9%),其他原因包括心理、心脏、呼吸、中毒和代谢异常。神经心脏性晕厥和与疾病有关的晕厥依靠病史和体检就很容易确诊或排除。有132例(58%)未进行心电图检查。大多数怀疑有神经心脏性晕厥的患者都进行了脑电图检查,其中29%的患者住院治疗。心脏异常有5例(2%),其中2例在早期被误诊。结论:在儿童期,多种原因均可引起晕厥,结果在目标导向的习惯下一个不能解决此问题的评估将是昂贵、耗时及对有关各方都是一个打击。通常情况下详细的病史和彻底的体检对指导全科医师为特定患者选择诊断性检查项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儿童晕厥的常见病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萍  王宏伟 《中国医刊》2006,41(11):18-20
晕厥指短暂的、自限的意识丧失,常常导致晕倒,是儿童常见的病症。一项研究表明,到医院就诊的儿童中晕厥的发生率为126/10万,15%的儿童18岁以前至少发生过1次晕厥,高达5%初学走路的幼儿有类似症状即屏息发作。导致儿童晕厥的病因很多,包括神经介导性、心源性、神经源性及代谢性等疾病所致,及时、正确地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杜军保 《中国医刊》2006,41(11):2-3
从定义上讲,晕厥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进而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晕厥发作时病儿因肌张力消失不能维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能够很快完全恢复正常。晕厥是儿童时期的常见急症。当前,晕厥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0世纪50年代儿童晕厥发生率为71.9/10万,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则上升为125.8/10万。有调查表明,约15%的18岁前的儿童及青少年发生过至少1次晕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